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帝王篇:「有虞氏不及泰氏。有虞氏其猶藏仁以要人,亦得人矣,而未始出於非人。泰氏其臥徐徐,其覺于于,一以己為馬,一以己為牛。其知情信,其德甚真,而未始入於非人。」、天道篇:「士成綺見老子而問曰:吾聞夫子聖人也,吾固不辭遠道而來願見,百舍重踵趼而不敢息。今吾觀子,非聖人也…鼠壤有餘蔬而棄妹之者,不仁也;生熟不盡於前,而積斂無崖。老子漠然不應。士成綺明日復見,曰:昔者吾有刺於子,今吾心正卻矣,何故也?老子曰:夫巧知神聖之人,吾自以為脫焉。昔者子呼我牛也而謂之牛,呼我馬也而謂之馬。苟有其實,人與之名而弗受 再受其殃。」、外物篇:「靜默可以補病,眥媙可以休老,寧可以止遽。雖然,若是,勞者之務也,(非)佚者之所未嘗過而問焉。聖人所以駴天下,神人未嘗過而問焉;賢人所以駴世,聖人未嘗過而問焉;君子所以駴國,賢人未嘗過而問焉;小人所以合時,君子未嘗過而問焉。演門有親死者,以善毀爵為官師,其黨人毀而死者半」。此二則立言,是要世人遵守自然法則(佛家稱為:自性之性德。白話為:人的心性有無出了問題),也是在闡述有修道與沒修道、無心與有心,有錢人與沒錢人,對事情的看法不同,生活方式也不同,也不會去過問別人的閒事,個人過個人的日子,那到底那種才對呢?涉及自然與非自然之問題,是個很有趣的話題,讀者可深思!也沒一定的標準答案。
應帝王篇,莊子要世人不要學有虞氏(隱喻為人道),行假仁義,掛羊頭而在賣狗肉,以假慈悲之名在賺錢或欺騙社會,以自己對是非之認知,當作善惡的標準,但這種標準也有很多人認同他的看法。你說他不對嗎?但又有一點道理;你說他對嗎?又好像不太對。以此比喻平時表面很關心失智之父母,認為自己很孝順,但又放不下、想不通,不願自己去照顧,寧願花錢請人去照顧,而自己卻在說經論道,話虎藍來給世人聽,又有大筆供養金入帳,爽得很。而善於偽裝,於父母告別式時,把場面搞得很盛大,讓親友看起來,認為他很孝順,使人霧裡看花,摸不到邊,到底是孝或不孝?他又特別關心別人將來能否到極樂世界去,所以他也收編很多民心。你說他孝順嗎?又好像有點不太對;你說他不孝嗎?也不太對。如像泰氏(伏羲氏,隱喻為天道)一樣,忘了是非、物我,認為是非無一定標準,毀譽隨人而定,罵也好,稱讚也好,別人叫他牛或馬?隨人去叫。白話為:阿狗、阿貓、阿珠、阿花?隨人去隨便稱呼他,皆無不可,這些稱呼都是假名,認為我還是我,不會去計較,也不會反駁。如同士成綺去見老子而問他說:我聽說你是聖人,我所以不辞遠道而來見你,走三千里路,腳都長繭了還不敢休息。如今,我看你並非聖人啊你這兒到處亂扔剩餘飯菜,像老鼠泂一樣。老子不介意也不回應。隔天士成綺認為昨天自己講錯話,跑去道歉。老子說:我己把聖人當成是破鞋子丟掉了。前天你稱呼我為牛就叫做牛,稱我為馬就叫做馬。我若有此事實,人家譏我,給我的名字而不接受,是兩重罪過也。因為他知道天道之實情,不會矯情、偽善,心中無善與不善,所以能超出心境之自我認知,不入是非之域(未始入於非人-不是俗人,即比喻通天之人);與心藏偽善,用以欺騙社會,如同渾沌本來沒有七孔,但世人希望渾沌也能跟常人一樣,而以有為的心,替渾沌一天鑿了一個孔,經過七天鑿七個孔,結果反而把渾沌給鑿死了,表面是行善,但行的是三B轎車、勞斯來斯,反而使社會風氣敗壞(未始出於非人),道理相同,無為與有為,二心不同。讀者認為有虞氏與泰氏之認知,何者為是?
