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1日 星期四

良庖歲更刀,族庖月更刀與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之關連-不可以惡為能。

良庖歲更刀,族庖月更刀與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之關連-不可以惡為能。
       養生主篇:「良庖歲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胠篋篇:「跖之徒問跖曰:盜亦有道乎?跖曰:何適而無有道邪?…彼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諸侯之門而仁義存焉。」、盜跖篇:「小盜者拘,大盜者為諸侯,諸侯之門,義士存焉…言行之情悖戰於胸中,不亦拂乎!故書曰:孰惡孰美?成者為首,不成者為尾。」此三則立言是在說明處於亂世,應如何修心養性,才不會傷身失性,處世()圓滿就不會惹禍上身,足供世人參考。
       前文已言及解釋道德經、南華經,不能完全以國文系之學生以解釋儒家四書、五經,將文言文解釋為白話文之方式為之,否則有些地方之解釋會失真、走樣!如養生:不能解釋成吃千年靈芝、人蔘、雞精、補腎丸、大補丸、生技藥品來補身體,延長壽命。生:為性之古字,故應解釋為:養性才對。養生主篇庖丁解牛的故事並不是教世人要如何屠牛,而是牛體與人體的結構相同,只是牛是四支腳,人二支手、二支腳,牛四腳著地,人二腳著地之不同而已,以牛的骨骼、關節、經絡複雜,廚師宰牛應小心謹慎應對的故事,以此來比喻人處於複雜的社會中,須修心養性,養其性命的主宰者(無形的元神)的真性,沒迷失真性,圓滿處世,就不會有禍患發生。良庖之文義是善於解牛體的廚師,其意境是在比喻有修心養性的人也善於為人處事。族庖之文義是不善於解牛體的一般廚師,其意境是在比喻沒有修心養性的人,處世尚不能圓滿,比較容易惹事。良庖歲更刀,割也。更刀:文義是更換牛刀。歲更刀:比較會用刀就比較不會傷到刀,所以一年換一把牛刀就可以。其意境是比喻修道人善於修心養性,所以比較不會有禍患發生,比較不會迷失真性,所以就比較不會生病住醫院,也比較不會進入看守所住。月更刀:比較不會用刀就比較容易會傷到牛刀,所以一個月要換一把牛刀。其意境是比喻未修道人不善於修心養性,所以比較會有禍患發生,比較容易會迷失真性,專門在做壞事,還以為自己有智謀、能幹,小時偷葫葫蘆,以為沒什麼大惡,長大時就會偷牽牛,到無惡不作或壞事作盡,甚至竊國也以為正當。所以比較會容易生病住醫院,也比較容易進入看守所住。割:用刀劃開牛筋。比喻處事圓融,不會傷和氣。折:用刀砍牛骨。比喻處事比較魯莽(俗話稱為:土性、野蠻)。養生:修心養性也。主:主宰者。養自己的心性,心即神,亦即洗心。心是生命的源頭。上游源頭的水乾淨了,下游的水自然跟著乾淨。上游的心不洗,只會換血、洗下游的腎,洗到腎衰竭也沒有用。也比喻善於修心養性的人,心清靜,如同開車子一年保養一次就可已;不善於修心養性的人,煩惱多,一個月車子就須進廠保養一次,有的人甚至醫院、看守所進進出出;但修道有修至無極境界者根本不必保養,吃天地自然之氣-清靜心(即靈氣)就是最好的補品,常吃清湯掛麵填飽肚子身體就很健康,不必吃千年靈芝、人蔘、雞精、補腎丸、大補丸、生技藥品來補身體,延長壽命,該死的時候就一睡不起,自然死亡,不會躺在病床或插著鼻胃管在呻吟,看著錢在興嘆或意外死亡之意。
