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31日 星期日

自然法則(天理)之運作-(天運)由六極、五常在主宰,世人應效法天道倫理道德尊卑、先後、次序,遵行五常之觀念,傷天害理的事幹不得,才可免除住醫院、看守所之禍患。

        天道篇:「君先而臣從,父先而子從,兄先而弟從、長先而少從、男先而女從、夫先而婦從。夫尊卑先後,天地之行也,故聖人取象焉。天尊、地卑,神明之位也;春夏先、秋冬後,四時之序也。萬物化作,萌區有狀;盛衰之殺,變化之流也。夫天地至神,而有尊卑先後之序,而況人道乎!」、天運篇:「天其運乎?地其處乎?日月其爭於所乎?孰主張是?孰維綱是?孰居無事推而行是?意者其有機緘而不得已邪?意者其運轉而不能自止邪?雲者為雨乎?雨者為雲乎?孰隆施是?孰無事淫樂而勸是?風起北方,一西一東,有上彷徨,孰居無事而披拂是?敢問何故?巫咸祒曰:來!吾語女。天有六極五常,帝王順之則治,逆之則凶。九洛之事,治成德備,監照下土,天下載之,此謂上皇。」、駢拇篇:「駢拇枝指,出乎性哉!而侈於德。附贅縣疣,出乎形哉!而侈於性。多方夫仁義而用之者,列於五臟哉!而非道德之正也」。此幾則立言是在闡述天道就是運行不居之自然之道(簡稱為:天運、天律、自然法則),一切人間之道,不論帝道、聖道、人道、錢道,都應該效法天道,與時俱化,故不能違反自然法則,行事違反自然法則,心裡想求世界和平,等於在作夢。天理就是自然法則,天:自然也。理:道理、法則也。幹了傷天害理的事=違反自然法則,是件很麻煩的事,婆媳相處之問題也就涉及自然法則(天理),是否傷天害理之問題,如果每個家庭重視倫理道德,沒有婆媳問題,那天下就太平了,也就不會有天災、人禍、極端氣候之問題,家庭最基礎之婆媳問題如搞不定,其它問題就免談,都是在欺騙社會,例如父母、公婆不顧,將老人送去養老院、看護中心花錢請人照顧,自己在外面當義工,家庭、小孩不顧,表面是在行善,但沒照顧父母、公婆,跑去照顧別人,以求名聲,相對的也就違反自然法則(違背天理、傷天害理)而不自知。天運篇是在因應世人針對天地、日月、雲雨等陰、陽,消、長之自然現象(自然法則)所提出之疑問進行解答,道出這些自然現象是由六極、五常在主宰,所以上自皇帝(現代之稱呼為:國王、總統、總理、領導人),下至凡夫,都要順應自然法則之道理、原理,而行假仁義、假慈悲、掛羊頭賣狗肉,有目的之行善,將修道、學佛當成營利事業在搞錢,一舉數得,此種造作之行為,違反了金、木、水、火、土自然法則,所生的病,醫藥是無法醫治的,老天爺才有藥可醫治,藥方就是由自己的五臟來承擔罪過,也是得怪病、癌症、洗腎、失智症…生成之原因(列於五臟哉!非道德之正也。列:帳之記載處也。由五行配合五臟在自然運作,相生相剋之原理使然),醫學上就是找不到真正原因 ,但莊子於幾千年前就把答案告知世人了,凡事只要順著自然法則在運行,心性清靜了,身體就不會有毛病,人類得到共同的傳染疾病,就是身體本身要有抵抗力,才能戰勝病毒;如凡事逆著自然而行,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之心態在辦事情,眼睛長在頭上,只看上不看下,身體只要有一點傷風、感冒之小毛病就要看醫師、吃藥、打針,把吃藥吃上癮,身體弱不禁風,沒抵抗力、免疫力,跟飼料雞一樣,得到傳染病時,疫苗再怎麼打都會不起作用的,有打等於沒有打,那就很麻煩。這就是無為(佛家稱為如來)、順自然、反自然;無心、有心之原理,只是因文字之意境太高,不懂得什麼是自然法則,產生1.不解其義。2.無科學依據,而自然這種東西,是眼睛所看不到,故不相信,寧願從醫學角度來研究,找答案(病因),而得癌症是人在死亡,並不是大自然在死亡,由此可證得是人比較聰明,還是老天(自然界)比較聰明?