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0日 星期五

歹竹出好筍(毋成猴),好竹出龜崙(鼓論)-不怕出生於貧賤,守住倫理道德,就會羞於作惡,自可修成道。

歹竹出好筍(毋成猴),好竹出龜崙(鼓論)-不怕出生於貧賤,只要有志,守住倫理道德,羞於作惡,就可修成道。
        老子第53章:「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徑。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服文綵,帶利劍,厭()飲食,財貨有餘,是謂盜誇(),非道也哉!」、天地篇:「子貢南遊於楚,過漢陰,見一丈人方將為圃畦,鑿隧而入井,抱甕而出灌,搰搰然用力深甚多而見功寡。子貢曰:有機於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見功多,夫子不欲乎?為圃者卬而視之曰:奈何?…為圃者忿然作色而笑曰:吾聞之吾師:有機械者必有機事,有機事者必有機心,機心存於胸中,則純白不備;純白不備,則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載也。吾非不知,羞而不為也。子貢瞞然慙,俯而不對」。此則故事是在提醒世人不要投機取巧,做人處世事要順著自然,遵守倫理道德,就會羞於作惡,不要有有為(有心)、黑心肝之居心,否則心就靜不下來,而容易違反自然,而得到不好的果報。
        天下之事理是相對存在的,觀之老子第2章:有美就有惡、有難就有易、有有就有無、有長就有短、有高就有下、有前就有後,即知其相對性,且相互為用。每個人如安於天命、本份,對事理不要強加以區別,就不會有分別心、不會產生是非,也就不會為名、利,你爭我奪,衍生成笑貧而不笑娼。前文已多次提及老子的道德經是體(理論依據)、莊子的南華經為用(日常生活實務運用),須能將體用靈活去運用、體悟,才能知道他所說的每一句話的道理及其話是在說什麼?否則起不了作用,有修等於沒有修;體,即佛所說的:本來無一物;用,是由體變化呈現出來的相,有起作用就會知道體就是相,相就是體。此二本書是在闡述出生來當人,老天所規定生、老、病、苦、死及福禍之遊戲規則,而且是為天律,無法更改,任何人均違逆不得,否則就有苦頭可以吃,如果無法將體與用合一靈活去運用,體悟,就會如同瞎子在摸象,似懂非懂或有讀沒有懂,久了,就不想看也不想讀了。就會喪失了知道遊戲規則內容之機會,無法避開福禍,永遠在12生肖中輪流轉世,永遠轉世當人,只是轉世換個軀體演不同角色之劇情而已,無法增進智慧,就無法至南冥(天堂)當神仙(見應帝王篇)
        幾千年前老莊他所說的故事,於任何一個朝代均一體適用,不會有所改變,只是要於不同之朝代,用當時之朝代所使用的語言來闡述,當世之人才會知道其真意,單以八古式之文言文來解釋成白話文之方式為之,後世之人就無法知道他的意境(弦外之音、比喻)到底是在說些什麼。因莊子所寫的故事之意涵很深奧,而且每句話都是天律,藉著說故事來透漏天機,就不算洩漏天機(法律上稱之為阻卻違法),要知道其意思,不能僅從文字、言語中來研究找答案,一研究就變成自己的意思了,並不是文字、言語之真意,故必須從文字、言語以外,去探索其真意是在說什麼?這叫意境,就真正的懂了,要知道天機就要有悟性,如此而已,後世之人有悟出其道理者,明朝洪自誠以半白話之方式寫出菜根譚,其中之一之處世緘言:糞蟲至穢,變為蟬而飲露於秋風;腐草無光,化為蟲而耀采於夏月。