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17日 星期六

上善若水-身體健康、鈔票、權力,孰重;為善造福子孫,不會白髮人送黑髮人、為惡殃及子孫,何者為宜?

        老子第8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養生主篇:「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 、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大宗師篇第1節:「真人之息以踵,眾人之息以喉。」、應帝王篇第5節:「機發於踵。」、刻意篇第2節:「夫恬淡、寂漠、虛無、無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質也…平易恬淡,則憂患不能入,邪氣不能襲…無天災,無物累,無人非、無鬼責…其寢不夢,其覺無憂,其神純粹,其魂不罷。」、天道篇第1節:「與人和者,謂之人樂;與天和者,謂之天樂。第2節:知天樂者,無天怨,無人非,無物累,無鬼責…其鬼不祟,其魂不疲,一心定而萬物服。言以虛靜推於天地,通於萬物,此之謂天樂」。此幾則立言,是把水比喻為心性,要世人的心性要學習水的德性,很柔軟 ,不要去區分善、惡,一律平等的對待萬物,才能做個隨緣、和善之人。上善:最大的善行。於佛家,所指修行之最高位階為:菩薩;於道家,最高位階,上善所指的為:魚。水性是由高處往下流至大海儲存,水傻傻的,不會使用心機,就只是會在水道上直流,也不會爬坡、轉彎,不會像人一樣會使用心機或拐彎抹角去選擇好水路,除非將水道堵住,水才會改變流向,但還是一樣往下流,都是與人為善,不會與人為惡。不會選擇好壞,眾人所不要的,通通推給水去承受,不論是要將水拿去喝,人體內水份嚴重缺乏時,血液會黏稠,人就會沒體力,比較嚴重者會成昏睡、噬睡,醒不來,或醒得來而眼皮張不開之狀態,把水份補足至能造血狀態,人就會清醒,才會有體力,如不知此原因,一直睡,是會睡死的,人沒有水喝,是活不了的;也可將水拿去清洗物品、厠所、屍體、救火…它都一概接受,不會反抗、拒絕,不會相爭,且什麼地方都可以去,所以就不會跟人起衝突,天下就太平,所以水是在行大善,在救世、濟世,是最慈悲,世人的心性要效法、學習水的德行(性),不要造作、虛偽,不要掛羊頭而在賣狗肉,一切事理均順著自然,不計較、不執著、能隨緣,像水一樣,如用方型的盒子裝水,水就是方型;用圓杯裝水,水就是圓型,隨世人去搞,它都無所謂,這才算是慈悲,行大善,否則就是偽善,只出一張嘴,會說而不會做是沒有用的。

        論語為政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人生到了六十而耳順,七十而能從心所欲而不踰矩,當指像孔子一樣有修儒家思想之修道高人之境界而言,對於一般未修道之凡夫而言,自三代以降,道德不值錢,逐漸淪喪,世代相傳至今,也有人、甚至連有些國會議員也將道德視為是黨國之遺毒,應該唾棄,故很多都是自以為是,別人不是,道德是什麼東西也不知道,不亦悲乎!雖然年齡是六、七十歲了,但還是不知檢討自己有無過錯,只會檢討別人,仍然是將是非、善惡、正邪、利害、次序予以迷惑顛倒,性格暴躁、嫉妒、仇恨心很重,還是看不破(真與妄)、放不下(執著),仍然在胡搞瞎搞的也大有人在,寓言篇第1節稱之為:陳人(老賊-老而不死,謂之賊)。要能像孔子這樣能達到六十能耳順、七十能看得開、放得下,能從心所欲,不踰矩境界之人,則不太多。

        人之年紀只要上了七十歲,閒暇時,就會去思考要如何保養身體,希望不要生病,但會不會生病?不是靠保養就能辦得到的,是要五行與五臟相配合,行事能順著自然,五行不會相剋,才是工夫到位之修道人,不會傷及五臟,也不會生病,要想生病也難,剩飯剩菜照常吃,不會當廚餘倒掉,吃東西不小心掉落地下,撿起來把灰塵擦一擦,照常拿來吃,什麼是也沒有;如胡搞瞎搞,為了名、利、權、勢明爭暗鬥,反於自然行事,五行相剋,心地受到污染,心有毒(佛家所稱之:貪、瞋、癡病毒最毒,比傳染病毒還毒,心地如未受到污染,心清靜-即無住,是不會生病的),心地受到污染,吃剩飯剩菜,食材不新鮮,可能就會吃壞肚子而去掛急診看醫師,身體就會出狀況,想不生病也難,修道工夫有無到位,力道不一樣就是不一樣。有到位時,沒事就會去想,到底辛苦賺錢,是要留給子孫花用,讓子孫來爭奪財產、在打遺產官司?還是留智慧、福德、罪孽給子孫享福、受罪?自己一個人能用多少錢?能吃多少東西?能睡多大的床?是要修心養性,把工作機會讓給年輕人?還是死抓權力、鈔票不放,繼續搞到不能動為止?生病沒子、媳照顧時,有錢有用嗎?…等等之問題。未修道之老年人年紀大了,血氣較衰退,春天、冬天怕冷,腳要穿襪子,脖子要繫圍巾,睡覺時全身都要蓋緊棉被,才能保暖;但有修道之人,血氣不衰,睡覺時腳掌、手肘是要作接收靈氣之功能之用,睡覺蓋棉被時,只要蓋住肚子即可,腳掌、手肘須要伸出棉被外,來接收靈氣,讓體內之水分能轉化成營養素、血氣,晚上睡覺時才不會一直起床小便,才能睡得很恬;相對的,未修道之凡夫,睡覺時整身蓋緊棉被,手肘、腳踝,吸收不到靈氣,體內水份無法轉化為營養素來助長血氣,形成膀胱無力,晚上睡覺就會一直起床小便,睡不好覺。小便排太多,體內水分不足,就容易高血壓;如攝護腺、泌尿系統功能又不好,排尿不正常,腳又容易水腫;膝蓋會無力,不良於行,問題一大堆。但是有修道之高人則不然,會如刻意篇、天道篇所說:憂患不能入,邪氣不能襲,無天災、無物累、無人非、無鬼責。寢不夢,覺無憂,神純粹,魂不疲。睡覺時不會作夢而胡思亂想,睡醒了白天沒有憂愁,靈魂不會疲勞,妖魔鬼怪也不敢靠近他,只要稍為打個盹、睡個小覺,全身就舒爽,比去舒壓舘作spa或去按摩店作馬殺雞更舒適,如此身體就很健康,平時無憂無慮,無天災、無物累、無鬼責,體力不輸給年輕人,全身任、督二脈之氣都暢通,就不必去找醫師,則生活就會過的很自在,什麼問題也沒有,家庭很圓滿,媳婦(台灣話稱為:新婦)、妯娌(台灣話稱為:同姒)、兒女、孫子間相處融洽,知神(保護神)佑之-已達到繕性篇:復其初,致其明了,這就是有修道與未修道之差別。所以享福並不是躲在冷氣房吹冷氣,冷氣一吹就不會排汗,是反自然的;吹自然的風,才是享福、自在,必須要把自然、反自然之道理搞通才行的。莊子這本書(又名南華經)中都交代的很清楚 ,是一本天下難讀又難得之奇書,但又不得不讀,未讀此書,則會虛度人生。