以及人能否勝天?之道理(其他則可参考2017、12、27雲氣不待族而雨一文)。知此道理、原理,世人就不敢亂搞了,才是真正之修道高人,至於要怎麼修才能上西天,都是假的(修道無所得-得無所得,佛家稱之為: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了不可得之故也。如想以修道學佛來度人,則必先能度自己,如果連自己都度不了,還想度別人,有此可能嗎)!。不效法天道自然去修天道,至少也要修個人道,以免掉入地獄,一進去就出不來了,還未掉進去前,還可拉一把,免得掉入。至於修錢道、妖道,那就無解了!至於要不要相信?就靠自己的抉擇,也無強制性,於中獎時不要哭妖、怪天怪地,高興就好!。

        莊子一書確實難讀,也很難悟出其道理,境界相當高,是具有相當國學造詣之教授、學者型之人士在讀的,是一本化書,初學者根本看不懂,如同要小學生去讀(研究)博士論文一樣,必不能勝任矣。以學術研究來說,有學術(理論)面與實務(實際執行)面;從事學術研究至少要讀到大學、研究所之層級才吸收、消化得了,通過論文,才能取得學術地位;從事實務面,就如同讀專門執業之人員,於讀大學、研究所期間就要跑補習班補習,畢業後考得上專門職業執照(如司法官、律師、會計師、醫師…等),能執業才有社會地位,考不上,也只能偷偷摸摸的從事租牌照營業,兩者間,不一樣就是不一樣;如同形式與實質之不同。所以高學歷也要高道德標準來搭配;如僅高學歷,無法與高道德標準來搭配,書也等於是白讀了,古話稱之為:書讀到背部去了。該書又名南華經,與道德經,同是修道中武功最高強的經書,凡間稱之為:老莊哲學。於學術研究上,道德經為體,南華經為用;於佛教界則稱之為解與行。在講經說法者,稱為:解(學理面);在從事法會、消災、度化眾生者,稱為:行(實務面)。天運篇第1節中,武功不是很高強者,根本看不懂,也不解其義,更遑論要知其意境,想知道到底在說些什麼?不但於學理上難懂;懂得實務的人更少。用之於學術上,學理與實務都要搞懂,才會發生效用;用於修道上,學理與實務(解釋與力行)都要能懂,才能發生效用。只懂學理(解),不懂實務(行),等同在土法鍊鋼;只懂得行(實務),不懂得學理,等同瞎子摸象,人云亦云,不知道理(土話為:盲修瞎練)。天:自然也;老天也。運:運作也。即陰、陽、盈、虛、消、長之因果定律也。兩字連在一起解釋,則解釋為不待轉而自動之天地自然現象,也就是自然法則,簡稱為:自然律。該篇第 1 節即以小子對自然現象提出假設性疑問句之問法來問巫咸祒(按知北遊篇第8節:周、徧、咸三者,異名同實, 其指一也。此三個字其實意義相同,都是一,即代表道!指:同旨字,意義也。於此即可得推知,巫咸即故事中隱喻之莊子本人,因莊子也代表一,與齊物論第6節之:天地一指也同義),此種問法等同在譏諷皇帝。經過修道高人巫咸祒以六極(逍遙遊篇第7節則稱之為:六氣)、五常來解答這些自然現象,讓世人了解大自然之威力,不是聰明就能解決之問題;同時趁機將帝王之道與天道連接起來,以便說明帝王治世,順應天道則治(國泰民安)。唯我皇帝獨尊,清算反對者,誅九族;搞不陰、不陽之同性婚姻,來違逆自然;進口有毒豬肉給國人吃,人民不聽話或反對者,則整肅或關掉有批評、反對聲音之電視台。違逆自然,則凶(不吉利)。九洛(九州-古代用語,現代用語為直轄市、地方自治事務,帝王有愛護子民,臣子依帝王旨意來治理,不會有大型之抗爭,恩惠有澤及人民時,則帝王功德的光輝普照天下人民),若能效法天道,以變化為常,就必定會收到上皇-好皇帝(三皇以上之人物)治成德備功效美名之明君,才不會成為人民所討厭之暴君。如此,將世人對自然現象(自然法則)之疑問給解答、釋疑了;同時對人民對於皇帝的統治方法不能順應自然之變化予以譏諷吃飽了沒?