       不論是黑道、白道都是道,盜跖是黑道,孔子是白道。所以盜跖的徒弟問盜跖說:大盜也有道嗎?盜跖回答說:怎麼能沒有道呢?雖然是歪理,但以盜跖的觀念來說,不能說全無道理。世人處於亂世時,就必須讀盜跖篇孔子與盜跖的對話內容,探討其對話內容的意境,否則就會虛度人生。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諸侯之門而仁義存焉。此用語是戰國時代的用語,以現代的用語是在影射、醜化政客、詐騙集團及首腦、奸商、掛羊頭賣狗肉…之徒,在賺一些歪哥七斜(不正利益)的錢,因權大、勢大、錢大之關係,他們所說的話滿口都是仁義、道德,實則男盜女娼,但百姓敢怒不敢言(言行之情悖戰於胸中,不亦拂乎)之意。處於亂世,什麼奇奇怪怪的事都會發生,只是人的年齡頂多不過是一百來歲,但只活到五、六十歲或六、七十歲的人就看不到八十年到一百年前所發生的事,所以會覺得很奇怪,實則一百年前都已發生過,此即逍遙遊篇所言之: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因為從來沒有看過,所以覺得很奇怪。但於看過了,再看一次時就不奇怪了。
       最近鬧得滿城風雨的罷工案、收費員補償金案、島礁岸、院長提名再撤回案、年金改革案、一例一休案、即將登場之九三大遊行、遊覽車業…等等,古代的商鞅變法、戊戌變法、義和團、滿清割地賠款、八國聯軍、武昌起義、文化大革命都已發生過,只不過是歷史重演而已。依老莊之相對論,天下事沒有什麼可以、不可以,可能、不可能,人民的選票決定一切,只要人民喜歡也沒有什麼不可以,但票一投下去,如政客的嘴臉現出原形時,後悔就來不及了,也就是識人不明,自討苦吃、拿石頭砸自己的腳,縱然是被氣死,還會被嘲笑是畏罪自殺,要怪誰呢?學法律、行政法的人都知道什麼是誠信、不溯既往、信賴保護、損害賠償原則及法律之安定性,只要有人提及,一點就通,最怕是政客、訟棍,知法玩法以及只具有一點法律知識,未達法律專業之士,律師、司法官考試考不上或連考試題目都看不懂而自稱自己法律很內行之士,對法律似懂非懂,而把法律拿來東扯西扯,不懂裝懂,於媒體上口無遮攔,放言高論,弄狗相咬,無形中在製造對立,嘴在唸經,手在摸奶的假清高之士。要建立一個制度不容易,但要毀掉一個制度很容易,也很容易回到古時的皇帝、女皇制,皇帝、女皇所講的話就是聖旨,就是法律,不聽話就抓去砍頭。不論是支持或反對年金改的人,以自己的觀點都認為自己對,這也沒錯,但先決條件是要考慮政府對軍公教人員之任用、所設定種種之特別權力義務關係之限制,經雙方同意才訂立之公法上之契約,政府須先考慮到誠信、不溯既往、信賴保護、損害賠償原則及法律之安定性…等諸問題,否則打起官司來連最高法院或最高行政法院就過不了關,大法官會議解釋就更不必提了,國家如以政治力掌控大法官,則法律也不必解釋了。如政府可以單方之行政行為把法律當成僅供參考,以政府財政之理由,隨時可已砍退休人員的退休金,帶頭違法,則以後參加人壽保險的被保險人,於繳滿保險期間的保險費後,於可領保險給付時,保險公司是否也可以公司營運業績不好而單獨通知被保險人給付要打折?政府可以,民營公司怎麼不可以?民法第148條所定之:權利義務行使之界限也可廢除,私法契約也不必訂了,訂了也沒有用,雙方都隨時可違約也不必損害賠償?豈不就會天下大亂?政府每年的預算那麼多,而且可流用,保險怎麼可能破產?要砍退休金前政府是否應先考慮是誰把國家的財政搞成如此?是否政治人物所造成?先砍肥貓、民意代表的薪水,助理的人數,將六都回復為一都,廢除里長選舉,鄉鎮代表與縣市議員功能重疊,予以合併,所省下的人事費、業務費;不當黨產清算後以及國際洗錢案所洗出的錢予以追回、沒收,彌補退休金,就不會因年金改革而鬧得滿城風雨?因每人所持的理由都對,那就要看主其政者的智慧,這就是:孰惡孰美?成者為首,不成者為尾。白話為:勝者為王,敗者為寇。在位者講的話就對,不在位的講的話就不對。此就是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諸侯之門而仁義存焉。以及小盜者拘,大盜者為諸侯,諸侯之門,義士存焉之意境,讀者可供參考,如處理不好會很麻煩,當火車不走軌道之場景會是如何?似可想像而知,最終受苦的是老百姓,吃香喝辣,吃的肥吱吱是大官,人民經濟、生活,全部被國家機器控制時,那那要怎麼辦呢?選民就要有智慧以選票來選擇了!此為良庖、族庖(有修道、未修道)對世事的看法不同之故也,讀者可自己去領悟,希望人人能快樂成神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