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物論:「民濕寢則腰疾偏死,鰌然乎哉?木處則惴慄恂懼,猨猴然乎哉?三者孰知正處?民食芻豢,麋鹿實薦,蝍且甘帶,鴟鴨耆鼠,四者孰知正味」?秋水篇:「…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者,我之謂也。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北海若曰:井鼃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今爾出於崖涘,觀於大海,乃知爾醜,爾將可以語大理矣」。此二則故事,盡挖苦世人之能事,道出世人不知自己是井底之蛙,自己看自己,越看越偉大,還想邯鄲學步,讓人拍案叫絕,讀者於夜闌人靜時,來思考此故事之道理,就知道世人之觀念與走雲頂,執拂塵者之差距有多大?藍鳥與雞腿要如何比?也藉此來測試自己之國學造詣是小學、中學、高中、大學、研究所、博士水準之層級?會讓人笑到淚流,而且也會尿流,就知道世人與莊子間之智慧、觀念、功力差距有多大?以證明人能否勝天?
修道是孤獨又寂然之苦差事,須有修至老子第13章所稱:無我、無身之層級,才算是修道人,未達此層級,則還未算是修道人,仍停留於一曲之士層級。至於無我,無身之情境為何?如不是修到一定層級而受過訓者,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一般人聽了也聽不懂,會感覺是鬼話連篇,所以真正修道人不是自己想做什麼事,就可自由自在的去做,要想去那一國旅遊,決定了就可以去的,因已達到無我、無身之境界,你心裏在想什麼?一起心動念,老天就知道了,它也不會驚擾你,但於緊要關頭有事會發生時,老天以拂塵一揮,在靈魂動一下手腳,人就像於逃空襲警報,撞到柱子,腳像被鐵棍打到一樣,痛的哇哇叫,連要去看醫生也無法走路,也要由他人扶著去坐車子,既使去看了醫師,吃藥打針一點用也沒有,照常痛得哇哇叫,就是要你不能亂跑,以避開災禍之發生,但空襲警報一但解除,再揮一下拂塵,腳突然就不會痛了,將計畫給告吹了,看是人厲害還是老天厲害?既使是氣死也沒有用的,所以修道有苦處,但也有好處,是由不得自己做主的。秋水篇:將修道分為河伯、北海二個層級。河伯(包含井蛙、夏蟲、曲士三類型人物),代表以管窺天,無見識,什麼也不懂,只會拿香隨著跟人一起拜拜,沒有自己之主見,人云亦云,跟著別人在走的人。未修道或有修,但是在修如何改名、改運、斬桃花,使自己能賺大錢之修錢道之世俗之人;河伯代表一曲之士,比喻政客、不同教派及其支派而皆自稱是正統教派之:牧師、法師、老師、大師、師傅、國師、上人之修人道之士;北海:代表已修至天道自然,智慧、見聞廣博,知道有與無、是與非、天人合一,萬物一齊之大道理,能主導他人之修天道高人。由此二組人馬,共五人在說故事,看得懂的人,就知道是道盡世俗之一切及人生哲學,在諷刺、挖苦世人,這就是知識與智慧之大不同之處;但看不懂的人,一樣是看不懂,只能將文字之文言文解釋白話文,但也不知道是在說什麼?解釋什麼?很有意境。由齊物論中分離出來,單獨成立之秋水篇,於河伯、北海若七翻問答來闡述、論證萬物大小、是非,人生貴賤、榮辱之無常,要世人去偽還真,順應自然,不為追逐名位、富貴而傷害天然本性。秋水篇搞通了,知道萬物歸於一,人生貴賤變化無常。天與人不相勝,物不能勝天;「天」歸於無為而自然,「人」歸於有為而不自然(虛偽),則來當人一輩子就無遺憾了。
