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26日 星期三

繕性於俗學,滑欲於俗思(蔽蒙之民);喪己於物,失性於俗(小國多民,迷惑顛倒之倒置之民)—知遇而不知所不遇、知能能而不能所不能,不能復其初,致其明。

        知北遊:「山林與,皋壤與!使我欣欣然而樂與!樂未畢也,哀又繼之。哀樂之來,吾不能禦,其去弗能止。悲乎,世人直謂物逆旅耳!夫知遇而不知所不遇,知能能而不能所不能。無知無能者,固人之所不免也。夫務免乎人之所不免者,豈不亦悲哉!至言去言,至為去為。」、繕性篇:「世喪道矣,道喪世矣,世與道交相喪也。道之人何由興乎世,世亦何由興乎道哉!道無以興乎世,世無以興乎道,雖聖人不在山林之中,其德隱矣。隱,故不自隱…古之所謂得志者,非軒冕之謂也,謂其無以益其樂而已矣。今之所謂得志者,軒冕之謂也。軒冕在身,非性命也,物之儻來,寄者也。寄之,其來不可圉,其去不可止。故不為軒冕肆志,不為窮約趨俗,其樂彼與此同,故無憂而已矣。今寄去則不樂,由是觀之,雖樂,未嘗不荒也。故曰,喪已於物,失性於俗者,謂之倒置之民…繕性於俗學,以求復其初;滑欲於俗思,以求致其明;謂之蔽蒙之民。」、天地篇:「老聃告訴孔子所不能聞與所不能言:凡有首有趾、無心無耳者眾(首、趾:指人的整個形軀。無心無耳:謂無知無聞。指具體為人,實則無知無聞或無知無見者也,此輩之人比較多);有形者與無形無狀而皆存者盡無。無形無狀:指道也。能使自己的形體與大道并存者,世上這種人是很少的。」、達生篇:「關尹曰:凡有貌象、聲色者,皆物(白話為泛指一切眾生)者也,物與物何以相遠?」。此幾則立言是在闡述一個國家、社會重視功利主義會變成顛倒是非、倫理道德淪喪,造成天災、人禍、新型傳染病毒傷害眾生之根源,讓世人必須覺悟,往上提升,使這個世界更美好,修道人才會到世間來。興乎世,興:出現也。也就是佛家所說的:來世間行菩薩道也。不然人心因迷惑不知覺悟,而往下沉淪,那就與泥、沙、石頭並沒兩樣,必須能復其初,致其明,才能避開種種禍患,也不會生病,讀者可參考之!
        老莊哲學是在闡述人一生中,生老、病、苦、死過程及如何消災、解禍之最高智慧之學問,只講道理以及產生結果之原因(緣由),以說故事之方式為之,才不致洩漏天機,讓世人自己去體悟,並未教世人要如何修道,只是先將結果說出,與宗教信仰無關,眾生覺不覺悟?由眾生自己決定,但答案就是如此,並無強制力,由眾生自己承擔後果。社會上之宗教在教人要如何修行?其依據就是源自繕性及知北遊二篇之理論,以各種不同語言、文字翻譯而來,以符合當地國人之語言及需求,例如形影相隨,佛教譯為因果關係、其他宗教將「道」譯成「真理」…等等。只是文字不同,但意思相同,所以信什麼教都是一樣在求心靈之安慰,以作為維持其國家、社會穩定之中道力量,其上位教主均為「道」,也就是「一」,白話為:本、根。「無為」這二個字,老子寫了五千言之「道德經」;莊子寫了七萬餘言之「南華經」,留給世人自己去領悟,而未做任何之解釋,悟得出其道理的,將來就可上天堂、天國、天園、極樂世界去。「無為」是當「自然」解,如將他解釋成無所作為,則離題了。為什麼會有兩極之極端氣候、颱風、颶風、地震、火山爆發、海嘯、傳染病毒?且一次比一次更可怕,是因世人違反自然,搞到違背天理、倫理、道德,不男不女所致。老子第39章已道出: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發;神無以寧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貞而貴高,將恐蹶。奈何世人將其視為耳邊風,眼睛所看的都是鈔票、名利、身外物之取得;違背第80章所述之:至德之世,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車,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音相聞。是否如此?當夜闌人靜時,靜下心來想一想,這個世界是否已過度開發?