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遊篇:「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合一君而徵一國者,其自視也,亦若此矣。而宋榮子猶然笑之。且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辯(辨)乎榮辱之境,斯已矣。彼其於世,未數數然也。雖然,猶有未樹也。夫列子御風而行,冷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後反。彼於致福者,未數數然也。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天地篇:「願聞神人。曰:上神乘光,與形滅亡,此謂照曠;致命盡情,天地樂而萬事銷亡,萬物復情,此之謂混冥」。莊子此篇立言,於一般人看來,看似算一個很完美的人了,但道出就只差那一點點,就完美無缺之修道的最高智慧,是在闡述老子第28章: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之道理,只有神人才能完美無缺,讀者可更進一層去體悟其道理。
莊子將修道有修至無極境界的高人,以至人、神人、聖人三種不同的頭銜稱呼之(同山木篇:至人不聞。秋水篇:道人不聞,大人無己。天下篇:不離於精,謂之神人。不離於真,謂之至人。兆於變化,謂之聖人)。未修到無極境界,總是有所缺,就如同科技技術雖然工夫不錯 ,但關鍵技術Know—how沒有學到,而認為自己的工夫很好,自己看自己,越看越偉大一樣的道理。有人確實也修的不錯,徒弟、門生都稱呼其為老師、教授、大師、上人…等不同之稱謂,但這些頭銜都是由自己來命名、策封,並未經過國家或靈界之考試。差別僅在於錢與欲望,此一竅門而已,但此一小竅門,看似容易,其實並不容易,至少要修十九年以上,才能知道此道理的。就如同宋榮子笑知效一官(效,勝任也。其才智只能勝任一官半職)、行比一鄉(比,適合、投合也。其行為僅能投合於一鄉人,在鄉下,當個里長、民意代表,走路就有風,是很威風,但走到他鄉就沒那麼風光了)、德合一君而徵一國者(德性只能合於國君的心意,而能取得一國人的信任。徵,信也。)此三類型的人。就認為自己是很行的修道人,其自視也,亦若此矣(其看法就與小麻雀、一曲之士之看法,自得於一方無異)。不與人相比,要知、行、德,三者兼俱,才能像宋榮子一樣,盡管全國人都在罵他,他也不會生氣(不加沮),全國人都在稱讚他,他也不會高興(不加勸),一幅老僧入定了,你講你的,他聽他的,因為他已能確定內、外的界限,明辨榮、辱的境界(知其榮,守其辱),雖然宋榮子不去汲汲追求世上之虛名,但乃不能忘己、忘名,故還不足慕(數數然,猶汲汲也。猶有未樹,未能超然樹立,空所依榜也)。列子能御風而行(風,是比喻修道積陰德。見: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無功、無名,能超然世外,遊行輕妙,工夫已算很好了,但他對求福這一類的事,雖然他可免去步行的麻煩,但還要等待其關鍵技術風(指修道積陰德),未學到風這一竅門時,則根本無法飛(指靈魂會飛起來,並不是人會飛)起來,未曾大超脫,是同樣的道理的。如能乘天地之正,順從萬物之本性,順著陰、陽、風、雨、晦、明,此六氣之變化,就能進入大道無始無終,不生不死之門,也不必等待什麼了。
莊子國學造詣之高,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文章中從不會罵人,但此節之立言就是在罵未修成道,而自認自己是修道高人,卻利用宗教信仰在賺錢,以及利用官位、權勢在謀黨派私利的這些人,看得懂的人,境界就相當高了,但看不懂的一樣還是看不懂,還不知道他到底是在說什麼。所以莊子才說:至人無己,至人已忘掉了自己是誰(無我)之境界了,一切都照著自然法則,順理成章的在做事。神人無功,神人做了很多功德事,但從來不居功,不會表現於外,不會行一點善事,就在媒體大肆張揚其善行。聖人無名,聖人是默默無聞,他雖是聖人了,但還是跟一般人並沒有二樣,看不出他是修道高人。俚語有言:「看似如此,其實不盡然」。就只差那一點點,就完美無缺了。差別就僅那一點點而已,而此一點點,就在於對世事想不想得通?腦筋轉得過或轉不過?如此而已矣。也就是白話之:表面看起來是如此,但內情並不是這樣。天下事,有些人會認為這件事當然是要這樣作才對,就很完美了,就像是變魔術高手,是最高的騙術了,也沒有人會發現破綻啊!話是這樣子說是沒有錯,但不表示每一件事照此方式去做,就會很完美,總是會有一點欠缺的。有些事用錢就能解決,就沒問題;有些事用錢沒辦法解決,或你想跟人家談,人家懶得理你,談也不跟你談,這才是問題,如此就涉及到道德層面之問題,不但難解,更有可能是無解,那才是麻煩事。上述之立言是比喻世人在玩什麼花樣,一般人是看不出來的,世人還誤認他是人格者,是聖人。但從修道者角度來看,一眼就看出,世人是在玩什麼把戲?但不會予以批評,打壞別人之買賣之意,如以老天的角度來看,因老天有以人影盯人(形影相隨)之法寶,就看得更清楚了。
以前的執政黨不論做什麼決策,反對黨都罵得狗血噴頭,為反對而反對。但由反對黨躍升為執政黨時,以前所批評執政黨的事,現在通通可以做了,反對黨也不能大型抗爭,不然就用蛇籠、鋸馬隔離,你抗爭你的、反對你的,我照常通過我的,這是權力使然,不然也不必為爭政權爭的那麼激烈啊!同理,管理特種行業之主管機關、員警,表面看似管理得井然有序,其實不盡然,看到一大堆的員、警都因包庇收賄而被抓起來,就知道其道理了。或是在家服侍行動不便的老父母,外人不容易看見,但在外當志工或投入公益活動,別人很容易看得到他在做善事,比較有名氣,所以將行動不便的父母往養老院、看護中心送,自己才能過著舒適的生活,表面看起來,也是花錢請人照顧,也把老父母照顧得好好的,但就只差想不通,天道自然這一竅門而已矣,卻把孝順用在孝順兒女、孫子身上,把孝順的順序搞錯了(天道篇:語道而非其序者,非其道也),這就與百善孝為先之天道順序相違背了,所以不服侍老父母,行善無用。等到自己年老時,兒女也一樣將老人往該處送時,才來老淚縱橫,但已來不及了,上樑本身不正,當兒女的下樑也當然跟著歪,要怪誰呢?。莊子此立言,是在闡述這些看似如此,花了很多預算從事建設,其實隱藏著黨派利益在內;看似熱衷於宗教,其實隱藏著董、監事商業化之利益在內;不可被善於包裝自己,讓人看不出其鬼主意來。就只差積陰德這一小竅門而已,如無法知、行、德合一,分辨榮、辱時,等到自己年老時就會逃亡國外或換來一身的病痛,是一醒世文,提供讀者參考,願大家都能平安!
