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0日 星期三

談「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婆媳論戰、爭家產與不孝之原理(小孩三歲定終身之不言之教理論)。

談「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婆媳論戰、爭家產與不孝之原理(小孩三歲定終身之不言之教理論)。
        知北遊篇:「夫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故聖人行不言之教。…老聃曰:夫昭昭生於冥冥,有倫生於無形,精神生於道,形本生於精,而萬物以形相生。故九竅者胎生,八竅者卵生。其來無迹,其往無崖,…中國有人焉,非陰非陽,處於天地之間,直且為人,將反於宗。」、至樂篇:生者,假借也;假之而生生者,塵垢也.漁父篇:「同類相從,同聲相應,天之理也。」、逍遙遊篇:「北冥有魚,其名為鯤,…化而為鳥,其名為鵬。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老子第1章:「道可道,非常道。」是在闡述無形之道不能用講的,而世人須親自去體悟才能領受,不是靠傳授而可得(詳天運篇:老子曰:使道而可獻,則人莫不獻之於其君;使道而可進,則人莫不進之於其親;使道而可以告人,則人莫不告其兄弟;使道而可以與人,則人莫不與其子孫)
        所謂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依文義解釋為:知道的人比較會守密,不會亂說話,不知道的人比較不會守密,而會胡扯一通,與事實不符(其真義是在說明:知道萬物變化無窮、無常之人,不會去描述大道事實,故曰:不言。能去描述大道之真實及其變化之人,並非知者,而是在胡扯形、名、聲、色之人,而自以為是知者)。經典之意境並非作如此解釋,是有多重意境可解釋,依事實而作不同之意境解釋!1.解為:人死後,魂歸何處?只有亡者本人知道,但人死了,知道自己已死了,想說話又不會說人話,即使會說話,也是依心電感應在說鬼話,不能再說人話了-此即為知者不言理論;活的人因磁場、頻率不同,死人說話,活人也聽不到,而活人並無法看到亡者之靈魂,又胡扯一通,所以才有蝴蝶夢莊周之故事,此為言者不知理論。2.解為:依齊物論「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之萬物平等理論,人死後如再轉世為人,會說人話;如轉世為豬、狗,就不會說人話,他們是聽得懂人說的話,也很想與人講話,但就是不會講人話,只能依同類相從,同聲相應之天律,說豬話、狗話,豬、狗本身自己知道是由人轉世而來,但就是苦於不會說人話,要說人話也說不出口,所以說是知者不言,而人除非本身是由豬、狗,修成道,再回來轉世為人外,人根本不知道豬、狗是由那一個人轉世而來的,人所說的根本是在胡扯一通,此為言者不知。
        九竅者胎生,八竅者卵生。胎生與卵生動物都有七孔(七竅),胎生動物多了肛門與尿道二孔,成為九孔(九竅);卵生動物僅多肛門一孔,成為八孔(八竅)。同屬動物,故萬物平等,沒有再轉世為人,有修道,修至成仙、成神佛時,則為無形體,住不同之空間(應帝王篇所描述之空間),也就無有形體之九竅、八竅之區別!老聃說:夫昭昭(光明:指天堂)生於冥冥(修道積陰德),要想升天堂就要積陰德;有倫生於無形(人是有形體,此有形體是由無形體之道體所生),精神生於道,形本生於精(形體來自父母之精蟲、卵子),而萬物以形相生(然後萬物藉者形體,依基因、品種之優劣,代代相傳)。道,來去無蹤迹,但又無所不包!既玄又妙,人是無法說出其所以然來的,故稱為自然。中國(九州-古代中國分為九州)有人:有得道之聖人、至人,超然於陰陽,一般之凡人為非陰非陽(人是由父母精卵之陰、陽兩氣之結合體而生,只有男人或只有女人一方是不會生小孩的,所以說是非陰非陽,亦即精卵之結合體),處於天地之間(人生存於天地之間,寄形骸於天地之間),直且為人(暫時來當人,來人間借住旅遊一趟),到老時總是會死的,將反於宗(人間遊玩一趟後,將來老了都必須回去出生的本原地報到.反,亦可解釋為:改變觀念。宗,亦可解釋為生命之源頭(即本性),修道層級之不同,解釋就不一樣,出生來當人是要來修行,改變前世所帶來的壞習性(錯誤觀念),不論怎麽解釋都對。因:生者,假借也;假之而生生者,塵垢也).,如於人間壞事幹太多,就會如同迷徒之小孩.失智老人迷路,找不到歸鄉.回家之路,淪為鬼魂,不能再轉世當人,而轉世當卵生、濕生、畜生動物,那就麻煩了)。此就是道之奧妙,人無法知,故齊物論言:「知止其所不知,至矣(功力已很強了)。」而「知止其所不知」為六言絕句,莊子有特別交代,經典中有遇到六言絕句時,要特別用心去悟,才知道玄理、妙道,讀者可自己慢慢去體會!
