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2日 星期六

改造命運、改變體質、氣質之妙法(改變只知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隨緣而不攀緣道之心性,積善行德,相隨心轉,心念清淨,轉正了,境界就隨著轉正)。

        齊物論第13節:「瞿鵲子問乎長梧子曰:吾聞諸夫子:聖人不從事於務,不就利,不違害,不喜求,不緣道,無謂有謂,有謂無謂,而遊乎塵垢言外。夫子以為孟浪之言,而我以為妙道之行也。吾子以為奚若?」、秋水篇:「孔子遊於匡,宋人圍之數匝,而絃歌不惙。」、天運篇、山木篇第5節、第6節:「孔子圍於陳蔡之間,七日不火食」。讓王篇第12節、漁父篇第3節:「孔子窮於陳蔡之間,再逐於魯,削跡於衛,伐樹於宋,窮於商周,圍於陳蔡」、列禦寇篇:「明者唯為之使,神者徵之。夫明之不勝神也久矣,而愚者恃其所見,入於人,其功外也,不亦悲乎!」、大宗師篇第7節:「物不能勝天久矣」、道德經第42章:「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陰符經:「天發殺機,移星易宿。地發殺機,龍蛇起陸。人發殺機,天地反覆」。引用名人之名字孔子來寫故事,寫出他在魯國時,人緣不好,第一次想當官,沒人敢用他,被迫離開魯國,第二次被任用當官時,因人緣不好,被迫離職,等於被魯國人掃地出門兩次,蒙受侮辱;以及聖人不緣道(隨緣而不攀緣),不喜求(只往內求,不往外求)之妙道。這些立言是借用名人、聖人之名字來寫故事,比較容易引人重視,以此來闡述一切災難都是由人之心念(心性)所產生(召來),出生來當人是受到前世之成績(即先天)八字命之定格(有數),一生之命運、家庭、事業、身體健康就須依此定數之軌道運行,想改變也改變不了,算命功力較強的人,一定能依此數算出其一生之命運,唯一可改造命運、體質、氣質、家庭、事業,不受定數之數字規範,就是修道才可掌握自己之命運,不受命運之擺佈,如有修至跳脫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就自在了,心年輕,相貌也跟著年輕,不會老,就是調整自己的心性。所謂相隨心轉,不只是相隨心轉,體質也跟著心轉,心:就是念頭。內心胡思亂想,相貌就老得特別快(性德,可参考2016、4、15天地自然,改變命運,要從性德-心地改起),為大眾服務,就是積善行德,順天應理,斷惡修善,有讀聖賢書,不去違反自然法則,就會自自然然的改變,因為相隨心轉,體質、氣質(有讀書、沒讀書,顯現出來謙虛有禮之氣質就不同,假不了的)也是隨心轉,氣色好,就不會生病(見大宗師篇第6節:女偊色若孺子、逍遙遊第9節: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淖約若處子、刻意篇第2節:其神純粹,其魂不罷),命運雖然是定數,但非一層不變,心性是唯一之變數,心性迷失,如有調整心性,把心地(念頭)改正過來,覺悟不迷了,命就改過來了。所以改變在自己,修行在個人。例如養生,生是古時之性字,要解釋成養性(養心性)才對,而曲解成吃要講究營養,要吃山珍海味、千年靈芝、補藥來補身體,讓口爽,形骸才會強壯之養身,但卻吃出一大堆的病,因病從口入,所以吃東西越簡單越好,看看牛,只吃青草一樣食物,也沒有在養生進補,但吃得肥肥胖胖的,能想想自然法則之道理,這就是智慧,如能不要將養性誤解、曲解成養生,而真實的在養自己的心性,身體多病也會轉健康,就算是算命師依其八字也無法算出其命運的。同理,幸福美滿之福報,也是自己行善業所造就出來的,不是可由別人賜給的;現在騙人,造做惡業,將來一定是受苦的,不論是善報或惡報,都是自作自受的。