易經繫辭上傳第八章: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道德經第48章: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矣。第52章: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歿身不殆。第58章: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耶。正復為奇,善復為妖,民之迷也,其日固久矣。第71章:夫為病病,是以不病。人間世第10節:其知適足以知人之過,而不知其所以過。若然者,吾奈之何?第11節:夫愛馬者,以筐盛矢,適有蚊虻僕緣,而有蚊虻僕緣,而拊之不時,則缺銜毀首碎胸。意有所至,而愛有所亡,可不慎邪!第15節:鳳兮鳳兮,何如德之衰也?來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達生篇第1節:天地者,萬物之父母也。庚桑楚篇第4節:里人有病,里人問之,病者能言其病,病者猶未病也。盜跖篇第10節:平為福,有餘為害者,物莫不然,而財其甚者也....亂、苦、疾、辱、憂、畏,此六者,天下之至害也,皆遺忘而不知察,及其患至,求盡性竭財,單以反一日之無故而不可得也。此幾則立言是在闡述夫妻、婆媳相處之道,長輩未教導晚輩:物從道出,物不異於道,子從母生,子不異於母。物不異於道,豈可棄道而求物?子不異於母,豈可捨母而求其子?子不離母,母不離子,相養育、反哺。此道理,世人皆遺忘而不知察或未作好榜樣讓晚輩學習(不言之教)。年輕事業有成時,忘記了為人處事要圓融,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去追逐名利,常把倫理道德拋至腦後,處世有稜有角,只要對我有利的就是對,對我不利的就是不對,違逆自然法則而不自知,想怎麽搞,就怎麽搞,小則搞到家庭不和睦,妻離子散、身體健康出問題,住進加護病房(身體健康沒毛病,就是修道人;不健康而有毛病,就是凡夫,由此可區別出是凡夫或修道人)、做錯事被抓去住看守所(人怕出名,豬怕肥,功高震主-會抓狐狸、竹鼠的獵犬,才會被人綁著去打獵;猴子太精明,在樹上東奔西跳,就會被獵人抓起來關在鐵籠裡,因為太聰明之故也-天地篇第9節:執留之狗成思,猿狙之便自山林來)時,才來後悔,那就太遲了!大則不知道倫理道德(天律、自然法則)的力量高於一切。為了私欲,發展高科技武器去攻擊與自己國家利益不相同的國家、研發出高科技產品之色情、暴力、作姦犯科、賭博....等遊戲軟體在媒體、網路傳播來賺錢,錢是賺到了,但忘察覺,賺這些錢是否會戕害青少年的身心發展、危害社會,而被歸類為是在賺黑心錢?殺人的尖端科技武器是否違反到自然律(宇宙運轉之自然法則)造成大自然反撲?而極端之兩極氣候、颱風、地震、墜機、翻船、傳染疾病、戰爭….等自然及人為之災害,一次比一次嚴重,對於人民、物資之損傷,強權國都束手無策,只顧著滿足欲望,管他是良心或黑心錢?這才是問題所在,此無形的力量(大自然-道)是人眼所看不到,但這個道( 自然-民間稱呼:天公伯)才是真正之宇宙主宰者,任何人都拿老天爺沒辦法,老天爺創造發明最簡單的形影相隨、人體之五臟(肝、心、脾、肺、腎)六腑(胃、膽、大腸、小腸、膀胱、三焦),由陰陽、五行(金、木、水、火、土)在管理之自然法則(見齊物論第4節:百骸、九竅、六臟、賅而存焉!吾誰與為親....其有真君存焉-陰陽五行之炁,就是真君,炁才是五臟六腑及各器官之真正之主宰者!炁不暢通,就會生病,整天這邊痠,那邊痛;炁有暢通,什麽病也沒有。陰陽者,氣之大者也(則陽篇第10節),寇莫大於陰陽,罹內刑者,陰陽食之,無所逃於天地之間(庚桑楚篇第5節),是很麻煩之大事!駢拇篇第1節:多方乎仁義而用之者,列於五臟哉(腎有二顆,稱六臟),而非道德之正也!所以說道德之力量高於一切,炁是眼睛所看不見的,但確實是天理(自然律、自然法則),世人是違逆不得的。強權國雖然科技那麽先進,但至今也拿颱風、地震、極端氣候、生不治之病沒辦法,其道理、原因就在於此!小孩子不能太溺愛,會寵壞的,到那一天,小孩生氣時,會直接反擊的-見人間世篇第15節:夫愛馬者,以筐盛矢,適有蚊虻僕緣,而拊之不時,則缺銜毀首碎胸。意有所至,而愛有所亡。小孩溺之太過,亦敗。太寵愛,有時大人看見蚊子、蒼蠅咬小孩時,大人不捨,未告知小孩說要替他打蚊子、蒼蠅之情況下,直接出手打蒼蠅、蚊子,小孩以為大人不愛他,才出手打他(小孩),小孩顧不了那麽多,會忘掉妳的愛意,直接就反擊打人,可不慎邪(可以不謹慎、小心嗎)!可參考之。