不同黨派或不同教派、教義之世人,整天都在爭論統、獨,擁核、反核,挺同、反同,皆以自己之見解為是,別人之見解為非,但卻不知道有與無、是與非之境、天人不相勝之道理,而自認自己看自己越看越偉大。但聽到河伯與海若之七次對話後,河伯始知原來是自己醜陋,小見識,井底之蛙,不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而在責怪別人,與真正修道人相比,是天差地遠的,現在終於想通了,要去修道了。秋水篇之起頭:河伯起初自己得意洋洋,認為自己是修道高人,很偉大,大場面看多了,故事中描述的很生動,但當河伯(河神)遠望,看到北海無邊際之大(比喻真的見到大場面了),即時就改變自己的看法,承認海神之偉大。終於望洋向海若(海神)興嘆,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野語,俚語或土話也。聽到過上百種道理,就自以為懂得很多,誰都比不上自己。說的就是我這種人啦!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義,指伯夷於周武王叛變得逞後,為了節義,不食周粟,寧願餓死於首陽山。仲尼制六經,知識廣博,伯夷有情有義,但就是有人(喻暗諷井底之蛙)在批判仲尼與伯夷之智慧與節義(如現代在興風做浪之網軍,一方在講國家政策走向,一方在講閨蜜,雙方之智慧一比較,即高下立判),河伯也曾聽聞過,於未經求證,即認為以仲尼之見聞為少(即相信仲尼的見聞欠廣);以伯夷的節義為輕,即輕視伯夷之節義,起初我也不相信,無法證明其真偽,已缺少真誠之心與反省能力,卻又不肯向人請教,最後也就相信了;今我覩子之難窮也,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子:您。本謂北海若,此藉指大海。覩:看到也。難窮:謂大海廣闊,望不到邊際(比喻海神見聞廣,承認自己是土包子未見過大場面)。殆:危險也,白話為糟糕了。長:長久。大方之家:指得道高人。方:道也。家,指大道。現在我看到您見聞廣博,我如果不到您這個修道高人這裏來,就糟糕了,我永久會被修道高人嘲笑是井底之蛙。井底之蛙不可與跟他講大海的事,是因為他受到居住空間之限制,根本沒機會看到大海是長得什麼樣子;夏生夏死之昆蟲,因受時間之限制,還來不及等到冬天,看一看冰是長成什麼樣子,就死掉了;見識淺陋之曲士(執俗學之土包子),只靠學識不高之師傅、徒弟傳承,只知道錢道、妖道,不知大道,就不可與他談論大道的事,因聽都沒有聽過,你跟他講大道理,他根本聽不懂,也等同雞同鴨講,有聽沒有懂,與井底之蛙、夏蟲一樣的沒見識,知識淺陋,道理在於此。現在你已跳出舊思維,看過大海之無邊際(崖涘),已知道自己知識淺陋了,即可以新思維、觀念與你談論大道了。莊子以井蛙、夏蟲、曲士來挖苦世上俗人未修道,智慧淺陋,但從文字上是看不出來是在罵人,但看得懂的人,就知道是在駡人,所以莊子之國學造詣,天下第一名,功力高強,是走雲頂,執拂塵之頂尖級修大道之大人物,其文章沒有人能跟他相媲美。老莊之言是為天道自然無為,不論任何朝代均須一體適用,並無一可例外,只是不同之年代、朝代,須將五代、十國(至德之世—小國寡民)當時所寫之文章,其所用之語言,以現代所使用之語言來解釋,當代人才看得懂,如以現代之語言來解釋河伯與海若之對話內容及道德經第80章結語,即應解釋成:網路時代,一些網路傳聞,把IP網址設在國外,讓人難以查證,不論是網紅、網軍所發之訊息,是真實消息或造搖之假新聞,也不經求證,網友一看到消息就轉傳、影射,也就相信了,把整個國家、社會搞成烏煙瘴氣,於被查獲後才來向人道歉或被移送法辦,但對於受害當事人之損害已經造成了,已無法彌補受害者所受之創傷或損害之意,也是新世代對古話:井底之蛙-小見識,於道德有損之新解,這樣大家一看就懂;也不會曲解小國寡民、老死不相往來之原意了,就不必為古八股文言文所困。
