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25日 星期五

延續香火之生死學-燃燒自己,照耀別人,人死亡後做頭七前,不知自己已死亡,以為是在睡大頭覺。

延續香火之生死學-燃燒自己,照耀別人,人死亡後做頭七前,不知自己已死亡,以為是在睡大頭覺。
       大宗師篇:「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與,皆物之情也。」、田子方篇:「老聃曰:生有所乎萌,死有所乎歸,始終相反乎無端而莫知乎其所窮。非是也,且孰為之宗!」、養生主篇:「指窮於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天地篇:「封人曰:壽、富、多男子,人之所欲也。女獨不欲,何邪?堯曰:多男子則多懼,富則多事,壽則多辱。封人曰:天生萬民,必授之職。多男子而授之職,則何懼之有!富而使人分之,則何事之有!…千歲厭()世,去而上僊(),乘彼白雲,至於帝鄉;三患莫至,身常無殃,則何辱之有!」。此幾則立言,是在談人之生死、有悟道與未悟道者對人生看法之觀念不同,答案為不違反自然,觀念就對。
        莊子一書,對人一生之生、老、病、苦、死過程之闡述,讀者如有進入意境,知其所言之真意,樂時,會讓讀者笑到流眼淚,笑到腰都快挺不直,甚至連尿都快流出來;悲時,會讓讀者感受到快涕泣沾襟了。所以說:樂莫樂乎此書,悲莫悲乎此書!天下篇對於道被後世學者分割成快四分五裂,莊子感時憂道,讀者可為流涕。故此書稱為天下第一奇書,且為真道,又為人一生中所遭遇甜、酸、苦、辣,悲、歡、離、合,之真實寫照,也是人生之生死學標準答案,讀者不可不讀。對於有關人死的部分之闡述,於養生主篇所言之人死了,參加弔唁之人要不要哭?前文已談過,讀者可自行點閱,於此不再贅述。對於人將死,處於彌留狀態之闡述為:指窮於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僅簡單13個字,代表燃燒自己,照耀別人,就可讓世人有無限之體悟空間。知北遊篇說: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老天賜給我們氣息,小孩呱呱落地時,感覺出怎麼不是轉世去當神仙或佛陀?而是轉世來人間當人受苦、受難,嘴巴喊著:慘了!慘了!於是呱呱大叫,那一剎那所吸收到之氣息,就決定了人生四柱(八字),命運就按此八字走,除於成長過程中有修道,可跳脫五行之箝制外,即使再高明之算命師也改變不了其一生之命運。此言之指:同脂,即現代語之蠟燭,代表人之形體,比喻人就像蠟燭,在養育子女,延續香火。薪:現代語之蠟燭點燃之火焰,火焰是比喻子女成長。人生育子女,自己之形體如蠟燭,蠋火慢慢燒,兒女慢慢長大,兒女長大了,蠟燭也快點完了,形體也慢慢壞掉了,把香火傳給下一代。窮於薪:蠟燭點完就沒有火焰了。是比喻人老了,像火焰沒有蠟燭時,火焰會慢慢跳動,表示快沒蠟燭了(火焰跳動是隱喻此時人處於衰老成彌留階段)。比喻人老了,體力耗盡了,人快死翹翹了,在苟延喘氣,處於彌留階段,等到老天原來所賜給我們的那口氣息,無力氣再繼續呼吸,也懶得呼吸時,血壓一下降,把原來那口氣吐出來,氣散了,二腳一伸,就嗚呼!哀哉了!等待獻花、獻菓、奏哀樂,送進火化爐,魂歸西天之意。火傳:火是指傳給子孫之智慧,是比喻傳給子孫之基因、品種也。不知其盡也:人死亡前,處於彌留昏迷狀態,於斷氣死掉時,不知自己已死,內心之靈魂會認為自己是在睡大頭覺,等睡到第七天(比喻在頭七之前之一星期內,不知道自己已經死亡了),靈魂就自然會醒起來,此時才驚覺人怎麼會跑到閻羅王這裏來呢?發現自己的指甲發黑,土地公告訴他,你已回來報到了,才知道自己已經死了,但已經不會再說人話了,只能說鬼話了,此就是知者不言。如想念子孫,因不同世界,磁場不同,無法與子孫對話,只能以幻化為蝴蝶之方式為之,此稱為蝴蝶夢莊周也。
        莊子於故事中,將人一生之生、老、病、苦、死之過程交代的一清二楚,所以說: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與,皆物之情也。死生由命,就像白天、晚上一樣,人拿他一點辦法也沒有。所以老聃說:生有所乎萌,死有所乎歸,始終相反乎無端而莫知乎其所窮。非是也,且孰為之宗!人從甚麼地方來轉世當人,死的時候就回到什麼地方去,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沒有人知道其究竟。如果不是道,那何人有此能力主宰呢!如果有人知道人之前世、今生,那就是胡扯一通,是賺錢之玩意罷了,也就是言者不知也。知莊子者,樂矣!悲矣!足以歸矣,死而無憾矣!對生死有所認識,於死亡時就不會有所恐懼,會說:我要回家了,再見!byebye!也不必哭,哭:到底是要哭給人聽,做做表面工夫?或哭給鬼聽?也不知道,還是在哭爽的?也沒人知道,這就是人生!