2018年5月20日 星期日
2018年5月10日 星期四
純任自然(順應自然法則,任人呼自己為馬為牛,皆無不可),好處多多(身體可酸鹼平衡,平安無事)—可庇蔭子孫。
應帝王篇:「有虞氏不及泰氏。有虞氏其猶藏仁以要人,亦得人矣,而未始出於非人。泰氏其臥徐徐,其覺于于,一以己為馬,一以己為牛。其知情信,其德甚真,而未始入於非人。」、天道篇:「士成綺見老子而問曰:吾聞夫子聖人也,吾固不辭遠道而來願見,百舍重踵趼而不敢息。今吾觀子,非聖人也…鼠壤有餘蔬而棄妹之者,不仁也;生熟不盡於前,而積斂無崖。老子漠然不應。士成綺明日復見,曰:昔者吾有刺於子,今吾心正卻矣,何故也?老子曰:夫巧知神聖之人,吾自以為脫焉。昔者子呼我牛也而謂之牛,呼我馬也而謂之馬。苟有其實,人與之名而弗受 再受其殃。」、外物篇:「靜默可以補病,眥媙可以休老,寧可以止遽。雖然,若是,勞者之務也,(非)佚者之所未嘗過而問焉。聖人所以駴天下,神人未嘗過而問焉;賢人所以駴世,聖人未嘗過而問焉;君子所以駴國,賢人未嘗過而問焉;小人所以合時,君子未嘗過而問焉。演門有親死者,以善毀爵為官師,其黨人毀而死者半」。此二則立言,是要世人遵守自然法則(佛家稱為:自性之性德。白話為:人的心性有無出了問題),也是在闡述有修道與沒修道、無心與有心,有錢人與沒錢人,對事情的看法不同,生活方式也不同,也不會去過問別人的閒事,個人過個人的日子,那到底那種才對呢?涉及自然與非自然之問題,是個很有趣的話題,讀者可深思!也沒一定的標準答案。
應帝王篇,莊子要世人不要學有虞氏(隱喻為人道),行假仁義,掛羊頭而在賣狗肉,以假慈悲之名在賺錢或欺騙社會,以自己對是非之認知,當作善惡的標準,但這種標準也有很多人認同他的看法。你說他不對嗎?但又有一點道理;你說他對嗎?又好像不太對。以此比喻平時表面很關心失智之父母,認為自己很孝順,但又放不下、想不通,不願自己去照顧,寧願花錢請人去照顧,而自己卻在說經論道,話虎藍來給世人聽,又有大筆供養金入帳,爽得很。而善於偽裝,於父母告別式時,把場面搞得很盛大,讓親友看起來,認為他很孝順,使人霧裡看花,摸不到邊,到底是孝或不孝?他又特別關心別人將來能否到極樂世界去,所以他也收編很多民心。你說他孝順嗎?又好像有點不太對;你說他不孝嗎?也不太對。如像泰氏(伏羲氏,隱喻為天道)一樣,忘了是非、物我,認為是非無一定標準,毀譽隨人而定,罵也好,稱讚也好,別人叫他牛或馬?隨人去叫。白話為:阿狗、阿貓、阿珠、阿花?隨人去隨便稱呼他,皆無不可,這些稱呼都是假名,認為我還是我,不會去計較,也不會反駁。如同士成綺去見老子而問他說:我聽說你是聖人,我所以不辞遠道而來見你,走三千里路,腳都長繭了還不敢休息。如今,我看你並非聖人啊你這兒到處亂扔剩餘飯菜,像老鼠泂一樣。老子不介意也不回應。隔天士成綺認為昨天自己講錯話,跑去道歉。老子說:我己把聖人當成是破鞋子丟掉了。前天你稱呼我為牛就叫做牛,稱我為馬就叫做馬。我若有此事實,人家譏我,給我的名字而不接受,是兩重罪過也。因為他知道天道之實情,不會矯情、偽善,心中無善與不善,所以能超出心境之自我認知,不入是非之域(未始入於非人-不是俗人,即比喻通天之人);與心藏偽善,用以欺騙社會,如同渾沌本來沒有七孔,但世人希望渾沌也能跟常人一樣,而以有為的心,替渾沌一天鑿了一個孔,經過七天鑿七個孔,結果反而把渾沌給鑿死了,表面是行善,但行的是三B轎車、勞斯來斯,反而使社會風氣敗壞(未始出於非人),道理相同,無為與有為,二心不同。讀者認為有虞氏與泰氏之認知,何者為是?