現今世風日下,社會價值觀、古聖先賢之價值觀被扭曲了,讓世人迷惑了,所以社會欠缺倫理道德、禮義廉恥,執政者如能多花點心思於教育上著手,教育下一代要有禮義廉恥之觀念、重視倫理道德,幾年後即可扭轉社會風氣,其功德、福德不知高於意識型態治國高過多少倍,其所積之德亦可造福自己子孫。至少也應教育小孩不檢舉、告密、不公然揭人瘡巴、不能惡意欺騙他人、不能以損人利己之方式去恐嚇他人,以達到自己想要之利益,是為道德之底線(天道也),使小孩知道一些為人處世之基本概念,將來才能於社會立足(人道也),不能只教育意識形態、鬥爭(錢道、妖道也),不教育倫理道德(天道-自然法則),社會才不會缺德。因修道積德可造福子孫,為無用之大用,為未修道之凡人所不知,至少可避開現在正流行之新冠病毒及變種病毒侵襲之好處(見2014年12月8日修道德為無用之大用一文),故孫子先天命運如何?是憑阿公之積功累德所賜;同理,小孩子父親之積功累德,更直接或間接影響到自己的小孩或改變掉小孩之命運(由壞運變成好運),從小孩之面(臉)相就可看得出來,這就是相隨心轉之原理與道理。不但相隨心轉(面貌是心變化出來的),體質也是隨心轉,人心清靜,不受、未受污染,轉出來之身體就健康;心(即佛家所說的:念頭)慈悲,轉出來的面相就慈悲。病是從妄想、煩惱而來的(即只知其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也),心性不正常,體質也會不好,人就會多災多難,而於受災難、折磨期間,遭受苦難,反而是件好事,等同是在修行,有修行,心清淨了,人就會清醒(覺悟成佛-印度語稱為:佛、東方中國人稱為:聖人)。改變體質之方法就是依莊子所說的這些話去作,回歸自然(即性德),才能改變體質,從心靈環保做起,順著五行(金、木、水、火、土、日、月-七政)運行原理,順應自然法則,不去違反自然(天理),心清靜了,生理組織及人體內細胞正常,身體就會健康,不容易生病,這是根本治療生病之原理,吃藥是靠不住的,會有副作用之後遺症,本來是小病,怕死,經常吃藥,如吃到偽藥或藥物成份有問題的藥,吃到洗腎,也不是辦法,心清靜沒妄想,就連睡眠方式也會改變,也就是一切順著自然(即不知所以然而然之謂也。欲知此道理,則秋水篇:是非、大小、貴賤、長短、得失無常,不以隸相尊之萬物平等理論非讀不可(見2017、6、8及2017、6、10之文章),不讀秋水篇,則無法懂得宇宙人生之真實相。此種改變命運之方法並非為求名利,本來是正常人,去攀緣富貴、巴結長官,以求升官發財,虐下取功-挾天子以令諸侯,壓榨下位者;諂上希旨,想得皇上寵愛。路走偏了,手段、方法錯誤,反而變成不正常人,把好運改變成壞運,最後被抓去關或得了怪病、家庭出了狀況之改變法,合先敘明!以免誤解!佛家也有將自然解釋為自性、心性之說),不要踩到道德之紅線,家庭、事業均能得意;反於自然(強悍、高姿態、狠、絕,逆天行事、心性出問題,心壞掉了,整個身體都會有毒,身體怎麼會健康呢?)、想怎麼幹就怎麼幹,不將老天看在眼裡,那就有苦頭可吃,狀況就會不斷,問題一堆,即白話之:人不依倫理,天即不依天理、人不依天理,天即不依甲子-此為強梁者,不得其死之道理。此妙道之行有改造時,前世生生世世所結下之恩恩怨怨,結一打開,就沒瓜葛了,就能活的快樂如神仙,不然永遠糾纏不清,代代相傳,很麻煩,就是解決不了。此道理就如同兒、女媳婦,每人都認為自己最孝順父母、公婆,每個人的看法都對,但於父母、公婆行動不便,臥病在床時,問題一大堆,只出一張嘴,都講得很有道理,就是不會作,不想作,也不肯作,老人照顧之問題就是無法解決是相同的原理。這就要向自己內心去求,靠智慧才能解決,而此智慧是由清靜心得來的,不是向外可求富貴可得到的,故與世俗之求功名、富貴之聰明不同。修道所追求的是智慧與道德,是民主社會自由開放之根基,絕對無副作用;自由開放如建立在迷、邪、染,用於追逐名利、權勢、富貴,則副作用相當得大,當今社會為什麼會那麼亂?問題就在於此。讀者可参考之!