        壽、富、多男子,人之所欲也。女獨不欲,何邪?堯曰:多男子則多懼,富則多事,壽則多辱。封人曰:天生萬民,必授之職。多男子而授之職,則何懼之有!富而使人分之,則何事之有!…千歲厭()世,去而上僊(),乘彼白雲,至於帝鄉;三患莫至,身常無殃,則何辱之有!是有修道與未修道者認知之不同,讀者可作參考,也不必有不同之解讀。

2015年9月23日 星期三

要不失真常之本性,須緣督以為經、善刀而藏之悟性(理解力)。

要不失真常之本性,須緣督以為經、善刀而藏之悟性(理解力)。
        駢拇篇:「多方夫仁義而用之者,列於五臟哉!而非道德之正也。」、達生篇:「達生之情者,不務生之所無以為;達命之情者,不務命之所無奈何。養形必先之以物,物有餘而形不養者有之矣;有生必先無離形,形不離而生亡者有之矣。」、德充符篇:「自狀其過以不當亡者眾;不狀其過以不當存者寡。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遊於羿之彀中,中央者,中地也;然而不中者,命也。」、大宗師篇:「子桑鼓琴曰:父邪!母邪!天乎!人乎!…吾思乎使我至此極者而弗得也。父母豈欲吾貧哉?天無私覆,地無私載,天地豈私貧我哉?求其為之者而不得也。然而至此極者,命也乎!」;此幾則立言乃莊子要世人安之若命,集身體之虛氣之悟性,才不會喪失自然之常性。
        道是無為無形的東西,既看不到、摸不到,也不說話,而以陰陽、五行在主宰萬物(形形之不形),而人之運勢、遭遇、疾病,就是五行在作怪,莊子於人與影子關係之故事中,已洩漏出一些天機來,只是世人因悟性高、低之不同而有不同之解讀,或認為無形看不到的東西,又無科學依據,賺錢就已來不及了,那來閒暇來看莊子之文章,僅把它當成頭殼壞去的人在講鬼話,認為不足為信,而一笑置之;只相信有形而且看得到之鈔票、醫藥,有錢最好,致醫門多疾,醫院病患人滿為患,一床難求,寧願吃藥當成進補,吃到洗腎也無所謂,畢竟每人之觀念不同、見解自然不同,只要歡喜就好,也不能強迫別人來接受莊子之見解,於人年老時,一切均呈現於每人眼前,此時才來怨天、怨地,已無濟於事了,如有相信無為無形之原理,事先因應,自可跳脫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就不會受其箝制,免於受苦難,這也是世人自己之選擇。此涉及老子第43章: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之原理。
        多方夫仁義而用之者,列於五臟哉!而非道德之正也。如想盡辦法拿仁義來當擋箭牌而用之於假仁義,掛羊頭賣狗肉,賺不義之財或黑心錢,不要以為沒有人知道,這些因喪真失性、利用仁義之名所賺來的錢,帳都是記在人的五臟內,由人之身體之五臟來承擔責任,由五臟所生之無形病(癌症)就是由此而來,因為是無形,檢查不到,當轉化為有形時,經由天干、地支及木、火、土、金、水,五行之運作,時間一到,癌症或不治之病就自然會發作,不知此原理者還以為是遺傳,沒有辦法避免,因為此等錢財並非道德所須要的之故也,故事中已說得很清楚了,只是世人不解其真義,而僅知道錢而已。達生之情者,不務生之所無以為;達命之情者,不務命之所無奈何。養形必先之以物,物有餘而形不養者有之矣;有生必先無離形,形不離而生亡者有之矣。此立言所用之文句,話說得很重,且一針見血。