社會薪水要22K或50K起跳,才算符合公平正義呢?且看莊子怎麼說?有錢人過著有錢人的生活,沒錢人過沒錢人的生活,日子總是要過啊!有錢人他才不會去關心沒錢人生活要怎麼過?有錢人所關心的是要如何炒房、炒股票、印股票換鈔票,如何拉攏政商關係。有煩躁之病者,簡靜可以療之。眥,眼眶也。媙,按摩也。按摩眼眶可以消退老容。寧,寧靜也。止,止息也。遽,急躁也。寧靜可以止息急躁。雖然,話是如此說,是沒有錯。但這些都是勞碌人所使用的方法。有錢又有閒的人,他會花錢去作美容、拉皮、削骨、打玻尿酸、洗三溫暖…種種。駴,改變百姓視聽或改革也,過著有錢人的生活。沒錢的人,薪水只有22K,能去醫美嗎?小人如何逢迎拍馬來茍合一時,無足可貴,所以淑人君子,鄙而不顧也,不會去過問別人的家務事(合時,此二字,包含的範圍就相當的廣泛,也就是白話所說的:滿腦筋都是錢與權。腦筋所想的是如何動歪腦筋來冒貸、超貸、詐領保險、健保、假公濟私來搞錢、爭家產、坑人、爭個政務官來當等等。但有修道的人知道道之實情,知道這些都是身外物,無益真心,看了都不會眼紅,也不會去批評,其所在意的是要如何有益返回其真性)。所以無從比起,高興就好。如果要比,就會如同:演門有親死者,以善毀爵為官師,其黨人毀而死者半之下場。善毀,善於孝順,容易哀傷,面貌衰老也。爵,封爵,任命也。官師,官員也。黨人,里人也。如慕賞而孝,去真則遠矣。東門(亦有作演門)之孝,出自內心,因孝順,關心父母,而哀傷,容易使面容衰老,頭髮變白,宋君(此句宋君,是當老天解,不能解釋為宋國元君皇帝)嘉其至孝,遂加爵而命為卿(老天破格讓他升官)。鄰里之人,聞其因孝而貴,於是學東門之孝,於父母年老時,未出於真心服侍 ,只學著強哭,不知是要哭給活人聽?或哭給死人聽?哭給鬼聽?矯性偽情,以詐術想使面容衰老,也想能封爵當官,結果因是虛偽,假星星,得不償失,搞死了一堆人(此句之死者半,當形容詞用,並不是里內真的死了一半的人),但一個也不能加爵當官。此故事是在比喻平常不照顧老父母,一年只有父親節、母親節孝順一天,就認為自己很孝順,還深怕別人不知道他的孝順,於父母告別式時,場面擺得很大,彰顯其孝順,來欺騙社會。與大宗師篇:彼又惡能憒憒然為世俗之禮,以觀眾人之耳目哉!是同一意思。比喻能照顧老父母者,其情真,是已經能拿得起、放得下、看得開、想得通了,知道天道自然之理。與虛偽,認為錢最好之觀念,還看不開、想不通,只想將來老了,兒女也能孝順她,死了也希望能到極樂世界去,有此可能嗎?老天會同意嗎?二者觀念大不同,之故也。
修道人,恬淡寡欲,是經過磨練心志,相當艱苦的,所以生活再怎麼苦,最壞也不過如此而已。平時,有保持督脈虛氣之暢通,邪氣不能襲,其德全而神不虧。其神純粹,其魂不疲(刻意篇)。所以自然沒有生病之理由,單就普通之感冒,有錢人就會去找名醫醫治,不在乎錢之多寡,連被蚊子咬到時,也要去找名醫。但修道之艱苦人,身體中就如同有裝置無熔絲自動開關,有感冒前兆時,任脈之胃之兩側會先感應到快要感冒了,會感覺肚子酸酸疼疼的,就知道要用鹽開水沖洗鼻子,因為鹽水是最元始之自然消炎劑,過一、二分鐘,會將細菌殺死,產生許多鼻涕,擤掉後,就不會感冒,也不必花錢,醫師是為了要賺錢,如教你要用鹽水沖洗鼻子消炎,那醫師要吃什麼呢?胃酸太多,是肉吃太多,體質變成酸性,有吐胃酸、胃食道逆流時,常吃點鹹橄欖、巴樂、梅子…等鹼性食物,吃到肚子內,可幫忙酸鹼平衡,大約吃一星期,就會慢慢改善成鹼性體質,比較不會吐胃酸了,尤其是手腳關節處長期長牛皮癬不會好,或擦藥、吃藥好了以後,沒多久又復發,永遠根治不了,那就是酸性體質,肉類吃太多了,要根治就吃濃縮30倍之梅子精,泡熱水吃幾次,讓身體酸鹼平衡,中和了,鮮很快就根治了,這些都是自然法則,香港腳所引發之紅斑,或被不知名之小蟲咬到,藥怎麼擦,傷口總是紅紅的,就是擦不好,就採一、二葉左手香用手指頭捻一捻,捻到生汁時貼在紅斑處,經過一晚,不管是多毒的小蟲毒素,通通殺死光光,隔天紅斑就退去。就如同在高中上化學實驗課程時,老師教學生把沾到黑墨水的衣服拿去洗掉,但怎麼洗都洗不掉,在實驗室拿一瓶草酸出來,吸一滴出來,點到沾黑處,一點,黑墨汁馬上被中和掉,就變成原來衣服的顏色一樣,很有效,不必吃藥,也不必花錢。皮膚會長厚殼癬,皮撕掉時,皮膚會紅紅的,找皮膚科醫師拿些藥膏回來擦一擦,好了一段時間,又會再長出來,表示體內肝火大,吃一些天然的草藥(青草茶)、或濃縮梅子精來吃,酸鹼平衡了,也就不會再長出厚厚的皮出來,與醫學之得了什麼病,要用什麼生物科技醫藥來醫治,只要吃不會死的藥就是好藥,醫得好,藥到病除,算醫術高超,醫不好,藥到命除,就送去太平間。但只要是人,最終總是會死的,只是死法不同而已,要怎麼醫法?高興就好!所以薪水不論是22K或50K,生活之日子總是要過的,錢要多少才夠用,也沒一定之標準,任憑個人的欲望而定。由首揭之立言,就可悟出,已想通了,知道天道自然之理,要去服侍老父母,也不必長輩來勸他要服侍,這就是修天道,修給天看,人不容易看見他的真心服侍;與修人道、錢道,修給人看,以表示其熱心公益,而將老父母送去看護中心、養老院,花錢請人照顧,省得照顧之麻煩,二者大不同。人終須會死的,只是死法不同而已,已經確定是死生同狀,光著身子出生來當人,也沒有人穿著衣服、帶珠寶來出生當人,不想呼吸時,都一律躺著直直的(死生同狀)送去火葬場,美金、台幣、黃金,都帶不走,帶去也不能花用,連想買糖果來吃也要用銀紙,不能用鈔票買,陰陽不相同之世界也,這就是真平等、公平,其他世俗、人為之平等皆為假平等、不公平。人回去報到時,什麼都西都帶不走,只帶走看不見的陰德與罪孽,定其一生之功過,決定能否造福子孫,或還需來當人受苦,如此而已,如轉為其他動物(詳至樂篇),不會說人話,那就慘了。所以不論世人認為是無稽之談或鬼話連篇都可以,於不想呼吸前,躺在床上時,不要胡言亂語,說些連子孫也聽不懂的鬼話,就知道是無形在主宰有形?還是有形在主宰無形的答案了,但知道時,已經不會說話了,也就是知者不言理論。答案就是如此,提供讀者參考!願大家平安。
