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29日 星期三

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心困焉而不能知,口辟焉而不能言(真空、妙有-幻有、不是真有)之道理。

        老子道德經終篇第八十章以後之附註另成第八十一章中,特別載明:「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田子方篇:「孔子見老聃,問曰:丘也眩與,其信然與?向者先生形體掘若搞木,似遺物離人而立於獨也。老聃曰:吾遊心於物之初。孔子曰:何謂邪?曰:心困焉而不能知 ,口辟焉而不能言,嘗謂汝議乎其將:至陰肅肅,至陽赫赫。肅肅出乎天,赫赫發乎地,兩者交通成和而生焉。或為之紀,而莫見其形。消息滿虛,一晦一明;日改月化,日有所為,而莫見其功。生有所乎萌,死有所乎歸,始終相反乎無端,而莫知乎其所窮。非是也,且孰為之宗!…孫叔敖曰:方將躊躇,方將四顧,何暇至乎人貴人賤哉!…既以與人己愈有。」、知北遊:「且夫博之不必知,辯之不必慧,聖人以斷之矣。若乎益之而不加益,損之而不加損者,聖人之所保也。淵淵乎其若海,巍巍乎其終則復始也,運量萬物而不匱,則君子之道,彼其外與!萬物皆往資焉而不匱,此其道與!」此幾則立言與故事是在闡述天地萬物產生之前,即物之初,是一派寂靜空虛之無極真空,未層遭受污染的大道就體現於此間(道家稱為無極、太極-無形、有形。佛家稱為如如不動),世上修道學佛的眾,但都只學到皮毛,甚至連邊與皮毛都沒沾上,有的沒修還好,把方向、方法搞錯了,反而越修越糟糕,所以想要體悟大道的至真至全之美,就必須撰讀田子方篇所舉例之10則寓言故事,反復去悟道,其要訣,只有一個「真」字(自性、真性、靈性-即谷神也),才能遊心於物之初,學第10則孫叔敖不取、而去於相(佛家稱:不取於相,把妄想、執著打掉),先忘福禍,外生死,知所見到的一切相都是假相,是幻有-假有、妙有,不會久留,修到最後,連體、相、作用都沒有了,就空空如也,了不可得,才能回復自性(反其真)。第11則楚王與凡君(近臣)在談論凡國興亡之寓言,凡君(修道的形象),能夠知存亡在我,不以得失為念,國家存亡,對他並無損益。在說明真存道存,真亡一切皆亡之道理。有此概念,才能返其真,就沒有閒工夫去管人間高貴、卑賤的事,知大富大貴不一定就快樂;窮困之人不一定就不快樂,如此,就能無為而無所不為(心裡什麼事都知道,但外表看起來是若無其事),無知而無所不知(外表像凡夫,看不出是修道高人,但實際是修道高人),境界相當高,讀者可参考之!
        孔子去見老聃,看見他正在打坐 ,形體像木頭人,猶如木頭神相,孔子以為自己眼花看錯人,懷疑剛才老聃在打坐時,真的是木頭人嗎?老聃說:我正遊於父母未生我前之真性(物之初)。孔子說:這句話是怎麼說呢?老聃說:道體至虛至玄,超言意表。我的心困惑,想知道它而不能知,我的口想說它又無法言說。知者,喪其真;言者乖其體。困:困惑也。辟:開也。說明至道深元,言之所不能論,故口雖開而難言,又超言意之表,故困焉、辟焉。物初之境,非言可說,非知可知,我就嘗試說個大致的情形。陰氣寒冷,陽氣酷熱。肅肅:寒冷也。赫赫:酷熱也。寒氣從天而發,熱氣由地而發。冬天時,宇宙熱能量由大地吸收儲存,夏天時大地才將熱能量釋放出來,保持熱能量之不增不減(夏至一陰生,冬至一陽生也)。夏天,陽光本來就熱了,再加上地熱蒸發,天地上下交相熱,人就過著如同住在烤箱內烤麵包、地瓜般之生活;冬天陽光較弱,熱氣不足,又加上大氣中之熱能被大地吸走,所以寒冷難耐,人就是須受此自然律寒暑之變之規範,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世人如果太聰明,以住冷氣房、暖氣房來調節溫度,就會變成如草莓、飼料雞一樣,沒抵抗力、適應力 ,最後整身都是病,原理就是如此!陰陽兩氣交通而生成萬物,或許有個綱維(紀綱)在控制著,但就是看不到這個東西(意謂冥冥中有一個真道在,真道無形跡可見,真宰無形,立於陰陽之先,而為物之初也,暗指真宰)。陰陽兩氣在真道作用下 ,一消一長互相消息的規律,如四時的交替,炎涼的變化。白天、晚上,日益變化不息,日夜化生萬物,無時無刻都有所作為,只是任其自然,故無功。萬物的生命從真道那裏萌發出來的,死後又回到真道那邊去(意即萬物從那裏來,將來就要回去那裏)。生死相反相因,是無法得知其源頭及終極點的。所以人死後,靈魂跑到那裏去,沒人知道,只有亡者自己的靈魂知道而已。如果不是真道,誰又能主宰呢?學理上是作如此之解釋的。但用之於修道之日常實務,則又是有不同的意境的。