過度享受?有無過度違背天理及倫理道德?是小國寡民(修正道、正常的的人多,修妖魔鬼怪邪教不正常的人少,但真正能修成道進入神仙世界的人也不多)或小國多民(迷惑顛倒,不正常的人在修妖魔鬼怪魔法者多,修正道、正法的人少,所以根本不可能修成道)-可參考2017、4、22想不想去探究第三世界(小國寡民,神仙世界一文)?人民有無講誠信?有無爾愚我詐?有無開名車?有無出國賺美鈔、人民幣而遠徙國外(失格走、趴趴走)?有無安其居(室)?是住豪宅,坐飛機、公主號郵輪環遊世界?是安於室,過圓滿的家庭生活或不安於室,養小三、偷咬雞仔、紅杏出牆、討客(契)兄、貼小白臉、拋家棄子,另結新歡?是過恬淡生活還是大魚大肉、酒酣耳熱、聲色、霓虹燈閃爍場所?人口是否過盛?能聽得到雞犬之聲音嗎?癌細胞及武漢病毒是否人類違反自然所造成?要由世人自己去體悟,不然就要去問老、莊才知道答案!講也講不完,說也說不清楚,但結果就是如此!所以眼睛看得到的都是假相(妄想心所致),並非真相,要能定下心來修道,才能得到智慧,也唯有智慧才能解決問題,並能化解災難之來臨,至少也可趨吉避凶或降低災難之發生,而且無後遺症;知識是俗學,由腦力激盪而來,但無法解決問題,也無法化解災難或趨吉避凶。要知道災難之發生是世人因追逐名利,違反自然及倫理、道德,老天所發出之警訊,人無法與老天對抗,這是俗人所不知道的,俗人只知道鈔票,天下沒有比鈔票更可愛的?將倫理道德擺兩旁,當災難或傳染病毒到來時,才想到要老天保佑,老天會聽得進去嗎?老天是在管理眾生(主宰宇宙),眾生就是要乖乖聽話,不然就有苦頭可吃的!國際交流及商業、經濟活動往來太興旺,一有傳染病毒擴散,個國就會思考是否要採取一段時間暫時禁止他國人民入境、封城,人民不可外出趴趴走,整個城市就會空盪盪沒有人,有飯店、餐廳,人怕被傳染也不敢去吃,整個商業、經濟活動就會停頓下來,與老子所言之:使民重死而不遠徙、「老死不相往來」之情境是否相同?世人自可去領悟其道理的。古人是以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職業有士、農、工、商之分,士(讀書人)排第一,農人、工人很辛苦,但排名第二、第三,商人有錢,但排名最後;現在時代變了,商人排第一,農、工排名不變,士掉到最後一名,讀書不值錢了 ,有鈔票講話才會大聲,讀書人文粥粥,軟綿綿的,退休後還要被清算,砍退休金,價值觀念顛倒了,為古今之大不同,士、商易位;狗享畜生福,全家人寵得很,真是前世修來的好狗命,讓老人家感歎自己活的比一隻狗還不如?!何以故?人心變了!天地反覆了?!
        繕性於俗學,以求復其初;滑欲於俗思,以求至其明,謂之蔽蒙之民。繕性:修治本性也。俗學:世俗的學問也。與老子第20章所說的:絕學無憂。絕學:別人所不想學的,而他又能學到極致之境界的學識。俗學:乃在研究如何提高其學術地位?如何理財、致富之學問(例如炒股、炒地、炒房、印股票換鈔票、賺不義之財…等等),以求能夠歸復本身之性;滑:擾亂也。欲:情欲、情性、物欲也。俗思:指的是榮華富貴(軒冕之思-聲色場所)也。致:獲得、得到也。明:明徹、明達也。復:回復也。初:原來之本性(即人之初,性本善)。蔽蒙之民:蔽塞昏昧之民。學理上之解釋為:學世俗之學問,想要歸復本初之性(自性-天然清淨、清明之本性);以追逐榮華富貴之世俗觀念來修治情性,想回復原來清靜(淨)、以得到清明之本性,根本沒有這種可能,而有這種迷失者,叫做蔽塞昏昧之人。老子之絕學:乃在研究已快失傳,世人所不想學,又沒有錢可賺,既無法求名,也無法求利之大道之學(大學之道-如何修好自己的德行之一本好書)。在學世俗如何追逐名利之學問,故有煩惱,所以放不下;絕學無憂(無煩惱、憂慮),學看空(虛也)一切(看破紅塵),學能看破繁華世界、就能放下(覺悟了),也就沒煩惱了。兩者大異其旨。其意境是在形容世人一方面在世間紅塵打滾,在追逐名利;一方面想以世俗之學問來修道,肖想得道,不知是修給人看?或修給鬼看?想將來可以去極樂世界、天堂、天國、天園,此種人連進門的資格都沒有,只不過是妄想,爽在心而已,此類型之人稱為蔽蒙之民(蒙著眼睛在做夢,說夢話,肖想之人)。