應帝王篇,莊子要世人不要學有虞氏(隱喻為人道),行假仁義,掛羊頭而在賣狗肉,以假慈悲之名在賺錢或欺騙社會,以自己對是非之認知,當作善惡的標準,但這種標準也有很多人認同他的看法。你說他不對嗎?但又有一點道理;你說他對嗎?又好像不太對。以此比喻平時表面很關心失智之父母,認為自己很孝順,但又放不下、想不通,不願自己去照顧,寧願花錢請人去照顧,而自己卻在說經論道,話虎藍來給世人聽,又有大筆供養金入帳,爽得很。而善於偽裝,於父母告別式時,把場面搞得很盛大,讓親友看起來,認為他很孝順,使人霧裡看花,摸不到邊,到底是孝或不孝?他又特別關心別人將來能否到極樂世界去,所以他也收編很多民心。你說他孝順嗎?又好像有點不太對;你說他不孝嗎?也不太對。如像泰氏(伏羲氏,隱喻為天道)一樣,忘了是非、物我,認為是非無一定標準,毀譽隨人而定,罵也好,稱讚也好,別人叫他牛或馬?隨人去叫。白話為:阿狗、阿貓、阿珠、阿花?隨人去隨便稱呼他,皆無不可,這些稱呼都是假名,認為我還是我,不會去計較,也不會反駁。如同士成綺去見老子而問他說:我聽說你是聖人,我所以不辞遠道而來見你,走三千里路,腳都長繭了還不敢休息。如今,我看你並非聖人啊你這兒到處亂扔剩餘飯菜,像老鼠泂一樣。老子不介意也不回應。隔天士成綺認為昨天自己講錯話,跑去道歉。老子說:我己把聖人當成是破鞋子丟掉了。前天你稱呼我為牛就叫做牛,稱我為馬就叫做馬。我若有此事實,人家譏我,給我的名字而不接受,是兩重罪過也。因為他知道天道之實情,不會矯情、偽善,心中無善與不善,所以能超出心境之自我認知,不入是非之域(未始入於非人-不是俗人,即比喻通天之人);與心藏偽善,用以欺騙社會,如同渾沌本來沒有七孔,但世人希望渾沌也能跟常人一樣,而以有為的心,替渾沌一天鑿了一個孔,經過七天鑿七個孔,結果反而把渾沌給鑿死了,表面是行善,但行的是三B轎車、勞斯來斯,反而使社會風氣敗壞(未始出於非人),道理相同,無為與有為,二心不同。讀者認為有虞氏與泰氏之認知,何者為是?
社會薪水要22K或50K起跳,才算符合公平正義呢?且看莊子怎麼說?有錢人過著有錢人的生活,沒錢人過沒錢人的生活,日子總是要過啊!有錢人他才不會去關心沒錢人生活要怎麼過?有錢人所關心的是要如何炒房、炒股票、印股票換鈔票,如何拉攏政商關係。有煩躁之病者,簡靜可以療之。眥,眼眶也。媙,按摩也。按摩眼眶可以消退老容。寧,寧靜也。止,止息也。遽,急躁也。寧靜可以止息急躁。雖然,話是如此說,是沒有錯。但這些都是勞碌人所使用的方法。有錢又有閒的人,他會花錢去作美容、拉皮、削骨、打玻尿酸、洗三溫暖…種種。駴,改變百姓視聽或改革也,過著有錢人的生活。沒錢的人,薪水只有22K,能去醫美嗎?小人如何逢迎拍馬來茍合一時,無足可貴,所以淑人君子,鄙而不顧也,不會去過問別人的家務事(合時,此二字,包含的範圍就相當的廣泛,也就是白話所說的:滿腦筋都是錢與權。腦筋所想的是如何動歪腦筋來冒貸、超貸、詐領保險、健保、假公濟私來搞錢、爭家產、坑人、爭個政務官來當等等。但有修道的人知道道之實情,知道這些都是身外物,無益真心,看了都不會眼紅,也不會去批評,其所在意的是要如何有益返回其真性)。所以無從比起,高興就好。如果要比,就會如同:演門有親死者,以善毀爵為官師,其黨人毀而死者半之下場。善毀,善於孝順,容易哀傷,面貌衰老也。爵,封爵,任命也。官師,官員也。黨人,里人也。如慕賞而孝,去真則遠矣。東門(亦有作演門)之孝,出自內心,因孝順,關心父母,而哀傷,容易使面容衰老,頭髮變白,宋君(此句宋君,是當老天解,不能解釋為宋國元君皇帝)嘉其至孝,遂加爵而命為卿(老天破格讓他升官)。鄰里之人,聞其因孝而貴,於是學東門之孝,於父母年老時,未出於真心服侍 ,只學著強哭,不知是要哭給活人聽?或哭給死人聽?哭給鬼聽?矯性偽情,以詐術想使面容衰老,也想能封爵當官,結果因是虛偽,假星星,得不償失,搞死了一堆人(此句之死者半,當形容詞用,並不是里內真的死了一半的人),但一個也不能加爵當官。此故事是在比喻平常不照顧老父母,一年只有父親節、母親節孝順一天,就認為自己很孝順,還深怕別人不知道他的孝順,於父母告別式時,場面擺得很大,彰顯其孝順,來欺騙社會。與大宗師篇:彼又惡能憒憒然為世俗之禮,以觀眾人之耳目哉!是同一意思。比喻能照顧老父母者,其情真,是已經能拿得起、放得下、看得開、想得通了,知道天道自然之理。與虛偽,認為錢最好之觀念,還看不開、想不通,只想將來老了,兒女也能孝順她,死了也希望能到極樂世界去,有此可能嗎?老天會同意嗎?二者觀念大不同,之故也。
