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篇:「君先而臣從,父先而子從,兄先而弟從、長先而少從、男先而女從、夫先而婦從。夫尊卑先後,天地之行也,故聖人取象焉。天尊、地卑,神明之位也;春夏先、秋冬後,四時之序也。萬物化作,萌區有狀;盛衰之殺,變化之流也。夫天地至神,而有尊卑先後之序,而況人道乎!」、天運篇:「天其運乎?地其處乎?日月其爭於所乎?孰主張是?孰維綱是?孰居無事推而行是?意者其有機緘而不得已邪?意者其運轉而不能自止邪?雲者為雨乎?雨者為雲乎?孰隆施是?孰無事淫樂而勸是?風起北方,一西一東,有上彷徨,孰居無事而披拂是?敢問何故?巫咸祒曰:來!吾語女。天有六極五常,帝王順之則治,逆之則凶。九洛之事,治成德備,監照下土,天下載之,此謂上皇。」、駢拇篇:「駢拇枝指,出乎性哉!而侈於德。附贅縣疣,出乎形哉!而侈於性。多方夫仁義而用之者,列於五臟哉!而非道德之正也」。此幾則立言是在闡述天道就是運行不居之自然之道(簡稱為:天運、天律、自然法則),一切人間之道,不論帝道、聖道、人道、錢道,都應該效法天道,與時俱化,故不能違反自然法則,行事違反自然法則,心裡想求世界和平,等於在作夢。天理就是自然法則,天:自然也。理:道理、法則也。幹了傷天害理的事=違反自然法則,是件很麻煩的事,婆媳相處之問題也就涉及自然法則(天理),是否傷天害理之問題,如果每個家庭重視倫理道德,沒有婆媳問題,那天下就太平了,也就不會有天災、人禍、極端氣候之問題,家庭最基礎之婆媳問題如搞不定,其它問題就免談,都是在欺騙社會,例如父母、公婆不顧,將老人送去養老院、看護中心花錢請人照顧,自己在外面當義工,家庭、小孩不顧,表面是在行善,但沒照顧父母、公婆,跑去照顧別人,以求名聲,相對的也就違反自然法則(違背天理、傷天害理)而不自知。天運篇是在因應世人針對天地、日月、雲雨等陰、陽,消、長之自然現象(自然法則)所提出之疑問進行解答,道出這些自然現象是由六極、五常在主宰,所以上自皇帝(現代之稱呼為:國王、總統、總理、領導人),下至凡夫,都要順應自然法則之道理、原理,而行假仁義、假慈悲、掛羊頭賣狗肉,有目的之行善,將修道、學佛當成營利事業在搞錢,一舉數得,此種造作之行為,違反了金、木、水、火、土自然法則,所生的病,醫藥是無法醫治的,老天爺才有藥可醫治,藥方就是由自己的五臟來承擔罪過,也是得怪病、癌症、洗腎、失智症…生成之原因(列於五臟哉!非道德之正也。列:帳之記載處也。由五行配合五臟在自然運作,相生相剋之原理使然),醫學上就是找不到真正原因 ,但莊子於幾千年前就把答案告知世人了,凡事只要順著自然法則在運行,心性清靜了,身體就不會有毛病,人類得到共同的傳染疾病,就是身體本身要有抵抗力,才能戰勝病毒;如凡事逆著自然而行,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之心態在辦事情,眼睛長在頭上,只看上不看下,身體只要有一點傷風、感冒之小毛病就要看醫師、吃藥、打針,把吃藥吃上癮,身體弱不禁風,沒抵抗力、免疫力,跟飼料雞一樣,得到傳染病時,疫苗再怎麼打都會不起作用的,有打等於沒有打,那就很麻煩。這就是無為(佛家稱為如來)、順自然、反自然;無心、有心之原理,只是因文字之意境太高,不懂得什麼是自然法則,產生1.不解其義。2.無科學依據,而自然這種東西,是眼睛所看不到,故不相信,寧願從醫學角度來研究,找答案(病因),而得癌症是人在死亡,並不是大自然在死亡,由此可證得是人比較聰明,還是老天(自然界)比較聰明?以及人能否勝天?之道理(其他則可参考2017、12、27雲氣不待族而雨一文)。