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循、偃佒、困畏不若人與六府相刑(206塊骨節-百骸、內臟病變),皆由人心所造-政治力不能凌駕專業,才能懸壺濟世。
齊物論:「百骸、九竅、六臟、賅而存焉!吾誰與為親?」、駢拇篇:「多方乎仁義而用之者,列於五臟哉!而非道德之正也。」、列禦寇篇:「賊莫大乎德有心而心有睫,及其有睫也而內視,內視而敗矣。凶德有五,中德為首。何謂中德?中德也者,有以自好也,而吡其所不為者也。窮有八極,達有三必,形有六府。美、髯、長、大、壯、麗、勇、敢,八者俱過人也,因以是窮。緣循、偃佒、困畏不若人,三者俱通達。知、慧外通,勇、動多怨,仁、義多責,六者所以相刑也。達生之情者傀,達於知者肖;達大命者隨,達小命者遭」。此幾則立言是在闡述人要如何才能順隨自然、謙下待人,身體沒有病痛、五臟六腑發生病變及人生際遇困窮之成因,足為世人借鏡。
莊子一書又稱南華經,為修道者之最高心靈指導指南,既稱為經,即為不易之法則,能變易者,即不能稱之為經。經文中將人之五臟、六腑會產生病變之成因都有交代,只是世人未能悟出其意境,而不知人的內臟會發生病變之原因做事先之預防,只能於病變發生時以醫藥來醫治。甚至百骸、九竅、靈魂不滅定律,也於知北遊篇交代得很清楚!世人如要知道內臟會發生病變之原因,此文不可不讀。莊子說:百骸:人體所有骨頭的關節(即百骨節也),(成人有206塊骨頭,骨頭與骨頭間之間隔縫隙稱為關節)。九竅:二眼、二耳、二鼻孔、口,總共七孔,上下二漏(肛門、尿道口或稱前陰、後陰)共九孔。六臟:肝、心、脾、肺五臟加二顆腎,共六臟。人體都齊備,我們與那個內臟比較親近呢?每個部門都各有其功能,誰也不聽誰的話,這就是天生自然,其共同的老闆是無形的真君(元神)在主宰其運作,只要那個器官不協調,違反自然法則時,人體就會出毛病而產生病痛,就要去看醫生。以此來形容、比喻政治不能凌駕專業,須尊重專業之分工,各部門運作的很自然,都沒有毛病,才能懸壺濟世,一但政治力介入專業領域,專業人員畏懼政治力,會屈服於專業而違背專業倫理,以至各部門會產生礙手礙腳,分工不協調,國家、社會、各機關間就會出問題,與器官生病之原理相同(見天運篇第10節:夫播糠眯目,則天地四方易位矣;蚊虻噆膚,則通昔不寐矣:飛揚之米糠跑進眼裏,就會暈頭轉向;被蚊子咬到,全身都會不舒服,不能睡覺,更何況是拿大帽子壓人,就更難受了)。多端的在旁生枝節般的造作仁義,行慈悲而實際在賺錢的人(隱喻行假慈悲之高級騙子),其所造的孽雖然別人不知道,但無形的真宰知道,他把世人的所作所為(帳),全部算為五臟的帳,肝屬木、心屬火、脾屬土、肺屬金、腎屬水,由五行來管理五臟,順著五行,五臟就沒事(相生),逆五行(相剋)五臟就會出問題而產生病變,多端的在行仁義不是真正道德所須要的東西。其原因則另行載明於天運篇:「仁義,先王之蘧廬也,止可以ㄧ宿而不可久處,覯而多責(仁義就像以前的皇帝、大官出巡時所經過,路途中暫歇息之小草矛屋(旅店-比喻道場),只能住一個晚上(一宿),不可久留,如歇息太久,被太多人看到就會被指指點點的說閒話(隱喻:放不下,想將道場占據為己有),與佛家修行人到處講經說法,晚上只找顆大樹,在樹下住一夜(一宿),不會住二夜久留,比喻沒有貪戀、沒貪婪之念頭之義相同)」。所以仁義這種東西只能偶而說說,不能經常掛在嘴巴上講,講久了就會旁生枝節般的在造作,變成虛偽(掛羊頭在賣狗肉),有貪念、企圖、有目的在行慈悲,是會被人看穿其真面目而惹人討厭之故也。
賊莫大乎德有心而心有睫,及其有睫也而內視,內視而敗矣。睫:眼也。內視:以有心眼之心來思慮。最有害的事莫過於有心為德(假猩猩)又小心眼,到了心中有眼(小心眼)時,心思太複雜,就會私心用事,心有眼,則為賊德,道德喪則虛偽生,偽生則內視思慮營營,敗其真性矣。蓋有心為德非真德也,失真德者,忽然自得而不自知所以德,役智勞慮,有心為德,此賊害之甚也,不可不知也。凶德有五,中德為首。何謂中德?中德也者,有以自好也,而吡其所不為者也。