達:知道、明白、懂得也;生:生命也;情:實際、真諦也。懂得生命的真正意義的人,不會去追逐性分所不需要,也不應該有之身外物;懂得命運之實際情形者,不會去追逐命運中註定無法得到之身外物(名、利)。要養形體就必須先有錢、有東西可吃,人才會活,雖金錢並非萬能,但無錢萬萬不能,可是錢與名追逐了太過份,錢賺很多了,形體不能養了,老了或意外、猝死、自殺、車禍死了,這種人也有啊,不少商界、娛樂界高知名度甚高之紅牌人物,於560歲就回去了,原因在此;此類型之人即使剩餘再多的錢也沒有用;要有生命就不能離開形體,形體尚未死而生靈已亡失,成活死人(如植物人、痴呆症、插鼻胃管、中風有口難言),這種人也有啊!故必須依養生主篇:養生之道在於養生命之主人(現代之語言為:心神、心靈),集人身體內之虛氣。緣督以為經:緣,順著也。督,督脈經絡之氣也。經,不變法則或常法也。順者牛體(比喻人之身體結構)督脈之自然結構之原理,平常須保持督脈骨節空隙間經絡虛氣暢通之不變法則,就不會有病。以白話來說則是:要世人能神遊於虛,平常處世事要虛淡看待,注重精神生活之享受,不可重視物質、精神、名利、身外物之享受,一切取虛,不取實,就不會凡事斤斤計較,則體內督脈縫隙之虛氣就會暢通,虛氣一暢通,什麼病也不會有之意思;並依庖丁解牛之故事:善刀以藏之,就不會喪失真常之性,牛刀不容易損傷:是在比喻身體不易生病。世人如知道此原理,醫院就不會人滿為患,也不會浪費健保局之醫療支出,並可讓醫師不必那麼勞累,看病不但會被打,有時也會以醫療疏失而被告,跑法院,既辛苦又難為!
        自狀其過以不當亡者眾;不狀其過以不當存者寡。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遊於羿之彀中,中央者,中地也;然而不中者,命也。 世間人無奇不有,怪人怪事一堆,再怪的人也有,只是我們沒見過而已,但偶而也會聽過。狀:辯解(申辯、反省)也。世間人大多患有勇於原諒自己而不易原諒別人過錯之毛病(缺失),故為自己的過錯辯解,犯了滔天大罪,乃勇於原諒自己,認為自己罪不及於死,此種人較多;不辯解、反省自己所犯之過錯,做錯了就錯了,認為活在世間是多餘的,此種人就比較少。但不論自狀與不自狀,人在世間遊玩,都受無形之道在主宰,生命掌握在后羿那把箭之射程範圍內,古時之神話中后羿是神射手,能把太陽射下來,但此言所指之后羿之箭是指無形箭而言,此把箭沒有人可看得見,但威力無窮。無形箭射出時,就代表閻羅王在點名或上帝在寵召,箭射那裏就中那裏,就像軍隊打靶射擊,準心所對準者為紅心5分靶(中央者,中的也),對準人的心靈來射,猶同小鳥被射到身體一樣,就一命嗚呼,如果偏離準心,沒有被射中,那就表示人還有在修,命還不該絕,只是被射到斷手、斷腳,僅發出警訊而已,所以世人須安之若命,不能追逐非份之所得。子桑鼓琴曰:父邪!母邪!天乎!人乎!…吾思乎使我至此極者而弗得也。父母豈欲吾貧哉?天無私覆,地無私載,天地豈私貧我哉?求其為之者而不得也。然而至此極者,命也乎!子桑命苦,在呼天、喚地,在想什麼人使他的命會那麼苦?而得不到答案。然而會使他那麼窮苦,命使然嗎!真意是如此,天覆地載,大公無私,能體悟者就看得懂,看得懂,政府也不會頒金鐘獎、金馬獎給你;看不懂的,還是一樣看不懂,但也不會被抓去關,也沒有損害,只是於年老時見真章,如此而已,此為許多世間事讓人想不透之原因,謹供讀者參考!