        瞿鵲子問長梧子說:我聽孔子談過:聖人不從事於俗事,不知貪求利益,不知有禍害可躲避,不喜歡妄求身外物,隨緣而不攀緣大道,沒說等於有說,有說等於沒說(即外物篇:言無言,終身言,未嘗言;終身不言,未嘗不言之謂也),而遊乎塵俗世俗之外(不受外在環境之污染)。孔子認為是空泛無稽之談,而我以為是領悟了妙道才有的表現(即列禦寇篇:明者唯為之使:自以為聰明之人,祇能為外物所役使,而不能使物。神者徵之:不用其智,任其自然之人,無往而不應驗。夫明之不勝神也久矣:自認聰明之人比不上純任自然天性之人,由來已久了!而傻瓜還依恃他自己的偏見,沉溺於人為,遠離自然之人道,往外求名利、富貴、升官、發財、求子…等等,這不是很可悲嗎!應該是要往內心積功累德,守住倫常道德,求內心之感應才對,有德行才求得到啊),不知你的看法如何呢?魯國人陽虎,曾暴虐匡人,孔子遊於匡國時,被匡人誤認是陽虎入侵,而將他團團圍住(削跡於衞);孔子去曹適宋,與弟子習禮於大樹下,宋司馬桓魋欲殺孔子,拔其樹,孔子去。孔子至周問禮時被老子譏諷之事(窮於商周)。孔子出遊於陳、蔡之時,楚昭王使使聘請他做官,孔子將應聘前往,但陳、蔡深怕孔子仕楚後對自己不利,於是就發兵圍困他(圍於陳、蔡之間)。這幾則與孔子有關之故事,是在形容、比喻,雖然是修道人,但前世之恩恩怨怨未了,於來世當人時多少還是會遭受到侮辱的,必須能忍辱負重,才能修成道。也就是道德經第48章之: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矣之義。修道人要承受侮辱、折磨、磨練,承擔別人所無法承擔之苦處,才能出道。釋家稱之為在消業障,業障消完了,就能返回自性。

        物(見達生篇第2節,關尹曰:凡有貌象、聲色者,皆物也。亦即所有衆生,皆屬之)不能勝天久矣!也就是人無法勝天。偏偏就是會有反於自然,逆天行事,權力在手中,想怎麼搞就怎麼搞,而自認為是聰明的人,比天公伯還厲害,不把陰、陽當成一回事,只要能賺得到錢,取得到權力,就是王道,不把老天看在眼裡。天為陽、地為陰;男為陽、女為陰;為趕時髦,不顧自己國家之國情,不管公投的結果,受到西方國家同志婚之污染,執意搞男人可娶男人為妻;女人可嫁女人為夫;無陰、無陽;違背倫常道德,就是反自然,逆天行事,即陰符經所言之:人發殺機,天地反覆(反轉)。世界各國氣候反常、傳染病毒,一次比一次嚴重,病毒之變異,就是人所引發之殺機(三毒),一擴散成社區感染,醫院人滿為患,怕群聚感染,不敢收一般病患,有感染到變種病毒的人,如醫院也住不進去,住在家裡自主隔離,全家都會被感染,夏天又不下雨,缺水;雨下太多的國家,希望雨能不要再下了,但雨就是不想停,繼續的下,那就麻煩了。人違反倫常、道德之紅線,所引發之殺機,既然是由世人自作,就要由世人自受,怪不得老天爺的。莊子老早就把:夫明之不勝於神久矣;物不能勝天久矣,這兩句話說在前頭,世人相信不相信都沒關係,也沒有強制性,高興就好,於碰到時不要哭夭,高興就好!為什麼整家很圓滿,快樂的出外旅遊,碰上車禍或被落石擊中,死亡或變成植物人、為什麼小孩很乖巧,會得奇奇怪怪的病或青春叛逆期學壞了、為什麼婆媳問題一大堆,誰也不肯讓誰?為什麼事業、官場很得意,眼睛長在頭上,突然得到大病或被抓去關?…等等之問題,這些都有原因的。於夜闌人靜時,多多讀莊子這本書,把人生之生、老、病、苦、死搞懂,往內心去求道德、仁義,外在的功名、富貴才能求得到。開啟了智慧,不功於外,人生就無遺憾了,足以歸矣!