耳、目、鼻、口、心,五者之欲望,皆為凶德。中德:心也。心主宰其中心之欲,尤為凶德之首(即心賊也),心賊最壞,所以說人要洗心,不是要洗腎,源頭的心洗乾淨,下游的腎自然乾淨,源頭的心不洗乾淨,下游的腎洗到衰竭,人死掉了,心靈還是不乾淨。什麼叫做中德?就是人心主宰其中心之欲望也。有以自好也:就是我執,自以為是。而吡其所不為者也。吡:非議也。批評別人也。對於不同己者,即予以非議指摘,排斥他所認為不是的人也。窮有八極:困阨由八個極端所招來。即美、髯、長、大、壯、麗、勇、敢。美:恣媚也。髯:雙鬢長鬢鬚之人也。長:高也。大:粗大也。壯:夠力也。麗:妍華也。勇:猛也。敢:果決也。八者俱過人也:此八者都超過常人。因以是窮:受役既多,必然自恃驕溢,因而招致窮困。達有三必:通達有三種必然。緣循:ㄧ切順著自然也。偃佒:佒,同仰字,偃仰也。即俯仰隨人而不得罪於人也。困畏不若人:怕招致困阨而怯弱。比喻濡弱而謙下,而且越有學問、越有修行的人,越懂得退讓,謙虛待人。三者俱通達:俱備了緣循、偃佒、困畏不若人三個條件,就算是通達人生之人(通達人生涉及性命雙修之學 ,容留在最後段才來說明)。形有六府:形,同刑字。六府:知、慧外通(迷於外物,心魔就會於內心相傾軋),勇、動多怨(勇猛浮動,則多招怨)。仁、義多責(同上文仁義,先王之蘧廬也,止可以ㄧ宿而不可久處,覯而多責)。六者所以相刑也;智、慧、勇、動、仁、義,此六者會相互傷害。此六者是隱喻人內臟的六腑。指大腸、小腸、膀胱、三焦(上焦:胃的上口、中焦:胃的中脘內腔、下焦:膀胱上口)合計為六腑。此六者既然會相互傷害,六腑的腸、胃、膀胱,就會出狀況而使內臟生病,就要跑去看醫生了。達生之情者傀:傀:心胸廣大。明白生命之真諦,通達生命實情的人,心胸就會廣大。達於知者肖:肖,心胸狹窄也。因任天則大,任智則小也。會利用智巧的人,心胸就比較狹窄。達大命者隨:達天知命的人就會順隨著自然的變化。達小命者遭:遭:遇也。只知世俗之形、色、名、聲(記載於天道篇)之情的人,就須依人世間的遭遇,求神、問卜、算命,來求心安。
天道篇之:視而可見者,形與色也;聽而可聞者,名與聲也(與道德經第14章:看不到、聽不到相對應)。悲乎!世人以形色名聲為足以得彼之情。夫形色名聲果不足以得彼之情,則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而世豈識之哉!莊子認為世人不能悟出大道之實情,只認為形、色、名、聲最重要,所以事事向錢看,而聽信王祿仙要怎麼修將來死了才可已到極樂世界去,為此而感到悲哀!因為人死後靈魂是跑去地獄或天堂?只有亡者本人自己才知道,但因人已死了,已不會說人話了,此為知者不言。而王祿仙也沒有陪死人一起去死,怎麼特別知道亡者的靈魂是跑去地獄或天堂?其所說的話為有妄心,而且是在鬼扯,只要後世子孫聽了王祿仙的話比較安心,也沒有什麼不可以,此為言者不知(另行記載於知北遊篇)。認為世人怎麼可能知道這些事而感到可悲!這年頭怪事特別多,即使氣死也沒有用,也是世人迷失於形、色、名、聲所帶來的因果,而每個人的價值觀念不同,也沒有對與錯之問題,於發現不對,要回頭時已太晚了,只能冀望於下輩子再來當人繼續玩了,只要世人喜歡也沒有什麼不可以,但莊子該說的話都已說了,世人信之、姑且聽之,都可,但這些都是人生之遊戲規則,也是自然律,無法改變的。於別的書籍中是找不到,也聽不到這些道理的,是為真理。切莫將這些立言以無稽之談視之,因違反這些老天所規定之自然律(倫理、道德),往後之人生就有苦頭可吃,不可不慎,大病不說,單就五十肩之小病,雖然不會致命,但就夠讓人難受了,以此驗證百骸、六臟、九竅,賅而存焉,吾誰與為親?之道理,每一器官都是世人的好朋友,每天相處在一起,只要與某個器官為惡,即表示與人為惡,與人相爭吵,人的體內器官就會生病,不自在,所以世人要善待自己,才不會生病,如能將莊子一書搞懂,就不會有這些病痛而怨天尤人,願人人能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