2015年9月9日 星期三

修至宇宙大覺者(知天堂-極樂世界長得怎麼樣之覺悟者)之層級,知形形之不形,就是真人-有毛病知道改正,就沒有病;不能只認為別人有病,自己沒病。

修至宇宙大覺者(知天堂-極樂世界長得怎麼樣之覺悟者)之層級,知形形之不形,就是真人-有毛病知道改正,就沒有病;不能只認為別人有病,自己沒有病。
        達生篇:「世之人以為養形足以存生;而養形果不足以存生,則世奚足為哉?」、天道篇:「世人以形色名聲為足以得彼之情。夫形色名聲果不足以得彼之情,則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而世豈識之哉!」、大宗師篇:「有真人而後有真知。何謂真人?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謨士。…不知說生,不知惡死…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其好之也一,其弗好之也一。其一也一,其不一也一…天與人不相勝,是之謂真人。」、「夫道,有情有信,無為無形。」知北遊:「知形形之不形。」;此幾則立言是在闡述要修至真人之層級,搞清楚了天堂-極樂世界是怎麼一回事、主宰宇宙形骸者為無形之道,並非鈔票,就須要先懂得大宗師篇之理論及意境,才能成為宇宙大覺者。
        修道是在修無形之資產或所得,並非在修有形;無形之資產或所得,於人死時隨人之靈魂一起走,可庇蔭子孫;有形之資產或所得,死後什麼也帶不走,只留給子孫在爭產、打官司,差別僅在此而已。故莊子於齊物論中論及人生是一場夢,原理很深奧,非修道修至宇宙大覺者之境界是不可能知道此原理的,所以莊子說:萬世之後而一遇大聖知其解者,是旦暮遇之也。且修道是在修中心思想,與宗教信仰是兩碼事,不可混合為一,更不是在修如何賺大錢,如果說阿門、阿拉、阿彌陀佛,都姓阿,可稱為三兄弟時,一個主張要吃牛肉、一個主張可吃牛肉,不可吃豬肉、一個主張不可吃肉,要吃素,不可吃鴨蛋,但可吃雞蛋,三兄弟都各有其信仰與見解,也都符合當地之國情,三個見解都對,也都是符合當地之國人規定之共同宗教信仰,但並非是老天所規定的,各不同宗教信仰之上一位階之天律則同為無形之道,即萬流歸宗,一也。古時之修道者是在修符合自然之天道,故有很多人能修至真人、宇宙大覺者之層級,所以古代出很多神仙,行善只盡義務,不享權利在利益眾生,不為自己;要以盡義務來享權利就不是行善,是掛羊頭賣狗肉,是為凡夫,並非修道人;演變至今之修道人有許多是變了調,以修道為職業,成立財團法人基金會,名義上是在修道,實則藉宗教信仰之名以廣收會員、信眾來捐款,有錢可賺,既可得名,且名利雙收,支出又可免稅,是否在修錢道,為一免本錢又清高之行業,是否利用盡義務而來享權利之假道學?又係另一層面之見解,於此不談;更邪門的甚至騙財、騙色,修至走(著)火入魔,成為在修妖道,但還是有很多人再跟著在修,甘願受騙,必竟是信仰,只要歡喜就好,所以不能將宗教信仰與修道混為一談,否則就會有此等問題之發生。所以近代就很少人能修至真人、宇宙大覺者之層級,也就很少有修至神仙層級之高人,理由在此。
        莊子一書,自逍遙遊:明道之全體之聖人,大而化之,乃此書之宗本,立言之主意;至齊物論:言舉世古今之人,未明大道之原(),各以己見為是,故互相是非,如儒、墨相非(即今之藍、綠對抗),皆未悟大道,以自己所拜、所師一偏之曲學,以為己是,固執而不化,皆迷其真宰,妄執我見,故近代舉世,未有大覺之人,卒莫能正之,此悲世之迷而不解,皆執我見之過也。至養生主:世人迷却真宰,妄執血肉之軀為我,人人祇知為一己之謀,所求功名利祿以養其形,戕賊其真宰而不悟,此舉世之迷,皆不知所養耳,若能養其生之主,則超然脫其物欲之害,果能知養生之主,則天真可復、道體可全,得大覺者之體(即達生篇:世之人以為養形足以存生;而養形果不足以存生,則世奚足為哉?)