有先給小子吐吐心聲,消消其悶氣、情緒,以降低對皇帝之不滿;同時也給皇帝留了下臺階,兩邊都不得罪,對稱出俯仰皆不得罪於人,事實上連皇帝也被駡了,但這樣是高級駡人的方法,被駡的人如知道是被駡了,但駡得有道理,也不敢吭聲,乖乖的被駡,連屁也放不出來,這樣才算是修道高人。小子:古代對凡夫之稱呼。以現代語稱之為:猴囝仔。袑:打手勢叫人過來他那邊之意。天其運乎?地其處乎?運:運轉於上。處:寧靜處下。依古人之見解,皆以天為動而地為靜。日月其爭於所,所:指在同一軌道追逐,爭相照耀,此為自然現象,但凡夫還是存疑!孰主張是?孰,同誰字。主張:主宰施張。是:此也。孰維綱是,維綱:維繫,維持也。孰居無事推而行是?居無事:只閑居無事,白話為:吃飽沒事幹。推而行是?到底是誰沒事幹在推行此事呢?主張、維綱、推行相對應,無則無所能推,有則各自有其事。然則無事而推行者是誰?各自行耳(自然也)。意者其有機緘而不得已邪?意:推測,猜想也。機:機關也。緘:閉也,引申為強行控制。猜想起來,是因為有某種機關的強行控制,而使它不得不寧靜的嗎?雲者為雨乎?雨者為雲乎?到底是雲造雨呢?還是雨造雲呢?孰隆施是?隆:興雲也。施:施雨也。是:此也。指雲、雨。孰居無事淫樂而勸是?淫樂:古人常以雲雨表示男歡女愛,翻雲覆雨。雲雨乃陰陽交和之氣所成,故以為造化之淫樂來比喻雲雨。勸:助長也。風起北方,北方陰氣,起風之所,故云北方。一西一東:謂風向飄忽不定,時而往西,時而往東。或彷徨而居空裏,或噓吸而在山中,拂披升降,略無定準。彷徨:廻轉之貌也。噓吸:猶吐納也。是:此也。指風。披拂:猶扇動也。句意謂:是誰吐氣吸氣而造成此風呢?孰居無事,而為此乎?蓋自然也。此一連串之假設性發問之疑問句,蓋屬自然。而此自然法則經巫咸以六極、五常解答。六極:即陰、陽、風、雨、晦、明。五常:即五行也。指金、木、水、火、土。故自然法則即六極、五常。此自然法則在主宰推行、主張、維綱,世人無此能力主宰,故人無法勝天,道理在此!

       現代約二、三十歲這一年輕世代,因上一代長者之迷惑,不知覺悟,將倫常(倫:倫理道德也、常:品德修養也)之尊卑、先後、次序顛倒,喪失禮義廉恥觀念,將秩序搞亂了(例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父殺子,子殺父;搞男女平權、不男不女,陰陽怪氣之同志婚,故天下亂成一團;本來是媳婦敬畏婆婆的,變成婆婆要敬畏媳婦;本來是兒女、媳婦、公婆住在一起,共同生活,有五代、四代同堂,至少也三代同堂,搞到現在媳婦不肯、也不喜歡與公婆住在一起,表面上是在娶媳婦,但媳婦進門沒多久,就搬到岳父母家或其鄰近家居住,如將婆媳不合,解釋為順應時代潮流也可以,則等到自己年老升格當人婆婆時,娶進門之媳婦也不跟婆婆住在一起,婆婆成為獨居老人時,就不要怪天怪地、怪兒子、媳婦不孝(哭么、哭妖)就好了,都是自己所造的因,轉化成為果之因果關係理論或形影關係理論之故也。本來是在娶媳婦的,變成在嫁兒子;本來是兒女、媳婦要孝順父母公婆的,變成在孝順寵物,父母、公婆反而要孝順兒孫、媳婦);本來是養兒要防老,兒子變媽寶,只會花錢,不會做事,變成自己老了還要養兒,成了累贅。為了滿足欲望,行假仁義、假慈悲,做了違反仁義道德的事,把自己的五臟六腑給搞壞住院(人間世篇學理稱為:醫門多疾),連累了健保,以致健保費一再調漲;事事向錢看,凡事都以鈔票、權勢、社會地位來衡量,故挺而走險以滿足欲望而跑進去看守所住,以致監獄人滿為患。上一代不將老天所制定之自然律看在眼裡,無大無小,無天無地,都不認為自己有錯,都是別人的錯,將這些老天所規定之自然律視為落伍之時代產物,應該淘汰掉,要跟科技看齊,隨時要更新,以適應潮流。殊不知這些行為都是違反自然法則,世人違反自然在與老天對抗,而引發天災、人禍、傳染疾病、病毒之大自然反撲,除非這一代及以後世代能將這些被顛倒之秩序給予導正,否則與老天對抗(違反自然法則)所引發之大自然反撲是會增不會減的,這些大自然之反撲,苦果當然要由尚存於人世間之眾生來承擔苦難,誰也救不了誰的!。修道就是要修這些道理的,不知這些道理,只修人道、錢道、妖道就想要上西天,連門都沒有的,有修也等於沒有修,因修道之層級有天道與人道、錢道、妖道之區分,而且相去甚遠矣!。

