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第20章:「如嬰兒之未孩。」、庚桑楚篇:「能抱一乎!能舍諸人而求之諸己乎!能侗然乎!能兒子乎!」天地篇:「厲之人,夜半生其子,遽取火而視之,汲汲然唯恐其似己也」、人間世篇:「古之至人,先存諸己,而後存諸人」、胠篋篇:「夫妄意室中之藏,聖也;入先,勇也;出後,義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備,而能成大盜者,天下未之有也」。此幾則醒世文,讀者可慢慢研究、思考其道理,就不敢為非作歹!
台灣話有:毋成猴。猴囝仔。這二句俚語,各具有多重意境。毋成猴,這句俚語一為:有內在美,平常不太會表現於外,但稍一表現,就很出眾。二為:人不可貌相。不要看他傻傻的,大草包一個,但一有作為時,會讓人嚇一跳,怎麼會有此本事?三為:黑矸仔裝豆油,看不出來。猴囝仔也有二種意境,一為:阿公、阿嬤都會稱自己的子孫為猴子、猴孫,但並不是就是猴子,而是謙卑、謙下話。而這句話叫起來很溫暖。二為:代表包容心。小孩子不懂事,嬰兒成長階段,未受污染,叫作天真,偶而犯錯,大人都不太會苛責,都會笑笑說,囝仔人,有耳無嘴,你這個猴囝仔,把我的東西弄壞了或我要吃的東西,怎麼把我拿去吃呢?雖然是在罵小孩,但還是選擇原諒,有包容心之意思。莊子的胠篋篇是在諷刺及醜化政治人物。但沒有進入故事意境時,就會以文言文解釋為白話文,解釋為:要當大盜,就必須有竊取古人的聖、勇、義、知、仁,這五種本事,如有缺一,就不能成為大盜。文義解釋是沒有錯,但不夠味。因為此故事是在醜化、諷刺政治人物,如以真實的社會百態來解釋,就意味十足了。這大盜的故事是在比喻,政治人物想搞錢,從都市計畫下手,最有搞頭。所能拿到的錢都不是小錢,而都是以千元鈔,整皮箱裝著,提來朝貢,與一般貪個幾千塊、幾萬塊相比,不知要貪到什麼時候才能貪到一皮箱的錢,從都市計畫下手最快。但依法定程序變更的都市計畫是沒什麼搞頭的,有想有搞頭,還須要有法律相配合,才能搞得到錢。所以才有都市計畫法第19條第3項的偷渡條款,以此偷渡方式偷變更,也不必公告、展覽、辦理說明會,就可於都市計畫委員會於審議其他都市計畫案時,以臨時提案方式插隊、偷渡,或由委員會直接通過,將本案鄰近接近大馬路旁地價高的土地也列入進來審議,先通過,再補辦說明會(條文規定免辦說明會),法定程序完全合法,於補辦說明會時,不管你地主如何反對,都委會委員都會將反對者歸類為大膽刁民,將你戴上方妨礙都市發展的大帽子,別人都同意,為什麼你不同意?所以異議無理由,照常通過,並發布實施,等於地主被政府強姦了,再補辦說明會,要百姓感謝政府 強姦她,至於你要像大埔種菜阿嬤喝農藥或像蛙人退伍跳到海裏,不但不會游泳,還會被魚網纏住?或機場週邊土地徵收,要上吊也可以,就是非通過不可。話說是如此,但你想要偷渡,由地方到中央,想一路綠燈,不會遇到紅燈而遭遇阻力,就要學會大盜竊取聖、勇、義、知、仁的本事,都市計畫才過得了層層關卡,不然就會遇到紅燈,如遇到紅燈,也必須要有專人(國會議員)以手動方式,將紅燈變成綠燈,才過得了關的。至於那些土地可變更?地方首長最清楚,此人,聖也。但聖者不必自己動手,就交代由大樁腳來提案,大樁腳,智也。基層小官配合作業,小官就要乖乖照辦,不配合就調職。承辦人,義也。由有些願意出賣自己靈魂,來配合幹一些缺德事的都委會委員把風、護航,審議,此種委員,勇也。偷渡完成,由民意代表開公司,低價來標附近的土地,高價賣出,炒地皮、蓋大樓來炒房,賺來的錢,由一隻看不見的手來分配,有人有分,可用來選舉,此分配之人,仁也。所以這條鍊金術之法條,打死也不會修,修了就會自毀錢途,也擋人財路,所以為政治人物之最愛,這樣大家一看就懂得故事意境了。