喪己於物,失性於俗。喪:喪心也。物:身外物(錢財名利)也。在物質生活中,把自己的本性忘了,在世俗中,把自己的本性迷失了。謂之倒置之民:本末易位,輕重失所之人(即白話之:迷惑顛倒是非、正邪、善惡之人也)。文義上是如此的解釋,其意境是在比喻世人不可迷戀於身外物之追逐而喪失自己。人如迷失於身外物之追逐,本性就會流失於世俗之中,更不可因窮困而趨附於富貴世俗之家,窮也要窮的有骨氣,才不會被看衰小。一迷失喪己,就成為已經失去本性,顛倒自我。所以要以自然之心志去面對身外物,自然就能達到身心之悅樂;如果反於自然而以人為方式去追逐,所追逐到的反而是增加自己的負擔,例如不該得的身外物,硬是以心機去取得,結果把自己身體搞壞了、夫妻失和、小孩不乖…等等皆是。世喪道矣,道喪世矣。世與道交相喪也,道之人何由興乎世,世亦何由興乎道哉!道無以興乎世,世無以興乎道,雖聖人不在山林之中,其德隱矣。道興乎世,即佛家所言之:佛祖(如來)為何會出現在世間?世何由興乎道:世間人要如何弘法(道法、佛法)?隱,故不自隱。世道沉淪,在正常的情況下,書讀的越高,倫理、道德就會越高尚,才會顯現出讀書人的氣質來,現在社會怎麼變成書讀的越多,學位越高,日常生活之倫理道德漸漸淡薄?甚至不見了?一些政治人物,媒體之節目主持人、名嘴,很多是講話從鼻孔出來,以媒體操控輿論,正向善良面不報導,專門在報導一些負面錯誤的一面,想獲得個人或政治利益,將一些造謠生事、抹黑、污蔑別人偷生小孩、網路覇凌逼死人為惡之人之言行,拿到媒體爭辯,將惡人炒作成英雄、好人好事,搖身一變成紅人,以後就可出來選民意代表,惡人自己不知自己是惡人,反而認為自己是好人。世間喪失了道,道也失去了世間,世人與道相互失去。有道之人如何於世間立足,世間人如何使道於世間興起呢!於天地尾(佛家稱:末法時期)時代,正法不修,而在修邪法,以修道當成營利事業在經營(宗教及信仰商業化),大有人在,同行間為其商業利益、權位分配,也競爭、鬥爭的很厲害。於亂世中,即使真正善良有道德之人位於朝市,世俗之人也是不會看到他的聖德的。修道高人不但不被世人尊敬,反而被瞧不起,被看成是怪人,聖德固已隱矣,奚以自隱於山林間為哉!聖德之人的聲音不見了,很少報導。小孩子就將負面報導視為正面教材,就學起來了,長大也學會亂搞!由莊子之語氣中,自可體會出其對世、道交相喪失 ,世人無法覺悟之無奈!古之所謂得志者,非軒冕之謂也,謂其無以益其樂而已矣。軒:現今之轎車也。冕:官帽也。無以:無須、沒必要也。古時候所謂之得志,並不是指皇袍加身,升官發財,而是享受性分之樂已覺滿足,無須再以軒冕相加。今之所謂得志者,軒冕之謂也。現代人所謂得志,是指升官發財。軒冕在身,非性命也:升官發財之樂,並非自然性命中所固有的。物之儻來,寄者也。儻:偶然、意外而來也。寄之:寄託的東西也。其來不可圉。圉:阻擋也。其去不可阻止。今之媒體第四權可監督政府,正向報導可救國、治國,負面報導而不行監督權,也可亡國,就看這些掌權者之心態而定。社會上不能幹的事也幹了,將顛倒是非視為是自己的本事,故曾幾何時?社會怎麼會搞成無天無地、道德淪落至此之境地,事事向錢看?唉!要怎麼說呢?是否已失去了分辯是非、正邪、善惡、次序之能力(無法開悟)?不願聽勸,而寧願受騙?被騙反而覺得高興?如套上莊子常用之感嘆語,不就不亦悲乎!總不能將本、根也給毁了,才要來修補,那就太遲了!其意境為如此!正如老聃告訴孔子的:凡有首有趾、無心無耳者眾,有形者與無形無狀而皆存者盡無,之意思相同。