莊子於齊物論中說:人住在潮濕的地方會得風濕病,偏死,半身不遂,鱔魚、泥鰍長年住在水中之泥巴裏面,怎麼不會得到風濕病?人爬到樹上,會很害怕,一不小心就會摔下來,那猴子怎麼在樹上爬的越高越好玩,於樹上跳來跳去,也不會掉下來呢?人民、泥鰍、猴子三種動物,所住的地方,那個地方才是共同標準的住處呢?人吃性畜之肉,鹿吃草,蜈蚣吃蛇腦,貓頭鷹喜歡吃老鼠,這四種動物所吃的東西,那一種才是共同的標準的食物呢?以此比喻世人是要吃葷、豬排、牛排、西式沙拉、漢堡?還是因宗教信養關係必須吃素?但吃久了,內心如想偷吃腥,怕破壞戒律,又創造發明出替代方案,以吃調味劑製成之素雞、素鴨、素豬肝;可吃雞蛋但不能吃鴨蛋之方式,來滿足口慾,表面吃素,實質吃葷,而不算違反戒律,來欺騙社會,嘴唸經,手摸奶才對呢?與喜歡吃臭豆腐的人,聞到臭味越臭越好吃,不敢吃的人,聞到臭味就會反胃想吐;喜歡吃洋風味之麵包、咖啡的人,聞到味道,就會想流口水,很想吃,但不喜歡西式食品的人,聞道氣味就很難受,那到底人要吃那一種口味的食物才對呢?但不論吃什麼食物,人的壽命期都差不了多少,最後都是會死的,是同一個道理。老子第20章之: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莊子天下篇第7節:人皆取實,己獨取虛;人皆求福,己獨曲全,曰苟免於咎。是在應證養生主篇:庖丁解牛之故事,因牛體與人體之結構相同,骨、節中之縫隙,是讓體內之虛氣得以暢通,人要取虛,人體才不會生病,世人如事事要取實,功名利祿最好,這一取實的結果,把體內供虛氣可暢通之經絡之氣堵塞了,氣一不通,什麼病都會跑出來之意。看得懂的人就不敢貪財,生活過得平淡一點,比較不會生病;但看不懂的人一樣是看不懂。駢姆篇就告知世人:欲望太強,錢看得太重的人,就比較容易得腎臟病,要洗腎,但很少人看得懂(多方夫仁義而用之者,列於五臟哉,而非道德之正也)。則陽篇莊子曰:今人之治其形,理其心,多似封人之所謂遁其天,離其性,滅其情,亡其神,以眾為。故…漂疽疥癰,內熱溲膏是也。文言文太深,很少人看得懂。如以現代之語言解釋,逆天詛咒公婆之人,已滅其情,亡其神,是為癌症、內臟腫瘤、心血管疾病之原因,因為已逆天,違背了天理在先,要不得到此類型之病也難,只是世人看不懂,不解其意而已。政府以軍公教退休金不改革,基金會破產為由,大砍其退休金,汙衊退休人員為米蟲,吵越兇砍越多,手段激進,不考慮信賴保護、比例原則、保障人民財產權之大原則,當退休人員提起訴願、復審時,其上級機關又官官相護,找些枝枝節節之理由予以駁回,對於法律之原理、原則置之而不顧;監察院、立法院、地方政府聲請釋憲,大法官則在觀風向、嗅氣味,還不敢釋憲,讓退休老人活得沒尊嚴,叫苦連天;一例一休、核電廠應否啟用?亦復如此!反而製造出更多之後遺症,也沒人理會,大法官不釋憲,則等同在製造柔性政變,不要等到大選 ,人民起義時才要釋憲,則為時已晚矣,觀之秋水篇,道理自明。願天佑台灣,給退休老人留點尊嚴,才能老有所終,多點自然,少點人為,政府不要浪費預算,就可補足退休金,不然是否逆天行事?就讓老天(天意)去安排,希望不要因果循環,形影相隨,才是人民之福,不然,等到庚子年到來時,問題就難辦了。願人人能平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