以偷渡方式偷變更都市計畫的作弊方式,老百姓都知道,也罵翻天,但就是拿當權者沒辦法,只有主管機關不知道,此道理與那個地方新開特種行業或賭場,老百姓都知道,只有管區不知道的道理相同,但夜路走多了,總是會碰到鬼的,這些肥缺,不是你想去就可以去的,沒人指引,門都沒有,在搞錢 ,縱然有人檢舉,因為是從地方到中央,上下一條心,相互護航,最後都以查無實據結案了事,但到連老天都看不下去時,連都市計畫中央主管機關1、2、3號頭目都被抓,但還是修改不了;警察風紀一再出問題,也查無實據,連派出所主管、部屬通通被抓,也改不了,可見鈔票真好用,也應證莊子所說的:要利用錢,不要被錢所利用(物物而不物於物)之道理。此道理之更高一層次為:心太狠或橫行霸道,老了容易心肌梗塞、慾望太強,錢看得太重,容易提早洗腎、吃太好或拋家棄子,就容易中風,皮皮挫。該忘而不忘,不該忘卻忘光光,老了就容易得失智症、愛胡搞瞎搞、忤逆公、婆,癌先生就容易找上門。凡事是一體之二面,如老是以自己的一面看事情,不看看百姓的另一面,結局都不會太好,會影響到下一代的,所以社會上為什麼會有那麼多官二代、富二代、星二代,陸續在闖禍,累壞父母?要知道原因,就由父母問問自己及祖先幹了那些好事?答案就出來了;同理,年輕人事業、經濟順遂,就要感謝祖先有積陰德,冥冥中在庇蔭著子孫,所以更要知福,此境界很高深,不是一般未修道人所能懂得,一般人認為錢尚(最)好,向有錢、有權、有勢的人這邊靠攏就對,修道是在修給人看的、修如何能賺大錢?二者看法完全不同,但也沒有說那個人的看法才對或不對的問題,只要我喜歡,也沒有什麼不可以,等到中獎時,不要怨天、怨地,歡喜就好。每當夜闌人靜回憶童年時,出生在鄉下,農人的生活很苦,沒錢買鞋子給小孩穿,小孩上學都打赤腳,與軍公教子女讀書都有補助,都有皮鞋穿,有些農家子弟沒有補習費,無法到老師家裏補習,考試都考不及格,是真正的放牛班,但放牛班之小孩家裏有養牛耕田,牛要有人養,小孩不是要割草給牛吃,不然就是要牽牛到草園吃草,那就沒時間讀書了,就有些小孩很爭氣,一放學或假日,省得割草養牛而浪費時間,就牽著牛出門,小孩戴著斗笠,騎在牛背上,看牛吃草(飼牛),他就騎在牛背上讀書,是道地之飼牛囝仔,小孩很天真,也不會怨言,因為出生的環境不好,但很有志氣,會努力讀書求上進,沒有因為家庭清苦而交到壞朋友,走上歧路而變壞,長大了,也當上了官,讓鄰居大吃一驚,這就是毋成猴之典故。
挖人古祖墳,是件傷天害理之缺德事,也不必以任何理由來自圓其說,凡事要能先存諸己,後存諸人。如有古墓,土地被登記為國有,大多是國民政府38年逃難來台後,為利於統治台灣蕃薯國,而於實施全國土地總登記時,當時台灣的祖先子孫已相傳至第四代了,子孫眾多,外來的土匪政權,以有讀書的高級外省人之姿 ,欺負未讀書的台巴子本省人,非得要將有繼承權人的子孫全部蓋章,才肯讓子孫登記為土地所有權人,缺個印章也不行,既使想登記為祭祀公業所有,也不讓子孫登記,要由政府代管九年,期滿仍未登記,即逕行登記為國有,但有權有勢的國營事業、黨營事業,只要去登記,也不必證明文件,說那塊土地是他們的,就登記為他們所有,老祖先於日據時代都是務農,頂多會講些日本話,沒錢讀書,國文一竅不通,土匪政府不讓你登記,就得摸摸鼻子走人,也不敢多說話,以免被抓走而找不到人,所以為什麼會有那麼多國有、國營、黨營事業土地?原因在此,且黨政不分,變成都是土匪的土地,老祖先的土地就這樣被搶走,最可憐的是原住民祖先的土地都被搶光了,除非後代子孫能拿得出日據時代的戶籍謄本,來證明土地是老祖先自己開墾而來,向新政府討回土地以外,其他一點辦法也沒有(清朝時期並無戶籍登記制度,土地明明是自己祖先所開墾而來的,因苦無文字證明文件,當然就無法證明土地就是自己祖先所有),上一代外省籍統治者搶奪人民財產,欺負、糟蹋本省人,所幹的好事,老祖先當然心有不甘,而種下後代藍、綠子孫,不共載天之台巴子與外省豬之省籍情節仇恨(台巴子-在諷刺傻子、呆子、土包子之意,外省豬-在諷刺很番、沒信用、有理說不清、說翻臉就翻臉、無惡不作,自己卻不知道之意、強國奴、日本狗間之意識相爭),所以要挖人古祖墳前,非與亡魂對話,取得其同意,是動不得的,以免又挑起高級外省人與台巴子間之歷史仇恨。