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2日 星期二

高離婚率傷害到小孩心靈,成長至青少年時期,容易行為偏差,造成社會問題,其根源為-不知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復守其母,相養育、反哺-年輕時為人父、母,年老時角色自動轉換為為人公、婆之自然法則,產生上樑不正,下樑歪),所帶來之不良示範。

        易經繫辭上傳第八章: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道德經第48章: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矣。第52章: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歿身不殆。第58章: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耶。正復為奇,善復為妖,民之迷也,其日固久矣。第71章:夫為病病,是以不病。人間世第10節:其知適足以知人之過,而不知其所以過。若然者,吾奈之何?第11節:夫愛馬者,以筐盛矢,適有蚊虻僕緣,而有蚊虻僕緣,而拊之不時,則缺銜毀首碎胸。意有所至,而愛有所亡,可不慎邪!第15節:鳳兮鳳兮,何如德之衰也?來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達生篇第1節:天地者,萬物之父母也。庚桑楚篇第4節:里人有病,里人問之,病者能言其病,病者猶未病也。盜跖篇第10節:平為福,有餘為害者,物莫不然,而財其甚者也....亂、苦、疾、辱、憂、畏,此六者,天下之至害也,皆遺忘而不知察,及其患至,求盡性竭財,單以反一日之無故而不可得也。此幾則立言是在闡述夫妻、婆媳相處之道,長輩未教導晚輩:物從道出,物不異於道,子從母生,子不異於母。物不異於道,豈可棄道而求物?子不異於母,豈可捨母而求其子?子不離母,母不離子,相養育、反哺。此道理,世人皆遺忘而不知察或未作好榜樣讓晚輩學習(不言之教)。年輕事業有成時,忘記了為人處事要圓融,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去追逐名利,常把倫理道德拋至腦後,處世有稜有角,只要對我有利的就是對,對我不利的就是不對,違逆自然法則而不自知,想怎麽搞,就怎麽搞,小則搞到家庭不和睦,妻離子散、身體健康出問題,住進加護病房(身體健康沒毛病,就是修道人;不健康而有毛病,就是凡夫,由此可區別出是凡夫或修道人)、做錯事被抓去住看守所(人怕出名,豬怕肥,功高震主-會抓狐狸、竹鼠的獵犬,才會被人綁著去打獵;猴子太精明,在樹上東奔西跳,就會被獵人抓起來關在鐵籠裡,因為太聰明之故也-天地篇第9節:執留之狗成思,猿狙之便自山林來)時,才來後悔,那就太遲了!大則不知道倫理道德(天律、自然法則)的力量高於一切。為了私欲,發展高科技武器去攻擊與自己國家利益不相同的國家、研發出高科技產品之色情、暴力、作姦犯科、賭博....等遊戲軟體在媒體、網路傳播來賺錢,錢是賺到了,但忘察覺,賺這些錢是否會戕害青少年的身心發展、危害社會,而被歸類為是在賺黑心錢?殺人的尖端科技武器是否違反到自然律(宇宙運轉之自然法則)造成大自然反撲?而極端之兩極氣候、颱風、地震、墜機、翻船、傳染疾病、戰爭、政爭….等自然及人為之災害,一次比一次嚴重,對於人民、物資之損傷,強權國都束手無策,只顧著滿足欲望,管他是良心或黑心錢?這才是問題所在,此無形的力量(大自然-道)是人眼所看不到,但這個道( 自然-民間稱呼:天公伯)才是真正之宇宙主宰者,任何人都拿老天爺沒辦法,老天爺創造發明最簡單的形影相隨、人體之五臟(肝、心、脾、肺、腎)六腑(胃、膽、大腸、小腸、膀胱、三焦),由陰陽、五行(金、木、水、火、土)在管理之自然法則(見齊物論第4節:百骸、九竅、六臟、賅而存焉!吾誰與為親....其有真君存焉-陰陽五行之炁,就是真君,炁才是五臟六腑及各器官之真正之主宰者!炁不暢通,就會生病,整天這邊痠,那邊痛;炁有暢通,什麽病也沒有。陰陽者,氣之大者也(則陽篇第10節),寇莫大於陰陽,罹內刑者,陰陽食之,無所逃於天地之間(庚桑楚篇第5節),是很麻煩之大事!駢拇篇第1節:多方乎仁義而用之者,列於五臟哉(腎有二顆,稱六臟),而非道德之正也!所以說道德之力量高於一切,炁是眼睛所看不見的,但確實是天理(自然律、自然法則),世人是違逆不得的。強權國雖然科技那麽先進,但至今也拿颱風、地震、極端氣候、生不治之病沒辦法,其道理、原因就在於此!小孩子不能太溺愛,會寵壞的,到那一天,小孩生氣時,會直接反擊的-見人間世篇第15節:夫愛馬者,以筐盛矢,適有蚊虻僕緣,而拊之不時,則缺銜毀首碎胸。意有所至,而愛有所亡。小孩溺之太過,亦敗。太寵愛,有時大人看見蚊子、蒼蠅咬小孩時,大人不捨,未告知小孩說要替他打蚊子、蒼蠅之情況下,直接出手打蒼蠅、蚊子,小孩以為大人不愛他,才出手打他(小孩),小孩顧不了那麽多,會忘掉妳的愛意,直接就反擊打人,可不慎邪(可以不謹慎、小心嗎)!可參考之。