        道是宇宙的真理,居於無極真空之理天,在主宰萬物之生靈。道者,理也。理者,路也。是一條生靈回歸理天所必經之路。初降生來當人時,一條真靈由玄關而入,此靈就受道(白話稱為老天、天公伯)在主宰的,自己根本不知道有這麼一回事。要等到長大,受社會環境影響,迷惑失真,有去修道時才知道原來關鍵、樞紐就在此。所以為善、為惡?不必擔心別人不知道,老天是看得清清楚楚的,一切果報最終會真實的呈現於每人之晚景中,逃也逃不掉(無所逃於天地之間也)的。看看有人一睡不醒就回去報到、有的傻傻的不醒人事,雞同鴨講,一出門就不知道怎麼回家、有的人皮皮挫,不良於行、有的人插管進食,死也死不了,活也活不了,望錢興歎,有錢不會自己用,要請看護、瑪莉亞、醫師來幫忙用…等,種種不同晚景,留財產讓子孫來打官司,人是知道,但一點辦法也沒有,此時就知道答案了!所以世人要好好與道(真宰)來打交道,交朋友,不能離天離道或悖離道德而行,否則只能以自作自受(文言文為:毒哉兩字)四字來形容了,沒有人有能力與老天作對的,所以老天最大,人拿老天一點辦法也沒有。道體是看不到、摸不到、打不到,而又真實存在的。說沒有,又好像有;說有又好像沒有。而確實又是在主宰著萬物的靈性(老子第六章所言之:谷神不死-即靈魂不滅定律。人的軀殼會死,換個軀殼繼續又以原來之靈魂轉世活著),這就是玄,也是妙。陰為冷,陽為熱。以神代表陽,鬼代表陰。修道人感應到神來時,身體會發熱;感應到鬼來時,身體會發冷。一般修道人僅能單向承受冷與熱,但負有任務之修道人有經過磨練,能雙向同時承受冷與熱而若無其事之功力。肅肅與赫赫同時來到,也不當成一回事,有此功力,才能感應道交(即相應也)。
        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這是天律(即自然法則),老天所規定的。既:盡也。古之真人盡量為人、幫忙別人,付出後可減輕自己身體的負擔,無藏,故有餘,不論是遭遇到多大的困難、災難,都能安全度過,且越幫忙人,自己獲得的利益也越大。古時范蠡幫助越王句踐打敗吳王夫差後,即辭官歸故里,改名換姓為陶朱公之故事得以證明內在富有,不會窮,有形鈔票之富有,不是真富有。知有與多藏之不密,為人、與人,不惟無損於己,且有益於己(見2017年5月7日文種知亡之所以存一文)。這就是修善之可貴,也就是白話所說的:無債一身輕也。股票上市之大老闆鈔票很多,但觀之其資產負債表、損益表,借、貸平衡,鈔票很多是從銀行搬出來的,或印股票換鈔票而來的,雖然公司很有錢,照常要繳銀行利息還債,也有其壓力在,但有錢不一定快樂,如能盡量為人、與人,不要壓榨、剝削員工,商品寧可少賺一點,不求暴利,即可釋放壓力,此種修善,就會更快樂的。老子怕世人不解此道理,故於道德經最後一章以附註方式為之,來提醒世人。天律(即自然法則也)何以不可違?因世人太聰明了,事事向錢看,只有鈔票最可愛,認為倫理、道德、禮義廉恥不值錢,是落伍的。以竊鉤者誅,竊國著為諸侯之觀念,能取得政權才是老大。於當上大官,權力在握,如果亂搞,人民也拿大官沒辦法,因為法院是他們家在開的,可大事小辦,辦到沒事;也可小事大辦,辦到底。但一個政策錯誤,或政商掛鈎之貪污案,以機密案來處理,不讓世人知道,這些決策會影響到多少眾生?有無因果責任?老天清楚得很,是不會放任不管的,沒多久時間,就會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到其自己或其下一代,且無所逃於天地間的。世人以鈔票、權力為其來當人之目的,問題在於這個世界是世人在當家?還是老天在當家?世人須先搞清楚。以及老天會不會同意世人違逆天理行事?世人那麼聰明,於人間發展武器、毒氣來賺錢,破壞大自然還尤嫌不足,又要發展武器到外太空去賺太空財,則勢必引發大自然之反撲(見老子第39章)。所以為什麼新冠病毒死那麼多人、大雨下不停,下到水庫要潰堤,人間皇帝就是拿老天一點辦法也沒有。可見世人雖然是聰明,但還是比不上老天爺的聰明,這些都是天律,老莊以他的的智慧,幾千年前就於道德經、南華經中分別告知世人,所以他奉勸世人要尊天,不可逆天,要多修道、積德才能化解災難於無形,至於世人買不買單?賣不賣帳?相不相信?則由世人自己決定,如此才能俯仰皆不得罪於人,因每人之人生觀不同,見解也不同,不能強求一致,也只能由世人自己享受人生美滿之晚景了。願人人能平安!