固知潔常自污出,明每從晦生也。以此來比喻人不怕出身低(出生於貧賤家庭),只要能經得起考驗,仍能成偉人。所以作者才會從文言文中,以俚語、方言、典故,外加一些無傷大雅之調皮話,以便讀者容易瞭解、搞懂老莊哲學其中每句話之道理。題目之:歹竹出好筍,好竹出龜崙(鼓論)。是台灣俚語,歹竹是形容上一代之長者,並無顯赫之家世、背景。亦比喻有吃過苦或較能吃苦的人;筍是比喻其子、孫。上一代能吃苦,表示其適應力、耐力較強,其所生之下一代,就如同竹筍於發芽出土前,有碰到較硬的泥土時,會有能力將硬泥土頂開,幼筍能豎立出土,故竹筍長的很直,稱之為好筍。又意含著世人對於別人的下一代子孫能成才、成器之羨慕與恭賀之語,也就是比喻下一代優於上一代(俚語為:毋成猴);相對的家境比較顯赫或有地位、經濟能力較佳之家庭,長輩比較會縱容或寵小孩,其所生之下一代(好竹),比較容易成為草莓族,下一代子孫適應力較差一點,竹筍於出土前,無能力將硬泥土頂開,只好找比較軟的泥土或往泥土縫隙伸長出土,也是一樣能長出竹筍,但竹筍出土時就長得歪七扭八,彎彎曲曲,稱之為不好的竹筍,漢文讀為龜崙。也意含其下一代子孫不能成才、成器,一代不如一代之無奈與感傷之語。以中文讀音讀為:鼓論。早期,以牛拖牛車方式載貨,套在牛肩膀之牛擔,就是龜崙作成的。漢文中有許多無法以國語文來書寫,如肛門讀為腳倉、草莓讀為:刺波、螳螂讀為:草猴、螢火蟲讀為:火金姑、蜻蜓讀為:田嬰、青蛙讀為:水雞,有錢人讀為:好額人;殺蟲(滅蟲)讀為:頭蟲;滅老鼠(毒死老鼠)讀為:頭貓鼠;依國語文的文法,連續二字發音為二聲時,則第一個字的發音須讀成一聲;連續二字發音為三聲時,則第一個字的發音須讀成二聲,否則會語順不順,讀出來之音聲會吊吊(卡卡)的。漢文(台灣話)之頭蟲:發國語音發為:逃糖(二字均為二聲),第一字須發一聲,則國語音發成:偷糖;頭貓鼠:第一個字須讀成一聲,則國語音發成:偷貓鼠、讚美或稱讚他人讀為:呵咾(ㄜㄌㄜˋ)。國語:過過癮,意思為滿足欲望、傻瓜。癮與憨,意思相接近。因每人之觀念、見解之不同,個人喜好也不同,例如:毒癮、酒癮、菸癮,漢文稱為:癮頭、癮尾椎。意思大概為:憨癮頭。偶而寫一些罕見漢文來複習一下台灣話也不錯,年青之晚輩才不會將自己老祖先所講的漢文(現在所講的台灣話)忘光光,也才不會被外來語言同化而忘本,亦可增進讀老莊學說之興趣。老子說:世人迷失真性太重,不能行無為自然的大道,假設是我,因確實對大道有所認識,於行大道時,最怕是有心(指的是妄心)去施行,故不敢有所輕忽,因大道自然而無心,屬於天道,人民日用而不知,本無可施,本不可為;但如世人有心的去修道而違反自然,是在修給人看,欺騙社會,而不是在修給老天看時,反而就會變成在修人道或修錢道之邪道(曲解了佛家如來真實義),將修道當成其職業而且予以商業化,且每個有心修道的人都說自己所拜的老師及所修的道才是正道,如此是會將正道搞成四分五裂的(見天下篇:後世之學者,不幸不見天地之純,古人之大體,道術將為天下裂),大道是一條很平坦的道路,可是世人正路大道不走,偏偏要走邪路,操捷徑,不事耕耘,只會割稻仔尾,檢別人耕耘之成果(如印股票換鈔票、炒房地產、賺黑心錢或不義之財、坑人財產、掏空公司資產…)。朝甚除:除是指古代皇宮建的很高,梯階也很高,如以現代之語言則應解釋為:世人眼睛看上不看下。田甚蕪:世人沒有修道,心田荒蕪。倉甚虛:肚子空空,沒有東西、沒有料、肚子只裝鈔票,沒裝知識,沒智慧,無修道成果。服文綵:外表穿的光鮮亮麗、開名車。