不同年代出生的百姓,不同的生活環境,成長過程就不同,磨練不同,際遇也不同,性格自然也會不同,但自然之本性相同,也就是一代有一代的歌,目前77歲以下之長者,其於年輕時之行事違背天理,觀念迷惑了,違逆了自然法則(天理)而不自知,其於年輕為人媳婦時就很強勢,不喜歡與公婆住在一起,認為其婆婆會管東管西,讓媳婦生活的很不自在,所以出現了婆媳論戰,故有婆媳之爭,產生到底是惡媳婦或惡婆婆?沒有定論。那時候之媳婦,到現在,其兒子都已長大成人,也娶媳婦進門了,自己之角色就由為人媳婦,轉換為為人之公婆了,新媳婦也是一樣會以以前媳婦對待婆婆的方式來對付現在的婆婆(現在77歲以下之長者-獨居老人),讓這些長者反而倒回來駡媳婦不孝,是惡媳婦,不是惡婆婆,忘記自己年輕為人媳婦時是如何對待其自己的婆婆的!於道學上稱為老天有眼、報應(盜跖篇第10節-遺忘而不知察,及其患至,求盡性竭財,單以反一日之無故而不可得也)。白話稱為:上樑不正,下樑歪、上行下效、什麽蛇?產什麽卵?醫學上稱為:遺傳、基因。年輕人稱為: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逃也逃不掉(學理為:無所逃於天地之間)的,等到發覺媳婦對婆婆不孝時,才來後悔自己年輕為人媳婦時,為什麽不會孝順公婆,才換來今天成孤獨老人之凄涼晚景,但為時已晚了,想要改正,也要等到下輩子了。玄得很!這就是老天爺規定之天律(天理、自然法則則),改也改不了,如能更改天律,那世人不就比老天爺還偉大了?天公伯不就要讓位由世人來當了嗎?想想,有此可能嗎?觀之老子第52章: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復守其母,即可得知其道理。子不離母,母不離子,子母同居,全其始終之理。古之修道人常以子母同居之道,修持不怠,得歸根復命之理。用之於身,身可修;用之於家,家可齊;用之於國,國可治;用之於天下,天下可平。如捨真逐妄,迷失本宗,如子之離母,安有不危乎!懂得此道理,自然不敢離婚;不懂此道理,常把婚姻當兒戲,不知一離婚,傷害母子關係、社會問題有多大?小孩失去父母之一方(達生篇:天地者,萬物之父母也)。等於失去天、地,小孩行為就很容易偏差,造成青少年之社會問題。世人違反天理(自然法則)造成大自然的反撲,讓丹娜絲颱風登陸嘉義,付出如此慘痛的代價,但人民有能力對抗颱風(大自然)之威力嗎?無能力對抗,那就要遵守自然法則,不然就會遇到大自然反撲之苦頭可吃的!天就是乾,地就是坤;陰就是地,陽就是天 ,女就是陰、男就是陽,一陰、一陽就是道,也就是自然法則(天律、天理),是老天爺所規定的,自然法則就是依此軌道在運行。任何人都違逆不得的,否則世人就有苦頭可吃的!世人不信邪,硬是認為人可勝天,已將倫理道德廢棄,搞到無天、無地,無陰、無陽,不男、不女,男人可娶男人為妻;女人可嫁女人為夫,自己來絕後,完全違背自然法則(天理),惹火了老天爺,所以就產生極端氣候、颱風、地震之大自然反撲,災難就應由這些亂搞違背天理的世人來承受就好,最好不要以共業之名,來影響到其他善良的百姓!以此來證明人能否勝天?世人最好能醒醒,至於要覺悟?還是繼續亂搞下去?讓大自然反撲一次比一次強烈,不擔心地震、颱風、極端氣候之到來?由世人自己抉擇!有辦法最好就繼續與老天爺對抗或去找老天爺理論!?看看老天爺會理會百姓嗎?不要於平時平安無事時,常常不把老天放在眼裏(同理:女人未結婚前,在家聽父母親的話,結婚出嫁為人媳婦,角色即轉換為公婆之女兒,就要改聽公婆的話,才能度過斷奶期,斷不了奶,一直得公主病,醫不好,一天到晚婆媳論戰、與丈夫爭主導權,吵吵鬧鬧,就很麻煩。為人媳婦平時不把公婆放在眼裏,與公婆講話大小聲,就是無天無地,可以如此嗎?這就是天理、自然法則,其果報為:以後自己的兒子娶媳婦時,媳婦角色即轉換為自己的女兒,就會以同一方式來對付公婆,白話稱為:報應;宗教稱:因果關係),違逆天理在行事而不自知,當遇到颱風、大雨、乾旱、地震時,才想到要求老天爺保佑就好!要不要讓災難一再發生?颱風受災損時,要以救災重要或以大罷免重要?就由世人自己抉擇,由自己享受果報,不要再激怒老天爺就沒事了,如不覺悟,繼續在亂搞下去,那後果就難料了,誰也怪不了誰的!。不能權力在握時,非我族群、同類,全部清算;等到自己失去權力時,別人就會回來清算你,這就是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耶。正復為奇,善復為妖之福禍相倚原理,隨時都會有變化,不會是固定不變的,因果報應就是由此而來的,這些道理必須知道,才會自己要求自己,不致於為非作歹,一做錯事就等於愧對天地、父母所以羞於為惡的。平安就是福,鈔票太多,反而有害,人為財死,鳥為食亡,不能追逐鈔票追過度,追到整身都是病,住進加護病房或看守所進修,那就花不來了!