2020年7月23日 星期四

知天府與葆光(知足者富,心性清淨就不會生病-無病第一利)之道理,就達執拂塵,走雲頂之境界,成仙了。

        齊物論:「夫大道不稱,大辯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道昭而不道,言辯而不及,仁常而不成,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五者园而幾向方矣。故知止其所不知,至矣。孰知不言之辯,不道之道?若有能知,此之謂天府。注焉而不滿,酌焉而不竭,而不知其所由來,此之謂葆光」。天下篇:「天下大亂,賢聖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譬如耳目鼻口,皆有所明,不能相通。猶百家眾技也,皆有所長,時有所用…。悲乎!百家往而不反,必不合矣!後世之學者,不幸不見天地之純,古人之大體,道術將為天下裂」。莊子此節之立言及結語,對道術被搞成四分五裂之無奈!是修道之極致,沒有相當道學基礎的,根本不曉得是在說些什麼的。大法士以現代之語言,文義先解釋,再以白話來說明,讀者即一目了然。
        不稱、不言、不仁、不嗛、不忮五者,皆是個圓物,大道本來由此五者混成的圓通體;世人若將大道涉入於昭、辯、常、清、忮等形跡而予以亂搞時,將使圓通變成四方之物,有稜有角,就不能圓通了。园,同圓字。幾,近也。大道不稱:大道是沒有名稱的。大辯不言:大辯是不用言說的(老子第81章所謂善者不辯,辯者不善)。大仁不仁;大仁是不有意為仁的。大廉不嗛:大廉是不自露鋒芒的(老子稱:廉而不劌)。大勇不忮:大勇是不自逞血氣之勇。道昭而不道:道一經過解說,便不是真道。仁常而不成:仁者滯於一偏言愛,便不能周遍。廉清而不信:過分表示自己的廉潔,就會不够真實。知止其所不知,至矣。一個人知道止於性分之內,就達到知之極致了,不必再往外再求知。孰知:有誰會知道不必經過言說之辯論,及不去解釋道之真義?如果有人知道此道理,就知道天府-文義為:自然的府藏、寶藏、寶庫(涵容大道之心胸也。換言之:是在指至人藏道之心竅-道藏也)。海水怎麼灌水也不會滿,怎麼抽也抽不乾,這叫葆光。葆:藏也。心存光明,藏光不露,故曰葆光。以這幾句以水、光為喻,是在申述天府之義。文義解釋大概如此,接下來用之於日常生活之實務面,意境則大不同。
        道德經、南華經是教人如何修心養性,才能於紛雜之社會中不受傷害、免於災禍、積德以庇蔭子孫。修人之真性(自性、空),照見本性,要世人於社會大染缸中求生活,如何於污染之環境中保持和光同塵,心很寂靜(老子第45章:清靜為天下正),不受金錢、名利、權勢之誘惑,與一般人沒有兩樣,而能如如不動,不起妄心,從外表看起來很不起眼,好像是無三小路用(槌槌、憨憨)的人,但實際上是個修道高人,如此才能如蓮花出污泥而不染,所以要依天地篇第2節:君子不可不刳心焉。刳心:即洗心。修心,靈臺(心靈)要保持清靜(淨),有如水庫之源頭,上游之水源乾淨,下游之水也跟著乾淨,上游的水源不乾淨,下游的河水不論如何做污水處理、防制,本質上還是髒的。是在隱喻人心不清淨,就會生病,一生病,醫生、醫院及醫藥、醫療設備業者就會發大財;人心清淨,不會生病(清靜為天下正、無病第一利-不會生病是修道所得到之第一利益。但是修心只有修道高人知道要用何方法來洗滌心靈-只記得別人的善,不記別人的惡;醫學上只有教用什麼藥水來洗腎,並未教如何洗心,也尚未研發出洗心的藥水出來,是比較麻煩的。天下:是比喻心。正:形容沒病、沒事。心清靜了,什麼病、什麼事也沒有),但相對的這些業者也有可能失業。