        再過幾天多災多難的庚子年就要過去,即將迎接辛丑年之到來,在迎新送舊之日子中,作者特別寫這篇文章與讀者分享,讓世人能知道修道修到最後就會知道:空無一物(無所得)什麼東西也沒有,只是修個倫常(倫理、道德),盡兒女、媳婦應盡之孝道本分而已,至於要怎麼修才能上西天?都是妄心,有盡孝道才能上西天,其他都是妄想,了不可得。只要世人高興就好。或是縱然有所得,也是得無所得(佛家曰:了不可得),此無所得會顯現於看不見之庇蔭子孫這一方面,如子孫乖巧,不會忤逆,不會為非作歹,家庭、事業、婚姻圓滿、身體健康、沒婆媳問題、不必住醫院、看守所…等等,此類之無所得(無用),即為大所得(大用),成語為:無用為大用,能斷惡修善、積功累德才能得到這些利益。前幾年,有一位在台中某銀行服務之小姐,因業務關係,與作者聊到莊子這本書,她看不太懂,作者推薦她去點閱大法士之文章,於經過約二年,打電話來向作者道謝!內容大略為:她在社會上求職謀生,有時會遇到一些瓶頸,遇到岔路猶豫不定應走的方向時,會多方請教長輩,但都有不同之答案,她就花點時間來求證,以莊子所說的話來應證,到最後,真正的答案要以大法士所說的話才對,因此她對莊子這本書很有信心,故特別打電話來道謝!。還有一次在搭火車時,在隔壁座巧遇一位約60歲之中年人,看他臉上愁眉苦臉,在聊天時,開啟話匣子,他說要趕回去新竹幫女兒帶小孩,他於兒子、媳婦間,不管怎麼做,都不能得到他們的歡心,且活的比一條狗還不如,一點尊嚴也沒有,做的要死(汗流),被嫌的要死(沫流),於聊天中,作者於有意、無意中點醒了他,他才歎了一口氣,到今天才終於有人給他開釋,碰到了救星,才知道原來與兒子、媳婦相處的方法完全錯誤,還以為兒子、媳婦不好相處,現在終於得到答案了,壓在心頭的一顆大石頭終於卸下,臉部表情由憂愁轉為笑容,不然他還真不知道晚年要怎麼過?痛苦萬分,頓時,高興的不得了,連火車到新竹站時還不想下車,一直想多問一點問題,能得到多一點答案,等到火車鳴笛要關車門時才衝下車。辛丑年即將到來,在此順便跟讀者拜個早年,新的一年特別舉此兩例子(即大宗師篇第5節所言之:有情有信,可傳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見。齊物論第4節所稱之:可行已信,而不見其形,有情而無形)。以及如何才能於紛雜的花花世界、貧富差距如此懸殊之環境中求生存,有定性,像蓮花一樣,出污泥而不受污染,不迷惑,也不會被外在之境界所誘惑,外在之境界能被自己的心境所轉,才能如如不動;不是心境隨外在境界所轉,如果心境被外在境界所轉,越修越麻煩、問題越多,那就糟糕了。知道世間沒有一樣東西是屬於世人永久持有的,到最後都是一場空,什麼也帶不走,爭名、利,像是空中的花,水中之月亮,供觀賞,很漂亮,但一點用也沒有,只是增加煩惱而已,故修定性(佛家稱:禪定),則能如如不動,過著很快樂之日子而不會受到任何傷害,既可庇蔭子孫,又可免除住醫院、看守所,而受到禍患之道理、原理,其理論之依據,能領悟出道可道,非常道。只能意會,不能言傳,不能言說,而有不可思議之力量,說出來的只是方便法門;能言傳,即非常道之道理(天道篇第10節),分享讀者,祝人人能逢凶化吉,遇難呈祥,閤家平安!