因陰、陽已長期和睦相處,相安無事,如純以商業、都市發展,以利益為唯一考量,於未取得其同意前,硬是要去動古墳,換來的結果是會雞犬不寧的,如硬要挖人祖墳前,有先將自己祖先的神主牌,只有一塊小小木板,只記載祖先姓名而已,同樣也以嫌過年過節要祭祖、清明節要掃墓,很麻煩,將神主牌由貢桌拿下來,用報紙包起來,拿去空曠地,打火機一點,把他燒掉,才去挖人祖墳,那還說得過去,也可減少祭祖、掃墓之麻煩?去動別人古墳,以後發生問題時,雙方祖先會於陰間打起官司來,敗訴的一方之子孫就會遭殃,也就是因果定律之殃及子孫之自然律,輸的一方要賣掉子孫來賠償對方的,所以為什麼年輕力壯,正值事業巔峰年,無緣無故意外身亡、病故、住進看守所、猛爆性肝炎住醫院、吸毒、殺人、放火,毀掉子孫是要用來還債用的,其道理在此,不知者不怕,知者就會收斂。問題在於神主牌可以燒掉嗎?你敢燒嗎?牛頭、馬面會不會找上門來?如自己不敢燒自己祖先的神主牌,而要去挖人祖墳,則雙方的祖先與祖先間也會開戰,算帳的,到最後受害的還是起意去挖人祖墳的自己的子孫,為什麼其子孫於人生旅途會那麼坎坷?道理在此。如整個腦筋都是在想錢,好事不會做,還開廟宇、道場來讓人修道 ,不是在欺騙社會,來行賺錢之錢道嗎?是會讓人啼笑皆非(詳儒者發冢一文)的,但還是有很多人跟隨,因智慧不同之故也,但也不能怪他們,因為他們所處的環境是如此,是物以類聚的道理。所以能學到毋成猴、猴囝仔之道。修心,修內在美,也就是外化內不化,有包容心,就可減少不必要的困擾、爭端,也不會殃及子孫。多積一點德,以造福子孫,就是修道。光是用嘴巴講,只會說不會做,用嘴在唸經,手在摸奶,欺騙社會是沒有用的,老天以人影來管理世人,是看得一清二楚的,不要以為人不知。須知道人會生病,是自己找來的(病是自家生),是犯了錯,引發了靈魂生病的,並不是肉體在生病,靈魂一生病,元神(谷神、主宰靈)離體了,只剩下肉體而身上沒有主宰靈,肉體就連動生病,有如行屍走肉,但自己根本都不知道自己的主宰靈跑掉了,當成流浪漢遊玩去了,身體跑進來邪靈來,與他本來的本靈不相同,跟他講話,就會不協調而變成自言自語,吃藥、住院治療都醫不好,靈魂不醫,只從醫藥的化療、標靶、雙標靶、下手是醫不好的。但要找回原來之元神(本靈)並非易事,除非其父母親有修道,德行很好才有可能找回來的,靈魂醫好了,病就好了,因為是無形在主宰有形,是老天在當家,不是世人在當家。如父母親也不修道、無德行,只顧賺錢,把病患送入精神院,那只有吃鎮定劑吃到死為止,永遠好不了的。所以為什麼有那麼多精神病患會殺人,送去住院、醫也醫不好?其祖先死的不明不白,前世的殺人犯轉世後,被前世被殺死之人也轉世後找到其本靈時,就要來討回公道的,一報還一報,誰也怪不了誰的,世人是拿老天沒辦法的。多知道一點道理,少犯點錯,回復真性,造福子孫,才是來當人的目的。名、利、權、勢,雖然是很好用,但要用物,不能被物所用,否則殃及子孫,或到老時,死也死不了,活也活不了,躺在病床皮皮挫,望錢興歎,後悔則已遲了。願大家平安。
2018年4月22日 星期日
2018年4月4日 星期三
養形不足以存生,名譽之觀,不足以為廣;黑白之朴,不足以為辯-養真性與養外表、名利不同;善惡及搶人民土地、財產,政治之因果循環很可怕。
天道篇:視而可見者,形與色也;聽而可聞者,名與聲也。悲夫,世人以形色名聲為足以得彼之情!夫形色名聲果不足以得彼之情,則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而世豈識之哉!達生篇:養形必先之以物,物有餘而形不養者有之矣;有生必先無離形,形不離而生亡者有之矣。生之來不能卻,其去不能止。悲夫!世之人以為養形足以存生;而養形果不足以存生,則世奚足為哉!雖不足為而不可不為者,其為不免矣。大宗師篇:魚相造乎水,人相造乎道。人之君子,天之小人;天之君子,人之小人。天運篇:夫鵠不日浴而白,烏不日黔而黑。黑白之朴不足以為辯;名譽之觀,不足以為廣。天地篇:性修反德…厲之人夜半生其子,遽取火而視之,汲汲然唯恐似己也。庚桑楚篇:性之動,謂之為。為之偽,謂之失。此幾則立言及故事,道盡天下所有形、名、聲、色(佛家曰:名、聞、利、養,儒家曰:名、利、權、勢)之俗事,性之動(佛家稱:性起的作用),謂之為。