        不同年代出生的百姓,不同的生活環境,成長過程就不同,磨練不同,際遇也不同,性格自然也會不同,但自然之本性相同,也就是一代有一代的歌,目前77歲以下之長者,其於年輕時之行事違背天理,觀念迷惑了,違逆了自然法則(天理)而不自知,其於年輕為人媳婦時就很強勢,不喜歡與公婆住在一起,認為其婆婆會管東管西,讓媳婦生活的很不自在,所以出現了婆媳論戰,故有婆媳之爭,產生到底是惡媳婦或惡婆婆?沒有定論。那時候之媳婦,到現在,其兒子都已長大成人,也娶媳婦進門了,自己之角色就由為人媳婦,轉換為為人之公婆了,新媳婦也是一樣會以以前媳婦對待婆婆的方式來對付現在的婆婆(現在77歲以下之長者-獨居老人),讓這些長者反而倒回來駡媳婦不孝,是惡媳婦,不是惡婆婆,忘記自己年輕為人媳婦時是如何對待其自己的婆婆的!於道學上稱為老天有眼、報應(盜跖篇第10節-遺忘而不知察,及其患至,求盡性竭財,單以反一日之無故而不可得也)。白話稱為:上樑不正,下樑歪、上行下效、什麽蛇?產什麽卵?醫學上稱為:遺傳、基因。年輕人稱為: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逃也逃不掉(學理為:無所逃於天地之間)的,等到發覺媳婦對婆婆不孝時,才來後悔自己年輕為人媳婦時,為什麽不會孝順公婆,才換來今天成孤獨老人之凄涼晚景,但為時已晚了,想要改正,也要等到下輩子了。玄得很!這就是老天爺規定之天律(天理、自然法則則),改也改不了,如能更改天律,那世人不就比老天爺還偉大了?天公伯不就要讓位由世人來當了嗎?想想,有此可能嗎?觀之老子第52章: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復守其母,即可得知其道理。子不離母,母不離子,子母同居,全其始終之理。古之修道人常以子母同居之道,修持不怠,得歸根復命之理。用之於身,身可修;用之於家,家可齊;用之於國,國可治;用之於天下,天下可平。如捨真逐妄,迷失本宗,如子之離母,安有不危乎!懂得此道理,自然不敢離婚;不懂此道理,常把婚姻當兒戲,不知一離婚,傷害母子關係、社會問題有多大?小孩失去父母之一方(達生篇:天地者,萬物之父母也)。等於失去天、地,小孩行為就很容易偏差,造成青少年之社會問題。世人違反天理(自然法則)在製造仇恨、對立、分化、倒行逆施,以滿足自己的欲望,來獲取利益,惹惱了老天爺,造成大自然的反撲,讓丹娜絲颱風登陸嘉義,付出如此慘痛的代價,但人民有能力對抗颱風(大自然)之威力嗎?無能力對抗,那就要遵守自然法則,不然就會遇到大自然反撲之苦頭可吃的!世人必須醒悟,不能倒行逆施與老天爺對抗、對幹!必竟老天爺是宇宙主宰者,老天爺最大,他說的算,凡人或皇帝說的不一定對,所以不算。天就是乾,地就是坤;陰就是地,陽就是天 ,女就是陰、男就是陽,一陰、一陽就是道,也就是自然法則(天律、天理),是老天爺所規定的,自然法則就是依此軌道在運行。任何人都違逆不得的,否則世人就有苦頭可吃的!世人不信邪,硬是認為人可勝天,已將倫理道德廢棄,搞到無天、無地,無陰、無陽,不男、不女,男人可娶男人為妻;女人可嫁女人為夫,自己來絕後,完全違背自然法則(天理),惹火了老天爺,所以就產生極端氣候、颱風、地震、政爭之大自然反撲,災難就應由這些亂搞違背天理的世人來承受就好,最好不要以共業之名,來影響到其他善良的百姓!以此來證明人能否勝天?世人最好能醒醒,至於要覺悟?還是不信邪,繼續亂搞下去?讓大自然反撲一次比一次強烈,不擔心地震、颱風、極端氣候、政爭之到來?由世人自己抉擇!有辦法最好就繼續與老天爺對抗或去找老天爺理論!?看看老天爺會理會百姓嗎?不要於平時平安無事時,常常不把老天放在眼裏(同理:女人未結婚前,在家聽父母親的話,結婚出嫁為人媳婦,角色即轉換為公婆之女兒,就要改聽公婆的話,才能度過斷奶期,斷不了奶,一直得公主病,醫不好,一天到晚婆媳論戰、與丈夫爭主導權,吵吵鬧鬧,就很麻煩。為人媳婦平時不把公婆放在眼裏,與公婆講話大小聲,就是無天無地,可以如此嗎?這就是天理、自然法則,其果報為:以後自己的兒子娶媳婦時,媳婦角色即轉換為自己的女兒,就會以同一方式來對付公婆,白話稱為:報應;宗教稱:因果關係),違逆天理在行事而不自知,當遇到颱風、大雨、乾旱、地震時,才想到要求老天爺保佑就好!要不要讓災難、政爭一再發生?颱風受災損時,要以救災重要或以大罷免重要?就由世人自己抉擇,由自己享受果報,不要再激怒老天爺就沒事了,如不覺悟,繼續在亂搞下去,那後果就難料了,誰也怪不了誰的!。不能權力在握時,非我族群、同類,全部清算;等到自己失去權力時,別人就會回來清算你,這就是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耶。正復為奇,善復為妖之福禍相倚原理,隨時都會有變化,不會是固定不變的,因果報應就是由此而來的,這些道理必須知道,才會自己要求自己,不致於為非作歹,閏六月就會知道答案的!一做錯事就等於愧對天地、父母所以羞於為惡的。平安就是福,鈔票太多,反而有害,人為財死,鳥為食亡,不能追逐鈔票追過度,追到整身都是病,住進加護病房或看守所進修,那就花不來了!

        早期農業時代出生的人,都是出勞力在謀生,晚期工商時期出生的這一代,比較沒有吃過苦,就比較沒有抗壓性,農業時期買田要看田底(幾等則之田-土地肥沃度),娶某要看女方父母(家教),夫妻二人能同心協力,其利(好處、力量)之大,更可以斷金截鐵。同心同德,同舟共濟同心之言,就好像深山中的芝蘭一樣的芳香。既然成為夫妻,就是同林鳥,要來共修,不是要來吵吵鬧鬧的,夫妻之一方都有長處與短處,相互學習對方之長處,相互容忍對方的短處,夫妻同心,這才是共修;不同心,雙方都在爭主導權,男不讓女,堅持女要聽男的意見、看法,女不讓男,女的堅持男的要聽女方意見、看法,各懷鬼胎,整天吵吵鬧鬧,小孩夾在中間,也不會表達意見,會影響到小孩之心靈,很可憐!如長久互不相讓,僵持不下,就如同兩隻羊過小橋互不相讓,最後就通通掉下橋吃水,各自逃命一樣,何苦來哉!鬧到不可收拾,只有離婚一徒了,只要一離婚,這輩子也就完蛋了,根本就無法成大器,不論以後再結幾次婚,也都改不了本性(老子第52章已講得很清楚)!受害最慘的是無孤之小孩,失去了父母親一方之愛,成了單親家庭,沒有健全的家,身心自然會不能平衡,父母親為何不考慮小孩之前途,身心不平衡時,在學校讀書會被同學霸凌,嘲笑他是沒父親、沒母親,長大後容易行為產生偏差,被不良少年吸收,作壞事,成了青少年之社會問題,父母因私心,只顧自己的利益著想,求離婚來解脫,卻害了小孩,誰之過呢?