2021年1月15日 星期五

北冥有魚、南冥、天池之正解為:有一位修道積陰德之高人。化而為鳥,逍遙自在(積深厚之陰德,老天回報,引導他回南冥-天然之修道場、蓮花池-天堂,當神仙)。

        逍遙遊篇首:「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齊物論第7節:「道行之而成」。莊子一書,是教人自己要如何去身體力行、體悟,才知道要如何積陰德,造福子孫之一部大經典。該書,逍遙遊篇冒頭(文章之開頭、開端、開始)之開宗明義即釋明心要存善、修道積陰德(北冥),是最大的果報,有修成道,將來靈魂可怒而飛,不知不覺中,擺脫世俗之煩惱。徙於南冥(天堂),至天堂(逍遙遊第6節所指之冥海-修道積陰德所看不見之力量。海、洪、池、川皆屬天然,生命之動能(大運),力量廣大,莊子將其喻為大道之力量。海:借修道之力量,脫離人生之苦海(輪迴也),了生死-亦即佛家所言之:免於六道(出生來當人前之故鄉也-從六道轉世來當人,修得好,老了當神仙回老家去;修不好,老了則往地獄去)輪迴;老子第80章所言之:老死不相往來-往:死也。來:生也。即不必再轉世出生來當人而受苦,直接在天池當神仙之意。天池即宗教所稱之:天堂、極樂世界、天國、天園)居住(即天池-天然之大修道場-神仙居住地、天然之大修道場,也就是出生來當人前之故鄉也,佛家則稱為:天然之蓮花池也。魚、鳥,莊子皆喻為修道高人。將修道積陰德之高人,以魚來隱喻(很少人知道有積陰德,老天回報也厚之道理-即風之積、水之積也厚,能庇蔭子孫之道理),靈魂又化為大鵬鳥,鳥離棲息地,回到其出生地,以遷徙稱之,此處才稱為徙。凡夫於老的時候要回去報到稱為:回老家;學佛人稱:由此岸至彼岸,如同渡船過岸,如同回到家,比喻修道修得很圓滿,要想上岸就必須捨棄船,才能上岸,如想死守船就上不了彼岸,故想能到彼岸,必須能捨,心放得下,把船讓給需要的人。因不同道義,用辭就會不同,所以遵守倫理、道德,六極(又稱六氣,即陰、陽、風、雨、晦、明)、五常,即五行,指木、火、土、金、水。帝王順之則治,逆之則凶(天運篇第1節);服侍年邁的老父母、公婆就是積別人看不見之陰德。至於其它宗教上所主張之性命、福慧雙修,及要怎麼修才能上西天、極樂世界?以及地獄,都是人心造出來、變化出來的,當下、眼前即是天堂、極樂世界、地獄的,那裡來的天堂、地獄?是個變現出來的化境而已。如果是想要將事項表現於外來積功,修給人看,而在欺騙社會,則是在修邪道,往地獄之門走,其效用都比不上修正道,積陰德往天堂之路走-莊子如是說。故任何有生靈的動物,只要有積陰德,能修成道,心胸廣大,其所獲得果報之能量,心性是大到無邊無際的[不知幾千里之大-佛家稱:無量無邊],老子第59章則使用:莫知其極。有此最大的果報後,心清靜(淨)了,你心中想求什麼 ?老天都給與,不但沒病痛,不必用到健保卡。求升官、發財、事業、求孫子,通通求得到,一切順心如意,什麼好康(洞)都能求到,甚至只要心中想什麼,經過心電感應(佛教稱:感應道交),老天就主動賜給你,如同整個國家的資源(根本也)都是由你自己在支配一樣。這叫:莫知其極,可以有國。國:當根本解]。可讓子孫受眾神仙保佑,能功成名就,其直系祖先也沾光(風之積、水之積也厚,則其負大翼、負大舟也有力),這就是積陰德之大福報。