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第53章:「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服文彩、帶利劍、厭(饜)飲食,財貨有餘,是謂盜誇(夸)。非道也哉!」、盜跖篇第2節:「盜跖大怒…此夫魯國之巧偽人孔丘非邪?爾作言造語,妄稱文武,冠枝木之冠,帶死牛之皮,多辭繆說,不耕而食,不織而衣,搖唇鼓舌,擅生是非,以迷天下之主,使天下學士不反其本,妄作孝弟,而僥倖於封侯富貴者也。子之罪大極重,疾走歸!不然,我將以子肝益晝餔之膳!」。此則立言及孔子認為盜跖是江洋大盜,要去勸化他要改邪歸正,反而被盜跖痛罵一翻,敗興而歸的故事是在說明什麼?文辭看來簡單,但意境很深,是在闡述肚子大但無學問,頭腦聰明但無智慧,與古代之軍閥、地主類似,今人稱之為:土霸王(惡勢力)、土財子(田僑仔)、見不得人好而生言造語、迷惑或為評論是非,去說些冤枉人的不實言論(佛家稱為:造口業),興風作浪,讓人起衝突,認為自己腦筋很好,別人腦筋比不上他,而洋洋得意在心頭,政客不知其如此造業之惡行是會引來失智症、殃及子孫的,很可怕,讀者於夜闌人靜時可慢慢去體悟、深思,可悟出很多道理出來。
孔夫子是讀書人,盜跖是江洋大盜,個有不同之中心思想,孔子想以讀書人的觀點去勸盜跖,反而被盜跖痛罵的落慌而逃故事,因為是故事,所以讀者不能將其誤認為盜跖對孔子不敬,出言詆譭孔子,因為是故事需要,才以一文一武之二極人物來寫故事,讓世人看了會咬牙切齒,所以不能上當喔!人不能生言造語,冤枉或陷害他人,這種作言造語(莊子稱:作言造語,佛家稱為:造口業)之人之言行是會遺傳的,後代子孫有可能會青出於藍而青於藍(有其父母,必有其子女-什麼蛇產什麼卵),造語者不知自己是造語者,還得意洋洋想教訓他人,但造語者自認是秀才,此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迷惑天下人之故事,是在激發世人對不同事務的認知與將來所產生之不同結局,意境深遠,政客不知其缺德、無恥心之治國方式是會殃及子孫的。莊子國學造詣之高,天下第一人,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不論嘻、笑、怒、罵,皆可成章,看得懂的人一看就懂,而且會拍案叫絕,看不懂的一樣是看不懂,還誤認天下第一名之國學大師怎麼會寫出這種粗俗的文章?此節故事事實上是在罵世人,但故事文句中沒有一個字看得出來是在罵人,這就是他的高竿之本事,看看目前的社會狀態是否如此?就可體悟出此故事內容,值得世人深思。
讀老莊的文章,如僅以文言文解釋為白話文的方式來解讀其文義,只能用於學術研究,但會乾燥無味,看一看就不想看了。但有悟出其意境出來,就不一樣了,必竟老莊是修道高人,是在走雲端的,等同超博士的級數,他們講的話由小學生或國中程度去解釋其文章,往往會解釋的牛頭不對馬嘴,鬧出笑話而不自知的。朝甚除:是在比喻政府官員高高在上,在拼政治,不拼經濟,不能傾聽百姓心聲,無法接地氣,事事以選舉為考量,只要能選贏就是好政策,那百姓就可憐了之意。田甚蕪:是在比喻世人沒有在修,未經營心田,讓內心五欲橫生,六根不清靜,事事向錢看、爭權奪利之意。倉甚虛:是比喻掏空國庫、肚子沒料之意。服文采:是比喻穿的西裝筆挺,地政人員把日據時期已辦理保存登記之土地,於總登記時,也不核對土地台帳、不動產登記簿,只要看到土地沒有登記到,就公告,將已辦保存登記之有主土地當成無主土地,逕行登記為國有,所以才會有那麼多的國有土地,應該登記原因是要登載:未換發所有權狀才對,別人辛苦取得的所有權才能獲得保障,地官卻直接將有登記的土地變成未登記土地,等同地官可明正言順的來搶奪人民土地。