社會薪水要22K或50K起跳,才算符合公平正義呢?且看莊子怎麼說?有錢人過著有錢人的生活,沒錢人過沒錢人的生活,日子總是要過啊!有錢人他才不會去關心沒錢人生活要怎麼過?有錢人所關心的是要如何炒房、炒股票、印股票換鈔票,如何拉攏政商關係。有煩躁之病者,簡靜可以療之。眥,眼眶也。媙,按摩也。按摩眼眶可以消退老容。寧,寧靜也。止,止息也。遽,急躁也。寧靜可以止息急躁。雖然,話是如此說,是沒有錯。但這些都是勞碌人所使用的方法。有錢又有閒的人,他會花錢去作美容、拉皮、削骨、打玻尿酸、洗三溫暖…種種。駴,改變百姓視聽或改革也,過著有錢人的生活。沒錢的人,薪水只有22K,能去醫美嗎?小人如何逢迎拍馬來茍合一時,無足可貴,所以淑人君子,鄙而不顧也,不會去過問別人的家務事(合時,此二字,包含的範圍就相當的廣泛,也就是白話所說的:滿腦筋都是錢與權。腦筋所想的是如何動歪腦筋來冒貸、超貸、詐領保險、健保、假公濟私來搞錢、爭家產、坑人、爭個政務官來當等等。但有修道的人知道道之實情,知道這些都是身外物,無益真心,看了都不會眼紅,也不會去批評,其所在意的是要如何有益返回其真性)。所以無從比起,高興就好。如果要比,就會如同:演門有親死者,以善毀爵為官師,其黨人毀而死者半之下場。善毀,善於孝順,容易哀傷,面貌衰老也。爵,封爵,任命也。官師,官員也。黨人,里人也。如慕賞而孝,去真則遠矣。東門(亦有作演門)之孝,出自內心,因孝順,關心父母,而哀傷,容易使面容衰老,頭髮變白,宋君(此句宋君,是當老天解,不能解釋為宋國元君皇帝)嘉其至孝,遂加爵而命為卿(老天破格讓他升官)。鄰里之人,聞其因孝而貴,於是學東門之孝,於父母年老時,未出於真心服侍 ,只學著強哭,不知是要哭給活人聽?或哭給死人聽?哭給鬼聽?矯性偽情,以詐術想使面容衰老,也想能封爵當官,結果因是虛偽,假星星,得不償失,搞死了一堆人(此句之死者半,當形容詞用,並不是里內真的死了一半的人),但一個也不能加爵當官。此故事是在比喻平常不照顧老父母,一年只有父親節、母親節孝順一天,就認為自己很孝順,還深怕別人不知道他的孝順,於父母告別式時,場面擺得很大,彰顯其孝順,來欺騙社會。與大宗師篇:彼又惡能憒憒然為世俗之禮,以觀眾人之耳目哉!是同一意思。比喻能照顧老父母者,其情真,是已經能拿得起、放得下、看得開、想得通了,知道天道自然之理。與虛偽,認為錢最好之觀念,還看不開、想不通,只想將來老了,兒女也能孝順她,死了也希望能到極樂世界去,有此可能嗎?老天會同意嗎?二者觀念大不同,之故也。
修道人,恬淡寡欲,是經過磨練心志,相當艱苦的,所以生活再怎麼苦,最壞也不過如此而已。平時,有保持督脈虛氣之暢通,邪氣不能襲,其德全而神不虧。其神純粹,其魂不疲(刻意篇)。所以自然沒有生病之理由,單就普通之感冒,有錢人就會去找名醫醫治,不在乎錢之多寡,連被蚊子咬到時,也要去找名醫。但修道之艱苦人,身體中就如同有裝置無熔絲自動開關,有感冒前兆時,任脈之胃之兩側會先感應到快要感冒了,會感覺肚子酸酸疼疼的,就知道要用鹽開水沖洗鼻子,因為鹽水是最元始之自然消炎劑,過一、二分鐘,會將細菌殺死,產生許多鼻涕,擤掉後,就不會感冒,也不必花錢,醫師是為了要賺錢,如教你要用鹽水沖洗鼻子消炎,那醫師要吃什麼呢?