。至人間世:乃涉世之學問,世事不是輕易可涉,世人須安之若命,不可不安於命而強行,有些事可以做但不可以說,有些事可以說但不可以做,不是你想怎麼樣就可怎麼做,否則很容易就會去土城看守所報到受訓的;更不可有心而沽名釣譽,恃才妄作,才不會傷生戕性,惹了滿身腥味,能涉事而無患,乃大用也。至德充符:要世人忘形釋智,體用兩全,與道同遊,乃德充之符也。至大宗師:可為萬世之所宗而師之,故稱大宗師(即形色名聲果不足以得彼之情,則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而世豈識之哉!以及道,是有情有信,無為無形)。因大道不言、天地不言,道是看不見而真實存在,是在主宰宇宙,並非世界強權國之領袖在主宰的,知無為無形之原理(即知北遊篇:知形形之不形。主宰萬物形體者為無形之道),大道知道其道理,但又不會說話,世人怎麼會知道此道理呢?此為知者不言;而偏執己見者之言,則為言者不知。故能悟出大宗師篇真意之修道者,即為真人(宇宙大覺者)。因已知道有真人而後有真知。何謂真人?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謨士。…不知說生,不知惡死…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其好之也一,其弗好之也一。其一也一,其不一也一…天與人不相勝,是之謂真人。白話文為真人已混同是非了,你稱讚他,他不會高興,你罵他,他摸摸鼻子,也不會生氣,已無好惡之分,肚子已可行船,不會固執己見,順乎自然,,天人合一,統合於大宗師之下,一切無假皆真,就不會有天人相分,成為假道學,要成真人是須要通過老天之考試,監考官評分通過,沒被淘汰,才有此資格,並非信眾推薦或自封,就可成為宇宙大覺者.
        故事是莊子說的,他所說之故事又是天機,不可洩漏,否則一樣會觸犯天條,改以說故事之方式為之,又可阻卻違法,不算洩漏天機,能悟出者可成為宇宙大覺者之真人。莊子是一大知、大覺之南華真人,以他的觀點觀世人,世人差不多都已迷失了自己的真性,自應好好的去悟道,回歸自然之真性。作者為盡一點社會責任,寧願老伙子獨自一人打字,打電腦打到眼睛快拖窗了,未出書賺錢、也未投稿賺稿費,更未收學費、受供養,免費讓大家吃到飽,自願當傻瓜,將莊子親自傳授靈學教學之心得,毫無保留,一五一十予以分享讀者,說()給讀者聽(),讀者青出於藍,大家共同努力,看看台灣能否出現宇宙大覺者,否則將來會很麻煩。庚桑楚篇說到:里人有病,里人問之,病者能言其病,病者猶未病也。台灣目前之狀況就是如此,大人、政治人物因意識型態之問題,病得不輕,把國家、社會搞得烏煙瘴氣,但自己卻不知道自己有病,都認為是別人有病,如知道自己有病,毛病就比較好醫。病是由人心想出來的,有錢人怕死,沒病也在想身體會不會那裡有毛病?沒事也要檢查看那裡有毛病,這個毛病醫好了,換另外的毛病又來了,到最後整身都是病;如忘了自己身體,不去想有沒有病,心裡健康,就不會生病。問題出在大人不知自己已得病,大人、政治人物不會承認自己有病(指不會承認自己有錯,都是說別人的錯,藍綠之爭何時了),連醫都沒辦法醫,整天在罵政府,只要會罵政府,就會出名,出名後就可以出來選民意代表、縣市首長,罵得一個比一個還麻辣,小孩子也都學起來了,上樑不正下樑歪,將來要怎麼辦呢?就如同已經得了神經病的病人,在馬路上遊蕩,過路人駡他是神經病,他還是一樣會正經八百得駡會去(駡對方駡他的人),你才是神經病,那到底誰才是神經病呢?所以世人必須把自己錯誤之觀念、言行改正過來,則什麽事也沒有(即通於一則萬事畢)。乃願上天能保佑台灣,大家共同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