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2日 星期日

萬物皆出於機,皆入於機(一口氣-強陽氣)之道理、原理-以真心或妄心修道(須知為子孫求福、造福子孫,莊周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莊周與之道理、原理)。

        老子第13章:「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知北遊篇:「舜問氶曰:道可得而有乎?曰:汝身非汝有也,汝何得有夫道!舜曰:吾身非吾有也,孰有之哉?曰:是天地之委形也;生非汝有,是天地之委和也;性命非汝有,是天地之委順也;孫子非汝有,是天地之委蛻也…天地之強陽氣也。」、大宗師篇:「夫道,有情有信,無為無形;可傳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見;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生天生地;在太極之先而不為高,在六極之下而不為深,先天地生而不為久,長於上古而不為老。」、齊物論:「若有真宰,而特不得其眹。可行已信,而不見其形,有情而無形。」、「昔者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胡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養生主篇:「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至樂篇:「萬物皆出於機,皆入於機」。此四則立言在告訴世人:看不到的道,才是真實的,而且永遠存在,不會改變,萬物是一體的,所以才稱為一。因世人不知道自己與萬物是一體的,所以才會相爭;知道萬物是一體,就不會相爭,爭到最後還是歸於一。這就是有修道與未修道之差異點,也就是關鍵所在。看得到,而且能顯相者是為妄心所變化出來的幻相,是暫時性、是假名、是幻有,等到妄心不見了,相就不見了,就回歸為無,人生到最後,什麼東西也帶不走,縱然能偷帶走,也因陰陽界之不同而不能使用,一切空空如也。未修道前,將名、利、身外物之幻有當成是真有,一生猛力追逐,就像人在追逐人影一樣,永遠追不過人影,追到人倒下去,以病床被推到太平間時,人死了,影子也不見了,這種情境才是真實,也叫做人生。有修道時,知道此道理、原理,能將自己以前之錯誤觀念改正,去除人、我、是、非,這就是覺悟;不能改正本質,則仍是妄心,讀者須知道人來出生時所稟受之氣,已決定了人一生之命運,一切運勢都照八字在走,受命運之安排,但有修道則能跳脫生、老、病、死之輪迴,白話稱為:跳脫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就不受命運之安排,算命也算不出來,因已超越了時空,就無法算出其命運。世事並非以鈔票、名利為唯一之衡量標準,觀念(想法、看法)如果不正確者,必須導正,才不致將次序、是非、善惡、正邪、利害倒置,大大的違反自然(天理)而不自自知,還自以為是我對,別人不對,搞到天下大亂,天災、人禍、傳染病毒一次比一次嚴重,天空臭氧層破了一個大洞無法補起來,也不能冀望神話故事中之女媧來補天,而是要以心性回歸真性,回復自然,去除人為因素之妄想之心,能覺悟,才有可能補天,如今世界強國之領導人不思順應自然法則來補天之道,整天還在發展核能、高科技殺人之武器來賺錢,把自然環境搞爛掉了,欠缺道德還不知足、不知止,還在怪東怪西。到底病毒從何處而來?從實驗室、美國傳大陸、大陸傳美國、太空人由外太空帶回來?也搞不清楚,世人須知此道理、原理,就會知道世人有心行善來替子孫求福與積德不為人知,而能造福子孫兩者之不同,至於做不做與做得到、做不到,那又是另一問題,否則就虛度了人生。

        到底是莊周夢為胡蝶或胡蝶夢為莊周?於2015年12月4日所寫的莊周與胡蝶之物化理論已談過,有興趣之讀者可自行點閱,本文是就世人之迷惑,事事向錢看,鈔票、名利是否為衡量事物之唯一標準?從根本、源頭解碼,知道了是莊周夢為胡蝶,或是胡蝶夢為莊周;如同佛家所稱之:如來與佛,兩者之區別為何?才是修道人或學佛人!搞不懂此道理還自認為是修道、學佛人,是妄想心在作祟,修給人看的,嘴唸經,手摸奶,只是在助長邪念,欺騙社會,騙吃騙喝還可以;於其它,則一點用處也沒有!。由舜與氶的對話內容,故事中很明顯的告訴世人:人身、性命、子孫並非世人所有了,父母會生小孩,但能否生出小孩?小孩出聲當人以後,什麼時候要回去報到?要由老天由因緣決定(至樂篇:萬物皆出於機,皆入於機)。出:出生也。入:死亡也。機:天機、根機、根性、造化、自然、機緣、因緣之發動者也,白話所說的人出生時所帶來的那口氣-陰陽氣,田子方篇第4節:至陰肅肅,至陽赫赫。死亡時要把出生時所吸入的那口氣吐出來,還給老天,才算真正死亡,人的器官功能都敗壞了,靠插管、醫藥在醫治,但最後一口氣未吐出來,就是死不了,就表示死亡時辰未到,閻王爺還不想收回去之義也(知北遊第2節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第5節:天地之強陽氣),人死翹翹後,江山就易主了,什麼東西也帶不走,那人生又有何好爭呢?為什麼會出生來當人?出生來當人以後,為什麼又要死?何時會死?沒有人會知道其原因的,這就是生命產生於自然(天地根),死後又復歸自然,是造化之原理。莊子如是說,此造化者稱為:機)。小孩出生來當人主要是靠阿公的德行(根性)所賜,阿公的德行好,孫子的命就會好;反之,則孫子相對命就不好。也不必算命,大概就是如此!很多有錢人想要生男孩來傳承家業,但就是生不出小孩;窮人家生活本來就很清苦了,但小孩又生一大堆,所以父母不能決定要不要生小孩、能不能生小孩?是老天在決定,不是父母所能決定的,不然父母親想生幾個就可生幾個啊!為什麼有人就是生不出來?佛家則說是小孩前世業報之善、惡與父母之因緣決定小孩之命運,原理、道理是相通的。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逍遙遊篇第3節),是在說明為子孫求福是沒有用的,要積陰德造福子孫才有用,福氣是由廣積陰德所造來,並不是由求而來,這個道理很深奧,一般人不會相信,但道理就是如此,也經過有道之士證實是真實(大宗師篇第5節、齊物論第4節)!其他之金錢、名利、權勢等身外物則更不必說了,也是假相,暫時性的,到最後都要回歸自然,一切化為塵,還給老天,什麼東西也沒有,何必相爭呢?爭到最後跑去看守所住,或滿身都是病,住病房由專人侍候而不醒人事,享受富貴,則名、利、鈔票還有用嗎?光著身子出生來當人,死後一律躺著直直的放進棺木推至火葬場焚化變成灰,要放在納骨塔、餵鯊魚、當肥料都可以,就不會相爭了,沒有一個人能例外,一律平等,故稱為齊物。搞懂此道理,就叫覺悟;不懂此道理就叫妄心。

