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26日 星期五

能遊心於淡,合氣於漠-恬淡、寂靜,順物自然,等同當皇帝之享受(兼論損有餘以補不足、損不足以奉有餘之天道、人道、錢道之不同)。

能遊心於淡,合氣於漠-恬淡、寂靜,順物自然,等同當皇帝之享受(兼論損有餘以補不足、損不足以奉有餘之天道、人道、錢道之不同)
        老子第4章:「道冲而用之」、第42章:「冲氣以為合」、應帝王:「無名人告訴天根曰:汝遊心於淡,合氣於漠,順物自然而無容私焉,而天下治矣…鄭有神巫曰季咸,知人之死生存亡,禍福壽夭,期以歲月旬日,若神。鄭人見之,皆奔而走。列子見之而心醉,歸,以告壺子,曰:始吾以夫子之道為至矣,則又有至焉者矣。壺子曰:吾與汝既其文,未既其實,而固得道矣?眾雌而無雄,而又奚卵焉!而以道與世亢,必信…列子自以為未始學而歸,三年不出。為其妻爨,食豕如食人。於事無與親,雕琢復朴,塊然獨以其形立。紛而封戎,一以是終。」、在宥篇:「何謂道?有天道,有人道。無為而尊者,天道也;有為而累者,人道也。主者,天道也;臣者,人道也。天道之與人道也,相去遠矣,不可不察也。」;此幾則立言與故事都是在說明修天道與人道;自然與反自然之不同。
        莊子一書,從內篇至外篇、雜篇,其所說的故事都與修道有關,唯獨於應帝王終結篇第5節、第6節中突然冒出與修道不是很相關之神巫相命的故事,自有其用意,有關列子與神巫季咸替壺子相命之過程,請讀者自行參考坊間之教科書,於此不做論述,以免占用太大篇幅,僅於此故事中就杜德機、善者機、衡氣機比較深奧部分做說明,合先敘明。內篇中之終篇取名為「應帝王」,不能望文生義,其意境為應帝王:應者,該當、相當、等同也。不是當真正的皇帝,也不是指至歡樂場所當皇帝,每一朝代真皇帝要每天臨朝,接臣相之奏摺,國事如麻,從早忙到晚,也很苦。而是:不必當真皇帝,而其修道之層級已達到當真皇帝之水平,其神職之官位等級已達到相當等同於當真皇帝之等級,能享受到與真皇帝應有之待遇之謂也。是比喻修道能順應自然,有修至無極層級,得到太和氣者,其心靈能享受到如同當真皇帝之享受之化境,猶如神仙之天堂世界,有仙樂可聽、仙果、青豆可吃、有仙女陪伴、金山、銀山…盡在眼前,要什麼有什麼。也可去遊神仙世界,享受神仙居住島嶼之風景,潮汐退潮時有魚可以抓,漲潮潮水漲到門前,可享受心靈快感及欣賞環境之美,凡間世界之度假海灘及風景是難以與其相媲美的,美的難以形容,真正體會到當神仙真的是快樂到不必吃飯之情境,去玩一趟,就會終身難忘,其心靈逍遙快樂無比,此化境就是修道高人將來要回去報到時,其靈魂所要住的地方,也就是極樂世界也,此屬於知者不言之層級,因不能直接洩漏天機,而以應帝王說故事的方式,世人可間接悟出天機。冲者:虛氣也。即人間世篇所言之:唯道集虛。老子第20章所言之:眾人皆有以,我獨頑且鄙。世人注重於取實(看得到的名、利實體),修道者注重於取虛(看不到的無形體:德)也。道冲而用之:即修道要用虛。人生之真時相-虛空(空空如也、什麼東西也沒有、一切化為微塵),才是真有。身體、身外物是假相、是幻有,不能長存,所以說是暫時、假設性之辭,不是真的。冲氣以為合:陰氣與陽氣(靜與動)合而為一,皆符合自然,身、心和就不會生病,不和就會生病,身、心相當和順,就是大和,才能得到此氣,此氣即是太和氣,為天地自然之元氣,所以古時皇帝辦公之處所叫太和殿。無名人告訴天根曰:汝遊心於淡,合氣於漠,順物自然而無容私焉,而天下治矣。淡:恬淡、淡泊也。漠:寂然、寂靜也。故淡與漠,都是無為自然。無名人(具仙風道骨的人)要天根能以淡泊的心遊世,以寂靜的心,修天地自然的元氣。順著自然行事,吹吹自然風,就能享受自然。所以躲在冷氣房並不是享受 ,因為不能排汗,身體反而沒有抵抗力,能順著自然,就能降低物欲之需求,治理好天下。此處之天下二字:用之於人,是指能管理好自己的心;用之於家,就能齊家;用之於鄰、里、鄉、鎮、縣、市、國家,都能管理好。也就是應帝王的宗旨。
