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種知亡之所以存」,來闡述為官之道、夫妻相處之道。
徐無鬼篇:「唯種也能知亡之所以存,唯種也不知其身之所以愁」。此句立言是以此歷史故事在闡述為官之道及夫妻相處須安之若命,以維持婚姻。以范蠡沒被句踐殺掉,文種反而被殺掉之歷史故事來作引伸、比喻,為修道者所必修的學分,知道其道理-既與為人己愈有,既已與人己愈多。在官場上就會知道「功成名遂,身退」之道,在事業全盛的時候能急流勇退,退休後置身要居於與世無爭的地位,不管閑事,處世才能安全,又能受人尊重之道、會努力維持夫妻關係,才不致拋妻棄子或紅杏出牆,老來失所依歸,流落街頭為遊民。屬於巵言,有很大的體悟空間,修道者不可不知。
唯種也能知亡之所以存,唯種也不知其身之所以愁。依文義解釋大概為只有文種大夫知道唯有屈膝求和,才可使越國得以復存。也只有文種大夫不知句踐只能同苦而不能共甘,如功成不身退,必然會招致殺身之禍;但范蠡知道,於幫助越亡打敗吳王夫差後,就辭官歸故里,改名換姓為陶朱公。以此比喻:貴賤福禍,隨時變易。文種先居謀臣要位,得時為貴;後不知功成身退,招致殺身之禍,不得時為賤,故貴賤決定於自己。其意境有二,用之於官場,必須要能觀風向、嗅氣息。用之於夫妻關係,絕對不可輕言離婚,傷害子女的自尊、自信心,被同學欺負而父母卻不知其心靈所受之痛苦。范蠡與文種為越王之左右手,但范蠡知道越王句踐只能共犯難,而不能共享樂,所以於幫越王滅吳國後,就稱病引退溜去經商,以後就發大財。文種不知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之道理,想留下來能與越王同享樂,因越王只能同苦而不能共甘,聽信謠言稱文種要作亂,而殺掉功臣文種。以「為種也不知其身之所以愁」之歷史故事,來比喻於官場中肥缺的位子坐久了,長官要安插自己心腹進來時,長官也不可能跟你明講說這個位子有人要坐,而叫你自己請調,而你位子坐久了,已失去戒心,不能觀風向、嗅氣味,新人已以機要人員任命進門來待命了,你還沒發覺到,長官就會開始找你麻煩,發覺最近事情怎麼做,都不能得到長官的欣賞,總是哎罵,事事不如意。此時,你還不知身退,把位子讓出來,就會被調職,表面升官,但是升為幕僚,而不是主官,故實則暗降。故事中以越王賜死文種來比喻為官之道,不知身退之道之下場之意。
夫妻關係是緣也是債,所以世人常安慰別人說夫妻是前世相欠債者之結合,來當夫妻是要修鍊的,夫妻是穿同一條褲子,所以對家庭的事情,看法沒有誰對誰不對的問題,要學習相互容忍對方,看得開,日子才會好過。既成為夫妻,就如同已出家去修道一樣,須遵守安之若命之大戒律,要認命,安於接受夫妻間種種不合理的事,所以有怕老婆為大丈夫,打老婆為豬狗牛之說,結婚後就不能反悔,破戒去搞外遇,或當別人家庭之第三者或一邊吃素,一邊吃牛、豬、狗、肉之道理相同。如結婚前,小鮮肉間一看就看上眼,結婚生小孩後,有家累,夫妻間動輒以小孩或經濟問題、婆媳關係而吵架,鬧離婚,離婚對於雙方來說算是一種解脫了,如沒小孩就離婚,只能說於良心不安而已,但已生了小孩才離婚,小孩子的問題才是大問題,成了單親家庭,小孩於成長過程中,因缺少父母一方的愛,於學校中容易被同學嘲笑,心理會不平衡,長大成人後心理、行為容易偏頗,容易造成社會問題,這是誰之過?此時才後悔結婚時看走眼,但為時已晚矣。夫妻要能同甘共苦,不能強求對方必須聽他(她)的,長久下來,就無法相處而離婚,一離婚,等同無法修道,如無法改變其本性,既使再結幾次婚還是一樣,也會越結越麻煩,問題越搞越複雜的。離婚就等同拋家棄子,所以因小事即離婚,即失去了道德,新婚後就無法再講道德,而只能講仁義,就變成偽善了,也只能用來欺騙社會,但老天這一關是欺騙不了的。所以一但離婚再娶,不論你官當得多大,錢賺得再多,或當上國會議員、內閣閣員、主導年金改革者、宣布停發敬老金、退休人員年終獎金、三節慰問金,那只是權力,也是以假仁義帶頭在當不良示範企圖騙選票而已,於道德這一關就過不了,人生永遠流下污點。拋家棄子後,如於年老時又離婚,原配、兒女又不讓你回家時,則必須流落街頭,無家可歸,就變成現世報,自作自受。所以寺廟、公園、車站會有遊民,問題就出在於此。莊子一書是修道者之最高心靈指導,並不是在講歷史,莊子他所說的每一句話都與修道有關,他以「唯種也能知亡之所以存」之歷史故事來比喻夫妻間要懂得屈膝圖存,不能輕言離婚,才能維持婚姻關係,家庭才能圓滿,如此,才算是修道,夫妻關係是人生之第一站,不能維持婚姻關係,其他的事就不必再說了,因為沒有在修之故也,所以不能將婚姻當成兒戲而害了下一代,如此,就等同造孽。所以說婚姻關係是修道者必修之學分,道理就在此,而這些道理均由君原於德而成於天,一切都是無形的真君在主宰,在作怪,只是世人不知道這麼高深的道理而已,懂得這個道理的人,其修道的段數(功力)已相當的高了,功力不夠的人,看這種文章會感覺相當的吃力,如同要幼稚園大班、小學生去讀博士論文一樣是看不懂的,但修道有修至一定水平的人,會覺得文章越看越有道理,也不至鬧出邯鄲學步的笑話 ,但莊子於故事中已都說了。
以台灣目前的處境就與魏、蜀、吳、越時期相同,日本恨不得早日再把台灣拿回來,以遂其軍國主義侵略別國的民族性,一再以冲之鳥礁、釣魚台問題來製造問題生事端;但老共也說是他的,軍艦、飛機開來繞一繞,日本就摸摸鼻子不敢吭氣,美國也說台灣依開羅宣言是由聯合國託管,有台灣關係法在保護,三強鼎立環繞,軍事之地理位置相當重要,有其主權、軍隊,任何國家都不敢亂來,國家生存之道就如莊子所言:為種也能知亡之所以存。須屈膝求和,台灣才能久安,免於被打,不可草蜢弄雞公而引來被打的禍端。故願每人、每一家庭都能很健全,要能堅守道德這道防線,少一點以行假仁義來行騙選票之實,如此才能齊家,然後治國,平天下,國家才可國泰民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