知此道理、原理,世人就不敢亂搞了,才是真正之修道高人,至於要怎麼修才能上西天,都是假的(修道無所得-得無所得,佛家稱之為: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了不可得之故也。如想以修道學佛來度人,則必先能度自己,如果連自己都度不了,還想度別人,有此可能嗎)!。不效法天道自然去修天道,至少也要修個人道,以免掉入地獄,一進去就出不來了,還未掉進去前,還可拉一把,免得掉入。至於修錢道、妖道,那就無解了!至於要不要相信?就靠自己的抉擇,也無強制性,於中獎時不要哭妖、怪天怪地,高興就好!。
莊子一書確實難讀,也很難悟出其道理,境界相當高,是具有相當國學造詣之教授、學者型之人士在讀的,是一本化書,初學者根本看不懂,如同要小學生去讀(研究)博士論文一樣,必不能勝任矣。以學術研究來說,有學術(理論)面與實務(實際執行)面;從事學術研究至少要讀到大學、研究所之層級才吸收、消化得了,通過論文,才能取得學術地位;從事實務面,就如同讀專門執業之人員,於讀大學、研究所期間就要跑補習班補習,畢業後考得上專門職業執照(如司法官、律師、會計師、醫師…等),能執業才有社會地位,考不上,也只能偷偷摸摸的從事租牌照營業,兩者間,不一樣就是不一樣;如同形式與實質之不同。所以高學歷也要高道德標準來搭配;如僅高學歷,無法與高道德標準來搭配,書也等於是白讀了,古話稱之為:書讀到背部去了。該書又名南華經,與道德經,同是修道中武功最高強的經書,凡間稱之為:老莊哲學。於學術研究上,道德經為體,南華經為用;於佛教界則稱之為解與行。在講經說法者,稱為:解(學理面);在從事法會、消災、度化眾生者,稱為:行(實務面)。天運篇第1節中,武功不是很高強者,根本看不懂,也不解其義,更遑論要知其意境,想知道到底在說些什麼?不但於學理上難懂;懂得實務的人更少。用之於學術上,學理與實務都要搞懂,才會發生效用;用於修道上,學理與實務(解釋與力行)都要能懂,才能發生效用。只懂學理(解),不懂實務(行),等同在土法鍊鋼;只懂得行(實務),不懂得學理,等同瞎子摸象,人云亦云,不知道理(土話為:盲修瞎練)。天:自然也;老天也。運:運作也。即陰、陽、盈、虛、消、長之因果定律也。兩字連在一起解釋,則解釋為不待轉而自動之天地自然現象,也就是自然法則,簡稱為:自然律。該篇第 1 節即以小子對自然現象提出假設性疑問句之問法來問巫咸祒(按知北遊篇第8節:周、徧、咸三者,異名同實, 其指一也。此三個字其實意義相同,都是一,即代表道!指:同旨字,意義也。於此即可得推知,巫咸即故事中隱喻之莊子本人,因莊子也代表一,與齊物論第6節之:天地一指也同義),此種問法等同在譏諷皇帝。經過修道高人巫咸祒以六極(逍遙遊篇第7節則稱之為:六氣)、五常來解答這些自然現象,讓世人了解大自然之威力,不是聰明就能解決之問題;同時趁機將帝王之道與天道連接起來,以便說明帝王治世,順應天道則治(國泰民安)。唯我皇帝獨尊,清算反對者,誅九族;搞不陰、不陽之同性婚姻,來違逆自然;進口有毒豬肉給國人吃,人民不聽話或反對者,則整肅或關掉有批評、反對聲音之電視台。違逆自然,則凶(不吉利)。九洛(九州-古代用語,現代用語為直轄市、地方自治事務,帝王有愛護子民,臣子依帝王旨意來治理,不會有大型之抗爭,恩惠有澤及人民時,則帝王功德的光輝普照天下人民),若能效法天道,以變化為常,就必定會收到上皇-好皇帝(三皇以上之人物)治成德備功效美名之明君,才不會成為人民所討厭之暴君。如此,將世人對自然現象(自然法則)之疑問給解答、釋疑了;同時對人民對於皇帝的統治方法不能順應自然之變化予以譏諷吃飽了沒?