        道有天道,有人道。無為而尊者,天道也;有為而累者,人道也。主者(主宰人者),天道也;臣者(被人主宰者),人道也。演變至今商業化重視功利主義,事事向錢看的社會,宜再增加一道為:錢道。有錢為高()者,無錢為卑()者。因老子第77章規定之:天之道,損有餘以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餘之自然律,才有第9章規定之: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富貴輪流轉之自然律。如將易經之: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予以曲解,則卜卦也許會更貼切,更符合天道、人道、錢道之解釋!每人之價值觀念不同,對事情的看法也不同,並無對錯之問題,以天道、人道、錢道之組合,就如同手機群組之建立一樣,志同道合者都會相邀來建立群組連繫,於社會上會常聽說某某人不好相處,同一群組的人不好相處也許是對的,但不同群組的人不好相處,就值得探究了,涉及到底是修錢道之群組其中之某人與修人道群組的人不好相處?還是修人道之群組其中之某人與修錢道群組的人不好相處?是修人道之群組其中之某人與修天道群組的人不好相處?是修天道之群組其中之某人與修錢道群組的人不好相處?這就是學問,涉及知道道理與不知道道理的問題了,知道道理的人不會不好相處,反而是不知道道理的人不好相處,但又涉及誰才知道道理的問題,所以社會中整天都在吵吵鬧鬧,你爭我奪,是非之爭,永無終止之日。就如同精神病患因為生病了,不知道自己是精神病,已不知道道理了,正常的人罵他是肖仔,他也正經八百的回敬對方說:肖仔,原理相同。老天所管的僅管理自然律這一區塊,人道與錢道、德高而望重、德薄而位尊之區塊,老天不會管,也不想管,由世人的五臟自己來管理自己,所以每人有不同的晚景,有的人睡一覺就醒不來了,有人年老流落街頭,意外橫死在外、有人插鼻管餵食、有人提尿袋、屎袋,有人躺在病床兩眼望者人而不會說話,有人半身不遂,不良於行,有人得癌症、痴呆症、洗腎,受病魔折磨,死也死不了,活也活不了,自殺…等等百態。原因在此。就是因為不懂自然的道理,而不知自己的所作所為是錯的,而認為是對的,長期之累積,受到道之主宰,所以各有不同的晚景。人類違反自然太離譜,變成火車不走軌道時,來個氣爆、塵爆、地震、水災、新型傳染病,災難發生,世人即忙於救災,就沒時間爭吵了。
        老天在天冷眼觀看世人玩什麼把戲,並了然於胸,但老天不言,不能因其不言,就以為在人間躲在暗處做什麼缺德事,只要沒有被人看到就沒有人知道,但老天憑藉其陰、陽兩極即可接收凡人所幹的好、壞事,知道得一清二楚的,故有應帝王篇神巫季咸與列子替壺子看相之故事。要解釋故事前,杜德機、善者機、衡氣機,此三個名詞須先瞭解,否則故事會有看沒有懂的。齊物論之:形若枯木,心若死灰,已達到忘我的境界之高人,他可投變化球,調一調打擊手的味口,給他打不到他投的球,壺子就有此功力,所以季咸無法看出壺子的真相,故落慌而逃。江湖術士與神棍之賺錢術之四步驟為:1.先設法閒聊取得登門者之需求。2.以危言聳聽之方式誇大其辭,使登門者心有畏懼感時,獅子就大開口,要求天文數字才可解厄、改運、砍桃花,錢先拿到再說。3.沒效果時會跟對方說:再加碼價金,加強法力,一定有效。4.第二次做法、改運無效時,有感覺受騙,上門理論時,即採恐嚇方式說:如果我沒有替你解厄,你會更慘,會告訴對方如果在外面亂說話時,會有更大的災難來臨,使對方受騙、受氣而不敢說出口,說出反而會被人嘲笑。故事中杜德機、衡氣機、善者機,三個名辭解釋如后:杜,閉塞、關閉也。德,生命之活力也。機,動也。德機,生命活力也。