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18日 星期四

老農夫VS餿水油之觀念何者為是?

老農夫VS餿水油之觀念何者為是?
        齊物論:「既使我與若辯矣,若勝我,我不若勝,若果是也?我果非也邪?我勝若,若不吾勝,我果是也,而果非也邪?其或是也,其或非也邪?其俱是也,其俱非也邪?我與若不能相知也,則人固受其黮闇,吾誰使正之?使同乎若者正之,既與若同矣,惡能正之?使同乎我者正之,既同乎我矣,惡能正之?使異乎我與若者正之,既異乎我與若矣,惡能正之?使同乎我與若者正之,既同乎我與若矣,惡能正之?然則我與若與人俱不能相知也,而待彼也邪?…」、讓王篇:「夫天下至重也,而不以害其生!天下大器也,而不以易生,此有道者之所以異乎俗者也。…冬日衣皮毛,夏日衣葛絺;春耕種,形足以勞動;秋收斂,身足以休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遙於天地之間而心意自得。吾何以天下為哉?」、列御寇篇:「巧者勞而智者憂,無能者無所求,飽食而遨遊,汎若不繫之舟,虛而遨遊者也」。莊子此篇是非之辯與誰來當裁判,於學理上讀了使人啞口無言;但學理不精彩,運用於實務更精彩,運用於老農夫、餿水油業者、地方主管機關,三人有三種觀念,何者為是?讀者可依學理慢慢去體悟。
        老農夫認為我在務農,業者不能製造汙染,影響到我的農作物,依其謀生之角度觀察,其觀念上並沒有錯、業者認為我要賺錢,老農夫你在囉嗦甚麼?怎麼可擋人財路?再囉嗦或檢舉,我就叫人去蓋布袋,此觀念依其利益之角度觀察,也不無有些道理在、比較尷尬的為地方主管機關,萬一餿水油業者是自己的選舉樁腳,或有提供政治獻金者,則取締也不是,不取締也不是,是要派有近視又沒戴眼鏡或明眼的官員去取締?學問可大了!老農夫即使被官員欺負或沒人理會,也莫可奈何,還被看衰小,官員只好推拖說沒法可管以瞞騙、應付老農夫,果真是沒法可管嗎?「行政執行法」第27條、第28條、第30條、第31條不是法嗎?這就很有趣了,讀者可慢慢去體悟人生之現實。
        天下二字,運用於權力:則指國家之統治權而言、運用於現實面:則指財產而言。有人喜歡權力、有人喜歡財產,各人之喜好不同,並無對錯之問題。會當農夫是小時家境不好未讀書或有讀書而讀放牛班,讀書時翹課去控窯或打電動玩具,考試都是紅字,更不必想考公務員,長大只好種田,沒有社會地位,講話也沒人要聽,如有什麼不滿,也沒人理,只能於背後罵皇帝,但皇帝也聽不到,罵久了,累了!就不想再罵了,只有被欺侮的份。作生意的比讀放牛班的農夫又多認識幾個字,也比較聰明一點,欺侮農夫時,農夫也只能摸摸鼻子走路。起初,不曉得在製造餿水油,而有害人體,剛暴發時也沒很嚴重,但經媒體一再報導,餿水油業者經收押後,事情一發不可收拾,就產生誰須負責任之問題,最後可能成為狗咬猴或猴咬狗之政治問題,又發生打死警察事件,餿水油事件可能又不了了之。此篇是非之辯運用於實務,則變成價值、觀念之問題。到底是要保持好山好水留給下一代,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遙於天地之間而心意自得才對?或只要有錢賺就不必考慮環境與空氣汙染之問題,先賺再說,良心一斤值多少錢?可判斷出良心一斤值多少錢的人僅有兩個人,只是很可惜,一個死掉了,一個還沒出生,所以良心也沒一定標準.人固受其黮闇:受偏見觀念所蒙蔽,故各有不同之價值觀,也沒一定標準,最終須由全民來承擔共業,差別僅在於好死、歹死與能否庇蔭子孫而已。
        老農夫從事農業耕作僅在守住祖產,並無利潤可圖,收穫扣除秧苗.肥料.農藥成本.人力.耕耘機.割稻機工錢,等於在做白工,吃飽換餓而已,年輕一代又不願務農,又是最弱勢之族群,也無工會組織,無學歷,政府對稻榖收購及休耕之規定與條件限制就乖乖配合辦理,也無反駁之能力,只會拿鋤頭,與鋤頭相依為命,拿一枝筆比拿鋤頭還重,苦在心裡,說不出口,既使說出口也沒用,反而會被官員看衰小,只能靠小孩工作之收入相互分擔家計,也無最低基本工資之保障、也無退休金,但要說給誰聽及誰會聽呢?是比較不會用智、巧,與22K之族群或有商業、工業工會組織之族群相比,是較純樸之族群。22K還有老農可以墊底,應可較平和其身心了。人比人會氣死人的,不比,日子會比較好過。這也是是非之辯之實務運用,不知讀者對莊子此篇論辯之見解是否認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