為之偽,謂之失。出生來當人時所接受的那條靈,就是代表天性,是為先天八字,一生的命運就照八字在運作,改也改不了,除非有修道(心性),才能返回到道德,有改變心性,才能改變命運,所以說為什麼會殺人、放火、竊盜、吸毒、發瘋、得癌症…等等,都是性所起的作用,當事人也知道這樣作是不對的,但就是無法控制自己,就是一直幹下去(本性所起的作用,稱之為:為。為之偽,謂之失-行為有虛偽,就會失去本來的真性),改不過來,想控制自己,也控制不了,是滿可悲的!到最終變成不可自拔,住進瘋人院、醫院、看守所,為什麼會這樣,莊子於天地篇、庚桑楚篇已說的很清楚,只是世人不解其文章之真義而已,足為天下人之省思。
前已言及:儒家重入世法,釋家重出世法,道家出世、入世並重。隨人之喜好而定其所修之法門,正如天運篇所言:其猶柤梨橘柚邪!其味相反而皆可於口。白話為不管你信阿門、阿拉、阿彌陀佛、玉皇大帝,吃葷、吃素?將來想去天國、極樂世界、天堂?皆適合於當地之國情,並無非信那一宗教不可,只要世人高興,也沒什麼不可以,這叫作信仰自由。所以不論什麼教?其上位之教均原於一,一即是道。萬流歸宗,均歸於一,由道在主宰一切,並不是由那一個教的教主在主宰的。莊子所謂養生,不是要世人吃人蔘、靈芝來進補養身,生字讀性,用之於養生時,就要讀成性字,是要世人養其真性也。觀之天地篇:物得以生,謂之德;未形者有分,且然無間,謂之命;留動而生物,物成生理,謂之形;形體保神,各有儀則,謂之性。性修反德,德至同於初。庚桑楚篇:道者,得之欽也;生者,得之光也;性者,生之質也。性之動,謂之為;為之偽,謂之失。故生即古性字,自明。莊子一書以文言文書寫,國學造詣甚高,辭句又無邊際,常使人摸不到邊,是一本描述世人一生中之生、老、病、死之大法典,也是天律,無法改變。是否如此?別的不必說,就看看左右鄰居及親友之長者,其晚景是否如莊子於故事中所說的意境相同?何以知其然?以簡單的反推法,往前一推,答案就出來了,也不必求神、問卜、問醫生,問問自己,就知道答案。如媳婦為什麼會不孝?由婆婆摸摸自己良心,其於年輕為人媳婦時,有沒有孝順自己婆婆?答案就出來了。兒子為什麼會不孝?由當父親的問問自己有沒有孝順父母?流浪在外,無家可歸之老年遊民,為什麼不回家?年輕時有無拋家棄子,另結新歡或養小三,不顧家庭?答案也一樣就出來了。但後悔已來不及了。玄的很,準到比飛彈打飛機還準,這就是自然法則。
台灣這塊土地隸屬於清朝滿州國政府,當時之地名稱之為蕃薯,就住有原住民,清朝時期福建省、廣東省的一些男人,自稱為唐山(異用字為長山),為漢人,講漢文 (河洛話),冒著生命危險,乘竹筏,渡黑水溝,穿竹草編織褲,以蕃薯藤當褲帶,來台謀生,開墾這塊土地,女人沒有體力渡海,所以能渡海成功安全抵達蕃薯的男人,因沒有同族的女人可娶(唐山過台灣,心肝結歸丸),為了不一輩子當羅漢腳,只好娶本地平埔族原住民女人為妻,生子繁衍下一代,男人離鄉背井來到蕃薯地為了生存,生活是何等艱困?可想而知,現在後代子孫回想起老祖先來台開墾之艱苦情景,就會流淚哭泣。紅毛蕃荷蘭人站領,統治一段時間,被鄭成功驅逐,來台的第一代開台老祖先依滿州國政府之「大清律例」戶律-田宅93.6規定,自己開墾的土地擁有耕作權,年老死亡時,大體就埋葬於自己開墾而來的田地上,清廷派劉銘傳、劉永福來台管理 。中日甲午戰爭,滿州國戰敗,簽馬關條約,滿清政府割讓台灣給日本,台灣改由日本統治,日據時期老祖先所開墾而來的土地,一樣保有耕作權,也發給耕作條,二次世界大戰時日本偷襲珍珠港,被美國投二顆原子彈,戰敗,無條件投降,返回日本,中華民國指派陳儀、白崇禧、謝雪紅來台,發生二二八事件 陳儀為匪諜,回報蔣總統說台灣在叛變,所以殺了無數菁英,據被抓去要槍斃又放回來之長者口述及轉述 ,老蔣計畫八歲以上的台灣人全部要殺光 ,白崇禧回報不是叛亂,而是賣菸衝突 ,才停止槍殺,當時是一卡車一卡車的菁英被抓去以粗鐵線穿過手掌心,綁在一起,推上卡車要載去刑場(愛國東路、金山南路口,現在的郵局)槍斃 ,命令一到,就停止槍殺,全數放回 ,所以白崇禧將軍是台灣的大恩人;國共內戰,國民黨戰敗,逃難來台灣,美國羅斯福總統代表聯合國將台灣移交給中華民國政府,毛澤東戰勝,取國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國政府來台時,騙台灣人說要反攻大陸,所以採高壓之集權統治,只整軍備戰,也不是來台開墾土地,現在台灣所看得到可耕作的土地,都是老祖先辛苦由石頭堆墾荒,將一顆顆石頭撿開,慢慢以鋤頭鏟平泥土而來的,並不是原來就是平地可讓老祖先耕作,老祖先自己開墾土地種田,收成的稻米要繳地價稅、糧稅、水租,作牛作馬賣命耕作,剩下的糧食才能生兒育女,上繳糧食給政府來養軍隊及公教人員吃,但只有軍公教人員最辛苦,也只有軍公教才有功勞,才有退休金;開墾土地務農的下一代子孫,當牛馬種米給軍公教人員吃,就不會辛苦,但一點功勞也沒有。不但沒有退休金,因沒錢讀書,不識字,國民政府來台,雖實施國民義務教育,勉強能上國民小學讀書的農民子弟,也只能打赤腳,穿中美技術合作做成的麵粉袋來當褲子穿 ,軍公教的子女都穿很漂亮的衣服,又有皮鞋可穿,又可減免學雜費,農民子弟也沒有教育補助費,大都是勉強讀到小學畢業後就無經濟能力再往上升學,有能力升學的,都是軍公教的子女,農民無經濟能力讓自己子女繼續升學,被迫留下來務農,還要被有錢讀書的統治者糟蹋,這些子孫吞得下這口差別待遇的恨氣嗎?在中華民國政府統治台灣前期,老祖先都沒錢讀書,不識字,政府又實施全國土地總登記,規定土地未辦理總登記時,由政府代管九年,期滿仍未登記,則逕行登記為國有,問題是老祖先沒錢讀書,不識字,實施土地總登記時,已經是第四、五代的子孫了,上一代已死亡,下一代子孫眾多,繼承人也沒有正式接到政府須辦理繼承之公文,也不知道政府公文是通知亡者或其子孫?因不識字,也無從查起,要去辦登記時,被要求有繼承權之人都要全部蓋章才准登記,因子孫眾多,無法全部蓋章登記,最後土地通通變成國有土地或黨營事業所有,自有的墓園,由自己子孫管理的墓地,也由滿州國時期之土地,被強行登記為中華民國所有。縱然有登記完成的,政府又實施耕地放領政策,一些大地主的土地也因耕者有其田政策,土地減少很多。國民政府又大搞土地重畫、都市計畫土地變更,慢慢的搶走人民的土地,且都市計畫想怎麼變就怎麼變,愛徵收那些土地就低價徵收,大埔及桃園機場週邊土地之徵收,害死多少人自殺?你自殺你的,我變更我的,變更後,就以抵費地低價賣給大財團開發建大樓賺大錢,間接在炒地皮,大財團選舉時就可當金主或上繳政治獻金,供其選舉經費,靠這些錢及不受國會監督的黨營事業挹注選舉經費,來維繫其政權,可萬年執政,後代子孫也不能多說話,話太多,人就會被抓,甚至一抓去就找不到人,子孫對這些警察、警總、調查局、特務恨之入骨,種下台灣人與外省人不共戴天之仇。現在中華民國國民黨政府政權,已被人民以選票推翻,等同已亡國,也應將滿清政府時期的墓園,也要還給滿清時期來台開墾而被國民黨搶去的土地,也要還給開墾者之子孫管理才符合轉型正義,新政府為替祖先討回公道,就制定法律,開始清理黨產、黨營事業土地,因其土地之取得是不公不義,等同搶劫,所以須先將老祖先被搶去的土地要搶匪吐出來,公佈取得土地所有權當時,是花多少錢跟何人購買?來還地於民,也大砍了軍公教人員退休金之原因,以前是逃難來台避風頭,等時機要殺朱拔毛,現在於台灣該搶的土地也都搶完,沒什麼可搶了,就不想反攻大陸,要統一了,要統一可以,把以前搶來的土地先還給人民,人回去大陸就好,兩岸就統一了,還給台灣一個清靜空間,才不會每天為了統、獨爭論不休。台灣人的祖先是清朝時期之唐山祖,既不是中華民國,也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更不是日本國,因為這些政府從來都不是來台開墾土地的老祖先,都是侵略者,以武力來搶老祖先所開墾的土地,僅從事事後之建設,來滿足其政治欲望之軍事強權,所以蕃薯國現在要公投正名為台灣,歷史的恩怨情仇永遠吵不完,那到底統治過台灣的那一國的政府之政策才對呢?老百姓永遠是最無辜的,所以不論政治是如何變化,百姓都要活命,必須要養自己的真性,才能反樸歸真。