        莊子說修道之好處:可以保身、全生、養親、盡年。能得到此四種好處,可謂為人生之大圓滿,等同人生已是住在極樂世界、天堂、天國、天園之境界。其相對的為:人到了晚年插著三管(鼻管、胃管、尿管),呆呆的看著人而不省人事,望錢興歎,有錢要請醫生、看護幫忙花,自己不會花,拖累子孫,等同活死人,人謂之不死,奚益(雖說人是活著,但有何用呢-見齊物論)!等同住在地獄受罪。但要能得到此四種好處,必須依養生主篇所言: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才能得到。保身:謂不使形體受到報應,不會有病痛,不會住醫院、看守所,也是老一輩所說的:人生最忌諱去的兩個地方:醫院及法院。沒事最好不要上醫院或法院,才不會觸眉頭。今人則不然,沒病也要定期檢查找病;不管有無恩情在,翻臉不認人,動不動就告人,打官司,可見古人與今人獸面人心、人面獸心之心性大不同(盜跖篇第3節)。不同歸不同,但不能違背天理,不然就會有苦頭吃,住進醫院、看守所也等於是在吃苦頭的,沒事最好少去碰撞。全生:生,古性字,讀為性。謂保全自然之本性,一切順應自然法則,不會加入不自然之人為因素進去而驕柔造作,欺騙社會,故精氣神飽滿。養親:謂不殘生傷性,虧體辱雙親,可以奉養老父母,就不會比父母早死,可送老父母上山頭(送終)。盡年:即大宗師篇「終其天年而不中道夭」的意思,白話為活到壽終正寢,不會橫死在外,也不會發生白髮人送黑髮人之憾事。想得到這麼好康(洞)的事,必須能做到「緣督以為經」,才是養真性之常法。緣:循也、順應也。督:人之脊脈,骨節空虛之處也。緣督者,心如虛空(虛無),能神遊於虛,看淡世緣,要隨緣,不攀緣之意也。經:讓經絡空虛,使體內之氣暢通,以為養性的常道(常法)之意也。以白話來說,其意境就是:心情經常保持虛淡之境界,重視精神生活之享受,看淡物質生活及名利或身外物之享受,類似老僧入定了,如如不動,不會被外在花花世界之環境所迷惑,就不會被引誘,不會被牽著鼻子走,而若無其事的過著寂然、清靜、快樂的生活,則什麼事也沒有,就不會生病,沒有煩惱、牽掛之意。虛氣通了,自然不會有病,想要生病也難;虛氣不通,就會今天這邊痠,明天那邊痛,痠骨輪,痛骨節,整天跑醫院看醫生,則不想生病也難。

        修道、學佛,修到心清靜(淨),就如同源頭水源清了,下游水源也跟隨著清淨,人就不會有病,根本不必找醫師;如心不淨,源頭的心靈(靈臺、念頭)受到污染不清洗受污染的心,卻往下游的器官猛清洗、只要有一點小病就猛吃藥、打針,搞到最後腎臟負荷不了,要洗腎。洗源頭的心靈與洗下游的腎,一樣都是在清洗,但功用不同,也沒有一定之標準,專視個人之喜、好而定,只要世人高興就好,莊子已將秘訣洩題給世人了,就看世人接受或不接受之觀念問題了。年老時是要沒病痛、子孫滿堂老幼相扶持?還是久病床前無孝子?就看世人自己的抉擇了,最好不要拖累子孫,也不要拖垮健保,身體健康最要緊,一直在看病、住醫院檢查,是否會浪費醫療資源?因不同之價值觀念,就會有不同之想法與看法,也沒有一定之標準,也沒有看法對錯之問題,只要健保費調漲,不要哇哇叫,高興就好。過得了庚子年尾及辛丑年,這不順的兩個年頭,就可海濶天空。願人人能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