莊子於駢拇篇已道出:駢拇枝指出乎性哉,而侈於德;附贅縣疣出乎形哉,而侈於性;多方乎仁義而用之者,列於五藏哉;而非道德之正也。世人之所作所為超越道德紅線而不知止時,老天創造發明出以五行來管理眾生之五臟,而不必費力氣,簡單而有效,由世人之五臟來承受病痛,白話稱為自作自受;佛家稱為因果,此為生病原因之理論依據,也就是注焉而不滿,酌焉而不竭,人能維持精神飽滿,體力不衰,與海水一樣,隨時保持不增不減之狀態,而不知道這些體力、精力從什麼地方而來,所以天府及葆光就是不會生病之道理、原理。只是以文言文書寫,如無修道底子,根本不曉得是在說什麼?很可惜!舉個簡單的例子:為什麼洗腎人口那麼多?欲望、鈔票、權力欲看得太重,不知道知足不辱、知足者富-知足第一富(老子第32章、第44章);與知止不殆之道理之可貴,一味追逐名利而不知足、不知止所引起的,知足的人就會感覺很富有,不知足,永遠在追逐名利,那就會很苦,世人寧願洗腎,也不願洗心靈;為什麼有那麼多癌症?心性出了問題;看是那部分的心性出了問題?就由那部分的五臟來承擔病痛。只是世人不相信此道理,只相信鈔票、醫藥,賺錢來買藥進補,西藥副作用很大,吃太多腎負荷過重是要洗腎的,寧願洗腎也不願意洗源頭的心靈,這就沒辦法了,也無藥可救了。莊子於幾千年前所說的話,至今仍一體適用,並無例外,因為是天律(自然法則),無法改變,改變時,行星會相撞,所以改不得的,也不能改,老天也不會同意的。世人不信邪,等到中獎得大病、進看守所、遇到橫禍時才來怨天尤人,則為時已晚了,也只能去找老天理論一徒了,老天又不語,連聽也不想聽的,那只能自作自受了。也就是老子所說的:正言若反。
        莊子於天下篇對各種方術(學術)的淵源和流變過程從整體上進行了追溯和回顧。他說各種方術都可追溯到古代的道術,但道術與方術是兩碼事,是完全不同的。所謂道術是古代天人、至人、神人、聖人,他們尊天保真,遊於道德,兆於變化,對宇宙、人生本原進行全面體認的學說,包涵了宇宙間之一切真理(真實相)。而後世的百家曲士如君子、鄒魯之士,卻僅執一己之見,各執己見,自以為是,就可評判天地,究析萬物,結果就使道術分裂成各式各樣之方術,拘於一方,對大道有所聞的某一方面作學術研究,僅能反映出宇宙間全部真理中的某一個小的方面,無法周遍研究。莊子也對治方術者作了學派之分類,並對各學派的歷史淵源和自身價值進行評論。大道之真理本來是周遍的,但被後世學者僅專精於某一區塊之研究,就認為自己的方術研究是最好的,無以復加的地步。如同醫師看病,本來什麼病都可以看,以後為了專精,又分科系,就如同耳目鼻口,皆有所明(各有各的功能),但不能相通(不能相互替代其功能)。眼科醫師只能看眼睛,不能看耳鼻喉科;耳鼻喉科醫師不能看眼睛。且專精於某一科系之論文寫作、升等,無法將整身部位之病理周遍研究,其實耳目鼻口是靈(心性之意識)所起的作用,心性清淨時,耳聽、目視、鼻嗅、口食之功能就正常,不清淨時某部分的功能就會生病。方術研究僅能趕流行,用於一時,過時了就如同海水退潮了,沒有用了,留下後遺症,研究方術者又一去不回頭的往前衝,其學術研究必定與古人之道術不合。很不幸的是後世之學者,不是天人、神人、至人、聖人,沒吃三把應菜,就想飛上天,就要判天地之美,析萬物之理,大吹法螺。沒見到天地純真之美,與古人對體道之精神,皆隱而不顯,而這些王祿仙、大師、國師、法師在亂搞,個唱個的調,認為相信其道術,將來就可去天國、天堂、極樂世界去,美不勝收。結果把道術分裂成為方術(白話為:邪術、邪教)了(這句話含有在罵假借神明之名在裝神弄鬼,離道以善,險德以行,事實上是踩在道德紅線邊緣行善求名利,掛羊頭賣狗肉來賺錢之神棍、佛棍,將來天國、天堂、極樂世界不但去不成,反而下地獄去了之意思在,但看不懂的人還是一樣看不懂)。其實那裏有天國、天園、極樂世界、天堂?