出生來當人所秉受的儀則稱之性,不論秉受到的是陰陽人、同性戀、肅殺性之氣,就是命。美就是美,醜就是醜,要能養性,性修才能返德。如因有錢就作怪,去削骨、美容,提名牌包包,當花花公子,開三B驕車,住豪宅。只養形體,外表打扮的漂漂亮亮,光鮮亮麗的,一幅貴婦人、大老闆型、濶少爺,而沒有養真性,是沒有用的,只是在欺騙社會而已(性之動,謂之為-本性所起的作用,稱之為:為。為之偽,是為失-行為有虛偽,代表作壞事,就失去本來之真性)。名譽之觀,不足以為廣。名譽一斤值多少錢?也沒一定標準。當得權、得勢、賺大錢時,名譽就很值錢,眼睛就可長在頭上,仰著天看人;當失勢,不得寵,事業失敗時,眼睛就換位置,長在下顎,頭低低的不敢見人,名譽就不值錢了。就如同裝飾品,剛買回來是很新,很好看。有豪宅,有權有勢時,人人都想來巴結你,等到裝飾品舊了,退色了,失勢、失敗時,人人就會離你而去,也就不好看了。所以名譽看來是無法增強本性的。唯有養生(性),才能增強本性,性修返德,德至同於初。返回了真性,下輩子才不會秉受同樣的儀則,同樣來繼續當陰陽人、同性戀、橫肉臉、厲之人(壞女人、醜女人)…等等,又保養形體是不足以保存性命的,不管你外表的形體保養的多美,如沒有修內在的德行,禍害該到來時,一樣是逃不掉的(養形不足以存生),養不到自己性命的,所以世人有保養外表形體的必要嗎(世奚足為哉)?本性善良就是善良,不會因為人家跟你抹黑,就便成壞人;黑道就是黑道,土匪個性就是土匪個性,不因為去漂白,選民意代表、地方首長,就變成白道,本質就是如此,這是不必去強辯的(鵠不日浴而白,烏不日黔而黑。黑白之樸不足以為辯)。所以說在位時被權勢名利衝昏了頭,無惡不作、作惡多端、橫行霸道,亂搞的結果,到最後就是垮台。故事是如是說,因為是由大小、長短、脩遠,看不見,又是超越時空的道在主宰一切,也沒有人的眼睛能看得到,但又是真實存在的,是否如此?也沒人知道,唯有修道人知此道理,依莊子理論 ,欲望不要太高,台灣目前已豐衣足食,什麼也不缺,惟一是缺德,唯有修道。道者,理也。理者,德也。把所缺的德這一區塊補足,就可造福子孫,如繼再爭下去,會很麻煩,到老時就會知道,參考也不錯。尤其庚子年到來,一切以前不可能發生的事都會發生,是否如此?到時就知道。願大家都能平安!
前已言及:儒家重入世法,釋家重出世法,道家出世、入世並重。隨人之喜好而定其所修之法門,正如天運篇所言:其猶柤梨橘柚邪!其味相反而皆可於口。白話為不管你信阿門、阿拉、阿彌陀佛、玉皇大帝,吃葷、吃素?將來想去天國、極樂世界、天堂?皆適合於當地之國情,並無非信那一宗教不可,只要世人高興,也沒什麼不可以,這叫作信仰自由。所以不論什麼教?其上位之教均原於一,一即是道。萬流歸宗,均歸於一,由道在主宰一切,並不是由那一個教的教主在主宰的。莊子所謂養生,不是要世人吃人蔘、靈芝來進補養身,生字讀性,用之於養生時,就要讀成性字,是要世人養其真性也。觀之天地篇:物得以生,謂之德;未形者有分,且然無間,謂之命;留動而生物,物成生理,謂之形;形體保神,各有儀則,謂之性。性修反德,德至同於初。庚桑楚篇:道者,得之欽也;生者,得之光也;性者,生之質也。性之動,謂之為;為之偽,謂之失。故生即古性字,自明。莊子一書以文言文書寫,國學造詣甚高,辭句又無邊際,常使人摸不到邊,是一本描述世人一生中之生、老、病、死之大法典,也是天律,無法改變。是否如此?別的不必說,就看看左右鄰居及親友之長者,其晚景是否如莊子於故事中所說的意境相同?何以知其然?以簡單的反推法,往前一推,答案就出來了,也不必求神、問卜、問醫生,問問自己,就知道答案。如媳婦為什麼會不孝?由婆婆摸摸自己良心,其於年輕為人媳婦時,有沒有孝順自己婆婆?答案就出來了。兒子為什麼會不孝?由當父親的問問自己有沒有孝順父母?流浪在外,無家可歸之老年遊民,為什麼不回家?年輕時有無拋家棄子,另結新歡或養小三,不顧家庭?答案也一樣就出來了。但後悔已來不及了。玄的很,準到比飛彈打飛機還準,這就是自然法則。