修道人,恬淡寡欲,是經過磨練心志,相當艱苦的,所以生活再怎麼苦,最壞也不過如此而已。平時,有保持督脈虛氣之暢通,邪氣不能襲,其德全而神不虧。其神純粹,其魂不疲(刻意篇)。所以自然沒有生病之理由,單就普通之感冒,有錢人就會去找名醫醫治,不在乎錢之多寡,連被蚊子咬到時,也要去找名醫。但修道之艱苦人,身體中就如同有裝置無熔絲自動開關,有感冒前兆時,任脈之胃之兩側會先感應到快要感冒了,會感覺肚子酸酸疼疼的,就知道要用鹽開水沖洗鼻子,因為鹽水是最元始之自然消炎劑,過一、二分鐘,會將細菌殺死,產生許多鼻涕,擤掉後,就不會感冒,也不必花錢,醫師是為了要賺錢,如教你要用鹽水沖洗鼻子消炎,那醫師要吃什麼呢?胃酸太多,是肉吃太多,體質變成酸性,有吐胃酸、胃食道逆流時,常吃點鹹橄欖、巴樂、梅子…等鹼性食物,吃到肚子內,可幫忙酸鹼平衡,大約吃一星期,就會慢慢改善成鹼性體質,比較不會吐胃酸了,尤其是手腳關節處長期長牛皮癬不會好,或擦藥、吃藥好了以後,沒多久又復發,永遠根治不了,那就是酸性體質,肉類吃太多了,要根治就吃濃縮30倍之梅子精,泡熱水吃幾次,讓身體酸鹼平衡,中和了,鮮很快就根治了,這些都是自然法則,香港腳所引發之紅斑,或被不知名之小蟲咬到,藥怎麼擦,傷口總是紅紅的,就是擦不好,就採一、二葉左手香用手指頭捻一捻,捻到生汁時貼在紅斑處,經過一晚,不管是多毒的小蟲毒素,通通殺死光光,隔天紅斑就退去。就如同在高中上化學實驗課程時,老師教學生把沾到黑墨水的衣服拿去洗掉,但怎麼洗都洗不掉,在實驗室拿一瓶草酸出來,吸一滴出來,點到沾黑處,一點,黑墨汁馬上被中和掉,就變成原來衣服的顏色一樣,很有效,不必吃藥,也不必花錢。皮膚會長厚殼癬,皮撕掉時,皮膚會紅紅的,找皮膚科醫師拿些藥膏回來擦一擦,好了一段時間,又會再長出來,表示體內肝火大,吃一些天然的草藥(青草茶)、或濃縮梅子精來吃,酸鹼平衡了,也就不會再長出厚厚的皮出來,與醫學之得了什麼病,要用什麼生物科技醫藥來醫治,只要吃不會死的藥就是好藥,醫得好,藥到病除,算醫術高超,醫不好,藥到命除,就送去太平間。但只要是人,最終總是會死的,只是死法不同而已,要怎麼醫法?高興就好!所以薪水不論是22K或50K,生活之日子總是要過的,錢要多少才夠用,也沒一定之標準,任憑個人的欲望而定。由首揭之立言,就可悟出,已想通了,知道天道自然之理,要去服侍老父母,也不必長輩來勸他要服侍,這就是修天道,修給天看,人不容易看見他的真心服侍;與修人道、錢道,修給人看,以表示其熱心公益,而將老父母送去看護中心、養老院,花錢請人照顧,省得照顧之麻煩,二者大不同。人終須會死的,只是死法不同而已,已經確定是死生同狀,光著身子出生來當人,也沒有人穿著衣服、帶珠寶來出生當人,不想呼吸時,都一律躺著直直的(死生同狀)送去火葬場,美金、台幣、黃金,都帶不走,帶去也不能花用,連想買糖果來吃也要用銀紙,不能用鈔票買,陰陽不相同之世界也,這就是真平等、公平,其他世俗、人為之平等皆為假平等、不公平。人回去報到時,什麼都西都帶不走,只帶走看不見的陰德與罪孽,定其一生之功過,決定能否造福子孫,或還需來當人受苦,如此而已,如轉為其他動物(詳至樂篇),不會說人話,那就慘了。所以不論世人認為是無稽之談或鬼話連篇都可以,於不想呼吸前,躺在床上時,不要胡言亂語,說些連子孫也聽不懂的鬼話,就知道是無形在主宰有形?還是有形在主宰無形的答案了,但知道時,已經不會說話了,也就是知者不言理論。答案就是如此,提供讀者參考!願大家平安。
2018年5月2日 星期三
論:老莊之超越相對論(病與藥是相對立存在,健康的人不必吃藥,沒有病,藥就沒有了),所提示給世人應有的省思。
老子第2章:「天下皆知美之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相對建立,因長、短,而現不同的相與不同的形-即形相也。可以較簡單的方式來比喻,例如心裏在想某人時,腦海就會出現此人的像出來;心裏想去那裡玩時,腦筋就會出現某地的風景出來,合稱形像,與做夢原理相同)、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大宗師篇:「夫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夫道,有情有信,無為無形;可傳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見。」、齊物論:「若有真宰,而特不得其朕。可行已信,而不見其形,有情而無形」。此幾則立言道出天下事本來就是不平等存在的,而人的形體是由無形的道在主宰,人無多賢,事相上雖然有高下、長短,高高低低,之不平等,是虛幻的,但只要各循其分,安於不平等,不相干擾,而能於不平等之中,去循求平等,就不會有嫉妒心,不會相爭,自然就平等了、就圓滿了,故道稱為:一,萬物平等理論,這就是道。所以只有道是平等的,其它事務都是相對不平等的,這就是修清靜心所得到之智慧,如無此種智慧,不懂這些不平等事務相待、相對建立之道理,不論再怎麼修人道、錢道、妖道,都無益於自己的身性,足為裝神弄鬼,將宗教商業化,利用神明來斂財、賺錢,而自認為是修道高人之借鏡!