人已死了,躺在棺材內,也不會活起來走路或搭飛機,人要如何去那邊呢?用膝蓋也想得出來啊!只是人死後,靈魂幻化,靈魂之窗(眼睛)靈魂變化成第三世界不同空間之現象而已,人還是躺在棺材內啊!活人還是居住在同一地球(宇宙),心性靜(淨)了,沒妄想,放下了、看開了,沒煩惱,回歸真性(自性)了,現在世人所居住之處所就是極樂世界、天堂、天國、天園;如妄想一堆,胡搞瞎搞,年老時插管、中風、失智、得癌,也不會死,也不會好,很想死以求解脫,但閻羅王拒收,痛苦之情就是地獄。如以現代時空來說,就如同世界各國都有不同之宗教,教中有派,派中又有支派,每一派都認為自己是正宗之教派,都認為自己教派是最好的宗教,努力傳教、唸經、說法,招募會員、學生、信眾,爭取世人認同,而說法者有正也有邪,可對同一法作不同之解讀,可利益眾生,亦可迷惑眾生,成為邪教,把道術搞成宗教商業化,以宗教當成營利事業在經營,搞得不倫不類之意。以前社會位階是士農工商,現在變成商業排名第一,變成商農工士,什麼行業都商業化,讀書人沒有社會地位了,老師就不甘寂寞,在學校教書只教一半,一半留到補習班教,學生沒有去學店補習,考試就考不上。連宗教、行政都商業話,都在爭名、爭利,將讀書人從事教育排在最後,一切都顛倒反轉了,很麻煩,現今世界各國亂紛紛,事事向錢看,只有鈔票最可愛,道德、禮義廉恥不值錢,搞成不男不女、不倫不類,無陰無陽,是非、善惡、正邪,迷惑顛倒的在行事,把整個世界搞得亂成一團,天災、人禍、傳染病毒一次比一次嚴重,造成兩極氣候,讓地球越來越不適合人居住,要怎麼辦呢?應否覺悟,返回真性(自性),以輔萬物之自然。凡事多一點自然,少一點人為,不要去破壞自然,讓地球可喘口氣,讓世人能過著像人的生活?還是要死大家一起死,凡事以鈔票為優先衡量之標的?就看世人自己的抉擇了,願人人能平安!

2020年7月1日 星期三

體悟到「通於一而萬事畢,無心得而鬼神服」-知自己與萬物同體,水乳交融、黃帝遺玄珠,運用於日常生活來實踐(寓諸庸)之道理,即不會迷惑顛倒成今日適越而昔至。

        老子第1章:「有與無,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齊物論第5節:「未成乎心而有是非,是今日適越而昔至也。是以無有為有。無有為有,雖有神禹且不能知,吾獨且奈何哉!第7節:凡物無成與毁,復通為一。惟達者知通為一,為是不用而寓諸庸。」、天地篇:「通於一而萬事畢,無心得而鬼神服…黃帝遺其玄珠,使知索之而不得,使離朱索之而不得,使喫詬索之而不得也。乃使象罔,象罔得之。黃帝曰:異哉,象罔乃可以得之乎?」、天道篇:「知天樂者,無天怨,無人非,無物累,無鬼責。故曰:其動也天,其靜也地,一心定而王天下;其鬼不祟,其魂不疲,一心定而萬物服。」、秋水篇:「莊子曰:鯈魚出遊從容,是魚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莊子以魚來比喻修道高人,佛家把法身大士來比喻佛、如來、菩薩,境界很高,含無量義,可作多種不同之比喻,如來也可說成是經書、經本,也可說成真心、本性(本來豁朗),如同水乳交融了,只說是水也不對,也含有乳;只說是乳也不對,也含有水。此魚非海裏之魚或河裏之魚,所以想修道、學佛之前,要先建立正確之思想、觀念、見解,才能修到正知、正見-通於一(可解釋為1.道。2.心-心淨,什麼東西也沒有。亦可形容為1.無。2.本來無一物,一字多解),不要名,也不要利,無憂慮、煩惱、妄想(佛家稱之為:業障-即是分別、執著),智慧一開,什麼病痛、什麼事都沒有了,什麼煩惱都解決(這叫解脫)了,一點事也沒有(沒事了),連鬼神看見都服你了,知道自己與萬物同體,到最後什麼都沒有,家產、黃金、鈔票通通帶不走,歸於無有之道理,不迷惑顛倒、不善惡混淆行事,就不會相爭,心清靜了,靈魂就往寬敞的天堂之路走(老子第45章:清靜為天下正。