        世人心未靜下來,因而產生種種障礙,無法洗淨其心,而繕性於俗學,滑欲於俗思,以求復其初、致其明。喪己於物,失性於俗,變成蔽蒙之民、倒置之民而不自知。用智巧來獲取身外物,而認為自己聰明,很會賺錢,只顧眼前所能看得到的利益,如此,心靈產生障礙(宗教上稱為業障),身心有名利病毒(貪瞋癡病毒)存在,如又碰上癌細胞病毒或武漢病毒,兩毒一相結合,就會產生大病—驕縱病,害人、害己。整天談論的都是某人當大官、當股票上市之董事長、總經理,年薪幾百萬?某人住豪宅、別墅,開超跑、經常坐飛機、公主郵輪環遊世界,某人嫁董事長、總經理當貴婦人,某人的兒女出國留學讀博士、拿來當對比,深怕自己趕不上人,為人處世有無違背天理、倫理道德?卻不當一回事,只要能賺大錢就是王道,而不知道看不見之未來才可怕。這就是知北遊篇第14節所說的:山林與,皋壤與,使我欣欣然而樂與!樂未畢,哀又繼之。此為知遇而不知所不遇:遇,則寄偶於物(物役—見眼前利,而被身外物所利用)。不遇則離物(役物—利用身外物。被身外物所利用,未來所可能產生之後果,則不遇,亦即眼前是見不到的,當以後見到果報時就來不及了之謂也)。只能看得到眼前的利益,而看不見往後可能產生之後果,如身體或家庭出狀況、小孩不乖闖禍、出外遭遇不幸…等等,沒有人能事先看得見。知能能而不能所不能:上一個不能:當不能做的事解;下一個不能:當不能做的事而卻去做解(將幹壞事視為好人好事之謂也)。只能做他所能做的事,而不能做他所不能做的事又卻去做了。能則為物役,不能則役物也。所不能:不能強能也。所以凡事要順其自然,不可以人為因素去爭逐性分內所未有之知識或身外物。超出性分所得到之身外物,知人所不知,能人所不能(例如造謠、製造假新聞、以網路霸凌、顛倒是非來賺錢、謀政治利益而逼死人,已超出性分外,失性甚矣,但仍認為是自己聰明,是性分內該做的事,賺大錢是她的本領),將不能幹的壞事也幹了,還自認為自己比別人聰明,才有機會賺大錢,被錢所利用,如此就可悲了!未來看不見之果報才是可怕的。所以說:至言去言,至為去為。至理之言,無言可言,故去言也;至理之為,無為可為,故去為。白話為:最好之言論是無言,最大的做為是無為。少說點話,也沒有人會認為你是啞巴。不會得罪人,也不會造業,凡事順其自然,是非兩忘,已看破紅塵,都放下了,快樂如神仙,逍遙遊世,修到此境界,不成仙也難。世俗之人尚未修至此境界,不能看破、放下,所以只認為自己對,別人不對,整天於媒體吵吵鬧鬧,也不能怪他們,但惟有修道才能返回真性,莊子如是說,就看世人自己的造化,只要能免禍,不要到時怪天怪地,高興就好。願人人平安!

2020年2月8日 星期六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有覺悟又修善積德者,百毒不侵,又能庇蔭、造福子孫。

       老子第14章:「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第41章:「夷道若類、大音希聲、大象無形。」、第55章:「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毒蟲不螫,猛獸不據,攫鳥不搏。」、第71章:「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無不病。」知北遊篇:「視之無形,聽之無聲,於人之論者,謂之冥冥。」、天運(大自然運作之法則)篇:「聽之不聞其聲,視之不見其形,充滿天地,苞裹六極。」、天道篇:「視而可見者,形與色也。聽而可聞者,名與聲也。悲乎,世人以形色名聲為足以得彼之情!夫形色名聲果不足以得彼之情,則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而世豈識之哉!」。此幾則立言是在闡述天地自然之道,赤子有未受污染的自然之德,世人如知道自己的錯誤、毛病在什麼地方,把它改正過來,就覺悟了,如又積德深厚,與赤子心相同,是眼睛所看不見、耳朵聽不見,則能庇蔭、造福子孫,是真實的,而且永遠存在,這才是覺悟之修道人;看得見、聽得見的,是為妄心(錯誤之觀念、想法),僅可短暫存在,暫時借用,但不能長存。積(蘊藏)人眼看不到、聽不到的陰德,性寂靜、氣冲和、神泰定,則正能量無限大,會得到老天(道)關愛之眼神,可化解一切災難於無形。足為世人參考!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含:隱藏也。是在形容積德。 於2018、12、26所寫的:知夷、希、微,三者,可化解一切災難之文章有闡述過 ,於此就不再贅述,有興趣之讀者,可自行點閱。比:類似、比擬、等同、相當也。