        上行下效或不言之教之意思相同,只是因年代不同,所使用之文句各異,但意思都一樣。各級領導人,其知適足以知人之過,而不知其所以過(他的智力只能知道別人的過錯,而不知道別人為什麽有過錯),像這樣的人,我們該怎麽辦呢?此句話是要給世人反思用的,意即:以妳自己的觀點認為別人不對,是沒有錯;但為什麽她會有錯?問題就在於此(爭論點)!要給世人啟發:看事情不能只看一面,正、反二面都要看,交叉分析,反復推敲的結果:1.別人過錯發生的原因可能是其父、母親,學校沒有教他,別人的所作所為,他自己才會認為是對的,不認為自己有錯,反而認為是別人有錯。2.可能是自己錯了,事後發覺是因為父母親、學校沒有教這些倫理道德教育,才讓自己發生過錯,而不是別人有錯。這才是答案!但會認錯,就改正了,等於有病,已醫好了(老子第71章: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庚桑楚第4節:病者能言其病,病者猶未病也);只怕不認錯,不知有病,又不醫治,那就麻煩了!最明顯的就是政治鬥爭,所以把盜跖篇之故事搞清楚時,政客就不敢亂搞,因果報應在後面等著(山木篇第10節:螳螂捕蟬,異鵲從而利之-黃雀在後之故事、原理)。現今社會之通病是:認為自己對,別人不對。別人有點小毛病,就強力猛批評別人,或先給人戴人帽子,找個罪名,把人押起來,再慢慢判無罪,把對方整死再說;但等到自己有大毛病被發覺時,就設法不讓人知道,以權勢壓人,不讓人批評,只要一批評,就要查人水表,或惡人先告狀,明明自己不對,還要告人,政治鬥爭搞得太過火,就會變成無法無天,撕裂了社會安定、和諧,製造仇恨,惹惱了老天爺,人民也看不下去時,老天爺天地一指之無形力道(拂塵)就會發威,威力是相當大,會除掉妖魔鬼怪的。不然是會讓社會亂成一團,那要算誰之過呢?因果報應就是如此產生的。小孩出生的時代不是時候(生於亂世),才有楚國狂人接輿陶侃、消遣聖人孔子說:鳳兮(孔丘啊)!鳳兮(孔丘啊)!何如德之衰也(為什麽會那麽衰小出生在這個亂世年代)之感歎,前世幹了些什麽事,也沒人知道,來世會出生在什麽時代,也沒人會知道(來世不可待,往事不可追),為今之計就是少説話,姿勢放低一點,不要出風頭,才不會中槍被抓去關起來就不錯了。既然是生長於亂世,就要修心養性,心性沒問題,就不會生病。養生、放生、苦行是指修道之境界,故不能望文生義,養生的生是性的古字,正解為養性(養心性)不能歪解為吃千年樟芝、人蔘、保健藥材來養身體;放生的正解:作人不能太絕,凡事至少要留一條生路讓人走,不可動輒就要置人於死地,所以不能歪解:把活魚撈起來,放到別條河來放生,魚不能適應水溫反而死掉,變成殺生了;苦行:是要世人於日常生活中,欲望降低一點,盡量過著樸實的生活,不要去追求時麾,講究生活品質,開超跑、住豪宅,過奢華生活,也不是要你每天要走多少長遠的路。所以要覺悟,腦筋要清醒一點,不能被人牽著鼻子走,迷惑顛倒行事,違背天理(自然法則)而不自知,就不會住進醫院、看守所,降低天災人禍,才能國泰民安,風調雨順,願人人平安!

2025年6月28日 星期六

有形-看得到之形體與無形-看不到之靈體,於道學、醫學中,兩類型之預防醫學,何者高明?醫院、看守所人滿為患之原因為何?知不知年輕時為人父、母,到自己年老時,角色即自動轉換為公、婆,才知道要不要孝順父母、公婆之道理?修道求解脫與死亡之解脫,有無不同?

        老子道德經第57章: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貪,人多利器,奇物滋彰,盜賊多有。第64章:為之於未有,治之與未亂。第81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為而不爭。莊子南華經人間世篇第2節:德盪乎名,知出乎爭。德充符篇第2節:受命於天,唯堯、舜獨也正,在萬物之首,幸能正生,以正眾生;受命於地,為松柏獨也正,在冬夏青青。第4節:老聃曰:胡不直使彼以死生為一條,以可不可為一貫者,解其桎梏,其可乎?無趾曰:天刑之,安可解?在宥篇第5節:天地有官,陰陽有藏。我守其一,以處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歲矣,吾形未嘗衰。駢拇篇第1節:多方夫仁義而用之者,列於五臟哉!而非道德之正也。天地篇第2節:萬物一府,死生同狀。第15節:三人行,而一人惑,所適者猶可致也,惑者少也;二人惑則勞而不至,惑者勝也。而今也以天下惑,予雖有祈嚮,其庸可得邪!故莫若釋之而不推。不推,誰比其憂!天道篇第2節:莊子曰:吾師乎,吾師乎!齎萬物而不為戾,澤及萬物而不為仁。則陽篇第6節:莊子曰:今人之治其形,理其心,多有似封人之所謂:遁其天,離其性,滅其情,亡其神,以眾為。此幾則立言差不多已含蓋了人生之生、老、病、苦、死之旅程在內,範圍很廣,領悟力很強,能修至天道自然之人,最快也要花19年才能修成道;一般修人道或錢道之修道人,要能修至天道自然(無為)之境界,花個二、三十年也不算長,就要以每人之不同領悟力而定。

