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生篇:「夫醉者之墜車,雖疾不死。骨節與人同,而犯害與人異,其神全也。乘亦不知,墜亦不知也,死生驚懼不入乎其胸中,是故遻物而不慴。彼得全於酒而猶若是,而況得全於天乎?聖人藏於天,故莫之能傷也。復讎者不折鏌干,雖有忮心者,不怨飄瓦,是以天下平均。故無攻戰之亂,無殺戮之刑者,由此道也。不開人之天,而開天之天。開天者德生,開人者賊生。不厭其天,不忽於人,民幾乎以其真。」 、在宥篇:「何謂道?道有天道,有人道。無為而尊者,天道也;有為而累者,人道也。」、太上感應篇:「禍福無門,惟人自召。訕謗聖賢,侵凌道德」。此幾則立言是在闡述災難、疾病、禍害都是由世人不能寬恕、容忍、放下,由自己所召來,沒有人願意去害人,都是自己闖來的禍。故世人必須明因識果,不能譏笑又毀謗聖賢,破壞有道德之人,內心開啟自然之門,知道寬恕、容忍、放下是解決紛紛之方法,並要先從人心做起,要心不貪、瞋、癡,才能避開因果關係所帶來的災禍。公投大多民意反對男與男,女與女同婚,不能傳宗接代,等同絕後,但國會議員還是不顧公投之民意顯現,照常修法開放同婚,天地、陰陽、男女之自然法則被破壞無遺,倫理道德、禮義廉恥又淪喪,知道錯了,就要改正過來,不改正,則變為不知廉恥;知善不為,則喪失天良。國會議員之權力比老天還偉大,逆天種了這些因,依禍福無門,惟人自召之原理,世人破壞自然法則(即天道、天理)是會產生嚴重後果的,絕後之同婚,通過修法之國會議員及其後代子孫會得到什麼樣之果報?政治人物養網軍造謠生事,自己暗中獲取政治利益,等同組織犯罪,以為人不知,鬼不覺,但老天看得清清楚楚的,其果報是無所逃於天地間,至於會有何果報?世人則須拭目以待,證明其真假?歡喜做,就要甘願受,不要因為鐵齒(不信邪,祇知目前,不知未來,道德淪落,想怎麼幹就怎麼幹,先幹再說-即俗語所說的:策讀到尻脊骿去-國語稱為:讀死書或書呆子)之結果,於吃到苦頭或天打雷劈(因果報應原理)時,知道了違背自然法則之嚴重性,又要來怪天怪地,那就太遲了!公投之結果是民意之顯現,執政者須依民意來做決策,公投才有意義,如拿來做為執政参考,想怎麼搞就怎麼搞,老百姓也拿執政者沒辦法,那就不必花那麼多錢來辦理公投;而且投票者不論是投贊成或反對,都必須為自己的子孫之未來負責,不能被洗腦而跟隨人家走,喪失自己對是非、善惡、正邪的判斷力而禍及子孫,那就很可悲!尤其現世報已靜悄悄的提早到來,報應會是很慘烈的(老子第73章:天之道,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天網灰灰,疎而不失;列御寇篇:罹內刑者,陰陽食之。天為陽,表示老天、地為陰,表示鬼神。陰陽代表天地,故不管國家法律要不要制裁這些作惡多端之頭目、大老、老大,老天、鬼神都會找他們算帳的-即因果報應關係,例如將法定退休金扭曲成為年金,並予以溯及既往,等同搶奪退休人員之財產之年金改革,甚至有元老國會議員露出陰、狠、毒的手段,耍狠、強、兼無天良,三者齊備的土匪、匪類嘴臉,於媒體上公然放話:吵得越兇,就砍得越兇,對於政務官、勞工之退休金改革喊得很大聲,但又退縮不敢改革,專挑軟柿子吃之頭目們、國會議員們、側翼們,喪失倫理道德之倫常、廉恥心,因為政治人物種下了同婚絕後、騙選票之因,選上了,想怎麼搞就怎麼搞,迴返回來必有果報,將來因同婚、倫理道德、廉恥心之問題,因教壞囝仔大小,敗壞社會風氣,自然會引發學位有無造假?