赤子:嬰兒出生後,未受社會污染前,具有自然之德,天真無邪,合於天地自然之道也。毒蟲不螫,猛獸不據,攫鳥不搏,毒蟲不會螫他,猛獸不會咬他,老鷹(猛禽類動物)不會攻擊他。字義是如此解釋,但是為形容詞,其意境是:以毒蟲,猛獸,攫鳥來比喻病毒、禍害…,來闡述赤子天真、活潑、可愛,正常人是人見人愛,不會有人去傷害小BABY的(比喻含德深厚之人),但也有些不正常的人會去傷害可愛小BABY的,這些人是禽牲來轉世的,半人半禽獸、人面獸心(即表面看起來是人,但心性是妖魔鬼怪,實際在棄善為惡,還自以為高明,所以被罵不是人),所以沒有人性,老天就不會保佑壞人。以此話來比喻積德深厚之人,有顆赤子之心,凡事符合自然,不會去違逆天理,傳染病毒、災禍也會有赤子之心,不會去傷害含德深厚之人的。故是為形容辭!所以說道德經之境界很高,一般人不是那麼容易可悟出其道理的。能悟得出老子所說的:含德之厚,比於赤子之人,病毒不會去攻擊他,所以就不必去跟人排隊買口罩,不去排沒事,去排了隊,隊伍中如果有人帶原,被傳染反而自找麻煩;也不會被綁票、得大病、不測之災難。所以老子才會說修道德就有此好處!因為背後有老天(守護神)在保佑著,連其所居住之地方、家族、鄉親也能沾光,受到高人之庇蔭,不會有災難,縱使有災難,也會延後,或許災難也可化解,就是會有這個好處。
        老子所說的:夷道若類、大音希聲、大象無形。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致詰:言盡、說清楚也。所以三個混成為一個,統稱為道。與莊子所說的:聽之不聞其聲,視之不見其形,充滿天地,苞裹六極。道是充滿天地,苞裹六極。苞裹:囊括也。六極:上、下、左、右也。此指整個宇宙而言。因為是超越時空,也稱為無形,什麼地方都有。二人所用之文辭不相同,但意思則相同,因為南華經是在解釋道德經的。今年庚子年,是歹年冬,要注意春季瘟疫病毒傳染及夏季水災、秋季乾旱、冬季身體健康之種種不吉祥之問題,從事殺生之屠宰業、有在賺黑心錢、不安於室,拋家棄子,另結新歡,傷害子女心靈、違逆天理、道德在爭奪名利、家產、權力鬥爭、造謠生事,無天無地,無視倫常的人,表面上長得一表人才,但心性像妖魔鬼怪的人,就得要很小心了,不能只顧眼前利,想怎抹搞就怎麼搞,認為自己腦筋好,別人辦不到、不敢幹的,於媒體大鳴大放,凸顯自己能力強,都認為自己對,別人不對,未考慮到其言論有無違背天理、道德?先噴口水、顛倒是非,達到目的再說,未考慮到將來是否會影響到子孫?此違反自然、倫理道德,妖魔鬼怪的心性,身中含有名利病毒類型性格之人,今年就要特別小心,今年老天專門是在找這些人的麻煩,因果已顯現於眼前,毒性就在今年庚子年會起作用,當一碰到災難,就完蛋了,想後悔也來不及了,怪天怪地也沒有用的!其他有讀過作者所寫的老莊學說實務,知欲望為含名利病毒之糖衣毒藥,名、利不知害死多少人的道理(天道篇:老天齎萬物而不為戾,澤及萬世而不為仁)!自然會有所節制,有俯仰不愧於天地之眾生,只要配合自主管理,就沒事啦!不必驚慌。
        道是無為無形,看不見、聽不見,而且是真實存在;世間上視而可見者,形與色也。聽而可聞者,名與聲也,是假象,不能長存。二者大不相同,世人不可不知也(世豈識之哉!世人怎麼會知道此道理呢?)。如今,莊子已明示給世人知道了,至於以後要怎麼做,就由世人自己看著辦,總不能再說:我不知道此道理啊!世人事事向錢看(名、形、聲、色)的結果,不把老天所規定的天律、倫理、道德放在眼裏,不將看不見的無形之道當成一回事,只看見、聽見名形聲色,莊子認為這樣的人就很可悲了!違反天理、道德的結果,就會引起大自然的反撲(老天生氣了),結果就是發生天災、人禍(地震、颱風、颶風、傳染病毒),一次比一次嚴重,比比看是人厲害或老天厲?來證明人可勝天或不能勝天?人也無法找老天算帳,因為老天是無形(搏之而不得)的,打它也打不到,氣死也一樣,找鬼也沒有用。看看人是要尊天?還是逆天?就由世人自己決定吧!不要到時,呼天,天不應;呼地,地不靈。雖然有錢,也無法解決,由此,來證明要事事向錢看,行清算、鬥爭;還是向前看,放下歷史仇恨,為子孫走向美好未來正確方向?