        預防醫學為用各式預防方法來阻止疾病之發生,幫助人們遠離罹患疾病時所需要承受之治療。其概念為研究如何防範疾病之發生,要如何防範都要經過研究,著重於眼睛所看得見之實證研究,屬於有形的醫學之肉體實證研究,屬於科學的學術研究,因為是實證之研究,人們對於各種疾病要如何預防,才可避免疾病的發生,自然容易聽得進去而相信醫學;至於眼睛所看不到的疾病是屬於無形,所要預防的是要經過修道過程,去探究靈體之某部位發生了問題?是肉體之五行之氣逆行,五臟六腑才會生病,要如何修成道來醫治靈體,靈體沒問題,肉體五行之氣順行,五行相生,就沒時間生病,得到大病之機率等於零;肉體五行之氣逆行,五行相剋,則不想得大病也難,因為五行(金、木、水、火、土)之氣,是人眼所看不到,而確又有預防肉體生病之效果,因為是屬於玄學,要有修成天道自然,修成清靜心之人,才能見得道靈體,知道五行要相生,不能相剋,靈體要怎麼樣去預防(不造作、不行偽善),才能讓人的肉體不會生病,肉體不會生病,就不必去看醫生,醫院就不會人滿為患,才不會浪費醫療資源,健保費局也不會要支付龐大的醫療費用,成冤大頭,所以算是預防醫學。因為是要有修成道之修道人才知道此道理的,所以於道學之學理及實務上,稱為道德預防醫學(見:道德經第64章-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則陽篇第6節-要消除遁天、離性、滅情、亡神之病因)。醫院、看守所為什麼人滿為患?有修無形的預防醫學之修道人,知之甚明。未修成道之人就容易不相信,還有些未修道的年輕人,聽了反而認為是在講一些不正經的話,把他當成是屁話,根本就不想聽,這就是有修道與沒修道最大之差別。凡人的身體,因被心念束縛著,產生煩惱,就好像被捆仙繩(索)綁住,結解不開,心念就無法解脫,要等到死亡時,老天爺自然會把繩索解開,才能解脫;修道人有修成清靜心,早就跳脫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早就解脫了,有修道與未修道之解脫在於時間之不同而已。解:就是把迷惑解開;脫:就是將虛妄脫離。沒煩惱了,束縛解除,已看開、放下了,合稱解脫。古人將解脫以文言文之:帝之縣解來說明,帝:造物者也-指老天爺。縣解:解脫也。南華經德充符篇第2節:受命於天,唯堯、舜獨也正,在萬物之首,幸能正生,以正眾生;受命於地,為松柏獨也正,在冬夏青青。第4節:老聃曰:胡不直使彼以死生為一條,以可不可為一貫者,解其桎梏,其可乎?無趾曰:天刑之,安可解?在宥篇第5節:天地有官,陰陽有藏。我守其一,以處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歲矣,吾形未嘗衰。駢拇篇第1節:多方夫仁義而用之者,列於五臟哉!而非道德之正也。天地篇第2節:萬物一府,死生同狀。第15節:今也以天下惑,予雖有祈嚮,其庸可得邪!故莫若釋之而不推。不推,誰比其憂!天道篇第2節:莊子曰:吾師乎,吾師乎!齎萬物而不為戾,澤及萬物而不為仁。此幾則立言差不多已含蓋了人生之生、老、病、苦、死之旅程在內,範圍很廣,領悟力很強,能修至體悟出天道自然之人,最快也要花19年之時間才能修成道;一般修人道或錢道之修道人,要能修至天道自然(無為)之境界,花個二、三十年也不算長,就要以每人之不同領悟力而定。

        預防醫學為用各式預防方法來阻止疾病之發生,幫助人們遠離罹患疾病時所需要承受之治療。其概念為研究如何防範疾病之發生,要如何防範都要經過研究,著重於眼睛所看得見之實證研究,屬於有形的醫學之肉體實證研究,屬於科學的學術研究,因為是實證之研究,人們對於各種疾病要如何預防,才可避免疾病的發生,自然容易聽得進去而相信醫學;至於眼睛所看不到的疾病是屬於無形,所要預防的是要經過修道過程,去探究靈體之某部位發生了問題?是肉體之五行之氣逆行,五臟六腑才會生病,要如何修成道來醫治靈體,靈體沒問題,肉體五行之氣順行,就不會生病?因為五行(金、木、水、火、土)之氣,是人眼所看不到,而確又有預防肉體生病之效果,因為是屬於玄學,要有修成天道自然,修成清靜心之人,才能見得道靈體,知道靈體要怎麼樣去預防,才能讓人的肉體不會生病,肉體不會生病,就不必去看醫生,也算是預防醫學,所以於道學之學理及實務上稱為:道德預防醫學(見:老子第64章)。因為是要有修成道之修道高人,才知道此道理的。醫院、看守所為什麼人滿為患?有修無形的預防醫學之修道人,知之甚明。未修成道之人就容易不相信,還有些未修道的年輕人,聽了反而認為是在講不正經的話,把他當成是屁話,根本就不想聽,這就是有修道與沒修道最大之差別。年輕時為人父母,不奉養父母、公婆,等到自己年老時,角色自動轉換為公婆,娶進門的媳婦有無義務奉養公婆?即能體會出年輕時要不要奉養父母、公婆,那要怪媳婦不孝順公婆?還是要怪自己不孝順公婆呢?因為誰也沒欠誰啊!這叫做天理-自然法則、上行下效、遺傳。!玄之又玄,相信不相信都無所謂,要試試看才知道,等到知道是要怪自己,那就他晚了!遠者不必說,近者,看看自己的親友、左右鄰居之獨居老人,看看他們年輕時有無奉養父母、公婆?是最清楚的,這就是答案!。民間對於人的身體,因被心念束縛著,產生煩惱,好像被捆仙繩(索)綁住,結解不開,心念就無法解脫,要等到死亡時,老天爺自然會把繩索解開,才能解脫;修道人有修成清靜心,早就跳脫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早就解脫了,有修道與未修道之解脫在於時間之不同而已。南華經德充符篇第2節:受命於天,唯堯、舜獨也正,在萬物之首,幸能正生,以正眾生;受命於地,為松柏獨也正,在冬夏青青。樹木之生命得自於地,而獨松柏能稟於自然,才能盎然挺立,冬夏一樣枝葉常青,不會落葉。人的生命得自於天,唯獨堯、舜能端正品德,獨樹一格,能做群倫之表率(在萬物之首)。很榮幸堯、舜能正生(性),本身能正,才能正人(以正眾生)。故凡不正者皆來求正耳。若物皆有青全,則與松柏同貴;人各自正,則無須羡慕大聖人。駢拇篇第1節:多方夫仁義而用之者,列於五臟哉!而非道德之正也。多端的在造作仁義(指假仁義),是在掛羊頭而賣狗肉,行偽善,在獲取名利之謂也。這些造作(仁義),喪失真性之行為,不是道德所需要的,所以老天爺之自然天律就規定,配合人體之五臟六腑,由陰陽五行(木、火、土、金、水)在逆行運作,罪業由五臟六腑來承擔,人就會得到癌症、失智、洗腎、換心、換肝、中風...等等奇奇怪怪之病;不造作,不行偽善,五行順行運作,五臟六腑就不會生病。在宥篇第5節:天地有官,陰陽有藏。我守其一,以處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歲矣,吾形未嘗衰。天地各有職司,陰陽各有藏所,由天地(陰陽)在管理眾生,眾生能守一(指道)處和(調和陰陽二氣),身體就不會生病,人就不易衰老。這些原理就是人眼看不到、手摸不到之預防醫學-生病的真正原因,與預防醫學所想要達到不會生病之效果相同(於道學之學理、實務上稱為:道德預防醫學)。德充符篇第4節:老聃曰:胡不直使彼以死生為一條,以可不可為一貫者,解其桎梏,其可乎?無趾曰:天刑之,安可解?人的靈體是歸天所有;形體是歸地所有。所以人死亡時靈魂歸於天(凡人稱:西天),形體埋在地下,吸地氣,回歸自然。誰能把無看成為開始,把生看作是過程,把死、生、存、亡看成為一整體,以可不可為一慣,來齊一生死,混同是非,解其桎梏(鐐銬)-銬在手上的叫梏,銬在腳上的叫桎。把鐐銬拿掉,人就解脫了,知道這些道理,這種人就是悟道高人了。可是無趾說:這些老天的刑罰,要怎麽解除呢?因人之根器如此,凡人(指故事中之孔丘)之心念受名利之煩惱所捆,好像被無形的捆仙繩綁住,結打不開,就無法解脫,須等到死亡時才能解脫啊!所以要悟道才能解除煩惱而解脫。