資助網軍為惡做亂,造謠生事、阻止疫苗購買,有無炒股之報應問題、7+7為什麼要變更規矩,改為3+11?全民遭殃,國庫花費幾百億?染疫及打疫苗引發副作用,總共死了多少眾生?老天必將會依人算不如天算之自然法則,就其逆天行事敗壞社會風氣程度所種之因,於辛丑年、癸卯年,一一迴返回來現出在大老、老大、自己或出生好子孫或壞子孫身上之果報也是無情的,逃也逃不掉,以證明凡事必有天理存在)!尤其清靜心、慈悲心可化解病毒,不必藥物,隨時可保持健康的身體,網路稱為:天選之人。老子、莊子已將話說在前,至於世人相不相信?只要世人高興就好,就只怕人類整天躲在冷氣房密不通風,且冷氣越裝越多,室內成為病毒之溫床,違反自然法則,一有傳染病就會傳染,現在新冠變種病毒一再變種又擴散,國際局勢又紊亂,如果國與國又發生戰爭,那就麻煩了,拭目以待即可證明!。
道有天道,有人道;有正,也有邪。天道是自然法則,一層不變,鐵板一塊 ,為正道,無法變更,一經變更,行星就會相撞,屬於天然律。凡人利用天道之名行人道之實,則變成邪道;人道為凡間凡人依習慣所使用留傳下來之例子,世人須遵守前輩所留傳下來之規矩,是為人為規則,政治人物可依情勢隨時修改,利用人道在謀利,亦是變為邪道。兩者相差甚遠矣!同理,讀書有讀理論(學理),讀了理論後拿到日常生活來運用之實務(經驗之談),很有智慧。也有人很會讀書,書讀完了,不會運用,於要運用於日常生活之實務時又曲解原義,稱為讀死書,則有讀等於沒有讀;但不讀書又不懂其道理,故必須讀完理論後,將讀書所得來的學問於日常生活上能派得上場來運用,學理、實務可以交互運用,才能發揮效用,才可體會出文義或故事之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坊間有關老莊學說之書籍大都是學者之學術研究著作或教科書讀本,幾乎看不見實務之著作,因道家不出書,必須自己依書籍所載之原理,自己親自去體悟,每人之資質不同,所領悟出來之境界也不同,沒有一定之標準答案,故老子、莊子這兩本書,每人都會讀,也都會解釋,但每個人之解釋都不一樣,以自己的觀點、觀念、立場來解釋,每個人之解釋都對,俯仰也都不得罪於人,且皆大歡喜,但解釋是否有進入意境?也只有老、莊自己才知道,故稱之為妙。作者修道被磨得亮晶晶,受盡別人所無法承受之苦難,才能負得起寫作道家學說理論兼實務之任務,看盡世事,拿得起、放得下、看看開、想得通,內心很清靜,無妄念,不求物質面之享受,故不須要名,也不須要利,不想出頭,盡量不露面,減少不必要之煩惱,只負責精神面之道學弘法及護法,所以很少人認識作者,依靈學教學所學到的南華經旨意,來解釋道德經之理論,並依親自之實證,運用於日常生活實務,寫成文章存於雲端,有緣人自己上網閱讀或下載,不必經過驗證,不收任何費用,只要找到任何一網站入口,即可免費吃到飽,期望讀者共勉,以造福子孫。
