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稱、不言、不仁、不嗛、不忮五者,皆是個圓物,大道本來由此五者混成的圓通體;世人若將大道涉入於昭、辯、常、清、忮等形跡而予以亂搞時,將使圓通變成四方之物,有稜有角,就不能圓通了。园,同圓字。幾,近也。大道不稱:大道是沒有名稱的。大辯不言:大辯是不用言說的(老子第81章所謂善者不辯,辯者不善)。大仁不仁;大仁是不有意為仁的。大廉不嗛:大廉是不自露鋒芒的(老子稱:廉而不劌)。大勇不忮:大勇是不自逞血氣之勇。道昭而不道:道一經過解說,便不是真道。仁常而不成:仁者滯於一偏言愛,便不能周遍。廉清而不信:過分表示自己的廉潔,就會不够真實。知止其所不知,至矣。一個人知道止於性分之內,就達到知之極致了,不必再往外再求知。孰知:有誰會知道不必經過言說之辯論,及不去解釋道之真義?如果有人知道此道理,就知道天府-文義為:自然的府藏、寶藏、寶庫(涵容大道之心胸也。換言之:是在指至人藏道之心竅-道藏也)。海水怎麼灌水也不會滿,怎麼抽也抽不乾,這叫葆光。葆:藏也。心存光明,藏光不露,故曰葆光。以這幾句以水、光為喻,是在申述天府之義。文義解釋大概如此,接下來用之於日常生活之實務面,意境則大不同。
道德經、南華經是教人如何修心養性,才能於紛雜之社會中不受傷害、免於災禍、積德以庇蔭子孫。修人之真性(自性、空),照見本性,要世人於社會大染缸中求生活,如何於污染之環境中保持和光同塵,心很寂靜(老子第45章:清靜為天下正),不受金錢、名利、權勢之誘惑,與一般人沒有兩樣,而能如如不動,不起妄心,從外表看起來很不起眼,好像是無三小路用(槌槌、憨憨)的人,但實際上是個修道高人,如此才能如蓮花出污泥而不染,所以要依天地篇第2節:君子不可不刳心焉。刳心:即洗心。修心,靈臺(心靈)要保持清靜(淨),有如水庫之源頭,上游之水源乾淨,下游之水也跟著乾淨,上游的水源不乾淨,下游的河水不論如何做污水處理、防制,本質上還是髒的。是在隱喻人心不清淨,就會生病,一生病,醫生、醫院及醫藥、醫療設備業者就會發大財;人心清淨,不會生病(清靜為天下正、無病第一利-不會生病是修道所得到之第一利益。但是修心只有修道高人知道要用何方法來洗滌心靈-只記得別人的善,不記別人的惡;醫學上只有教用什麼藥水來洗腎,並未教如何洗心,也尚未研發出洗心的藥水出來,是比較麻煩的。天下:是比喻心。正:形容沒病、沒事。心清靜了,什麼病、什麼事也沒有),但相對的這些業者也有可能失業。莊子於駢拇篇已道出:駢拇枝指出乎性哉,而侈於德;附贅縣疣出乎形哉,而侈於性;多方乎仁義而用之者,列於五藏哉;而非道德之正也。世人之所作所為超越道德紅線而不知止時,老天創造發明出以五行來管理眾生之五臟,而不必費力氣,簡單而有效,由世人之五臟來承受病痛,白話稱為自作自受;佛家稱為因果,此為生病原因之理論依據,也就是注焉而不滿,酌焉而不竭,人能維持精神飽滿,體力不衰,與海水一樣,隨時保持不增不減之狀態,而不知道這些體力、精力從什麼地方而來,所以天府及葆光就是不會生病之道理、原理。只是以文言文書寫,如無修道底子,根本不曉得是在說什麼?很可惜!舉個簡單的例子:為什麼洗腎人口那麼多?欲望、鈔票、權力欲看得太重,不知道知足不辱、知足者富-知足第一富(老子第32章、第44章);與知止不殆之道理之可貴,一味追逐名利而不知足、不知止所引起的,知足的人就會感覺很富有,不知足,永遠在追逐名利,那就會很苦,世人寧願洗腎,也不願洗心靈;為什麼有那麼多癌症?心性出了問題;看是那部分的心性出了問題?就由那部分的五臟來承擔病痛。只是世人不相信此道理,只相信鈔票、醫藥,賺錢來買藥進補,西藥副作用很大,吃太多腎負荷過重是要洗腎的,寧願洗腎也不願意洗源頭的心靈,這就沒辦法了,也無藥可救了。莊子於幾千年前所說的話,至今仍一體適用,並無例外,因為是天律(自然法則),無法改變,改變時,行星會相撞,所以改不得的,也不能改,老天也不會同意的。世人不信邪,等到中獎得大病、進看守所、遇到橫禍時才來怨天尤人,則為時已晚了,也只能去找老天理論一徒了,老天又不語,連聽也不想聽的,那只能自作自受了。也就是老子所說的:正言若反。