台灣有二句俗語:人比人氣死人、牛就是牛,牽到北京也是牛。道盡天下俗事。社會上就是有比較心,才會產生美、醜、善、惡之問題,所以老子才會說天下人都知道美,這種美,相對的就不是美,反而變成是罪惡;都知道善,這種善,相對的就不是善,反而變成偽善;氣死與自殺,也是相對。因為這種美、善,會產生對比,而帶動社會壞的風氣。如果沒有美、醜、善、惡,高下之這種比較心,不去作對比,各循其分,平等對待對方,就不會產氣死與畏罪自殺之二元對立、衝突,讓世風日下,也不會有統、獨之爭。老子說:來當人前,什麼也沒有(有生於無,無生於有),只是借父母之精、卵結合,才變成有;於出生當人後,經過社會化之過程,到老,回去報到,送到火葬場化成灰,又由有變成無。世人一生為名、利、權、勢而忙,忙到老了,換來全身病痛,躺在病床上,錢存銀行,想著錢而興嘆,到最後才發現人生是白忙一場,回到原點,留那麼多錢讓醫師、瑪莉亞、看護來花,就是死不了,死後又讓子孫打遺產官司,那人生所為的,又是為何?這些世俗,老子已道出:世人都在比較誰的別墅、轎車、超跑較氣派?誰有背名牌包包?誰家小孩讀名校?誰的先生當上市公司董事長?總經理?誰的薪水年薪幾百萬?所以有與無、難與易、長與短、高與下、音與聲、前與後,這些都是因相對之對比,加上私人之好惡的結果,才會有這些衝突問題的存在與發生。如能比照大自然平等對待個族群,雨露均沾,不要虛妄去比較、區別,不胡作非為,而不居功之道理,就不會有統、獨,藍、綠之爭、鬥爭不同族群之仇恨心,這才是修天道,積陰德。修道不是在修給人看的、也不是修要如何才能賺大錢,修如何才能得到名、利、權、勢,修這些是在修世俗,修人道、錢道,並非天道,有修天道,就不會有此比較心。所以牛牽到北京也是牛,改變不了其本性。如牛牽到北京能變成人,能改變其本性時,此俗語就不能成立,原理就是如此。
人會生病,是靈魂出了問題,反射到肉體,肉體才會生病。病與藥是相對立存在的,藥是因生病而研究出來醫治的,人不生病,沒有病,藥就沒有了,那裏來的藥呢?有得到病才會研究藥出來醫治;沒有得到病,就不知道要如何研究藥來醫治。健康的人不必吃藥,吃藥的人身體就不健康;健康的人不必吃補品,吃補品的人身體就不健康。不要每天想會不會得什麼病,沒病也會想到有病,心清淨(靜)了,就不必吃藥或補品。所以生病是要醫靈魂,並不是要醫肉體。因為是無形在主宰有形,懂得老、莊無為無形,可行已信的道理,就不會有病痛,有修道就不會有病;而醫學是教人得了什麼病,要用什麼藥來醫,二種境界不同之故也。不管科技再怎麼發達,人類就是無法突破老天所創造發明出來的人影理論,醫學再怎麼先進,就是無法將人影趕走,不要讓人影跟隨著人(形體與形影永遠相隨之理論),礙手礙腳,走到那裡就跟到那裡,真討厭,人如無法將人影趕走,不管如何化療、標靶、雙標靶,都無法醫治癌症,道理在此。老莊所創造發明出來的形影相隨理論,於年輕人看來會認為是無科學依據,不值一信;但到了五、六十歲時,看看自己或他人之長輩,年老的時候,其情境是否如莊子所說的晚景呢?但發覺時,時候已晚了,有錢就難買「早知道」這種藥,後悔已遲了。
修道是要修個能壽終正寢,修個能享天倫之樂,即大宗師篇所言:夫道善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老天賜我好手好腳來當人,磨練受勞苦,讓我修道回歸本性 ,老的時後才能安逸過著快樂的晚年,死的時候就是讓我不必那麼勞累了,能好好休息,不必再那麼勞累繼續當人了。不要到老時,才事業失敗、流浪街頭、住進看守所、躺在病床,插著管,二眼瞪著人,有口難言,死也死不了,在折磨自己,洗腎、化療,拖累子孫,拖垮健保 ,如此而已矣。世界各國都在拼經濟,無非都在想讓自己的子民能有較好的日子可過。如老是在牛稠內牴牛母,搞政治鬥爭,內鬥內行,外鬥沒半步,清算不同族群;同性戀重於經濟議題,倫理、道德日愈墮落,則經濟就會越搞越糟糕,絕非百姓之福。這就是老子所說的,不能去除比較心,無法順應自然,凡事以人為凌駕自然,人比老天厲害,到老來就會有麻煩受。凡事有因才有果,要知道為什麼會有此種結果之發生?以簡單的反推法倒推回去,就知道原因。也不必求神、問卜、抽國運籤,這個道理每個人都知道,只是做不到而已,還想要修道,是要修給人看?還是修給鬼看?是要騙人?騙鬼?騙小孩子?道理至明。婆婆認為媳婦忤逆她,以婆婆的觀點並沒有錯,為什麼會忤逆,反推回去,就知道婆婆年輕為人媳婦時,自己有沒有忤逆其婆婆,其因就出來了。同理,媳婦忤逆婆婆,以媳婦的觀點,認為是惡婆婆,也不能說她不對,但等到癌先生找上門,死也死不了,活也活不了,才來怪天、怪地、怪誰虧待她?