天下:比喻心。正:形容沒病、沒事。也就是說:心清靜了,什麼病、什麼事都不會發生的),快樂如神仙,這就是宇宙人生之真相(世間人之生活環境-富而不樂之煩惱與貧而樂之享清福之不同);沒搞清楚儒家孔孟學說之:人之初,性本善。是從人之本性為善(真心)而言;荀子之:人之初,性本惡,是指人之習性不善(壞習慣)而言,聖人則言:人性非善非惡,善惡是一體的;不善的習性去除掉,就回復到善的本性了,社會就無爭了(如佛家所言之:明心見性)。不知道自己是與萬物同體,世界各國就如同人之五根指頭,不知五根指頭之上位均為手腕,五根指頭根本是一體,是一家人,何必相爭,打來打去呢?就如同兄弟在爭產一樣,不是爭得很冤枉嗎?因為不知萬物一體,所以滿腦筋都在想鈔票,積一點德給子孫享也不會,一切為私益,事事向錢看,學到最後還是學到邪知、邪見,起不了作用,也得不到利益(未通於一),有修等於沒有修,有學等於沒有學(沒有辦法解決問題),學成為妖、魔、鬼、怪,外表長得人模人樣(未具備仁義禮智信之五常觀念 ,稱之為:妖,心就像妖魔鬼怪的心是一樣的;具有五常觀念者稱之為:人),迷惑顛倒,製造是非、詐騙、斂財,做惡多端,沒有廉恥心,還以為自己很高明,人不知,鬼不覺,棄善向惡,自己往地獄之門猛竄,所以這些妖魔鬼怪不管在社會上地位有多高?官當得多大?再怎麼有錢?但其心就像是妖怪,也就是罵人的粗話:你不是人。也就是因為不是人,才稱為:妖魔鬼怪。這些人到老的時候,百病叢生,煩惱妄想(起心動念不正所產生之障礙-即業障)一堆,問題一籮筐,想死也死不了,呼天,天不應,呼地,地不靈,錢存在銀行,人躺在病床,無法解決,那就可憐哉!就如同人會不會生病?與自己心性有關,有福德、定力、智慧之人不會生病,這三種人可將生病之因素止住、控制、將病化解成功德,其他的人都會生病。如觀念上認為我有準備一筆老年之醫藥費,以備生病之用,當然有資格生病;與觀念上平時有修心養性,沒有去爭名利,沒有存醫藥費,就沒有本錢,也沒資格可生病。兩者(人與妖)之觀念完全不同,這就涉及觀念之問題,至於要不要改變觀念?從準備生病轉變成不想生病?要不要生病?本來沒有病,心裡整天想著會不會生什麼病?閒著沒事,一有小毛病就去醫院看醫師,拿藥回來吃,想久了,藥吃多了,不病也會病,吃到洗腎,那就麻煩了!至於是要想生病與不想生病?此一觀念,讀者自可去體悟此道理。首揭黃帝(喻最高權位之領導人)遺失玄珠(比喻掌權久了,讓權力腐化,猶如失去大道一樣),想把失去的大道(玄珠)找回來之故事。先指派知(形容善於利用聰明的人)去找,找不到;派離朱(形容眼力很敏銳的人)去找,找不到;派喫詬(形容巧言、善辯、行動又很敏捷的人)去找,也沒找到。再派象罔(形容無心,不執著的人)去找,一下子就找到了。黃帝說:奇怪了!怎麼象罔才可找到呢?故事中,每位主角都有障礙物障礙其視覺,所以都看不到玄珠,黃帝雖然掌最高之權力,但沒有修道,不知道為什麼只有象罔(無心的修道人,沒有障礙,視萬物皆為道,道在萬物中處處可見)才能找到玄珠而百思不解!此則故事是在闡述世人不能利用聰明,鬼頭鬼腦,快、準、狠,狡詐也沒有用,該是你的,就是你的,爭也爭不到,縱然用不正當手法爭到,到最後也會失去的。凡事不能有心,要無心、自然、沒有執著、運用於日常生活來實踐(寓諸庸),心清靜了,就沒有視覺障礙,玄珠才可找得到。與金剛經之:無知亦無得同義。心正了,連鬼神都會臣服於你的!讀者可參考之。