早期農業時代出生的人,都是出勞力在謀生,晚期工商時期出生的這一代,比較沒有吃過苦,就比較沒有抗壓性,農業時期買田要看田底(幾等則之田-土地肥沃度),娶某要看女方父母(家教),夫妻二人能同心協力,其利(好處、力量)之大,更可以斷金截鐵。同心同德,同舟共濟同心之言,就好像深山中的芝蘭一樣的芳香。既然成為夫妻,就是要來共修,不是要來吵吵鬧鬧的,夫妻之一方都有長處與短處,相互學習對方之長處,相互容忍對方的短處,夫妻同心,這才是共修;不同心,雙方都在爭主導權,男不讓女,堅持女要聽男的意見、看法,女不讓男,女的堅持男的要聽女方意見、看法,各懷鬼胎,整天吵吵鬧鬧,小孩夾在中間,也不會表達意見,會影響到小孩之心靈,很可憐!如長久互不相讓,僵持不下,就如同兩隻羊過小橋互不相讓,最後就通通掉下橋吃水,各自逃命一樣,何苦來哉!鬧到不可收拾,只有離婚一徒了,只要一離婚,這輩子也就完蛋了,根本就無法成大器,不論以後再結幾次婚,也都改不了本性(老子第52章已講得很清楚)!受害最慘的是無孤之小孩,失去了父母親一方之愛,成了單親家庭,沒有健全的家,身心自然會不能平衡,父母親為何不考慮小孩之前途,身心不平衡時,在學校讀書會被同學霸凌,嘲笑他是沒父親、沒母親,長大後容易行為產生偏差,被不良少年吸收,作壞事,成了青少年之社會問題,父母因私心,只顧自己的利益著想,求離婚來解脫,卻害了小孩,誰之過呢?
上行下效或不言之教之意思相同,只是因年代不同,所使用之文句各異,但意思都一樣。各級領導人,其知適足以知人之過,而不知其所以過(他的智力只能知道別人的過錯,而不知道別人為什麽有過錯),像這樣的人,我們該怎麽辦呢?此句話是要給世人反思用的,意即:以妳自己的觀點認為別人不對,是沒有錯;但為什麽她會有錯?問題就在於此(爭論點)!要給世人啟發:看事情不能只看一面,正、反二面都要看,交叉分析,反復推敲的結果:1.別人過錯發生的原因可能是其父、母親,學校沒有教他,別人的所作所為,他自己才會認為是對的,不認為自己有錯,反而認為是別人有錯。2.可能是自己錯了,事後發覺是因為父母親、學校沒有教這些倫理道德教育,才讓自己發生過錯,而不是別人有錯。這才是答案!但會認錯,就改正了,等於有病,已醫好了(老子第71章: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庚桑楚第4節:病者能言其病,病者猶未病也);只怕不認錯,不知有病,又不醫治,那就麻煩了!現今社會之通病是:認為自己對,別人不對。別人有點小毛病,就強力猛批評別人,或先給人戴人帽子,找個罪名,把人押起來,再慢慢判無罪,把對方整死再說;但等到自己有大毛病被發覺時,就設法不讓人知道,以權勢壓人,不讓人批評,只要一批評,就要查人水表,或惡人先告狀,明明自己不對,還要告人,變成無法無天。讓社會亂成一團,誰之過?因果報應就是如此產生的。小孩出生的時代不是時候(生於亂世),才有楚國狂人接輿陶侃、消遣聖人孔子說:鳳兮(孔丘啊)!鳳兮(孔丘啊)!何如德之衰也(為什麽會那麽衰小出生在這個亂世年代)之感歎,前世幹了些什麽事,也沒人知道,來世會出生在什麽時代,也沒人會知道(來世不可待,往事不可追),為今之計就是少説話,姿勢放低一點,不要出風頭,才不會中槍被抓去關起來就不錯了。既然是生長於亂世,就要修心養性,心性沒問題,就不會生病。養生、放生,不能望文生義,養生的生是性的古字,正解為養性(養心性)不能歪解為吃千年樟芝、人蔘、保健藥材來養身體;放生的正解:作人不能太絕,凡事至少要留一條生路讓人走,不可動輒就要置人於死地,所以不能歪解:把活魚撈起來,放到別條河來放生,魚不能適應水溫反而死掉,變成殺生了,所以要覺悟,腦筋要清醒一點,不能被人牽著鼻子走,迷惑顛倒行事,違背天理(自然法則)而不自知,就不會住進醫院、看守所,降低天災人禍,才能國泰民安,風調雨順,願人人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