        綜上所述,醫院、看守所為何人滿為患?要如何才能解脫?故事中已闡述很清楚了。道德經第57章: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貪,人多利器,奇物滋彰,盜賊多有-為監獄看守所、醫院人滿為患之原因。天道篇第2節:莊子曰:吾師乎,吾師乎!齎萬物而不為戾,澤及萬物而不為仁。今年為潤六月,又逢鬼月,依種種天象顯現出來的異象觀之,政爭不是好現像,凡事不能違背天理(自然法則),人不能太聰明(投機取巧),佛法末法時期,已由道法補位了,台灣於無形中,已進入三人行之年代,由美國、中國、日本三國共治,誰也佔不了便宜,不可能進行單一統治,故凡事要順著自然法則(即天理),聽聽公投結果之民意,不能野心太大,想單一治國,把廢死、同性婚之公投結果,拿來當作施政參考,不把老天爺、民意放在眼裡,而與老天爺對抗、對著幹,否則,違背天理(自然法則),必有苦頭可吃!讀者必須體悟出莊子所言之這句名言:天地不仁,老天爺沒有私心,災難到來,收走多少人回去,它也不會感到殘忍,給萬物恩澤,它也不覺得自己有仁心,以此警示文共勉之;至於有些年輕人聽不進去,認為是不正經的屁話,也沒關係,因為老子於道德經第57章及南華經人間世篇第2節:德盪乎名,知出乎爭。道出:德行之敗壞是因為好名,智巧外漏是因為好爭。故天下之亂,是由德行敗壞,人心起貪念,以及好爭所引起的。第64章: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終章有言:信言不美,美言不信(這些醒世語,都是希望世人能事先預防,才不會住進醫院、看守所,是屬於道德之預防醫學),亦可避開大自然(天理)之反撲。只要世人高興就好,萬一不幸而碰到時,不要怪天、怪地就好。願人人能平安度過潤六月!

2025年5月30日 星期五

女子、男子於出嫁後,娘家與婆家之兄、弟、姊、妹、親友,對貴、賤、生活習慣、觀念、看法不同,雙方父母親於年老時,要投靠媳婦或女兒?女婿(兒子)夾在中間,所產生之婆、媳問題要如何化解,才能避開離婚之家庭不幸?

        道德經第36章:將欲奪之,必固與之、第45章: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直若屈,大巧若拙、躁勝寒,靜勝熱、清靜為天下正、第80章:老死不相往來。齊物論第7節:道行之而成。秋水篇第8節:無以人滅天,無以故滅命,無以得徇名,謹守而勿失,是謂反其真。盜跖篇第1~2節:孔子、柳下季、盜跖三人之對話:孔子謂柳下季曰:夫為人父者,必能詔其子;為人兄者,必能教其弟....若子不聽父之詔,弟不受兄之教,將奈之何哉!且跖之為人也,心如涌泉,意如飄風....,盜跖聞之大怒,目如明星,髮上指冠,曰:此夫魯國之巧偽人孔丘非耶?為我告之:爾作言造語,妄稱文、武,不耕而食,不織而衣,搖唇鼓舌,擅生是非,以迷天下之主,使天下學士不反其本,妄作孝弟,而徼倖於封侯富貴者也。子之罪大極重,疾走歸!不然,我將以子肝益晝餔之膳。第3節:古者禽獸多而人民少,耕而食,織而衣,無有傷害之信心(獸面人心),然而,黃帝不能致德,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流血百里。堯、舜作,立群臣;湯放其主,武王殺紂。自是之後,以強凌弱,以眾暴寡。湯武以來,皆亂人之徒(人面獸心)也。第4節:今子修文、武之道,掌天下之辯,以教後世;縫衣淺帶,矯言偽行,以迷惑天下之主而欲求富貴焉,盜莫大於子。天下何故不謂子為盜丘,而乃謂我為盜跖?漁父篇第4節:遇長不敬,失禮也;見賢不尊,不仁也....。道者,萬物之所由也,庶物失之則死,得之者生,為事逆之則敗,順之則成。所以不要相爭,縱然要爭也要光明正大的爭,不能耍陰、耍狠,而傷害天理(自然法則)而受到老天譴責。

