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命僅能算得到別人的命,而算不到自己的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算命人與修道人之觀念、見解不同);性別是老天所賜的(知有所困,神有所不及-修道有跳脫三界,就算不到他的八字命)。
外物篇:「宋元君夜半而夢人被髮闚阿門,曰:予自宰路之淵,予為清江使河伯之所,漁者余且得予。元君覺,使人占之,曰:此神龜也。君曰:漁者有魚且乎?左右曰:有。君曰:令余且會朝。明日,余且朝。君曰:漁何得?對曰:且之網得白龜焉,其圓五尺。君曰:獻若之龜。龜至,君再欲殺之,再欲活之,心疑,卜之,曰:殺龜以卜吉。乃刳龜,七十二鑽而無遺筴。仲尼曰:神龜能見夢於元君,而不能避余且之網;知能七十二鑽而無遺筴,不能避刳腸之患。如是,則知有所困,神有所不及也。雖有至知,萬人謀之。魚不畏網而畏鵜鶘。去小知而大知明,去善而自善矣。嬰兒生無石師而能言,與能言者處也」。現在來聽莊子說故事,稍有國學基礎或造詣較高者,此文言文之故事內容會解釋為白話文,且每個人的解釋都對,但解釋有無進入其意境?竅門在於能否悟出此故事是在比喻或隱喻什麼呢?
台灣俗話有句:「青瞑(瞎子)不驚(怕)槍(魚不畏網而畏鵜鶘),該怕的不怕,不該怕的卻又害怕」,比喻事情不知輕重。凡事不知道日子比較好過,事情知道越多則顧慮越多,掛念在心,如判斷錯誤,反而容易出事。故事中漁夫余且是以網捕獲五尺大的白神龜,白神龜不是被鵜鶘抓到的,白龜犯了要命之失誤,出錯於不怕網而怕鵜鶘所致,如以正常人之判斷,不會去算命,不必用腦筋想,用肚臍想也知道網才是決定是否會被抓之關鍵,鵜鶘雖大,不ㄧ定能抓起巨大之白神龜,還可與其搏命,頂多是受傷而已,也才不會被漁夫抓到。我們的老祖先大多沒讀書,不識字,古時候科學不發達,故人比較迷信,遇到事情會去找有讀書學卜卦的人指點迷津,易經很準沒有錯,神龜也很神,被殺後,龜殼被拿來卜七十二卦,都很應驗,喻算命的人替別人算命算得很準,但算不到自己的命,而收到麵包蟲,如同神龜ㄧ樣雖然很神,但神龜就是沒有算到,自己會被漁夫抓去獻給宋元君宰,用來卜卦(神龜與卜卦者均可比喻為為小知.小聰明,亦隱喻世事難料)。以此在闡述算命人雖然很會算命,常會在媒體大膽預言什麼時候會世界末日?什麼時候會有大地震或什麼大事發生,但都沒有發生,反而是洩漏天機,引起人民恐慌,其應付的因果責任難逃,因算命人只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只知道會發生什麼事,但不知道為什麼會發生?其不知災難與人心性有關,人心性不善才會帶來災難,人心性有將錯誤的觀念改正,人生之方向朝修善積德在進行,則可化解災難,修道如果有修至跳脫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之修道人,算命師再怎麼會算命,就是算不到他的八字命。這就是算命人與修道人之觀念不同。命好、命壞是果,為什麼會有好命、壞命?必有其因。所以不必找人算命,自己算的比找別人算的還準,因為自己幹了什麼好事、壞事,自己比算命仙清楚啊!此算命之故事是在比喻人之智巧是有限度的,聰明也有所不及的地方,更隱喻人算不如天算。此故事相對的也是在隱喻世人喜歡算命、看風水,再怎麼算也沒有用。中國人喜歡找算命師、風水師來算命、看風水,但俗話說:福地福人居,福人居福地,心性善的,就會住到好地點,心性不善的,好地點讓他住,也變成風水不好,與佛家所說的境隨心轉道理相同。別人住的房子或祖先的風水不好,要遷祖墳、換好風水之房子來住,舊地點換成別人去住,不是住的好好的,什麼事也沒有。那又何必找算命師、風水師來算來、堪輿,由自己來算還比別人算的還準之意。與前幾篇故事所說的眾生須受如影隨形(因果理論)之規範,再大的智巧,或神算(萬人謀之),都比不上老莊之ㄧ劃、一撇,故只有老莊說的才算數,故事內容雖不同,但意境則相同。