胃酸太多,是肉吃太多,體質變成酸性,有吐胃酸、胃食道逆流時,常吃點鹹橄欖、巴樂、梅子…等鹼性食物,吃到肚子內,可幫忙酸鹼平衡,大約吃一星期,就會慢慢改善成鹼性體質,比較不會吐胃酸了,尤其是手腳關節處長期長牛皮癬不會好,或擦藥、吃藥好了以後,沒多久又復發,永遠根治不了,那就是酸性體質,肉類吃太多了,要根治就吃濃縮30倍之梅子精,泡熱水吃幾次,讓身體酸鹼平衡,中和了,鮮很快就根治了,這些都是自然法則,香港腳所引發之紅斑,或被不知名之小蟲咬到,藥怎麼擦,傷口總是紅紅的,就是擦不好,就採一、二葉左手香用手指頭捻一捻,捻到生汁時貼在紅斑處,經過一晚,不管是多毒的小蟲毒素,通通殺死光光,隔天紅斑就退去。就如同在高中上化學實驗課程時,老師教學生把沾到黑墨水的衣服拿去洗掉,但怎麼洗都洗不掉,在實驗室拿一瓶草酸出來,吸一滴出來,點到沾黑處,一點,黑墨汁馬上被中和掉,就變成原來衣服的顏色一樣,很有效,不必吃藥,也不必花錢。皮膚會長厚殼癬,皮撕掉時,皮膚會紅紅的,找皮膚科醫師拿些藥膏回來擦一擦,好了一段時間,又會再長出來,表示體內肝火大,吃一些天然的草藥(青草茶)、或濃縮梅子精來吃,酸鹼平衡了,也就不會再長出厚厚的皮出來,與醫學之得了什麼病,要用什麼生物科技醫藥來醫治,只要吃不會死的藥就是好藥,醫得好,藥到病除,算醫術高超,醫不好,藥到命除,就送去太平間。但只要是人,最終總是會死的,只是死法不同而已,要怎麼醫法?高興就好!所以薪水不論是22K或50K,生活之日子總是要過的,錢要多少才夠用,也沒一定之標準,任憑個人的欲望而定。由首揭之立言,就可悟出,已想通了,知道天道自然之理,要去服侍老父母,也不必長輩來勸他要服侍,這就是修天道,修給天看,人不容易看見他的真心服侍;與修人道、錢道,修給人看,以表示其熱心公益,而將老父母送去看護中心、養老院,花錢請人照顧,省得照顧之麻煩,二者大不同。人終須會死的,只是死法不同而已,已經確定是死生同狀,光著身子出生來當人,也沒有人穿著衣服、帶珠寶來出生當人,不想呼吸時,都一律躺著直直的(死生同狀)送去火葬場,美金、台幣、黃金,都帶不走,帶去也不能花用,連想買糖果來吃也要用銀紙,不能用鈔票買,陰陽不相同之世界也,這就是真平等、公平,其他世俗、人為之平等皆為假平等、不公平。人回去報到時,什麼都西都帶不走,只帶走看不見的陰德與罪孽,定其一生之功過,決定能否造福子孫,或還需來當人受苦,如此而已,如轉為其他動物(詳至樂篇),不會說人話,那就慘了。所以不論世人認為是無稽之談或鬼話連篇都可以,於不想呼吸前,躺在床上時,不要胡言亂語,說些連子孫也聽不懂的鬼話,就知道是無形在主宰有形?還是有形在主宰無形的答案了,但知道時,已經不會說話了,也就是知者不言理論。答案就是如此,提供讀者參考!願大家平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