        首揭孔丘與盜跖之對話,是莊子在說故事,孔丘並非孔子,是故事中所取的名字,其意在以名人之名當故事之主角,讀者不能錯解其義,與晚間八點連續劇一樣,演得很逼真,但必竟是在演戲,與國會議員在國會開議時都在打架,駡來罵去,開完會就去吃大餐,私下都是好朋友,目的都是為了選票,演戲給選民看,如此而已,不能當真。所以人民問莊子說:這話不是你說的嗎?他會回答說:我那裏有說?是故事說的!你說:你怎麽不事先說呢?他會回答說:我什麽都說了,連生老病死苦都說了,怎麽會說我沒有說呢?是你們不解其義啊!那到底莊子是有說或沒說?此即言無言,終身言(有說即無說,無說即有說)之道理。合先敘明!大宗師篇第4節及第8節告知世人:夫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生老、病、死,是人生旅程中修道之必經階段,出生來當人是來修道,來受苦的,社會亂了,災害連連,為了生存,須磨練心志,改正前世所帶來的不良習性,以回歸本性,年輕時養兒育女很勞苦,是責任也是義務,再怎麽苦也要撐起家庭,不能輕言離婚,養小三或紅杏出牆,拋家棄子,成為單親家庭,逃避教養子女之責任,老的時候才能享清福,不必流浪街頭、公園當流浪漢。只要一離婚,即斷了修道之路,以後既使當了多大的官、賺再多的錢也沒有用,因無法返回真性了;同理,不孝父母、公婆亦同,既使是努力在修道,也是修人道、錢道,修給人看,不是修給老天看,是在欺騙社會,瞞眾人之耳目而已,所以為人兒、媳者,須好好珍惜老天所賦給一家人能好好修道,以返回真性,不要錯過此修道之機會。這是天律(天理-自然法則),是老天所規定的形、影相隨原理,世人違反不得的,為人媳婦,如不孝自己公、婆,只想當女強人,縱然是已當上了大官、富婆,於以後自己當人家之婆婆時,娶進門的媳婦一樣會是進門要與婆婆對幹的,此為上樑不正,下樑歪之原理,老天有眼,是無所逃於天地之間的,白話為: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見漁父篇:遇長不敬,失禮也),而且不孝公、婆是會遺傳的,不要等到將來受到媳婦冷言冷語時,才來怨天尤人,那就太遲了,故年輕媳婦們,不可不信邪!年輕不孝公婆,年老時想要媳婦能孝順公婆,門都沒有(未之有也),媳婦如會孝順,那老天不就沒有長眼睛了嗎?此為人無法勝天之原理之故也。佛法式微,世人迷惑顛倒的在行事,天下亂成一團,已從媳婦要孝順公婆,顛倒成公婆要孝順媳婦;表面上是嫁女兒,變質成為在嫁兒子,媳婦只聽娘家父母親的話,不聽婆家的話,把公婆當成外人,不當成一家人,結婚前,兒子聽父母親的話,結婚後就改聽岳父母、老婆(白話諷剌稱為:年輕媽媽)的話,喜歡與岳父母一起住,不喜歡與自己的父母親一起住,父母親去幫他們看家、清掃,也嫌麻煩,直接跟父母親說:爸、媽沒事就不要常來,才不會干擾到他們的生活,或干脆把門鎖換掉,讓父母親進不去,等兒子回來,進去了,媳婦又冷言冷語、瞪白眼,雖名娶媳婦,實則是在嫁兒子,父母想去跟兒子住,媳婦很強勢,又是女強人,不同意公、婆去那邊住,夫妻又吵吵鬧鬧,或干脆連公、婆家也不回去,公婆想要去媳婦那邊住,媳婦就要鬧離婚,連想見孫子也不太容易,讓男方父、母感覺兒子白養了,進退兩難,很不值得(白話為:真毋值,娶了媳婦,失去兒子);有的是兩邊的親家、親家母都同時要到自己的兒子、女兒家住幾天,陪孫子玩玩,以享天倫之樂,一方是兒子,父母親去那邊住,兒子也不能拒絕;一方是女兒,父母親去女兒家住幾天,女兒比較貼心,女婿也不敢反對,但如果碰到雙方的親家、親家母都堅持自己的意見,男方親家認為女兒既然已出嫁了,就變成男方的家人了,你們就不宜到男方這邊住,應該到自己的媳婦那邊住才對啊!問題是女方那邊沒有兄弟,只有一獨生女或同志婚,這下子,問題就難辦了,女方同時必須演人家的女方與媳婦之雙重角色,要單獨接納父母就得罪公婆,單獨接納公婆,就得罪父母;男方亦須演為人兒子與女婿之雙重角色,如單方接納父母,則得罪岳父母,單方接納岳父母,則得罪自己父母,如此產生之婆、媳問題就難解,讓雙方親家變成冤家、仇家,想要化解兩家間之矛盾對立,只能靠修道,才會知道是前世所帶來的債未了結,將習氣帶到這一代,靠修道來償還,修到雙方取得一環中(道樞-平衡點),沒有內人、外人之分,同是一家人,才能和睦相處,沒有婆媳相處問題,把債還完了,下輩子就不必再出生來當人受苦、受氣,直接去當神仙(老死不相往來)。不然,依天道好還之定律,於年老時就有苦頭可吃的;因世人迷惑顛倒行事,女兒出嫁,是要幫人傳宗接代,出嫁後進入夫門,原有的一些與夫家不同習慣(學歷、社會地位、貴賤)之觀念、看法,就必須調整過來,才能成為一家人,但是女兒的習氣如果不改,一樣保持大小姐、公主病之脾氣,不能與夫家融合在一起,卻將公婆視為外人,造成雙方親家、親家母無法愉快的相往來,使自己的丈夫夾在中間,左右為難,家庭就會出問題,成為離婚之導火線,結婚前有無考慮到此問題?結婚後如無法改變大小姐的脾氣,要公婆聽媳婦的話,那就不要結婚,不就沒有事了;又要結婚,不就等於是在拆散夫家之家庭?既然要結婚,又不改小姐脾氣,離了婚,讓家庭破碎了,小孩無孤,成為父不詳、母不詳之單親家庭,傷害到孩子的心靈,影響其人格之自然、正常之發展,其內心之痛苦有人知道嗎?將來產生行為偏差,造成之社會問題,算誰之過呢?娘家有無責任?結婚前,父母親、兄弟姊妹的家教如何?有無教導女子結婚後要如何與公、婆相處?還是放任女子與公、婆論戰,把人家的兒子搶過來,不必考慮對方父、母親之感受?這才是大問題,也就是高離婚率之主因,即俗話所言之:歹外家(壞娘家),種下了不良的因果循環;所以周邊的親人對於小倆口的家務事產生衝突鬧離婚時,要勸「合」,不要勸「離」,勸雙方如何化解所遭遇到的困難、障礙,才能合好,才不會影響到小孩,變成單親家庭,也可造福自己的子孫;勸離者,即阻斷了其夫妻共修的機會,將來也會迴返回來,影響到自己子孫之婚姻,此為天道好還之因果定律,是否如此?看看周邊親友曾經當過離婚見証人者,其子孫之婚姻美不美滿?即可得知答案!更甚者,男人可娶男人為妻,女子人可嫁女人為夫,自己絕後,不男不女、無天無地、無陰無陽、太離譜了,大大的違背天理(自然法則)了,老天會同意嗎?通過修民法讓同志可結婚之國會議員,以後會不會被打入18層地獄?只能以後看自己要如何跟老天爺、閻王爺交代是否毀滅倫常?如此而矣!如想要媳婦能孝順公婆,惟有從年輕為人媳婦時,由自己先修道著手,改變自己的性格,調整自己,能先孝順公、婆,以後娶進門的媳婦才能孝順公、婆。不然,生男孩時,將來結婚,娶進門的媳婦是要來與婆婆論戰,代代生不孝子!再不然就是生不出男孩來傳宗接代;掌權者,不疼惜其子民,動輒查水表,放任詐騙犯不管,卻清算、鬥爭其政敵、反對黨,選舉選不贏就來搞罷免,罷到選贏為止,無所不用其極時,依庚桑楚篇第5節、列禦寇第5節給世人的警示:兵(相爭)莫憯(毒也)於志(用心機也),鏌铘為下(用心機,以陰狠的手法去奪取公婆財產或詛咒公婆,其用心之狠毒比殺人之武器寶劍還狠毒厲害),寇莫大於陰陽、罹內刑者,陰陽食之(最強的陰陽氣就會讓五行之氣失衡,漸漸地侵襲其五臟六腑,讓她得癌症、失智等症,慢慢的被病魔凌虐致死,當世人發覺自己做錯事,得到懲罰,才想跪天、跪地,想求老天爺原諒也太晚,也沒有用了),無所逃於天地之間(此逆天的行為,罪惡極重,想逃也逃不掉,插翅難飛,病魔永遠跟隨著,慢慢的被折磨至死),最終就是會被老天爺收走!看看世人怕不怕?癸卯年陰曆十月十五日,道法已補位,老天爺已揮動了拂塵要撥亂反正,世人顛倒行事之亂像,到了乙巳年,就會慢慢的被導正過來,如導正不過來,就會被大自然(老天爺)所淘汰(收回去-即將欲奪之,必固與之)。尤其公投時,人民反對同婚,一些國會議員竟然敢公然與公投結果之民意、天理對幹,強行修改民法,讓男人可娶男人為妻,女人可嫁女人為夫之國會議員諸公們,皮就要繃緊一點,看看人比老天爺偉大,敢與老天爺做對,逆天行事(違反天理-自然法則),無法、無天,會得到什麽後果(報應)?以後就要跟老天爺、閻王爺,好好的說清楚,看看老天爺同不同意?老天能賦予世人好生,好手好腳來當人,無殘疾,就須好好養育、教育下一代,就能賦予老死(壽終正寢)善終,不會病死或死於非命。用心機來為惡,世人之眼睛雖然看不到,最多是自己良心不安而已,不會被抓去關,但老天爺是看得清清楚楚的,而是以重刑犯視之,用陰陽氣來處理,使其五臟之五行失衡而相剋,輕者,終身服藥來控制病情,重者以陰陽氣來侍侯,讓癌症來整人,痛到無法醫治,打瑪啡止痛,慢慢折磨至死,是很可怕的事,足為為不善者藉!。