自然法則是天道、天律,父母生小孩無法決定小孩之器官,五臟、六腑是天生自然,男女、性別是由道(老天)在決定(見德充符末節:道與之貌,天與之形),依自然法則出生之小孩身心最健康、健全。但現代科學進步,要生男生女,有錢人比較聰明,會違反自然法則去找醫生做X、Y染色體性別選擇,但總比不上老莊之聰明,他大筆一揮,只要畫ㄧ劃或畫一撇,生辰八字給不對,小孩的命運就完全改變,本來計畫長大時可以當總統,沒想到卻是來敗家產、、身心不健全或敗門風的,那到底誰比較聰明? 去小知而大知明,去善而自善矣。道理在此!故人不要太自認聰明、智巧,不要刻意去行偽善來充當真善,是沒有用的。孫子的命運是阿公所賜,阿公做得好,孫子的命就好,阿公做得不好,孫子的命運就不好,大概就是如此,至於大人本身之命運起起浮浮,在於自己之所作所為,也不必怎麼算,問自己則最清楚,老莊如是說,神得很,神到會吃糕仔,大人本身如有修道修至無極境界,拿其生辰八字給算命師算,則與其本身應有之命運完全不一樣,因其已跳脫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不必受命運之支配之故也,此謂之玄。且人生之決戰點在於晚年,有人年輕時拋家棄子,另尋新歡,而晚景淒涼,流落街頭,有家歸不得、有人子孫滿堂,孝順服侍至其至壽終正寢,又很少有病痛、有人敗盡家產不打緊,又拖累子孫、有人家財萬貫而久病在床,不良於行,有口不能言,錢存銀行、有的人為財產,父母告子女,或子女告父母,告得理直氣壯,告得不亦樂乎、有人子女一堆,就是沒人想養父母,一個推一個。晚景各大不同,何以故?嬰兒沒有名師教導,但就是會說話,是因為嬰兒與會說話的人生活在一起,自然會說話,真性並未受到污染,故嬰兒之笑聲最可愛,天真無邪,也不會走錯路,此稱為自然,長大後受到社會大染缸之污染,就容易違反本性,為非做歹,走邪路,爭得你死我活,是是非非,恩恩怨怨,無止境,但是到了閻羅王那邊報到時,則又乖得很,吭聲也不敢,屁也放不出來,都必須回返其自然之真性,雖如十惡不赦之槍擊犯,面目再狰獰,回去報到時,縱使送一把槍、百元美鈔或保時捷、法拉利跑車陪葬,但肉體必須腐化或火化成灰,回歸自然,槍、錢與超跑,是有形的,死人是不會拿有形的槍去殺人的,也只能用銀紙,不能用美鈔、新台幣或人民幣,也不會開車,故有槍、有錢、有超跑,也不會用,也不能用、也不會開車,也不會相爭,也沒得爭了,故告別式之輓聯會寫:反樸歸真。面容也必須轉換為安祥,回復應有之真性、面貌,乖乖的接受如新兵分發至部隊一樣,分發到天堂或地獄,就必須去部隊報到,沒得選擇,道理在此。故事中才會以嬰兒做比喻,老莊就人之出生、死亡、死後會去何處?都交待得很清楚,只是沒交待會轉世為何種動物?須看個人自己之造化而定,只是凡人看不懂其故事之真意而已,故順其自然就是王道。老子第81章曰:「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之故也!不知是否真會如此?也沒人知道,但故事是如是說。並無強制力,到老年時,好好享受自己一生之所做所為所得到之晚景。但等到發現不對時,老淚縱橫,要改正也已來不及了。所以凡事順其自然,不但要觀前,還要顧後,眼前的名利眼睛是看得的,未來的因果眼睛是看不到的,不要加入人為因素,太會精算,就不會惹來不必要之麻煩,也才能庇蔭子孫,快樂的享受人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