        生活中有物質生活,也有精神生活,凡事能順著自然,什麼事都不會發生,也不會生病,家庭也不會出問題,所以調整降低或減少物質欲望,增加精神生活之比重,三毒消滅了,自然可以改變體質,使細胞正常,身體就不會生病,要想消滅三毒也只有修道或學佛;凡事向錢看,不考慮是否違反自然行事,只要能賺得到錢,騙得到選票,就算自己聰明,世人如果不聽勸,又高興被騙,是非、善惡、正邪、次序、利害,迷惑顛倒,本末倒置時,不但無法改變體質,只靠吃西藥想改變體質,也是靠不著的,西藥之副作用也滿大的,不要於體質未改變前就先洗腎,那問題就難解了,也就是古人所說的: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老人之言是經驗之累積而來,年輕人不聽勸,主政者又自認聰明,想怎麼搞就怎麼搞,先搞再說時,那問題就更複雜,更難處理,最終受害的還是百姓。缺水時,想求老天爺幫忙下點雨,但就是不下雨;雨下不停時,想求老天爺不要再下雨了,偏偏老天爺出國散心去,沒時間管世間閒事,世人就有苦頭可吃!修道可經由故事中瞿鵲子問長梧子有關妙道之行之問題,或許可體悟或領悟出其道理出來,於實務上如有人道出經驗談之傳承,那就獲利良多!由妙道之行之道理中,自可體悟出極端的兩極氣候、傳染病毒之變種,越變越毒,遊民、街友…等等之問題,都是世人心性出了問題(違反自然),因所招來的果,要解決這些問題,唯有改變有為之心,順著自然(不知所以然而然),才能避開強梁者(強梁,即不能有驕傲之心、為人不能太強悍、太高姿態、狠、絕、善於算計他人、拋家棄子…等等不好念頭)才不會有不得其死-不得善終、晚景不好)之結局。佛家也有將自然解釋為自性或性德)而行,才有化解之可能,只有修道者知道:只有性體是真的,是一層不變,所以稱為「一」。所有的相都是由體變化出來的,因為相隨時會變化,所以是假的,學佛者稱為:夢幻泡影,不能將假當成真。套句知北遊篇第1節末句:今已為物也,欲復歸根,不亦難乎!其易也,其為大人乎!光聽人說經論道,自己未去體悟,是真是假?容易存疑,莊子所說的話對或不對?去年庚子年、今年辛丑年足以讓眾生看清楚以前認為不可能發生的事實真相,這兩年都可能會發生,也可看得過癮,不必辯論。不只發生雞瘟、鵝瘟、豬瘟時要防制還是要集體撲殺?是否也會發生人瘟?發生時,要防制還是要撲殺?媒體所報導世界各國所傳染之新冠病毒及變異株造成人當街倒地死亡之人瘟慘狀,要怪誰呢?這就是經驗談。年改並非不能改,但要循序漸進,斷然改革,或許會有親痛仇快之感覺,但動搖了國家之根基,讓軍公教中堅分子反彈,但畏於權勢,不敢表示意見,如消極擺爛時,則後遺症就會慢慢顯現出來,年改所省下來的錢足不足以彌補一次又一次災難之損失?!怎麼勞保、農保、政務官推休金不繼續改革下去,以符合公平正義呢?是值得深思之問題,所以官作越大,責任就越重大,所有決策都要為人民及歴史負責的,如決策一錯誤,傷害到多少人?是否會下地獄?這才是大問題,傷害如已造成,深思也無用了。除了道是一層不變,屬於絕對性;其他天下事本來就是相對的(道德經第2章),處於相對立面,有長就有短、有大就有小、有高就有下…,世人須安於享受此不平等之平等之對立面,所謂公平、不公平?是世人太聰明,所想出來的花樣、謀生術而已,五根指頭天生就長得不一樣長,要如何公平呢?難道要用快刀一砍,使五根指頭變成一樣長,如此,指頭是一樣長了,是公平了,但人也變成殘廢了,人活著有何用呢?道理就是如此。所以凡事要順著自然,不要加入人為因素進去,變成反自然,逆天行事,如到了無天無地、無陰無陽、不男不女,愛怎麼搞就怎麼搞,為了利益,先搞再說,如違逆了天理行事,人不依倫理,天即不依天理;人不依天理,天即不依自子。看看發生天災、人禍、傳染病毒之下場是否就是如此?。凡事只要能順著自然,守住倫常、道德之底線,凡事不要違反自然,不論外面之境界是如何變化,都影響不到自己的,守護神都會守護著,讓邪氣不能襲(刻意篇第2節),所以世人只要能走正路,頂天立地;不要走邪路,賊頭賊腦、鬼頭鬼腦、投機取巧,體內無三毒存在,心中有天地、陰陽、尊卑、先後秩序(詳2017年3月24日人與影子賽跑誰會贏一文),則忘記呼吸(得意忘形)、不想呼吸(厭世)、不讓人呼吸(被無形界摀住鼻、口,不必問理由,直接捉回去報到之現世報,如以現代語言則稱之為:無言之結局)…等等之禍害都可避得開(道德經第42章所言之:強梁者不得其死-例如政治人物太強悍,以網軍造搖生事,等同組織犯罪,由網軍頭目來打擊異己,自己暗中在獲取政治利益,世人以驕傲、高姿態、狠、絕、算計他人、拋家棄子…等等之逆天行事,老年是不會有好晚景、好果報-不能善終的),也都不會發生的(觀之徐无鬼篇第9節:能無以汝色驕人-不要以驕傲的態度對待人,鋤其色-鋤:去除也。去樂辭顯-摒棄享樂,謝絕榮華)就會有好結局、好果報。讀者可参考之,願人人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