莊子於天下篇對各種方術(學術)的淵源和流變過程從整體上進行了追溯和回顧。他說各種方術都可追溯到古代的道術,但道術與方術是兩碼事,是完全不同的。所謂道術是古代天人、至人、神人、聖人,他們尊天保真,遊於道德,兆於變化,對宇宙、人生本原進行全面體認的學說,包涵了宇宙間之一切真理(真實相)。而後世的百家曲士如君子、鄒魯之士,卻僅執一己之見,各執己見,自以為是,就可評判天地,究析萬物,結果就使道術分裂成各式各樣之方術,拘於一方,對大道有所聞的某一方面作學術研究,僅能反映出宇宙間全部真理中的某一個小的方面,無法周遍研究。莊子也對治方術者作了學派之分類,並對各學派的歷史淵源和自身價值進行評論。大道之真理本來是周遍的,但被後世學者僅專精於某一區塊之研究,就認為自己的方術研究是最好的,無以復加的地步。如同醫師看病,本來什麼病都可以看,以後為了專精,又分科系,就如同耳目鼻口,皆有所明(各有各的功能),但不能相通(不能相互替代其功能)。眼科醫師只能看眼睛,不能看耳鼻喉科;耳鼻喉科醫師不能看眼睛。且專精於某一科系之論文寫作、升等,無法將整身部位之病理周遍研究,其實耳目鼻口是靈(心性之意識)所起的作用,心性清淨時,耳聽、目視、鼻嗅、口食之功能就正常,不清淨時某部分的功能就會生病。方術研究僅能趕流行,用於一時,過時了就如同海水退潮了,沒有用了,留下後遺症,研究方術者又一去不回頭的往前衝,其學術研究必定與古人之道術不合。很不幸的是後世之學者,不是天人、神人、至人、聖人,沒吃三把應菜,就想飛上天,就要判天地之美,析萬物之理,大吹法螺。沒見到天地純真之美,與古人對體道之精神,皆隱而不顯,而這些王祿仙、大師、國師、法師在亂搞,個唱個的調,認為相信其道術,將來就可去天國、天堂、極樂世界去,美不勝收。結果把道術分裂成為方術(白話為:邪術、邪教)了(這句話含有在罵假借神明之名在裝神弄鬼,離道以善,險德以行,事實上是踩在道德紅線邊緣行善求名利,掛羊頭賣狗肉來賺錢之神棍、佛棍,將來天國、天堂、極樂世界不但去不成,反而下地獄去了之意思在,但看不懂的人還是一樣看不懂)。其實那裏有天國、天園、極樂世界、天堂?人已死了,躺在棺材內,也不會活起來走路或搭飛機,人要如何去那邊呢?用膝蓋也想得出來啊!只是人死後,靈魂幻化,靈魂之窗(眼睛)靈魂變化成第三世界不同空間之現象而已,人還是躺在棺材內啊!活人還是居住在同一地球(宇宙),心性靜(淨)了,沒妄想,放下了、看開了,沒煩惱,回歸真性(自性)了,現在世人所居住之處所就是極樂世界、天堂、天國、天園;如妄想一堆,胡搞瞎搞,年老時插管、中風、失智、得癌,也不會死,也不會好,很想死以求解脫,但閻羅王拒收,痛苦之情就是地獄。如以現代時空來說,就如同世界各國都有不同之宗教,教中有派,派中又有支派,每一派都認為自己是正宗之教派,都認為自己教派是最好的宗教,努力傳教、唸經、說法,招募會員、學生、信眾,爭取世人認同,而說法者有正也有邪,可對同一法作不同之解讀,可利益眾生,亦可迷惑眾生,成為邪教,把道術搞成宗教商業化,以宗教當成營利事業在經營,搞得不倫不類之意。以前社會位階是士農工商,現在變成商業排名第一,變成商農工士,什麼行業都商業化,讀書人沒有社會地位了,老師就不甘寂寞,在學校教書只教一半,一半留到補習班教,學生沒有去學店補習,考試就考不上。連宗教、行政都商業話,都在爭名、爭利,將讀書人從事教育排在最後,一切都顛倒反轉了,很麻煩,現今世界各國亂紛紛,事事向錢看,只有鈔票最可愛,道德、禮義廉恥不值錢,搞成不男不女、不倫不類,無陰無陽,是非、善惡、正邪,迷惑顛倒的在行事,把整個世界搞得亂成一團,天災、人禍、傳染病毒一次比一次嚴重,造成兩極氣候,讓地球越來越不適合人居住,要怎麼辦呢?應否覺悟,返回真性(自性),以輔萬物之自然。凡事多一點自然,少一點人為,不要去破壞自然,讓地球可喘口氣,讓世人能過著像人的生活?還是要死大家一起死,凡事以鈔票為優先衡量之標的?就看世人自己的抉擇了,願人人能平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