窮算命,富燒香,是為民俗。世人於事業不順、婚姻不如意、小孩不乖或身體欠安,為求心靈安慰,民俗上常見到的處理方式不外是求神、問卜、點光明燈、改運、改名、驅魔、斬桃花…等等,但是否有效?只要世人高興就好!莊子於達生篇(養真性)舉出三種比喻:1.喝醉酒的人從車子上摔下來,雖然摔傷 ,但是很少會死掉的(大多不會死),喝罪酒之人形體與未喝酒之人相同,但其受害情況與別人不同(此謂與未喝酒的人摔車受害情況不同),因其心無緣慮,神照凝全,既而乘車不知,墜車也不知之緣故,死生不入其心中,所以觸、擦、撞(車禍)時不會害怕、也不曉得害怕,受傷程度會與一般未喝酒的人不同,傷勢會比較輕,何則(為什麼會這樣)?其神全也。那個得全於酒之人都可以這樣,何況是得全於自然之道之至人呢?遻:忤也、逆也,此處喻車子擦撞(車禍)。慴,懼也。聖人藏神於自然之天道,所以萬物無法傷害到他。此處隱喻有修道之至人已返其真,回復真性了,本身就知道生、死為一體了,萬物想去傷害他也沒有用,是傷害不了的。2.復仇的人不去折斷讎人之寶劍(古時所使用之寶劍,因時代變化,現代已改為刀、槍了),被害人雖是被刀槍所殺,刀槍為物,為無心,本身不會去殺人,就像菜刀一樣,設計出菜刀是要切菜、殺豬、殺雞、鴨之用,只是使用人心不正(用到邪處),拿來殺人,刀子本身是無心的,自己本身也不會切菜、殺人,專視使用人心之正與邪,而產生不同之效果,且加害人與加害人拿刀殺人之間是兩碼事,必須一事歸一事,事情才會單純,不然就變成遷怒他人。冤有頭,債有主,復讎者雖是被刀子殺到,要討債也是要找拿刀殺人的讎人,而不是找刀子討債復讎,把刀子毀掉則是找錯對像了,所以復讎者不會去找刀子復讎,而會去找持刀殺人之加害人復讎。此處是隱喻不能轉移目標,而去遷怒他人(亦隱喻修道之正與邪,將正道拿去當邪道使用,將善視為惡,將惡視為善,迷惑顛倒,而產生善惡之因果關係)。3.飄落之瓦,巧而傷人,被傷之人終不怨恨落瓦,因為瓦是無心之物,被瓦傷害之人運氣不好,碰巧被掉落之瓦片傷到,不是瓦片本身故意去傷害已經被特定要去傷害某人,所以被落瓦傷害之人與瓦之間並無仇恨,兩者之間,是兩回事。所以心中有恨的人不會去怪罪傷害到人之瓦片,要有寬恕之心,對於蠻橫不講理的人,要以寬恕之心才能化解災禍,只能認為是被鬼打到一樣,要找誰賠呢?只能摸摸鼻子認了(真衰),要算帳也要找對於他心中有恨之人才對,如果將它混在一起,那就複雜了,能夠一事歸一事,這樣天下就能太平(和平、安寧)了。此處是在隱喻能原諒無心之過而傷害到別人之人,要怪罪是要找有恨之人才對,並不是找落瓦。飄瓦:落瓦也。忮:恨心也。所以國與國間沒有戰爭之禍患,沒有殺戮之刑罰,世界能和平,國家治安良好,都是由於有修道進入無心而自然之緣故(道理)啊!不開人之天,而開天之天(順從自然法則)。人之天:情欲也,猶有心也。指智、巧、果、敢。天之天:指自然、恬淡,無心也。要世人不要開啟人有心之竅(智、巧、果、敢),而要開啟天性之門(無心而順著自然,不虛偽)。開天者德生,開人者賊生(見2017、3、24禍福無門,惟人自召一文)。人無心,開啟自然之門,就會生出自然之德性。以人為開啟有心之門,就會產生禍害。因為只有修道已返其真性,進入無為(無心)之層次,才有此能耐。不厭其天,不忽於人,民幾乎以其真。厭:滿足也。忽:廢棄、忽視也。世人時時涵養天性,仍不感到滿足。不廢棄或忽視人事的本能活動而不為,但為之而無容心耳。幾:差不多。人們就差不多可以達到返真復樸之境界了。