有先給小子吐吐心聲,消消其悶氣、情緒,以降低對皇帝之不滿;同時也給皇帝留了下臺階,兩邊都不得罪,對稱出俯仰皆不得罪於人,事實上連皇帝也被駡了,但這樣是高級駡人的方法,被駡的人如知道是被駡了,但駡得有道理,也不敢吭聲,乖乖的被駡,連屁也放不出來,這樣才算是修道高人。小子:古代對凡夫之稱呼。以現代語稱之為:猴囝仔。袑:打手勢叫人過來他那邊之意。天其運乎?地其處乎?運:運轉於上。處:寧靜處下。依古人之見解,皆以天為動而地為靜。日月其爭於所,所:指在同一軌道追逐,爭相照耀,此為自然現象,但凡夫還是存疑!孰主張是?孰,同誰字。主張:主宰施張。是:此也。孰維綱是,維綱:維繫,維持也。孰居無事推而行是?居無事:只閑居無事,白話為:吃飽沒事幹。推而行是?到底是誰沒事幹在推行此事呢?主張、維綱、推行相對應,無則無所能推,有則各自有其事。然則無事而推行者是誰?各自行耳(自然也)。意者其有機緘而不得已邪?意:推測,猜想也。機:機關也。緘:閉也,引申為強行控制。猜想起來,是因為有某種機關的強行控制,而使它不得不寧靜的嗎?雲者為雨乎?雨者為雲乎?到底是雲造雨呢?還是雨造雲呢?孰隆施是?隆:興雲也。施:施雨也。是:此也。指雲、雨。孰居無事淫樂而勸是?淫樂:古人常以雲雨表示男歡女愛,翻雲覆雨。雲雨乃陰陽交和之氣所成,故以為造化之淫樂來比喻雲雨。勸:助長也。風起北方,北方陰氣,起風之所,故云北方。一西一東:謂風向飄忽不定,時而往西,時而往東。或彷徨而居空裏,或噓吸而在山中,拂披升降,略無定準。彷徨:廻轉之貌也。噓吸:猶吐納也。是:此也。指風。披拂:猶扇動也。句意謂:是誰吐氣吸氣而造成此風呢?孰居無事,而為此乎?蓋自然也。此一連串之假設性發問之疑問句,蓋屬自然。而此自然法則經巫咸以六極、五常解答。六極:即陰、陽、風、雨、晦、明。五常:即五行也。指金、木、水、火、土。故自然法則即六極、五常。此自然法則在主宰推行、主張、維綱,世人無此能力主宰,故人無法勝天,道理在此!
現代約二、三十歲這一年輕世代,因上一代長者之迷惑,不知覺悟,將倫常(倫:倫理道德也、常:品德修養也)之尊卑、先後、次序顛倒,喪失禮義廉恥觀念,將秩序搞亂了(例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父殺子,子殺父;搞男女平權、不男不女,陰陽怪氣之同志婚,故天下亂成一團;本來是媳婦敬畏婆婆的,變成婆婆要敬畏媳婦;本來是兒女、媳婦、公婆住在一起,共同生活,有五代、四代同堂,至少也三代同堂,搞到現在媳婦不肯、也不喜歡與公婆住在一起,表面上是在娶媳婦,但媳婦進門沒多久,就搬到岳父母家或其鄰近家居住,如將婆媳不合,解釋為順應時代潮流也可以,則等到自己年老升格當人婆婆時,娶進門之媳婦也不跟婆婆住在一起,婆婆成為獨居老人時,就不要怪天怪地、怪兒子、媳婦不孝(哭么、哭妖)就好了,都是自己所造的因,轉化成為果之因果關係理論或形影關係理論之故也。本來是在娶媳婦的,變成在嫁兒子;本來是兒女、媳婦要孝順父母公婆的,變成在孝順寵物,父母、公婆反而要孝順兒孫、媳婦);本來是養兒要防老,兒子變媽寶,只會花錢,不會做事,變成自己老了還要養兒,成了累贅。為了滿足欲望,行假仁義、假慈悲,做了違反仁義道德的事,把自己的五臟六腑給搞壞住院(人間世篇學理稱為:醫門多疾),連累了健保,以致健保費一再調漲;事事向錢看,凡事都以鈔票、權勢、社會地位來衡量,故挺而走險以滿足欲望而跑進去看守所住,以致監獄人滿為患。上一代不將老天所制定之自然律看在眼裡,無大無小,無天無地,都不認為自己有錯,都是別人的錯,將這些老天所規定之自然律視為落伍之時代產物,應該淘汰掉,要跟科技看齊,隨時要更新,以適應潮流。殊不知這些行為都是違反自然法則,世人違反自然在與老天對抗,而引發天災、人禍、傳染疾病、病毒之大自然反撲,除非這一代及以後世代能將這些被顛倒之秩序給予導正,否則與老天對抗(違反自然法則)所引發之大自然反撲是會增不會減的,這些大自然之反撲,苦果當然要由尚存於人世間之眾生來承擔苦難,誰也救不了誰的!。修道就是要修這些道理的,不知這些道理,只修人道、錢道、妖道就想要上西天,連門都沒有的,有修也等於沒有修,因修道之層級有天道與人道、錢道、妖道之區分,而且相去甚遠矣!。