讓她活的如此痛苦,想求老天原諒,不要再讓她活得那麼痛苦,但已來不及了,老天也懶得聽,就是不能求出其因,凡事都是自己才對 ,別人都不對之故也。知道因果關係,就會知道人與影子,形影相隨的道理了,不懂此道理或已知道此道理,就是做不到,還想修道,只是在欺騙社會而已,但是騙不了老天的,老天也不可能受騙的,這就是老天有眼,有無形的眼睛在看著世人,為什麼世人認為某人是大善人,還是一樣得到癌症?好人沒好報嗎?為什麼社會公認的大壞蛋,又特別長壽,不會死 ,難到是壞人長命嗎?因世人與老天的看法不一樣,最後是以老天說的算 ,世人說的不算,縱然是快被活活氣死的也沒有用,這也就是莊子所說的:人之君子,天之小人;人之小人,天之君子之道理,有修道與沒修道的人對事情的看法大不同之故也。要知道此道理很簡單,從五、六十歲這一代的人,服侍自己老父母做起,就是修道。因在家服侍老父母,外人不容易看到,他既然能放下工作,自己來服侍老父母 ,就已表示已看開一切了,知道天道自然,與世無爭的道理了;反之,在外行善或當志工,外人很容易看到他(她)在做好事,而沒時間服侍行動不便的老父母,而認為花錢請人照顧就好,如認為工作那麼忙,還要當志工,那有美國時間去照顧,此觀念如果沒有錯,那也不必修道了,等到自己行動不便時,再去說給老天聽吧!因為這是老天所規定之天律,任何人均違逆不得的,想想我們於呱呱墜地來當嬰兒時,父母要不要工作?沒去工作,嬰兒怎麼有奶水喝?辛不辛苦?如父母沒去工作賺牛奶錢回來,沒奶可喝時,嬰兒自己會跑去喝別人的奶嗎?別人的奶會讓別家嬰兒喝嗎?這是一代傳一代,一代反哺一代,老天所規定的自然律,世人如果太聰明,認為養老人家太麻煩,帶老人家出外散步,很危險,送去養老院、看護中心花錢請人照顧就好,自己在家養寵物、孝順自己的孫子,有空時出國玩玩比較好,溜狗很得意,出國可增加見聞,在外說經論道,話虎藍給信眾聽,就有勞斯來斯、三B轎車可開,不必工作就有大筆供養金入帳,何樂而不為?那就等到自己年老行動不便時,就請寵物、志工、學員來服侍自己了。這是老莊給世人的省思,是否如此?也沒人知道,但等到自己年老的時候就知道了。願大家平安!
台灣有二句俗語:人比人氣死人、牛就是牛,牽到北京也是牛。道盡天下俗事。社會上就是有比較心,才會產生美、醜、善、惡之問題,所以老子才會說天下人都知道美,這種美,相對的就不是美,反而變成是罪惡;都知道善,這種善,相對的就不是善,反而變成偽善;氣死與自殺,也是相對。因為這種美、善,會產生對比,而帶動社會壞的風氣。如果沒有美、醜、善、惡,高下之這種比較心,不去作對比,各循其分,平等對待對方,就不會產氣死與畏罪自殺之二元對立、衝突,讓世風日下,也不會有統、獨之爭。老子說:來當人前,什麼也沒有(有生於無,無生於有),只是借父母之精、卵結合,才變成有;於出生當人後,經過社會化之過程,到老,回去報到,送到火葬場化成灰,又由有變成無。世人一生為名、利、權、勢而忙,忙到老了,換來全身病痛,躺在病床上,錢存銀行,想著錢而興嘆,到最後才發現人生是白忙一場,回到原點,留那麼多錢讓醫師、瑪莉亞、看護來花,就是死不了,死後又讓子孫打遺產官司,那人生所為的,又是為何?這些世俗,老子已道出:世人都在比較誰的別墅、轎車、超跑較氣派?誰有背名牌包包?誰家小孩讀名校?誰的先生當上市公司董事長?總經理?誰的薪水年薪幾百萬?所以有與無、難與易、長與短、高與下、音與聲、前與後,這些都是因相對之對比,加上私人之好惡的結果,才會有這些衝突問題的存在與發生。如能比照大自然平等對待個族群,雨露均沾,不要虛妄去比較、區別,不胡作非為,而不居功之道理,就不會有統、獨,藍、綠之爭、鬥爭不同族群之仇恨心,這才是修天道,積陰德。修道不是在修給人看的、也不是修要如何才能賺大錢,修如何才能得到名、利、權、勢,修這些是在修世俗,修人道、錢道,並非天道,有修天道,就不會有此比較心。所以牛牽到北京也是牛,改變不了其本性。如牛牽到北京能變成人,能改變其本性時,此俗語就不能成立,原理就是如此。
