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怕出名,豬怕肥-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合一君,不求名利、不與人相比、不欲見賢(至人、神人、聖人)。
逍遙遊篇:「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合一君,而徵一國者,其自是亦若此矣。而宋榮子猶然笑之。且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竟,斯已矣。彼其於世未數數然也。雖然,猶有未樹也。夫列子御風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後反。彼於致福者,未數數然也。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秋水篇:「世之爵祿不足以為勸,戮恥不足以為辱;知是非之不可為分,細大之不可為倪。聞曰:『道人不聞,至德不德,大人無己。』約分之至也。」、山木篇:「直木先伐,甘井先竭。聞之大成之人曰:『自伐者無功。』功成者墮,名成者虧。孰能去功與名而還與眾人!道流而不明居,得行而不名處;削跡捐勢,不為功名。是故無責於人,人亦無責,至人不聞。」、老子第77章:「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不欲見賢」。此幾則立言及故事是在說明:除未修成道之凡人外,有修道之人之層級,每一層級之修道者都有所不足,還須等待機會,才能完全出道,猶如打麻將,欠東風,還須聽牌。只有修至不必聽牌,牌一拿到手就知道會不會胡,已達到麻將精(筊王、筊鬼)境界之高手(至人-順物而至,達忘我、無我之高人、神人-陰陽不測之高人、聖人-不求名利之高人層級)了,是同一道理,不必詐賭,你也搏不贏他,使你心服口服,自嘆不如,因學費還未繳足,須甘拜下風。具有此種功力就修到了無極,而有千變萬化之工夫,是修道者之最高境界了,亦即「心法」也。不必去劃符或唸經,心裡想怎麼樣,就會怎麼樣,想去那一國之那地方,心一想,眼一合,靈就到了,不必坐飛機,太慢了,與電波一樣快。
知效一官:知,聰明也。效:勝任也。而,有1.解,當連續詞用,作本字解,因本篇所重在道與德,而不在於能之故也。2,解,才能也。徵,信也、取信也。聰明者參加考試能考上而且能勝任一官半職,就很滿足了,但一碰到大官,因官大學問大,就會自嘆不如大官;行比一鄉:行,作為也。比,適合也。在鄉下職場,擔任民意表或老大,能號召群眾,但其權力及行為符合當地人民之心意,亦僅限於該區域,到了大都市,可能沒有人會認識他,權力是行不通的;德合一君,而徵一國者:德,德行也。合,符合也。德行可以符合當一國國王,而能得到國人之信任,他們自己認為已很能幹了-指的是凡人。但他們的看法依宋妍(宋榮子)之觀點,也算是小見識(凡人、鴳雀之見識小),還被他嘲笑。宋妍這個思想家(其學說見天下篇),他不與人相比較,社會上的人全部稱讚他,他也不會高興(不加勸),社會上的人全部罵他,他也不會少一塊肉,也不會生氣、沮喪(不加沮),肚量大到如宰相,肚子能行船,能注重內、外分際,能分辯榮耀與恥辱,也不過是如此而已。他不會汲汲追求社會名利,表現雖然不錯,但是還是沒法修到最高境界,也是被列子批評。列子雖能乘風勢而飛行,怡然自得,過了15天才回來,他不汲汲去追求幸福,這只是免於走路而已,還是要等待風力之配合。鯤魚(莊子)認為還不足。如能掌握自然之變化,能駕御六氣之變(六氣有1說:天、地、四時-春夏秋冬;2說:陰、陽、風、雨、晦、明(天運篇則稱之為六極)。變:同變字,即變化也),乘雲駕霧遊於無極天界,就什麼也不必等待了。所以說:至人忘我、無我,神人無功名,聖人不會搶出頭,是沒沒無聞的。
修道能修到無極境界,就能知道老子之自伐者無功。功成者墮,名成者虧。及莊子之直木先伐,甘井先竭。孰能去功與名而還與眾人!道流而不明居,得行而不名處;削跡捐勢,不為功名。是故無責於人,人亦無責,至人不聞、不欲見賢之道理了。依莊子(鯤魚)之理論、標準,我們可自己分析判斷自己所修的道是屬於天道?人道?錢道?層級是屬於士兵級、士官級、軍官級、校官級或將官級了。作者在此順便呼籲20歲前後尚未服兵役之家長及老師,如有發現小孩屬於宅男型、沉默寡言,只會打電動玩具,不想讀書,會留級或被學校二一,就是適應力退化,動作跟不上同學,不想工作,只會向父母親要錢,或說話說得頭頭是道,但就是不會做事,只會吃飯、睡覺,也就是得了貧緞病(懶惰病),連澡也不想洗,就要注意是否腦部已開始發生病變,趁早帶去找醫師檢查,如果頭殼壞去而認為小孩很乖,未去就診,不出事則已,一出事就麻煩了,因精神病患之觀點與常人是不一樣的,其主宰的靈被外在之邪靈干擾了,也是刻意篇、天道篇所言之:鬼(靈)在作祟。正常人認為殺人、放火是不對的,精神病患之觀點剛好相反,認為殺人、放火才是對的,你怎麼勸他,他都聽不進去,還會跟你頂嘴,眼神與正常人不一樣,你說他是肖也,他也正經八百的說你是肖也,得這種病很可憐,他的靈已被無形主宰了,他自己也不知道,你打死他或將他捉去槍斃,他也不知道他自己做錯了事,等到死後才會醒起來,才知自己做錯了事,已來不及了。因此碰到此種病患須全民共同負擔。不知誰將高中之公民道德課程取消,連聯考也不必考該課目,必須負最大之責任,一廢除後,則凡事向錢看,一切以功利掛帥,倫理道德不見了,誰之過?此過渡期必須度過,社會才會安定,否則怪誰都沒有用,一切太晚了,做事後諸葛也是沒有用的,提早預防才是辦法,願天佑台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