能逍遙、瀟灑、自在遊戲於天堂、人間,這些果報,不是金錢、名利所能買得到的,而且有包容心,容納不同意見,能將狹窄心胸、心性變為寬廣肚量,這才是修道之快樂!與佛家所說的:不可思議之道義是相通的,大到魚可變化為大鵬鳥(比喻可以變化人的氣質、能讓心胸、心性廣大),翼之蔭可庇蔭子孫乘涼,免於受熱而受苦(比喻可造福子孫。逍遙遊所舉出之5則故事也正是在闡述有修道與未修道之人,其對於觀念、見解、看法,對於同一事理亦因智慧之不同,用法不同,產生之結果也不同)。但坊間書籍皆為從事學術研究或當教課書使用之教材,以取得學術學位或社會地位之用,書店也找不到從事實務研究陶冶心靈之書籍。莊子一書又名南華經,但沒有人對於用之於日常生活之實務,經義要如何解釋,皆從學術研究上來作解釋,則解釋的對或不對,也沒人知道,只有老子一人知道,而老子第59章只教人要重積德,此德包含功德、福德,有無包括陰德在內?則不得而知,而莊子對於積德,則直指要積陰德,海水潮汐運動的力量相當大(海運,海字比喻:廣大,是在說要脫離人生之苦海,就須修道,才能了生死),以海運來形容、比喻行善,果報之力量最大(同理,惡果報輪迴之業力也相當大,只是一條通往天堂,一條通往地獄,受業力牽引往前走向該走的路)。可徙於南冥,南冥:即天池。江、湖、淮、海,原夫造化,非人所作,故皆名天池,即修道人之天堂、神仙修行地也,是為天然之大修道場。冥海者,天池也。指南天門也。天池者,帝鄉也。天堂有雲霄飛車式之電梯,可躺著乘坐,很享受。而不同宗教信仰對於天池,都有不同之名稱:如天堂、極樂世界、西方、天國、天園,所以要能讀得到莊子一書之實務,則等同有機會可以去遊天堂,是用金錢也買不到之至寶,能到天堂,人生就不會虛度。

        回憶神仙剛教作者南華經時,一開始作者也是一頭霧水,被搞昏了頭,直接就發問:魚與鳥是不同物種,一隻是在水裡游,濕生動物;一隻是在天空飛,卵生動物,魚怎麼可能會變為鳥呢?魔術師有無此能力?他笑笑的回答說:此經不是普通的經,沒有那麼容易懂的,要作者先往後讀,他會慢慢的教我,等到把經內所說的故事之道理搞通時,回頭再來探討此問題,就會知道答案的。只是為了此問題,就被搞了七年半的時間,經過靈修訓練,開悟(即具備有能辨別正邪、是非、善惡、利害之能力)了,搞通了,才知道原來物化即為靈魂出竅,身體中之靈魂會離體出遊,跑去玩,可跑去天堂(西天)玩一玩,靈魂出竅出去玩時,都不必坐車子、飛機等交通工具,太麻煩了,其靈魂直接幻化為一般的鳥或大鵬鳥,整個人之靈魂就在天空中飛翔,一山飛過一山;要飛到外國遊玩時,會展現超越時間、空間之力量,人奮力一飛,就到達目的地,與網際網路視訊(視頻)兩端一連線時,雙方就見面了(等同視訊會議),怒而飛,玩過癮了,靈魂又回來歸位到靈體,人的身體一樣還是在床上睡覺,靈魂之幻化(變化)具備有高科技之力量,神得很!最後終於搞懂了,原來北冥有魚,這條魚,是修道人之代號,不是我們所吃的魚,此魚非彼魚也,修道人的心量、肚量都很大,靈魂幻化(變化)出遊時,能量也很大。由此原理,即可得推知:於世人或修行人口中所說的天堂(極樂世界、西天)或地獄(惡鬼道),也是人死後,自己的靈魂所幻化出來的,就在自己的眼前,並不是另外有實體之第三、第四世界,與電視頻道原理相同,想看什麼節目,一轉不同頻道,就可欣賞,人也是在家裡看電視,並沒有跑去電視台看節目啊!