此道理是很深奧的,老天是有長無形的眼睛在觀看世人一舉一動的,所以壞事是幹不得的,凡事多一點自然,少一點人為,心中必須知道世上除了人以外,還有天地存在之概念,今年就不會有事的,如果是以前體內存有名利病毒(比SAS、武漢病毒更毒),而在亂搞、不信邪、鐵齒之人,把國家搞成無天、無地,天地(乾坤)已反轉,還不知足而不去除欲望(名利病毒—學佛者稱為貪瞋癡病毒,這個病毒比癌細胞、武漢病毒更毒),老天於庚子年要轉正歸位,還原天地(乾坤),眾生身上有無名利病毒?病毒是否會發作?就要靠自己的造化了,修道有修至無極,其心靈可化為鵬(化而為鳥—物化),可化解苦難,所以有悟老莊哲學之讀者,知道老子第80章前半段老天所規定為人處世的標準及後半段所規定違反天律會受到如何懲罰?就不敢胡搞瞎搞,武漢病毒則與他無關,絕對沒事,老天只是對違反天律而得有驕縱病之眾生所發出之空襲警報僅為警訊而已,與部隊阿兵哥放長家回營後須來個收心操之道理是相同的,新型冠狀病毒讓世界各國亂成一團,眾生有在害怕病毒就好,目的是在測試到底是老天厲害還是眾生厲害?飛機、飛彈、核子彈、航空母艦厲害還是傳染病毒厲害?如能暫停國際交流,能看淡名利,不遠徙,寧願經濟受創,先不讓病毒擴散傳染開來,等警報解除就沒事了,因為癌細胞、武漢病毒雖毒,但比不上名利病毒之毒之故也,所以身上沒有名利傳染病毒,未得驕縱病的人,不會失格走(趴趴走),一切都沒事的。願人人平安!

2020年2月4日 星期二

無心、自然(無為)與人為、有心(有為),所生育之小孩、農作物、禽牲類動物,其作用完全不同(洗心,心靈改了,行就跟著改)。

        老子第5章:「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第79章:「天道無親,常與善人。」、齊物論第10節:「大仁不仁。」、天道篇第2節:「莊子曰:吾師乎,吾師乎!齏萬物而不為戾,澤及萬物而不為仁…。」、天地篇:「夫道,覆載萬物者也,洋洋乎大哉!君子不可以不刳心焉。…子貢南遊於楚,反於晉,過漢陰,見一丈人方將為圃畦,鑿隧而入井,抱甕而出灌,搰搰然用力甚多而見功寡。子貢曰:有機於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見功多,夫子不欲乎?為圃者卬而視之曰:奈何?曰:鑿木為機,後重前輕,挈水若抽,數如泆湯,其名為槔。為圃者忿忿然作色而笑曰:吾聞之吾師,有機械者必有機事,有機事者必有機心,機心存於胸中,則純白不備;純白不備,則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載也。吾非不知,羞而不為也。子貢瞞然慚,俯而不對。」、知北遊篇:「丞曰:汝身非汝有也。舜曰:吾身非吾有也,誰有之哉?曰:是天地之委形也;生非汝有,是天地之委和也;性命非汝有,是天地之委順也;孫子非汝有,是天地之委蛻也。故行不知所往,處不知所持,食不知所味。天地之彊陽氣也,又胡可得而有邪!」。此三則立言及故事,是在闡述:人本來什麼都沒有,經由父母精卵之結合,天地運動之氣(老天所賜之一口氣)所形成,而由無到有,到回去報到,送去火葬場化成灰,又由有變為無,什麼也沒有,故人生必須要無心、不造作(即無為、自然),一切順著自然(即老子第2章: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無為-即佛家所言之:真如本性),不要加入人為有心的因素進去(一加入人為因素進去,即變成有為-非自然),才不會違反自然法則而逆天行事、違背倫理、道德而不自知。所以無為之「為」字是當造作解,即不造作,無為是自然,而且無為能無所不為,所以無為才是真的,有為是有加入妄想、分別、執著心進去,就變成不自然,所以是假的。金剛經不曰: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都是假的,只有無為才是真的。所以人生不要太計較,才不致被天、地不仁的癌先生、瘟疫病毒、病神光臨,讀者可參之!