        依駢拇篇第1節所載:多方乎仁義而用之者,列於五臟哉!庚桑楚篇第5節所載:寇莫大於陰陽,無所逃於天地之間。列禦寇篇第5節所載:離(罹)內刑者,陰陽食之。人之五臟六腑受五行(天運篇第1節所稱之:六極、五常-即五行)之支配,故世人之所作所為,老天爺看得清清楚楚的,其所受之果報如上揭所述,那要以何種方法才能避開此等不善之果報呢?老子告示世人:清靜為天下正。天下:指的是人心。有修得寂然清靜之心,其心就會回歸正道。心一清靜,就能得道,雖名得道,實無所得(即金剛經所言:無知亦無得),依清靜經所載:六欲不生,三毒消滅,就能百毒不侵,病毒不會傳染給她。世人相信?不相信?都無拘束力,如有違背,亦僅受道德、良心之譴責而已,也不會被抓去關起來,所以當參考也不錯。當於那一天,不幸碰到時,就不要後悔即可,世間什麽藥都有,只是癌症藥、後悔藥、洗心藥尚未研發出來,只能慢慢等,看看能否研發出來,才能醫治這些怪病?!

        盜跖篇第3節所言:古者禽獸多而人民少,於是民皆巢居以避之,至德之世,民無有相害之心(獸面人心),湯放其主,武王殺紂。自是之後,以強凌弱,以眾暴寡。湯、武以來,皆亂人之徒(人面獸心)也。此句話是在醜化政客外表看起來是一表人才,心卻像禽獸,在行偽,與詐騙集團搞在一起,出入其招待所,帶頭作壞示範,教壞囝仔大小。以此句話來對比現今國內外政治、經濟、司法、治安之亂像是否相應?社會是否生病了?讀者或許會有不同之解讀,但這些亂像莊子老早就說過,只是世人不懂其所説故事中之真義,實為可惜!乙巳年潤六月即將到來,由各種跡象觀察顯示,可能會有天災、人禍、政爭等不祥徵兆之發生,要想避開這些災禍,就須守住秋水篇第8節:無以人滅天,無以故滅命,無以得徇名,謹守而勿失,是謂反其真。依莊子所言之這段醒世語去力行,祖上有德者,老天爺就會保佑,安然渡過危難;無德者,無所逃於天地之間!但乃願老天能保佑台灣!



2025年4月22日 星期二

玄妙智慧齊物論2-修得先天一炁(道氣),達於情而遂於命之修道高人,跳脫了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已達執拂塵,走雲頂(雲端)之至人境界。

       齊物論第6節:物無非彼,物無非是。自彼則不見,自是則知之。故曰:彼出於是,是亦因彼....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無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謂之道樞。第12節:至人神矣!大澤焚而不能熱,河漢沍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風振海而不能驚。若然者,乘雲氣,騎日月,而遊乎四海之外,死生無變於己,而況利害之端乎!天運篇第5節:行流散徙,不主常聲。世疑之,稽於聖人。聖也者,達於情而遂於命也。老莊無為、自然之理論,主要就是在闡述天地、天道、天運。天:就是自然;道:就是道理(天理也);運:就是運作之原理。莊子所寫的天地、天道、天運三篇,搞通了,就是已修得先天一炁,達於情遂於命之聖人了。

        齊物論主要是在闡述天人合一,萬物平等,是非、利害之觀念、見解,每人以自己的角度看事情,每人都對,既然每人的觀念、看法都對,那為何還會有是非、利害之辯?那就是有人的觀念、看法不對,但又不承認自己不對,才會有統獨、賣台、黑白之爭論,要能掌握到道樞,才能調和。有關掌握彼此、是非、利害之道樞問題,於2014、11、27玄妙智慧齊物論-1已討論過,此處即不再贅述,讀者可自行點閱。本文是延續上文繼續討論修道修到至人之境界之高人,到底有多神?齊物論12節所闡述王倪所說的:至人神矣!大澤焚而不能熱,河漢沍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風振海而不能驚。若然者,乘雲氣,騎日月,而遊乎四海之外,死生無變於己,而況利害之端乎!修道有修到至人之境界,火燒山了,他也不會感覺的熱,江河都結凍了,他也不會感覺的冷,迅雷劈打高山,狂風掀起海浪,他也不會怕。像這樣的至人,已跳脫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走雲端(同逍遙遊第9節:執拂塵-乘雲氣)、御飛龍-駕馭(駕御)飛龍、青龍、白馬,騰雲駕霧在雲遊四海,連死生都不會影響到他,他怎麽會去計較是非、對錯、利害之小問題呢?王倪所說的這些話均為形容辭,是在形容、比喻至人修道的功力很強,境界很高了,才有這些功力。修道能修至王倪所說的這些境界,即表示修道人已修得先天一炁(同氣字-即道氣也),雙腳掌已能放弱電,此弱電就是先天之氣,那為何又說是一炁(氣)呢?道學所言之道,有無形之道,有無極-0也及太極-一也(佛家稱為本性)。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天地也),因道本無名,道又不可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故世人所言說的道,是指一,一就是太極;0是無極(無形),至寂至靜,什麽東西也沒有(佛家言:本來無一物),由無(0)中生有(1),故道(無極)生一(太極-混然之氣,輕氣浮升為天,濁氣聚凝為地),一生二(二儀-天、地,氣之中和,混成為人),二生三(天、地、人三才),三生萬物(道德經第42章)。