帶利劍:古代有劍,現代科學進步,已為飛彈、飛機所取代,是古代所使用之語言,應以現代之語言解釋為:黑、白道之惡勢力;說話時會帶刺傷人之類之人。厭()飲食:吃得肥肥胖胖的。財貨有餘:錢財很多。是謂盜誇():這些錢財來源不是很正當,就如同偷人的錢而炫耀自己很有錢一樣。非道也哉:這些錢財都是由經濟犯罪而來,根本不是由正道得來的,至事跡敗露被抓去關,就不是有道之人了!由天地篇:子貢看見一位種菜的老人家,築了一條灌溉溝渠,拿著水桶至井裏提水倒入溝渠讓水流到菜園來澆菜,用力多而成效小,對種菜的老人家說怎麼不用機械式之手動抽水幫浦抽水比較快,用力少而成效多之對話,如以大量生產論成果,當然是以手動抽水幫浦抽水比較經濟,花費之人工少,收穫多;並不是種菜的老人家不會用手動抽水幫浦,是因故事之需要,老人家藉用其老師所說的話:有機械者必有機事,有機事者必有機心,機心存於胸中,則純白不備;純白不備,則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載也。來提醒世人不要投機取巧,要務實、腳踏實地工作,以此故事來說明老子第53章之真意。吾非不知,羞而不為也。子貢瞞然慙,俯而不對。此故事是以種菜的老人家有清靜心,知道什麼事可以做,什麼事不可以做,是白心肝而不是黑心肝之人,所以他不會被名、利()所困,不會跑去土城看守所住()。因福禍是相對應存在的(見老子第73)
        現今社會發生許多的靠爸族、啃老族,好手好腳的年青人,就是不作事,整天窩在家裏,做事也吃不了苦,一年換24個頭家(老闆),小錢不賺,大錢賺不了,只會伸手要錢,要不到錢,連自己父、母、阿公、阿嬤也殺。題目之:歹竹出好筍,好竹出龜崙(鼓論)之俚語,深值得為世人所深思、藉鏡。為什麼以前的社會就不會這麼亂,現在怎麼會變成如此?歸責其原因在於:形影相隨與不言之教。自從廢掉公民道德之課程,連大學聯考也不必考此科目以後,倫理道德就慢慢不見了,故有人戲稱:現在會講道德的只剩二個人,但一個還沒出生、另外一個已經死了,故事事向錢看,錢最好?以台語歌:「金包銀」之歌詞來形容、比喻,就可知事理的相對性存在,因倫理、道德所衍生出遺傳、基因、品種之問題,連疾病也照樣遺傳。當夜闌人靜時,我們可摸著自己良心想想,我們有沒有盡孝道?有沒有在婆媳論戰?是否嘴唸經,手摸奶?老師正當的體罰、教導學生,家長有沒有去告老師或找民意代表施壓或開記者會譴責老師?老師被告怕了,不敢管學生,所以現在連小學生也在吃安非他命了,有的甚至已吃到口水直流,翹課在外面繼續吃,父母親是不知道或不想管?又把責任推給學校沒教好?寧願洗腎也不願洗心?誰之過?洗心只有修道高人、上人們,才知道心要如何去洗滌;於醫學上只有教如何用洗腎的藥水來洗腎,並未教如何洗心,也尚未研發出洗心的藥水來供病患洗心,是比較麻煩的,這就是問題所在。至於是洗心比較好,還是洗腎比較好?因每人的價值觀念不同,也沒一定之標準,只要高興就好。雖然現在又回復了倫理、道德之課程,但要能回復到像以前一樣的樸實社會,還需一段相當長久的時間。好了!白話講太多、講太白、太直了,就會顧人怨,還是回復到像莊子講故事一樣,俯仰皆不得罪於人,由世人自己去讀、去體悟會比較恰當。書內講得很清楚,但只怕世人看不懂而已,就以歹竹出好筍,好竹出龜崙一文來與讀者共勉,願天佑台灣!平安就是福,任何事理要看得遠,不可現作現好,並須考慮到老年算總帳時是否會多病或孤苦無依及親情之問題?這都是無形的道在運作的結果!怪不得任何人。信不信都可以,作參考也無礙,願人人平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