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污染到子孫心靈的錢(租借執照之黑心錢)要不要賺(貪)、政治獻金應存在或廢止?
莊子達生篇:「祝宗人元(玄)端以臨牢筴,說彘曰:汝奚惡死?吾將三月豢汝,七日戒,三日齋,藉白茅,加汝肩尻乎雕爼之上,則汝為之乎?為彘謀,曰不如食以慷糟而錯之牢筴之中。自為謀,則苟生有軒冕之尊,死得於楯之上,聚僂之中則為之。為彘謀則去之,自為謀則取之,所異彘者何也?」。祝宗人:主祭官也。元端:元通玄,黑色也。主祭官穿黑色祭祀禮服。臨:走近。牢筴:有欄杆之豬舍也。豢:豢養也。齋:齋戒也。藉:襯墊。肩:前腿的根部。尻:臀部。俎:豬公架。錯:通措字:放置也。腞楯:現代之靈車也。聚僂:棺材也。古時候祭祀時要殺豬公祭神,豬公要送去屠宰前,主祭官會穿黑色祭祀禮服先到豬棚、寮對要捉去宰的豬公說:你為什麼要怕死?我再把你餵肥三個月,為你守戒七天,作齋三天,主祭位置替你鋪白茅草會很潔淨,把你的兩肩與臀放在雕滿紋飾之豬公架上,嘴還給你咬個鳳梨,給人觀賞,這樣你願意嗎?如果為豬的利益打算,人們會說那不如放置在豬棚、寮裏餵他餿水。如果為自己利益設想,有生之年能享受榮華富貴,先賺錢享受再說,死後能裝在棺材內,房仲在靈車上與當豬公成祭品,供人觀賞也無所謂(隱喻:縱然是賺黑心錢被抓去關也無所謂)。為豬設想,人們會為豬拒絕當祭品。為自己設想,卻同意這麼做。替豬與替自己的設想為什麼會不一樣?為迷惑顛倒,非達生之性也。文言文解釋為白話文,意思大概如此。
此故事之意境是在說明世人可不可以貪圖富貴、不勞而獲、唯利是圖?人難免有私心,人不自私,也是怪怪的。與養生主篇之:為惡無近刑之義相同,必要之小惡,不會抓去關,是社會所容許的。人自私,只會被人批評,總不會因自私而被抓去關起來吧!但賺錢超越法律所劃之紅線就變成為貪,那就會被抓去關起來,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學校老師也有教啊!天下事沒有絕對的對,也沒有絕對的不對,差別在於每人之生辰八字之不同所產生之不同之價值觀念所致。做生意的商人是在以賺錢為目的,但要花腦筋、出資本才有可能賺到錢,不可能不勞而穫,生意人為什麼不請你或我去喝花酒,為什麼不拿錢給你或我?因為沒有利用之目的,所以喝花酒、送錢,都會找掌權之官員,目的是希望他們能高抬貴手,他所花的錢才有代價,能省一點成本支出,好多賺一點錢,真正上道之生意人做生意,只怕官員不開口,那就不好辦事,只要開口,你要甚麼他就給甚麼,上道之官員,他吃你、拿你多少?他心裏有數,至少都會加幾倍的錢給你賺回去,如此盡在不言中,而你濃我濃,有錢大家賺。例如印股票換鈔票,專業人員出租執照讓非專業人員在執行專業人員之職務,才有地下會計師、建築師、技師、藥師,作假帳簽證幫業者逃稅、公共工程偷工減料,於樑柱塞油桶、保麗龍,興建中倒塌,或於地震中倒塌造成人命之死傷、承包醫療廢棄物、工程廢棄土,沒處理,趁夜間沒人看見,載去埋在新建道路、公園、運動場公共工程之地底下。將廢土、清潔土方清運,都不必支出成本,而兩邊都有錢賺,一魚二吃,是無本生意,錢很好賺,但危害到公共利益,這些錢該不該賺?該不該給(行賄)?該不該收(驗收放水-貪瀆)?如果是一般的社會交際,生意人也要精打細算,如果涉及不法,雙方所賺的錢就會影響到子孫之心靈,地下建築師、會計師租借執照,違害工程品質、幫忙逃漏稅…等等,所引申出來之政治獻金、官商勾結問題,依形影相隨、福禍無常之原理,老天看得很清楚的,於冥冥中在運轉,最終都會產生因果報應問題,只是自己不知道而已,還會以為神不知鬼不覺,認為手法很高明,此故事就是在說明此道理。
故事中用在考慮豬之遭遇時,人都知道與其成為貢品,不如吃餿水,不要吃得太肥,才不會當成豬公被當成祭品。用在考慮到人的際遇時,想貪求榮華富貴,因當局者迷,與其生活過得不好,不如主動選擇吃好一點,先享受再說,當成祭品也無所謂。與不孝子自己不知自己是不孝子,不願自己成為不孝子,還會主動勸晚輩做人兒女要孝順父母之道理相同,與當官有機會就貪,吃、喝、嫖、賭樣樣都來,養小三、小四當白手套,住半買半相送的招待所,先享受再說,大不了被上銬抓去關或被槍斃也是一死,人總是會死的,只是早死晚死而已,何況現在貪污是很少在判死刑的,關幾年就出來了,藏在外面的錢可以慢慢享受,如果不貪以後就沒有享受之機會,就像豬吃餿水是不會長成豬公,要特別餵食、吃好、睡好,才能當成豬公之故事一樣。人到了無恥,則天下無敵!?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凡與老百姓做生意有接觸的單位,掌都市計劃變更生殺大權之單位,掌有行政解釋權,相鄰之店家相同事實之營業行為,有的解釋為違法使用,有的解釋為合法使用,是否與有無朝貢有關?則不得而知。既可解釋為白,也可解釋為黑,可以、不可以?都是官員在解釋、官員說的才算數。馬路要開在你家或我家門前?路要規劃為直線或斜線?公園要設在那裡?那裡要規劃為住宅區、商業區、工業區?也是官員說的才算數。傻乎乎的官員不知上級在玩何種政治獻金之把戲,想清高,要傾聽百姓的意見,會無緣無故被升官,升到別的單位,或調去阿里山觀風景、去外島吃海產,如要聽話一點,腳倉又會不乾靜,要怎麼辦才不會同流合污呢?就要讀莊子人間世篇各節之故事才能化解。
從北部到中部各縣市所發生之貪瀆案幾乎都與都市計劃、違法徵收、測量鑑界、公共工程驗收案件、包娼、包賭、賭博性電動玩具店有關,拿人手短、吃人嘴軟,其長官事先都不知情?也無預防措施?案發後也都感覺很委屈,與為彘謀則去之,自為謀則取之之故事相同,貪瀆的真正問題出在政治獻金,而為什麼要制定政治獻金法成為合法的貪污而不廢止?讀者可依此故事慢慢去體悟,即可推知其答案!最後什麼也帶不走,這也就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