台灣這塊土地隸屬於清朝滿州國政府,當時之地名稱之為蕃薯,就住有原住民,清朝時期福建省、廣東省的一些男人,自稱為唐山(異用字為長山),為漢人,講漢文 (河洛話),冒著生命危險,乘竹筏,渡黑水溝,穿竹草編織褲,以蕃薯藤當褲帶,來台謀生,開墾這塊土地,女人沒有體力渡海,所以能渡海成功安全抵達蕃薯的男人,因沒有同族的女人可娶(唐山過台灣,心肝結歸丸),為了不一輩子當羅漢腳,只好娶本地平埔族原住民女人為妻,生子繁衍下一代,男人離鄉背井來到蕃薯地為了生存,生活是何等艱困?可想而知,現在後代子孫回想起老祖先來台開墾之艱苦情景,就會流淚哭泣。紅毛蕃荷蘭人站領,統治一段時間,被鄭成功驅逐,來台的第一代開台老祖先依滿州國政府之「大清律例」戶律-田宅93.6規定,自己開墾的土地擁有耕作權,年老死亡時,大體就埋葬於自己開墾而來的田地上,清廷派劉銘傳、劉永福來台管理 。中日甲午戰爭,滿州國戰敗,簽馬關條約,滿清政府割讓台灣給日本,台灣改由日本統治,日據時期老祖先所開墾而來的土地,一樣保有耕作權,也發給耕作條,二次世界大戰時日本偷襲珍珠港,被美國投二顆原子彈,戰敗,無條件投降,返回日本,中華民國指派陳儀、白崇禧、謝雪紅來台,發生二二八事件 陳儀為匪諜,回報蔣總統說台灣在叛變,所以殺了無數菁英,據被抓去要槍斃又放回來之長者口述及轉述 ,老蔣計畫八歲以上的台灣人全部要殺光 ,白崇禧回報不是叛亂,而是賣菸衝突 ,才停止槍殺,當時是一卡車一卡車的菁英被抓去以粗鐵線穿過手掌心,綁在一起,推上卡車要載去刑場(愛國東路、金山南路口,現在的郵局)槍斃 ,命令一到,就停止槍殺,全數放回 ,所以白崇禧將軍是台灣的大恩人;國共內戰,國民黨戰敗,逃難來台灣,美國羅斯福總統代表聯合國將台灣移交給中華民國政府,毛澤東戰勝,取國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國政府來台時,騙台灣人說要反攻大陸,所以採高壓之集權統治,只整軍備戰,也不是來台開墾土地,現在台灣所看得到可耕作的土地,都是老祖先辛苦由石頭堆墾荒,將一顆顆石頭撿開,慢慢以鋤頭鏟平泥土而來的,並不是原來就是平地可讓老祖先耕作,老祖先自己開墾土地種田,收成的稻米要繳地價稅、糧稅、水租,作牛作馬賣命耕作,剩下的糧食才能生兒育女,上繳糧食給政府來養軍隊及公教人員吃,但只有軍公教人員最辛苦,也只有軍公教才有功勞,才有退休金;開墾土地務農的下一代子孫,當牛馬種米給軍公教人員吃,就不會辛苦,但一點功勞也沒有。不但沒有退休金,因沒錢讀書,不識字,國民政府來台,雖實施國民義務教育,勉強能上國民小學讀書的農民子弟,也只能打赤腳,穿中美技術合作做成的麵粉袋來當褲子穿 ,軍公教的子女都穿很漂亮的衣服,又有皮鞋可穿,又可減免學雜費,農民子弟也沒有教育補助費,大都是勉強讀到小學畢業後就無經濟能力再往上升學,有能力升學的,都是軍公教的子女,農民無經濟能力讓自己子女繼續升學,被迫留下來務農,還要被有錢讀書的統治者糟蹋,這些子孫吞得下這口差別待遇的恨氣嗎?在中華民國政府統治台灣前期,老祖先都沒錢讀書,不識字,政府又實施全國土地總登記,規定土地未辦理總登記時,由政府代管九年,期滿仍未登記,則逕行登記為國有,問題是老祖先沒錢讀書,不識字,實施土地總登記時,已經是第四、五代的子孫了,上一代已死亡,下一代子孫眾多,繼承人也沒有正式接到政府須辦理繼承之公文,也不知道政府公文是通知亡者或其子孫?因不識字,也無從查起,要去辦登記時,被要求有繼承權之人都要全部蓋章才准登記,因子孫眾多,無法全部蓋章登記,最後土地通通變成國有土地或黨營事業所有,自有的墓園,由自己子孫管理的墓地,也由滿州國時期之土地,被強行登記為中華民國所有。縱然有登記完成的,政府又實施耕地放領政策,一些大地主的土地也因耕者有其田政策,土地減少很多。國民政府又大搞土地重畫、都市計畫土地變更,慢慢的搶走人民的土地,且都市計畫想怎麼變就怎麼變,愛徵收那些土地就低價徵收,大埔及桃園機場週邊土地之徵收,害死多少人自殺?