人會生病,是靈魂出了問題,反射到肉體,肉體才會生病。病與藥是相對立存在的,藥是因生病而研究出來醫治的,人不生病,沒有病,藥就沒有了,那裏來的藥呢?有得到病才會研究藥出來醫治;沒有得到病,就不知道要如何研究藥來醫治。健康的人不必吃藥,吃藥的人身體就不健康;健康的人不必吃補品,吃補品的人身體就不健康。不要每天想會不會得什麼病,沒病也會想到有病,心清淨(靜)了,就不必吃藥或補品。所以生病是要醫靈魂,並不是要醫肉體。因為是無形在主宰有形,懂得老、莊無為無形,可行已信的道理,就不會有病痛,有修道就不會有病;而醫學是教人得了什麼病,要用什麼藥來醫,二種境界不同之故也。不管科技再怎麼發達,人類就是無法突破老天所創造發明出來的人影理論,醫學再怎麼先進,就是無法將人影趕走,不要讓人影跟隨著人(形體與形影永遠相隨之理論),礙手礙腳,走到那裡就跟到那裡,真討厭,人如無法將人影趕走,不管如何化療、標靶、雙標靶,都無法醫治癌症,道理在此。老莊所創造發明出來的形影相隨理論,於年輕人看來會認為是無科學依據,不值一信;但到了五、六十歲時,看看自己或他人之長輩,年老的時候,其情境是否如莊子所說的晚景呢?但發覺時,時候已晚了,有錢就難買「早知道」這種藥,後悔已遲了。
修道是要修個能壽終正寢,修個能享天倫之樂,即大宗師篇所言:夫道善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老天賜我好手好腳來當人,磨練受勞苦,讓我修道回歸本性 ,老的時後才能安逸過著快樂的晚年,死的時候就是讓我不必那麼勞累了,能好好休息,不必再那麼勞累繼續當人了。不要到老時,才事業失敗、流浪街頭、住進看守所、躺在病床,插著管,二眼瞪著人,有口難言,死也死不了,在折磨自己,洗腎、化療,拖累子孫,拖垮健保 ,如此而已矣。世界各國都在拼經濟,無非都在想讓自己的子民能有較好的日子可過。如老是在牛稠內牴牛母,搞政治鬥爭,內鬥內行,外鬥沒半步,清算不同族群;同性戀重於經濟議題,倫理、道德日愈墮落,則經濟就會越搞越糟糕,絕非百姓之福。這就是老子所說的,不能去除比較心,無法順應自然,凡事以人為凌駕自然,人比老天厲害,到老來就會有麻煩受。凡事有因才有果,要知道為什麼會有此種結果之發生?以簡單的反推法倒推回去,就知道原因。也不必求神、問卜、抽國運籤,這個道理每個人都知道,只是做不到而已,還想要修道,是要修給人看?還是修給鬼看?是要騙人?騙鬼?騙小孩子?道理至明。婆婆認為媳婦忤逆她,以婆婆的觀點並沒有錯,為什麼會忤逆,反推回去,就知道婆婆年輕為人媳婦時,自己有沒有忤逆其婆婆,其因就出來了。同理,媳婦忤逆婆婆,以媳婦的觀點,認為是惡婆婆,也不能說她不對,但等到癌先生找上門,死也死不了,活也活不了,才來怪天、怪地、怪誰虧待她?讓她活的如此痛苦,想求老天原諒,不要再讓她活得那麼痛苦,但已來不及了,老天也懶得聽,就是不能求出其因,凡事都是自己才對 ,別人都不對之故也。知道因果關係,就會知道人與影子,形影相隨的道理了,不懂此道理或已知道此道理,就是做不到,還想修道,只是在欺騙社會而已,但是騙不了老天的,老天也不可能受騙的,這就是老天有眼,有無形的眼睛在看著世人,為什麼世人認為某人是大善人,還是一樣得到癌症?好人沒好報嗎?為什麼社會公認的大壞蛋,又特別長壽,不會死 ,難到是壞人長命嗎?因世人與老天的看法不一樣,最後是以老天說的算 ,世人說的不算,縱然是快被活活氣死的也沒有用,這也就是莊子所說的:人之君子,天之小人;人之小人,天之君子之道理,有修道與沒修道的人對事情的看法大不同之故也。要知道此道理很簡單,從五、六十歲這一代的人,服侍自己老父母做起,就是修道。因在家服侍老父母,外人不容易看到,他既然能放下工作,自己來服侍老父母 ,就已表示已看開一切了,知道天道自然,與世無爭的道理了;反之,在外行善或當志工,外人很容易看到他(她)在做好事,而沒時間服侍行動不便的老父母,而認為花錢請人照顧就好,如認為工作那麼忙,還要當志工,那有美國時間去照顧,此觀念如果沒有錯,那也不必修道了,等到自己行動不便時,再去說給老天聽吧!因為這是老天所規定之天律,任何人均違逆不得的,想想我們於呱呱墜地來當嬰兒時,父母要不要工作?沒去工作,嬰兒怎麼有奶水喝?辛不辛苦?如父母沒去工作賺牛奶錢回來,沒奶可喝時,嬰兒自己會跑去喝別人的奶嗎?別人的奶會讓別家嬰兒喝嗎?這是一代傳一代,一代反哺一代,老天所規定的自然律,世人如果太聰明,認為養老人家太麻煩,帶老人家出外散步,很危險,送去養老院、看護中心花錢請人照顧就好,自己在家養寵物、孝順自己的孫子,有空時出國玩玩比較好,溜狗很得意,出國可增加見聞,在外說經論道,話虎藍給信眾聽,就有勞斯來斯、三B轎車可開,不必工作就有大筆供養金入帳,何樂而不為?那就等到自己年老行動不便時,就請寵物、志工、學員來服侍自己了。這是老莊給世人的省思,是否如此?也沒人知道,但等到自己年老的時候就知道了。願大家平安!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