即將生命活力啟動之生機予以閉塞,德機來讓自己休息,僅留一些氣息足以活命,面相就會顯現出如病人無生機。善者機為:生機開始萌動而有氣息。衡氣機為:處於動靜各半,靈魂可一半在睡覺,一半在與天地感應,醒後精氣神飽滿之機。此三名詞搞清楚了,再下來就可開始說故事了,古代鄭國有個神巫(話虎藍高手),名叫季咸,他能知道人的死生、存亡、禍福壽夭,算出人的出生年月日,鐵口直斷,神得很,鄭國的人看到他就如同看到鬼,避之唯恐不及,怕被他的烏鴉嘴說中,就衰死了,但列子(壺子的學生)很崇拜他,並沉迷於此種相術,壺子(應為莊子本人的故事名字)為修道高手,知道江湖術士的賺錢術,他們所玩的花樣,就跟列子說:請他來替老師看看相,壺子就吃剩粥,以杜德機在家等他來,果然第一招就應驗江湖術士之賺錢術之步驟,先說得很嚴重,一看到壺子的面相,就跟列子說:你的老師快要死了,活不過十天,害列子哭得要死,就把這個消息告訴壺子,壺子知道季咸中了他的圈套,就告訴列子說:季咸替我看相時,我使出杜德機之招式,當然像是個快死之人的面容,改天你再叫他來看相,第二次要看相時,壺子使出了善者機之招式,季咸一看,告訴列子說:你老師有生機不會死了,壺子就罵列子說,我教你的道術僅教你一點皮毛而已,還沒將真功夫傳授給你,你吃不到三把饔菜就要飛上天,以為自己已經是個修道高人,竟然與季咸搞在一起,在外面話虎藍,招搖撞騙,改天你再找季咸來看相,看看誰比較會看相,壺子耍出第三招:衡氣機,季咸一看到壺子的面相,竟然嚇壞了,知道自己碰到高手了,二話不說,就落慌而逃,壺子叫列子跑出去把他追回來,列子說:已跑到不見人影了。列子才恍然大悟,明白自己真功夫沒學到,就告辭回鄉,三年不出門,替老婆煮飯做菜,把餵豬當成款待客人一樣的真誠,閉門思過,回歸樸實生活,超然獨立於俗塵之外,守住本性而過一生。此故事是在提醒世人,一山比一山高,人在世間不可亂亂來,不要以為自己的功力、法力有多強,老天才是真正的高手,他擁有大筆一揮之絕活(天地一指,即俗話之:天一劃),季咸碰到高手會落慌而逃,人間之夭魔鬼怪也一樣,當碰到太和氣時,就如同狗碰到鬼,一樣落慌而逃,且跑到直尾溜,並吹起狗螺。等到夭魔鬼怪跑掉時才會停吠狗螺。
        媒體這幾年來,陸續報導大財閥死後家族爭家產之訊息,老天為什麼不等到大財閥將接班人安排好,才讓他死?也才不會爭家產?此一爭就會變成遺傳,不但基因、生病會遺傳,連爭家產之行為也一樣會遺傳的,此應證老子的:天之道,損有餘以補不足。金玉滿堂,莫之能守之自然律。如果要知道老莊為什麼知道這麼多?會寫出七萬餘言之故事呢,如果他們會說話,他說的話世人也聽不到,如果聽得到,他一定說:我什麼也沒有說,是故事所說的;如果說你為什麼不說,他會說我什麼都說了,怎麼會沒有說呢?其實第三世界的景像就跟人間一樣,只是磁場不同,因道已超越時間、空間,只要經介面轉換,將氣()予以轉換,第三世界(天堂、地獄、鬼、神)的景像就在人眼前,未經轉換,人眼是看不到的(與網際網路連線於視訊時,不論在世界各地方、國家,影像都顯現在眼前,未連線就看不見之原理相同,人還活著的時候,不連線,人一死,就自動連線),只是人是有形體、摸得到,靈魂是無形體,摸不到,有所不同而已,獨有之人就知道此道理。有些修行人說是顯相或示現,用不著大驚小怪。此景像須於人死後才看得到,雖然看到了,但人已死了,不會說人話了,此為「知者不言」理論;活人還沒死,所以看不到此景象,活人之所言,則為「言者不知」理論。莊子稱為物化(氣之轉化),老莊如是說!但不知是否真的?要世人自己去悟才知道,結語為老天最大,世人不要違反自然而與老天對抗,才會有較美滿的晚景。莊子所說的話是為真理,是在提醒世人,未來的事眼前是看不到的,但當到來時已來不及補救了,只能等待來世才有機會,故事如是說。不論是真是假?信與不信?都無強制力,只要世人高興就好。願人人平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