        有關「不言之教」,是指做好榜樣給人學,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用之於道,由眾生自己去體悟;用之於日常生活,百分之百神準,比以飛彈打飛機還準,即上行下效也;小孩子不必怎麼特別去教導,每天之生活中,與家庭相處之時間最長,故父母之一言一行,小孩子是百分之百當做其學習之榜樣,小孩三歲定終身,三歲以前,小孩是由父母親在帶,此時小孩的父母親之父母(即阿公、阿嬤-媽媽之公、婆)還在,此期間,父母如何對待其父母、公婆?小孩整天都在看、都在學,到八十歲都忘不了(等同一輩子都忘不了),等到我們自己老的時候,小孩就會以我們對待自己父母、公婆之同一方式來對待我們,此即為不言之教理論,玄得很,比飛彈打飛機還準,所以上樑一定要正,不能歪。阿公、阿嬤不正,兒女、孫子也跟著不正(歪),如果自己老的時候認為兒女、媳婦不孝,那就是果報,不能怨天尤人,應該好好回想自己年輕時是如何對待自己父母、公婆?好好的懺悔一番才對,這就是到底是壞媳婦還是惡婆婆?之爭。我們年輕時不養父母、公婆,被自己小孩學起來了,等到自己老的時候,兒女、媳婦不養我們,也是剛好而已,誰也沒欠誰啊!這是老天所規定之天律(也就是自然法則),任何人都違逆不得的,所以為人父母之年輕父母不能太鐵齒。天底下那裏有這種好事?自己不養父母、公婆,等到自己老的時候,想靠兒女、媳婦養我們,兒女、媳婦有這種義務養我們嗎?如果兒女反問我們:爸爸、媽媽有沒有養阿公、阿嬤?那要怎麼回答呢?所以現在為人媳婦之年輕父母,如果認為我只要養我父母,是沒有錯,而不養公婆,也沒關係,那等到自己年老時,兒女、媳婦也不會養我們,那就有好戲可看了,而且逃也逃不掉,盡在因果(形影)中,這就是不言之教之因果定律。父母行得正,小孩長大自動行得正,不會走歪;反之,父母行不正,但父母不認為自己行不正,而將責任推給學校沒教好、推給社會把小孩帶壞了,都是自己對,別人不對!是否如此?不必爭辯,道有長無形之眼睛在看,遠的不必說,光看左右鄰居就知道了,君不見警察捉到犯案小孩時,其父母家人到警察局之第一句話都說:我小孩很乖,不會做壞事,如會做壞,那就是交到壞朋友把他帶壞的,父母自己沒有錯,而是別人的錯,故有其父,必有其子!父母於祖父母年老時有無服侍老父母、公婆?小孩都看在眼裡,不必大人去教,小孩會全部學起來了,等到我們自己老了,小孩也是用同樣的方法來對待我們,所以奉勸為人媳婦的人,千萬不能認為我會與婆婆處不來而論戰,是因惡婆婆不好相處所致,如果媳婦之理論為是,則等到媳婦升格當人婆婆時,輪到媳婦與妳論戰,你就應該誇獎媳婦說:媳婦啊!妳可是青出於藍喲!怎麼我對付妳阿嬤之招式,妳都會?而且比我更厲害?還是要批評媳婦說:怎麼會取到如此之壞媳婦呢?這就是不言之教之奧妙之處,老天是公平的,就自然會賜個妳所滿意的媳婦進門來與妳論戰,要知答案很簡單:用反推法,一推即知!婆婆如認為媳婦不好,那就由婆婆自己摸著自己的良心反思:以前我當人媳婦時,是如何對待自己的婆婆的?答案就出來了!再看看車站、公園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不回家住?就知道答案啊!就是那麼玄,那麼準,這就是道的無形力之可怕。要想將來進門之媳婦與公、婆不會論戰,就由媳婦自己本身現在開始就孝順公、婆做起,以後輪到自己升格當人婆婆時,媳婦就不會與妳論戰,這也稱之為遺傳,會一代傳一代的,很可怕!信不信?由自己去體悟就知道,光聽人講或看別人之文章是無法體會出來的!同理。會為父母之遺產打官司的人,以後輪到自己老了,兒女也學會了,一樣也會爭產打官司的,這就是不言之教之威力!所以說身教不如言教,於醫學學理稱為基因,土話稱為品種,玄得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