        世間凡人於形、名、聲、色(佛家稱:名、聞、利、養)之紅塵中打滾,想賺大錢、謀取高位,又想修道、學佛,就沒時間照顧年邁之父母、公婆,一心只想於自己年老時,兒女、媳婦能孝順,死後也能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什麼好康(洞)的事都想要,但有此可能嗎?有心求得,則了不可得,被妄想心及貪所障礙,才不能得到利益之故也;無心得,但有專心修道,不必求,也能無得而得,老天會依心電感應(感應道交),將無形之利益(靈性)自動奉送上門來,不會生病,這叫作玄(不可思議);齊物論對這些利益稱之:不知其所自來。修道有修至知有就是無,無就是有(無極、太極);有就是空,空就是有(無就是有,有即是無)。有與無是一,而不是二,只是用之於體為無;用之於相為有,有與無出自同源,是道根,只是使用於解釋體與相之不同,而有不同之假設之名,其實都是一樣的,知此道理(通於一,佛家所說之一為:性、相同時,事、理同時,由名字位至觀行位,一切同時,就圓滿了),則什麼事都解決了(萬事畢,畢:解決也、即沒事了),也已成佛(覺悟)作祖,自自在在,快樂如神仙。無心求得,澹然無極而眾美從之。平易恬惔,則憂患不能入,邪氣不能襲。去知與故,循天之理。故無天災,無物累,無人非,無鬼責。不思慮,不豫謀,其神純粹,其魂不罷(疲),純粹而不雜,純素之道,唯神是守;守而勿失,與神為一;一之精通,合於天倫。能體純素,謂之真人(見:刻意篇)。此概念如以白話來說,修成道、成佛之人,平時人不會生病、有如佛家所言:有金剛不壞之身也;不會有災難、意外發生,有守護神保佑著,不會有婆媳問題、小孩聰明有智慧,不會忤逆、家庭和樂,不會有離婚產生單親家庭…等等之問題。無心求得,沒牽掛、煩惱,心就能放下,已解脫了。能得無所得,有修成道、成佛,就能獲得此利益,所有之問題不就通通解決了。不論怎麼修道、學佛,只是建立於孝道之上,修如何孝?如何順著父母、公婆,守住五倫、五常?如此而已,其他說要怎麼修才能上西天?都是假的,充其量只不過是靈魂之幻化(物化)而已。凡人初修道、學佛,內心都有先入為主(未成乎心而有是非-成見產生之前即有一個是非標準存在)之主觀標準、見解,我執之偏見存在,不效法古聖先賢之看法,就要求後面來修的徒弟,都要聽先來修道、學佛的人的觀念、看法,假使自己無先入為主之定見,而確有是非之觀念存在,以其觀念作為評論是非之標準,就像時間、空間之概念一樣,是抽象的,沒具體標準,隨時都在變化,要去評量是非,就像把話顛倒講、黑白講,顛倒行事,與一般所說的今天去越國而說成昨天到達一樣。依理應該是昨天去越國,今天到達才對,硬要說反話,顛倒是非,顛倒行事,這樣將幻有、妙有、假有之假相,將沒有的事當成有,把假的當成真的。如此,就是像能通天、能預知未來的神人大禹,也無法理解的,那我也沒辦法啊(如同將孝順父母顛倒成孝順子女、孝順寵物才是孝順是同一道理的,意謂必須永恒不變,空寂之道體才是真有,真有就是一,不是二;假有只是假相,隨時都在變化不定,是一也是二,妄想心與迷惑無法去除,無法歸於一,就無法修成道、成佛,有修等於沒有修,修了也起不了作用之意也)!一般修道、學佛之人,也有很多是很認真修,也很認真學佛法、在聽經、唸經,搞了半輩子一無所成,原因就出在把假有、幻有當成真有,殊不知假有、幻有,為假相,而把假的當成真的,修二、三,沒有修至一之層級,是見解、觀念錯誤,還停留於妄想心及迷惑階段所致,只有能通於一,運用於日常生活中(寓諸庸),才能與西方極樂世界相應,修道、學佛就起了作用,才算有修成道、學成佛。