        修得先天一炁之修道高人,於仰著睡覺時,腳掌會放弱電,此弱電就是先天一炁(一,是太極,就是道,即道氣也),此氣蒸發後,變為微風,沿著腳腕關節往上吹,經腹部,直達臉部,且道炁長存,與夏天大熱天能坐在樹下,吹西南風很涼爽,比吹電風扇、冷氣還舒服,享受自然風之樂趣,快樂無比。能修得先天一炁,算是執拂塵,走雲頂之修道高人,表示已掌握到道樞了,早就跳脫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心中自然不會有是非、對錯、利害、統獨、賣台、疑美之問題存在,做事只向老天負責,不似凡人,做事對人民負責,兩者相去甚逺矣!故逍遙無比。

        現今社會亂紛紛,政治人物(政客)忙著鬥爭,搞大罷免,美國忙著提高關稅,帶來通貨膨漲,受害的是收入較低之基層百姓,生活壓力越來越大,自己的生活已難顧了,要怎麽養父母、結婚、生子、買房、栽培子女讀書呢?政治案件統、獨之紛爭,搞亂了清明之氣,扯也扯不清;貪婪政客與詐騙首腦、黑道聯合治國,司法改革不改還好,越改越亂,改到政局不安定,讓人民更不信任司法。如能掌握到道樞,涉及政治紛爭之司法案件,立法院能立法,於法院開庭公開審理時,與立法院開會審議法案時相同,也現場實況轉播,讓人民觀看,是非曲直讓人民來判斷,選舉時,可做為選民投票之準繩,如此就能避開人民懷疑是否以政治力介入司法,而行獨裁之實?也才能讓人民相信政府會讓百姓過一點好日子,尤其末法時期,佛法式微,已由道法補位了,由老祖在掌道盤,之後祖上有德者,可以自保;無德者無所遁形(即人間世篇第8節所言之:命與義之二大戒,無所逃於天地之間、庚桑楚篇第5節所言之:寇莫大於陰陽,無所逃於天地之間,非陰陽賊之,心則使之也),老天會將無天無地、無大無小、長幼無序、不男、不女,迷惑顛倒之人,以陰陽之氣,讓他無所逃遁,自作自受-列禦寇第5節:離外刑者,金木訊之(做壞事,人眼所看得到的,由國家追訴刑責,以手銬、牢房侍侯);離內刑者,陰陽食之(做壞事,人眼所看不到的,由老天爺的陰陽氣來侵蝕體內承受寒暑之氣,讓五行之氣逆行,讓其五臟六腑來承擔罪過,最后候就會生病),於嚐到被大自然(老天)懲罰之苦果後,慢慢的自然就會導正過來而回復到正道。道法初期先由三人(清朝由廣東、福建渡黑水溝來台祖先所出生之後代;日本統治台灣時期祖先所出生之後代;國共內戰國民政府撤退來台祖先所出生之後代,三類型之台灣人-藍、綠、白)聯合共治,台灣也已出現多位修德入道之聖人(逍遙遊篇第7節所稱:聖人無名、天運篇第5節:聖也者,達於情而遂於命之人也。則陽篇第5節所稱:混跡於民間之陸沉者。他們與平常人一樣,默默無名,但能體大道,很有智慧,並非盜跖篇所諷剌的假聖人-政客、名嘴,而是功力深不可識、不可測之修道高人(天運篇第5節:達於情而遂於命之聖人),可以無形力導引解決困難的兩岸、統獨問題),此三人幕後各有不同國家之勢力介入其中,相互牽制下,台灣就會相安無事,於此三強鼎立之局勢下,就如同打棒球比賽,三個球隊之球技勢均力敵,最好的戰法是分不出勝負,維持現狀,不要去挑釁任何一方,三方都保有面子,天下才能相安無事。就像打棒球一樣,如投手強的隊想贏球,必然會以三陣出局方式,讓對方打不到球而贏球;打擊較弱的隊,其防守能力就會比較強,防守隊眼見會輸球而沒面子,教練就會與另外一隊的教練連手起來,先讓一隊輸球,讓投手隊之投手得意起來,心想的如意算盤是:反正怎麽投,對方都是打不到球,都會贏球,投手就會分心,未料到緊要關頭時,對方改用短打、偷跑、滑壘的方式也想得分,到満壘時,攻擊隊眼見就可很輕易將對方打擊手三陣出局而贏球,未料卻來個大爆投,反而讓對方偷跑又滑至本壘得分贏了球,自己卻輸了球,很沒面子。藍、白合不來,對綠有利,但最怕領導人太聰明,一心一意想乘勝追擊,要消滅對方才能完全執政,也就不會礙手礙腳,搞到藍、白真的聯合起來,在立法院強行修改刑法之妨害司法公正之不法關説罪與選舉有關之法律,那局勢就會完全改觀,政治必動盪不安,尤其年改後,文官制度之大基石被毀掉,倫常不見了,羞恥心也找不到了,併發症一一浮現,文官不願管事,物價一直漲不停,沒人要管,管了會得罪財團,直接就會影響政治獻金、老師也不敢管學生、軍人武德也不見了、包庇特種行業也就認為是理所當然,重要決策都由政務官自己在決定,政務官中如碰到了由政客在掌權,正事不管,專管清算、鬥爭,事務官就只能奉命照辦(依命令之行為,不罰),受苦的還是老百姓,那要如何化解,才能讓人民能安心過好日子,免得政情動盪不安?就要看這三球隊之教練如何腳踏實地,發揮其判斷力,做出最有利於老百姓之抉擇,這是莊子給我們的智慧,果能如此,則政情安定,又俯仰皆不得罪於人,百姓能安居樂業,天下自然太平。願天佑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