由此說明,讀者即知道天堂與地獄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就是因為沒有實體物存在,才會有信者恆信,不信者永遠不信。如果有實體物存在,人類現在已可到月球去玩了,就租一包機,載一些人到西方極樂世界或東方天堂、地獄去參觀一下,並拍照錄影存證回來播放給世人觀看,就可杜爭執。無形與有形是同一地方,但是不同之空間,無形看得到我們(有形),我們看不到他們(無形),所以無法與有形的實證方法去證明無形之實體存在,但是靈魂是真實存在的。積德有善報時,人往生後,自己靈魂(眼睛)只能看到天堂快樂之境界,而看不到地獄受苦難之境界;為惡不積德,有惡報時,眼睛也只能看到地獄受苦受難,在受懲罰之境界而已,無法見到天堂境界之相。簡而言之:即壞人見不到天堂,好人見不到地獄。所以說天堂、地獄都是靈魂幻化顯現出來的相,並沒有實體,只是與轉換個電視頻道相同道理,如此而已。光著身體出生來當人,死時不論大官、小兵、總統、皇帝、總理、董事長、總經理、乞丐、羅漢,通通躺著直直的,古時候是由子孫將其送往山頭埋葬,大體讓蟲吃,現在是現代化,由子孫將其送去火葬場火化,大體讓火吃,這叫:死生同狀(一律平等,這才是真平等,其他之平等都是假平等,莊子將此平等稱之為:齊物。所以人生沒什麼好爭的,要爭,就只是爭個善與惡而已)。人一不想呼吸或懶得吃飯,則一切化為塵,返回自然,也不能帶任何東西回去,空空如也,什麼東西也沒有(自性、本性本來無一物-心裡乾乾淨淨的,沒有欲望這個東西啊!所有之欲望都是起源於妄想,都是虛妄,但是有些人會把妄想當成是真的)。冥代表陰德,比喻積陰德,陰德是看不到的,看得到的是陽善,只能享福報,尚無能力庇蔭到子孫(風之積也不厚,則負大翼也無力也)。所以世上有人會抱怨,好人無好報!認為有些人都在行善,但一樣會得癌,家裡一樣不平順,於知道此道理後,才知道原來是如此,就能釋懷!梁武帝建廟無數,深怕沒人知道,問達摩祖師說有無功德?答曰:一點功德也沒有,也沒有陰德,梁武帝氣壞了。故陽善與陰德不同之道理就在此。北代表陰晦,比喻:臣子,南代表光明,比喻:皇帝。古時皇宮之座向為坐北朝南;臣子的房子座向為坐南朝北,以為君、臣有別;主人坐東邊,賓客坐西邊。南是象徵智慧、天然道場。當作者悟出此道理時,再請教神仙,是不是這樣解釋?可是他不說話,只是笑笑,並沒說不對,這樣就表示對了。修道最大的力量就是要積陰德,有積陰德,將來老的時候才能回出生本源地之老家-南冥者,天池也。天池指的是天然的修道場。天然的美麗蓮花池堂(即宗教上所說的:天堂、天國、天園、極樂世界)也,即白話所說的-上西天。天池(天堂、天然修道場)有仙樂、天堂鳥聲、仙女、仙菓…種種之情境,美不勝收,前文均已談過,於此就不再贅述。一般修道人是要等到回去報到時才能回到此故鄉,有修至無極境界(類似北冥有魚)之高人,平常就有機會去天堂玩,逍遙自在。逍遙遊篇主要是在說明:年輕有修道,年老時就能找到美好光明的歸鄉之路之意,則人一生來去人間逍遙自在的玩一趟。如未積德又胡搞瞎搞一通,將來找不到歸鄉之路,淪為遊魂,就可憐哉!所以讀者能讀到作者所寫的文章,等於免費賺到七年半之修行期間,俗擱大碗,受慧(惠)無窮!