        有關天地篇:丈人取水之故事及身外物為何人所有?已於2016年5月12日及2017年9月3日所寫的:用智巧(心機)與知智巧而不用及物之所利,非己也。二篇文章中已闡述過,於此即不再贅述,有興趣之讀者可自行上網點閱。作者於去年底,於前幾篇文章中陸續道出,老天才不管世間是由誰當選皇帝、國會議員才公平?上天才不管這些閒事,但對於違逆天理、倫理、道德,到了無天無地,無法無天時,老天則非管不可,不是現在才來當事後諸葛,果然不到二個月,瘟疫就來報到了,老天來懲罰世人了,病毒到處傳染擴散,搞得天下大亂,各國之飛機停飛疫區,疫區之百姓也禁止入境、股票重挫、人人戴口罩、公共場所,遊樂區沒人敢去,躲在家裏不敢出門,或許是烏鴉嘴,不幸而言中,或許是天意也不一定,但是否如此?以及病源從何處而來?怎麼會有如此可怕之世紀大病毒?也查不出其所以然來!那就要去問老天爺才知道,應否求求老天爺幫忙,以免人心惶惶?但老天爺出國去玩了,沒空,聽都懶得聽,理都不想理。以此來證明平常心中沒有老天存在,有事不能解決才忽然想到還有老天可求,可是要考慮老天的想法啊!就試試看是世間眾生厲害或老天爺厲害?今年是庚子年,60年為一甲子,流年大運不太好,為歹年冬,世人要先有心理準備,皮要繃緊一點,過得了庚子年一整年這關鍵年,即無大礙。故事就不必重提,本文所要闡述的在於: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白話為用完就丟、讓眾生自生、自滅)。吾何以知其然哉!觀之莊子於天地篇所言之:吾師乎,吾師乎!齏萬物而不為戾,澤及萬物而不為仁。天道無親,常與善人。吾師:大道(白話為:老天爺、天公伯仔)也。齏:毁滅也。戾:殘酷、暴戾也。上天有好生之德,澤及萬物而不為仁(即大仁不仁)。但相對的:天地又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眾生違逆天理、倫常道德快要失序前,來個毁滅或收回去多少眾生,都不會感覺殘忍。有修天道者,就知道這些道理,不必用頭殼想,既使用膝蓋、肚臍來想,也想得到。莊子於齊物論及大宗師篇分別都已告知世人:夫道,有形有信,無為無形。可行已信,而不見其形,有情而無形。只是世人不解其真義,並不是沒有說,世人鐵齒,不信邪,現在偏偏碰到邪(瘟疫—著郎災),那要怪誰呢?現在是碰到了,勉強相信,暫時守一下本分,但沒多久,就忘記了,又故態復萌,胡搞瞎搞一通,因果如此循環不已,這才是問題之所在。老子說:天道無親,常與善人。莊子又將修道區分為修天道與人道。作者依現在社會環境之現實狀況,又給予加入修邪魔歪道(修錢道、妖道),總共有四種修道法(參見盜跖篇:盜亦有道乎!)。觀之老子為什麼只說天道無親,常與善人。而未說人道、錢道、妖道無親?因為只有修天道,才能符合自然法則。修人道不一定能符合自然法則;修錢道、妖道更不用說了,只在修賺錢術、邪術,說不定連什麼是自然法則也搞不清楚,也不一定。老天關愛的眼神是放在修天道自然之眾生(善人-與金剛經所言之善男子、善女人同義),修人道、錢道、妖道之眾生,或許也會有善人在,但不在老天所關愛之善人範圍之列。