        凡事取虛,不取實,督脈之氣就會通。督脈之氣通,就不會得五十肩。得到五十肩也不算是病,但就是夠人頭疼了 ,筋骨就會今天這邊痠,明天那邊痛,痠骨輪,痛骨節,很難受,但不必怕 ,不會死的,所欠的因果債還完,就不會痛了,所以得五十肩是件很討厭的事,須吃美國仙丹才能舒解,但藥性過了,又會痛。為什麼老人家不能跌倒?一摔倒,骨頭跌斷處都在髖關節處斷裂?原理就是督脈之氣堵住不通,等同長期使用機器未保養,螺絲久未加油而生銹了。人上了年紀,無法運動,骨頭也會生銹,不能轉動,髖關節就容易卡住而跌倒,原理就是如此,這一摔,元氣就會大傷,後遺症可大了,會有併發症,很難照顧。莊子於養生主篇已告知世人:要緣督以為經,保持督脈虛氣之暢通,就可以保養自己的身體(保身)、可以保全自己的性命(全生)-太上感應篇老子開宗明義即道出: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沒有人會害人的,一切疾病、災難,都是善惡之報(因果如形影隨侍在側不離身,故世人須明因識果),自己所招惹而來的、可以服侍老父母,於其壽終正寢時,送上山頭(養親)-現代之葬禮,送葬已改為火化,所以應解釋為:送至殯儀館(火葬場)、可以壽終正寢(盡年),不會有兒女英年早逝,白髮人送黑髮人,讓人見了會鼻酸之情況發生。但是要有前提: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之要件,才能享受到此種好康(好洞)的命運。一切都交代的很清楚,只要世人不迷惑,清醒起來,不要老是作夢,把夢境之假相當真,人生就會活得很自在,名利、權、勢、鈔票、身外之物要如何抉擇?全靠世人自己的思想(觀念、念頭),思與想都沒生病,也無迷惑,念頭能轉正,就能享受天倫之樂,不會年老時,整身都是病,整天跑醫院看醫師,白髮人送黑髮人之狀況也不會發生。所謂修道,就是要體悟出阿門、阿拉、阿彌陀佛、玉皇大帝、瑪莉亞是於不同國度中,為符合當地之國情,由道(即一、性體)所幻化出來的,才會有不同之名字,其實都是同一尊神,如同中國人在中國就取用中國名字,到美國、英國時,就取用英文名字,才符合當地國情,雖然是不同名字,但事實上就是同一個人,道理、原理是相同的,這就是天人合一、天地同體理論,不能搞混了、是就是非,非就是是;有就是無、無就是有;修道就是要能悟出性相是一體、要如何免除災難、世界要如何才能太平、要如何才能使身體健康,家庭平安幸福,這些才是真的;如果是在修貪、瞋、癡,要如何才能賺更多的鈔票、求享福,則都是假相(妄心),不是真的,不能久存,也就是走邪了,最後必定是走火入魔,躺在病床上或插著三管(鼻管、胃管、尿管),由專門醫師、護士、看護來服侍、照顧,真正在享福,那就可憐哉!想後悔也來不及,與其如此,不如不修,反而沒事。老子已道出:上善若水,水是真正大慈悲!才是大善人,人不能沒水,沒水,人活不了,連工廠也會動不了,無法生產,必重傷經濟,如鑿井救工業來應急,久了必造成地層下陷,颱風時會引起大自然反撲,海水倒灌,屆時,則吃這個也癢,吃那個也癢,很麻煩。那到底世人是要事事向錢(權)看,只想股票漲停板,跌停板時要政府護盤?只談政治,不談倫理道德?陰陽、男女不分,只求與世界接軌,不求是否符合自己之國情,搞同志婚姻來逆天、敗壞價值觀念?是要以真心,順著自然,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還是以妄心,反著自然,逆天行事,不必去考慮這些問題,先搞再說,有錢(權)才是王道?由世人自己決定,不要怪天怪地(土話為:哭飫or哭餓-哇哇叫之意)就好。願人人平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