        有關魚為什麼會快樂?不同種又不同科之魚要怎麼樣才能變成為鳥?及通於一之道理,於2013年11月8日修道之快樂及2019年11月27日如何能能修成道二文章中已闡述過了,於此則不再贅述,有興趣之讀者可自行點閱。本文僅就「通於一而萬事畢,無心得而鬼神服。」之道理與讀者分享。畢:結束也。引伸為解決也。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說佛法即非佛法,瞭解如來真實義、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的道理,不異:是一樣的(與有即是無,無即是有,道理是相同的,是中國文言文與外來文譯文不同,意思是相同的)。則對宇宙人生之真實相搞通了、搞清楚了,就等同已成佛作祖了,萬事畢:則什麼事情都解決了;鬼神也很尊重成佛、作祖之祖先、子孫,因有道光、佛光存在,鬼神也因有人修成道、學成佛,間接也沾光,所以邪氣不能襲。其直系卑親屬之兒女、內外孫,有血源關係的都會受到保佑,不會被傷害。妖魔鬼怪一見到道光、佛光,就如同狗一樣,平常在玩耍時尾巴是往上捲,玩得很高興,但一看到有道光、佛光出現,就像碰到鬼一樣,突然驚慌失措,嚇得跑到直尾溜,狗尾巴突然下垂,跑都來不及,又吠起狗螺,跑為上策,道理就是如此。同理,剛出生之嬰兒白天猛睡覺,但到了晚上很愛哭,哭不停,就是妖魔鬼怪在作祟之故,傳統方法是帶去給神明收驚,如果帶去修道高人那邊,高人以手掌心在小嬰兒額頭摸個二、三下,妖魔鬼怪一發覺到怎麼小嬰兒會有道光、佛光出現?知道不好惹,即二話不說,逃為上策,以後就不會來干擾小嬰兒,小嬰兒就會很好睡,晚上就不會一直哭,玄得很。一般修道、學佛都有迷惑,想學有所得,一心求「得」,心還有妄想及貪念存在,但老子的清靜經、佛法之心經、金剛經皆曰:修道無所得,為化眾生(眾緣和合而生的相,稱為眾生),名為得道,雖名得道,實無所得;無知亦無得-得無所得(即清淨心、原來的自性-根本性)。等到修成道、成佛時,則不必去求,靠心電感應,只要心裏想要什麼?老天就知道了,就會給什麼(見天地篇:德人者,居無思,行無慮,不藏是非美德,財用有餘,而不知其所自來,飲食取足,而不知其所從)?這才算是得。未修成道、成佛前,求什麼也了不可得,求不到。
        世人不能去知與故,老是喜歡利用聰明與技巧,開發山坡地建大樓,開墾森林建民宿、遊樂園,破壞好山好水,與大自然對抗,將調節水流速度及氣候之灣沿大河流,予以截彎取直,以加快排水速度,興建水庫蓄水,而將袋地填土用來蓋房子,很會利用聰明;強國為了石油之利益、研發新武器,作外太空軍備競賽,以維護世界和平之名,由邪惡之菁英來策劃國與國間之政治衝突來,不聽話的國家就給與經濟制裁,如引發爭戰則可從中牟利,賺取軍火財,可找藉口、理由,攻打產油國,讓產油國家破人亡、扶持反對黨推翻執政黨,使別人的國家發生內戰,將一個國家分成兩個國家,干涉他國內政,成為邪惡帝國。耀武揚威其霸權,滿腦筋都在想錢,鈔票最好,讓汽機車、飛機、郵輪排放二氧化碳,污染空氣,卻不制定公約來防制空氣污染,破壞了臭氧層,造成極端之兩極氣候,讓地球快無法呼吸,終於引起大自然之反撲,世紀傳染病毒及颶風、颱風、大雨、海嘯、地震、火山爆發,害死、害慘了多少人?卻束手無策,可證明無形大道之威力,人是不能與天(自然)為敵的。這些強國之邪惡菁英(能做決策之政治高層人物)對於自己賺邪惡財之因,造成大自然反撲,使自己的同胞死傷、受難,不知是否會覺悟而生懺悔心,改過向善,來搶救大自然,解救自己同胞?讓地球有喘息的機會,減少天災,還是為了鈔票,繼續搞下去,搞到地球毁滅為止?已是世界強權邪惡帝國不可不正視面對的,也是不可逃避之課題,否則應如何向自己子孫、國人同胞交代?就先看今年(庚子年)大自然如何反撲?看看是世間凡人厲害還是老天厲害?就知道答案了。願人人能平安度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