再過幾天多災多難的庚子年就要過去,即將迎接辛丑年之到來,在迎新送舊之日子中,作者特別寫這篇文章與讀者分享,讓世人能知道修道修到最後就會知道:空無一物(無所得)什麼東西也沒有,只是修個倫常(倫理、道德),盡兒女、媳婦應盡之孝道本分而已,至於要怎麼修才能上西天?都是妄心,有盡孝道才能上西天,其他都是妄想,了不可得。只要世人高興就好。或是縱然有所得,也是得無所得(佛家曰:了不可得),此無所得會顯現於看不見之庇蔭子孫這一方面,如子孫乖巧,不會忤逆,不會為非作歹,家庭、事業、婚姻圓滿、身體健康、沒婆媳問題、不必住醫院、看守所…等等,此類之無所得(無用),即為大所得(大用),成語為:無用為大用,能斷惡修善、積功累德才能得到這些利益。前幾年,有一位在台中某銀行服務之小姐,因業務關係,與作者聊到莊子這本書,她看不太懂,作者推薦她去點閱大法士之文章,於經過約二年,打電話來向作者道謝!內容大略為:她在社會上求職謀生,有時會遇到一些瓶頸,遇到岔路猶豫不定應走的方向時,會多方請教長輩,但都有不同之答案,她就花點時間來求證,以莊子所說的話來應證,到最後,真正的答案要以大法士所說的話才對,因此她對莊子這本書很有信心,故特別打電話來道謝!。還有一次在搭火車時,在隔壁座巧遇一位約60歲之中年人,看他臉上愁眉苦臉,在聊天時,開啟話匣子,他說要趕回去新竹幫女兒帶小孩,他於兒子、媳婦間,不管怎麼做,都不能得到他們的歡心,且活的比一條狗還不如,一點尊嚴也沒有,做的要死(汗流),被嫌的要死(沫流),於聊天中,作者於有意、無意中點醒了他,他才歎了一口氣,到今天才終於有人給他開釋,碰到了救星,才知道原來與兒子、媳婦相處的方法完全錯誤,還以為兒子、媳婦不好相處,現在終於得到答案了,壓在心頭的一顆大石頭終於卸下,臉部表情由憂愁轉為笑容,不然他還真不知道晚年要怎麼過?痛苦萬分,頓時,高興的不得了,連火車到新竹站時還不想下車,一直想多問一點問題,能得到多一點答案,等到火車鳴笛要關車門時才衝下車。辛丑年即將到來,在此順便跟讀者拜個早年,新的一年特別舉此兩例子(即大宗師篇第5節所言之:有情有信,可傳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見。齊物論第4節所稱之:可行已信,而不見其形,有情而無形)。以及如何才能於紛雜的花花世界、貧富差距如此懸殊之環境中求生存,有定性,像蓮花一樣,出污泥而不受污染,不迷惑,也不會被外在之境界所誘惑,外在之境界能被自己的心境所轉,才能如如不動;不是心境隨外在境界所轉,如果心境被外在境界所轉,越修越麻煩、問題越多,那就糟糕了。知道世間沒有一樣東西是屬於世人永久持有的,到最後都是一場空,什麼也帶不走,爭名、利,像是空中的花,水中之月亮,供觀賞,很漂亮,但一點用也沒有,只是增加煩惱而已,故修定性(佛家稱:禪定),則能如如不動,過著很快樂之日子而不會受到任何傷害,既可庇蔭子孫,又可免除住醫院、看守所,而受到禍患之道理、原理,其理論之依據,能領悟出道可道,非常道。只能意會,不能言傳,不能言說,而有不可思議之力量,說出來的只是方便法門;能言傳,即非常道之道理(天道篇第10節),分享讀者,祝人人能逢凶化吉,遇難呈祥,閤家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