後世子孫也不知道,等到發現時已為時已晚,理論上沒有核對底冊就是有錯,對於發現明顯錯誤的,地官就要主動給予更正回去,但地官就是不給予更改,會說登記有絕對的效力,也不修法,要維護自己權利,要百姓自己去打官司,這就是服文采,比喻官員高高在上,不知民間疾苦之意。世人打扮的很時髦,像闊少爺、貴婦,比賽誰出國比較多次?誰住豪宅?自己認為很有錢,跩得很,殊不知以有修道之人之觀點是否會認為:有錢,肚子又有料,才是有知(見)識之人;有錢,肚子沒料,俗又俗,沒知(見)識,沒氣質,雖是土豪、田僑、富豪,也是大草包、土包子一個?均包括於服文采之內之意。帶利劍:是比喻為人有菱有角、以權勢壓人、講話帶刺傷人之類,例如砍別人退休金,砍得很過癮,不砍,基金會破產,但物價年年高漲,年齡日益老化,醫藥費開銷日增,退休金砍了以後,生活會變苦,不夠開支,遇有退休人員抗議時,就罵退休人員是米蟲,且抗爭的越厲害,就砍得越兇,問題沒解決,反而引發不敢消費,造成經濟停滯,店家一家家的關門,所造的罪孽最終都會迴返回來傷害到自己之因果報應,很可怕的。國會議員、政務官薪水及高薪酬庸的肥貓就不必砍,財政也不會破產,改革別人很容易,改革自己很難,此特權就是帶利劍之意。厭(同饜字)飲食:窮人三餐不繼,有錢人及高官三餐大魚大肉、外國風味飲食,吃的肥吱吱的之意。貨財有餘:是比喻賺錢能力超乎常人,如賺黑心錢、不義之財、壓榨員工、貪污、逃稅、作假帳、印股票換鈔票、包工程偷工減料…等等之意。盜誇(同夸字):誇,炫耀也。白話為膨風、臭彈也。取富貴、名、利,不以其道者,為邪(非道也哉)。故盜取不義之財,來向外炫耀誇說自己很有錢。很多人生活難過,有些人可冒貸、詐貸,向銀行猛搬錢,過奢侈浮華生活之田僑仔,腦筋用錯地方之黑、白道惡勢力,都算是竊盜(盜誇)現象之意。
不論故事中是孔夫子或盜跖的觀念那一個才對?中晚年都會產生不同的結局,對與不對都沒關係,只有善、惡隨人的靈魂在走,黑道會有盜誇現像,白道也有盜誇現像,但盜亦有道。盜取別人的東西救窮人,為義賊,老天或許還會原諒,如盜取的東西是為私,別人眼睛所看不到的,老天的眼睛可看得很清楚的,一般於身體、事業、婚姻、家庭、子女中,都會中到其中一個或二個獎,為什麼別人不會生病,但有的人一生都在吃藥看醫生?為什麼別人事業很順利,鴻圖大展,有的一年換24個老闆,還會失業?為什麼一個圓滿的家庭,父母離異,使小孩父不詳,讓小孩心靈受折磨?為什麼別人家的小孩很爭氣上進,而有些家的小孩會吸毒、殺人、放火、一天到晚在闖禍?問題就出自於此。黑道是可恨,有的白道比黑道更可惡,權力很好用,但用過頭了,有關係就沒關係,大事化小,小事化無,更厲害的,大事直接化無。沒關係就有關係,得罪了權力核心,就會被查水表。君不見最近有很多紅極一時的名嘴、政治人物50幾、60幾歲就不想呼吸了;有錢就會作怪,拋家棄子,搞換妻,養小三,年紀輕輕就中風皮皮挫?原因就出在這裏。這就很玄了,不知者不怕,知了腳底是會發痲的。同理,政治人物高高在上,權力在手,只要我喜歡,沒有什麼事不可以做的?軍、公、教、農、漁、工,各行業都得罪光光,也無所謂。美其名為改革,不改革還好,如越改越糟糕,用來鬥爭,排除異己時,則選舉不輸到脫褲子也難。連怎麼選輸的也檢討不出原因來,這就是妙理,以責怪是被老共的陰謀、台獨黨綱、假新聞所害,都是別人的錯,自己沒有錯,是沒有用的。想問老天,老天懶得理;問神明、抽籤,剛好碰到神明廻避出差去了,不在廟裏,也是無解,有讀老莊的書,則心知肚明,不會被故事中造作言語、妄稱文武(得了統一會被併吞,獨立中共會打過來之妄想症)、妄作孝弟(教人要孝順,自己卻在宮庭當大官、在上市公司職廠領高薪、在當肥貓、在說經論道給人聽,自己卻不盡反哺照顧老父母之責,偶而回家去看看老父母,給一點錢,就說自己很孝順)搖唇鼓舌、擅生是非、語不驚人死不休之名嘴、政客之言所迷惑,也才能返回真性,以此文與讀者共勉,願人人平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