        眾生行事必須要符合自然法則,成語有句:強(人為、不自然)栽(摘)的菓實不甜(美)。是因為世間人違反自然法則之故也。也是在隱喻賺黑心錢、不義之財,於道德有損之義。一般之蔬菜、水果、禽牲動物,自然的栽種、飼養,有一定的成長期,但人類太聰明,美其名為增加產量,就以人為因素加入催熟劑,提早收成,產量是增加了,但原味卻變了;醫學發達,不孕症或想生男、生女,只要有錢,醫生就可替人辦的好好的,也可挑吉日吉時的時辰來剖腹生產,希望小孩將來可當皇帝、富豪、董事長、總經理,但以人為方式所獲得之孩子,將來長大成人後,個性就不一定是為人父母原先所規劃期待的理想,會事與願違,就是因為違反自然法則。道,因為是無形,人眼所看不到,確又是在主宰萬物之心靈,但它無形之眼睛可看見人間萬物,所以壞事是幹不得的。修道有修至天道層級,連鬼見到他(她),都嚇得驚慌失措,先逃再說;與狗見到鬼一樣,尾巴由向上,即時轉為向下,跑到直尾遛,跑完後,有時間才來吠狗螺。不要說病毒,人不違背天理、倫理、道德,道氣長在,百毒不侵,病毒找上他(她),也無所滋長,會去找違背天理、倫常之人,才有滋長環境,也就是天道無親,常與善人之道理。所以天地篇才會告訴世人說:君子不可不刳心(洗心、修心、改心),上游之心靈乾淨,下游之身體也自然乾淨,就不會生病;上游之心靈不洗,猛洗下游之腎,洗到腎衰竭也沒有用的。但是洗心只有修道高人、上人才知道心要何方法去洗滌;於醫學上是只教要用什麼藥水去洗腎,並未教如何洗心,所以到目前也未研發出藥水能夠洗心,這就比較麻煩。有改心,行就跟著改,病是由心地污染而來的,心骯髒了,身體要怎麼健康呢?心已染毒素(佛學稱貪、瞋、癡三毒)了,外在環境稍為污染,身體就生病了;就是心地不淨才會生病,心地清淨,身體是不會生病的,世間人必須要知道為何心地要清淨的道理,才可免除病痛;如不知此道理,經文再怎麼唸,神佛再怎麼拜,都沒有用的。所以只要做事不違反天理、倫理、道德,凡事皆符合自然法則,不加入人為因素,根本不必要怕,病毒看到你(妳),會自動轉彎的。
        自然療法與醫藥療法,雖然都能達到療效,差別在於順自然與反自然,如此而已矣!人,只要腳底有接地氣,於日常飲食之食物中,會產生中和作用,身體中會有抗體,有生病,也只是小病,如感覺到有打噴嚏、鼻塞、喉嚨怪怪時,以三分之一碗的水加一小湯匙的鹽巴,以湯匙攪拌,鹽巴溶化後,以左手指按著左鼻孔,右鼻孔靠緊碗,用力吸取鹽水,吸到鹽水跑到喉嚨時就停止,再換右手指按著右鼻孔,左鼻空吸取鹽巴水,二邊鼻孔都清洗過後,鹽水會從鼻孔流出來,但不要即時將鹽巴水擤出來,先以衛生紙於鼻孔下方吸沾一沾流出來的鹽水,讓鹽水停留在鼻孔內,約一至二分鐘,鹽水會將鼻腔內之細菌殺死,鼻涕就會全部清光光,較嚴重一點的人,以同一方式,多清洗二、三次就好了,上呼吸道就不會發炎,才不會發燒,等到發燒時才來洗鼻腔,就太遲了,則要去看醫師比較保險。平常少蹲冷氣房,多喝水、運動、流汗,體內之抗體就有自然治癒的能力,不用大驚小怪。一旦身體檢查發現是癌症二、三期,就是閻王爺已發出警訊,雖經過化療、標靶治療,暫時抑制癌細胞,如還不知修心正性來彌補以前之缺失,也只有等待召見一途,與役男於徵兵期,經營什麼事業都要考慮到那一天會收到兵役召集令而影響到事業之道理相同,只要是人,都是會死的,只是早死、晚死,壽終正寢的死、病死、橫死、意外死…等等之不同死法而已。知北遊篇已告知世人:自本觀之,生者,喑醷物也。本:道也。生者:生命也。喑醷:氣聚也(父母精卵之結合體,氣所聚之物也)。以道之立場觀之,奚足以惜之哉!雖有壽夭,相去幾何?人只要順隨自然法則,會受道老天觀愛之眼神,已足矣(天道無親,常與善人),至於壽命之長短,相差沒有多少?只要找光明的活路走,不要往黑暗之死路猛鑽,那又何必計較。世紀大病毒之傳染擴散、地震、颶風、海嘯所產生人命之傷亡,強權國之科技已發展到外太空去了,那又為什麼至今仍拿不出對策呢?人不能勝天之故也!有體悟到老莊哲學,總比沒體悟好,只要不要違背天道自然之自然法則就不會有事的,願人人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