       齊物論第7節指出:道,行之而成。行,體悟也。修道,於知道道理、原理、原則後,就要身體力行,不能光說不練,只談理論、學理,說空話,大家都會說,不去力行(從實務上自己親自去做、去體會,才會知道是怎麼一回事),就是空話、妄想,根本無法修成道的。道家之中心思想為無為,無為,即自然之意。自然:即不知所以然而然;有為:即知其所以然而不行,凡事加入人為因素進去,變成有心而不自然,成為虛偽、驕柔造作,在欺騙社會。故修道有正也有邪,修正者為正道;修邪者為邪魔。善也有真善,也有假善。有以眾生利益著想所行之善,與以自己利益著想之善之區分。行善不為人知,為真善,即積陰德是也;行善後又惟恐天下人不知,又大肆宣傳、表揚、敲鑼打鼓,即非真善,是為陽善,一敲鑼打鼓,即把原來所行之善抵銷掉了,等於沒有行善,故僅能享福德,不能積陰德庇蔭子孫。其原理為: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於養生主篇中已闡述過,為了自己的名利,掛羊頭而在賣狗肉所行之善,即非真善,已屬於為惡了;同理,大事不犯,小事不斷,或是胡搞瞎搞,搞到最後都會有報應(刑)的。此為善、惡區分之法則。

        魚化而為鳥,是為物化。化:變化也。於齊物論末節有闡述莊周夢為胡蝶,胡蝶夢為莊周之情境。佛家則解釋為由性體變化為相,性、相一體。金剛經不曰:一切有為法皆為夢幻泡影。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只是一個是用中文直接闡述;一個是外國傳進來的,以印度文翻譯闡述,文字義當然有落差,但經義是相通的。所以說不論是阿門、阿拉、阿彌陀佛、玉皇大帝、瑪莉亞,都是同一尊神,都是道所幻化出來的,就如同雙重或多重國籍的人,他在不同的國家,都有取不同之名字,名字雖不同,但人是相同。故不同國家有不同之信仰,才能符合當地之國情。信仰不同,要吃肉或吃素,也不同,也都是正味、美味。才能世界大同,不會相爭。原理就是如此!這些道理搞通了,就不會事事向錢看,相爭之結果縱然當上皇帝、世界首富,富可敵國,死的時候都一律躺的直直的回去,並沒有因階級不同而有所不同,稱之為:死生同狀-一律平等(真平等),而且一毛錢也帶不走,帶美鈔去也不能用,那錢多又有何用呢?只是留下美名與臭名給後人評論而已,以蓋棺論定其善、惡,這就是人生。錢再多、官再大、社會地位再高,如活的不快樂,又未積德,則一點用處也沒有的,一樣跑去地獄報到,想到天堂,則門都沒有,只有這兩條路可以走,這就要靠每個人自己的抉擇,看要選那條路走了,沒有標準答案的!願大家都能開竅,去除迷惑,生智慧。腦筋不能只想鈔票、名利、權勢,還須要考慮到倫理、道德,有倫理、道德之觀念存在者,縱然是為非作歹,還是會有底線在,不會跨越底線,如沒有此底線,事情就難辦了,也只有等著吃苦頭一條路了,誰也救不了誰,今年的傳染病毒已算嚴重了,世人仍無法覺悟,還是事事向錢看,只想辦奧運賺錢,不考慮病毒傳染,那就繼續與老天鬥法,再玩下去,看看最後誰倒楣?如再來個變異病毒,或其它災難,看世人受得了嗎?也只有能覺悟,才有可能救得了眼前天下大亂之亂象,唯有能降低一點物質欲望之享受,以精神糧食來補其不足,人才能過的快樂!不然等到災難到來時,怪天怪地、求上帝保佑也沒有用的,這是自然法則(天運),不知所以然而然,是改變不了的,不然,上帝(天公)豈不就可由凡人來當也可以嗎?願人人能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