你自殺你的,我變更我的,變更後,就以抵費地低價賣給大財團開發建大樓賺大錢,間接在炒地皮,大財團選舉時就可當金主或上繳政治獻金,供其選舉經費,靠這些錢及不受國會監督的黨營事業挹注選舉經費,來維繫其政權,可萬年執政,後代子孫也不能多說話,話太多,人就會被抓,甚至一抓去就找不到人,子孫對這些警察、警總、調查局、特務恨之入骨,種下台灣人與外省人不共戴天之仇。現在中華民國國民黨政府政權,已被人民以選票推翻,等同已亡國,也應將滿清政府時期的墓園,也要還給滿清時期來台開墾而被國民黨搶去的土地,也要還給開墾者之子孫管理才符合轉型正義,新政府為替祖先討回公道,就制定法律,開始清理黨產、黨營事業土地,因其土地之取得是不公不義,等同搶劫,所以須先將老祖先被搶去的土地要搶匪吐出來,公佈取得土地所有權當時,是花多少錢跟何人購買?來還地於民,也大砍了軍公教人員退休金之原因,以前是逃難來台避風頭,等時機要殺朱拔毛,現在於台灣該搶的土地也都搶完,沒什麼可搶了,就不想反攻大陸,要統一了,要統一可以,把以前搶來的土地先還給人民,人回去大陸就好,兩岸就統一了,還給台灣一個清靜空間,才不會每天為了統、獨爭論不休。台灣人的祖先是清朝時期之唐山祖,既不是中華民國,也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更不是日本國,因為這些政府從來都不是來台開墾土地的老祖先,都是侵略者,以武力來搶老祖先所開墾的土地,僅從事事後之建設,來滿足其政治欲望之軍事強權,所以蕃薯國現在要公投正名為台灣,歷史的恩怨情仇永遠吵不完,那到底統治過台灣的那一國的政府之政策才對呢?老百姓永遠是最無辜的,所以不論政治是如何變化,百姓都要活命,必須要養自己的真性,才能反樸歸真。
出生來當人所秉受的儀則稱之性,不論秉受到的是陰陽人、同性戀、肅殺性之氣,就是命。美就是美,醜就是醜,要能養性,性修才能返德。如因有錢就作怪,去削骨、美容,提名牌包包,當花花公子,開三B驕車,住豪宅。只養形體,外表打扮的漂漂亮亮,光鮮亮麗的,一幅貴婦人、大老闆型、濶少爺,而沒有養真性,是沒有用的,只是在欺騙社會而已(性之動,謂之為-本性所起的作用,稱之為:為。為之偽,是為失-行為有虛偽,代表作壞事,就失去本來之真性)。名譽之觀,不足以為廣。名譽一斤值多少錢?也沒一定標準。當得權、得勢、賺大錢時,名譽就很值錢,眼睛就可長在頭上,仰著天看人;當失勢,不得寵,事業失敗時,眼睛就換位置,長在下顎,頭低低的不敢見人,名譽就不值錢了。就如同裝飾品,剛買回來是很新,很好看。有豪宅,有權有勢時,人人都想來巴結你,等到裝飾品舊了,退色了,失勢、失敗時,人人就會離你而去,也就不好看了。所以名譽看來是無法增強本性的。唯有養生(性),才能增強本性,性修返德,德至同於初。返回了真性,下輩子才不會秉受同樣的儀則,同樣來繼續當陰陽人、同性戀、橫肉臉、厲之人(壞女人、醜女人)…等等,又保養形體是不足以保存性命的,不管你外表的形體保養的多美,如沒有修內在的德行,禍害該到來時,一樣是逃不掉的(養形不足以存生),養不到自己性命的,所以世人有保養外表形體的必要嗎(世奚足為哉)?本性善良就是善良,不會因為人家跟你抹黑,就便成壞人;黑道就是黑道,土匪個性就是土匪個性,不因為去漂白,選民意代表、地方首長,就變成白道,本質就是如此,這是不必去強辯的(鵠不日浴而白,烏不日黔而黑。黑白之樸不足以為辯)。所以說在位時被權勢名利衝昏了頭,無惡不作、作惡多端、橫行霸道,亂搞的結果,到最後就是垮台。故事是如是說,因為是由大小、長短、脩遠,看不見,又是超越時空的道在主宰一切,也沒有人的眼睛能看得到,但又是真實存在的,是否如此?也沒人知道,唯有修道人知此道理,依莊子理論 ,欲望不要太高,台灣目前已豐衣足食,什麼也不缺,惟一是缺德,唯有修道。道者,理也。理者,德也。把所缺的德這一區塊補足,就可造福子孫,如繼再爭下去,會很麻煩,到老時就會知道,參考也不錯。尤其庚子年到來,一切以前不可能發生的事都會發生,是否如此?到時就知道。願大家都能平安!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