每天一打開電視,新聞總是報導一些車禍、殺人、放火、販毒、詐騙、政治人物、名嘴英年早逝之相關之報導,此種事件之發生是為結果,而結果之發生必有原因,是為因果關係(亦稱因果關係或形影關係),逃也逃不掉,世人須明因識果,只是相不相信而已。如無因果觀念,則什麼事都敢做,且先做再說,就衍生出世人之所作所為是在庇蔭(台灣話為:遮蔭)子孫或殃及(害到)子孫之果報問題,且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逃也逃不了。同樣是人,吃同樣的食物,有的人年老時壽終正寢,說走就走,沒有拖累子孫、有的人客死異鄉、有的人躺在病床成植物人、有的人行動不便、有的人癡呆,一出門就不曉得回家之路、有的人插著三管,不省人事……等等不同之結局,死也死不了,活著也很痛苦,成了活死人,拖累子孫?!原因就出在於此。莊子一書是在闡述人生之生、老、病、死之一本化書,不管世人相不相信?人生之結局就如同莊子所說的故事一樣,玄得很!而這些故事於內篇之德充符篇闡述德行、人間世篇闡述相處之道、大宗師篇闡述死生、應帝王篇闡述順應自然、無為,外篇之駢拇篇闡述五行管理人之五臟、胠篋篇在闡述政治人物騙選票之手法、在宥篇在闡述人類須依自然本性生活,一切人為之約束都會破壞自然本性,而使天下大亂、天地篇闡述無為而治之思想、天道篇在闡述自然法則、天運篇在闡述自然法則運作之原理、達生篇在闡述形名聲色之禍害,世人要注重養神、山木篇在闡述處世之道、田子方在闡述禍福問題、知北遊篇在闡述對死生之看法,雜篇之庚桑楚篇在闡述養生之道、則陽篇在闡述生病之原因、外物篇在闡述身外之物帶不走,不必去追逐身外物、寓言篇在闡述寓言、重言、巵言、盜跖篇在醜化政治人物無羞恥心、列禦寇篇在闡述如何修心養性,都是以寫故事之方式詳細交代,但其所說之故事並非故事,而是避免洩漏天機,而以說故事之方式為之,讀者切莫單純以故事視之,其實故事是為真理,必須能領悟到故事之意境(弦外之音),才知道其真義的。且作者所寫之文章係先經靈學教學後,出考題自己去體悟,經過層層之磨考,依實證證明所教導的事確實是如此,才可將文章上網供有志修道者参考,是作者所背負之任務,所寫之文章不能出差錯,算是消災免禍之道經驗之傳承,是真實,而且假不了的,讀者有福氣,不必經過此種磨考之苦,也不必花一毛錢,即可輕鬆讀到莊子一書之實務之文章,由文章中即可得到經驗,算是很有緣份,文章之可信度不論相信、不相信均可,讀者自可將社會百態,或鄰居、親友間,自己眼睛所能看得到之現象,諸如:父親殺兒子、兒子殺父親、精神病患不知自己得到精神病而當街隨機砍人、年輕人不必做事,開名車在飆車,一看對方不順眼,動輒殺人、放火,販毒、詐騙,以及父母還健在,子女就開始爭產、為了遺產,官司於國內打得不過癮,還打到國外去、婆媳論戰、老年人疾病纏身所面臨之困境…等種種之問題,任意挑出一件來分析為什麼會發生此種事?原因出自何處?應證作者所寫的文章之可信度是真?或是假?也不用爭辯,做参考也不錯,有百利而無一害。所以世人一切行為要能符合自然法則,與大自然生活在一起,則身體最健康。天就是天、地就是地、男就是男、女就是女、陰就是陰、陽就是陽,一男一女之結合,傳宗接代,是為結婚…,不能天地反轉、陰陽倒置、男人與男人,女人與女人也可結婚,斷絕後代,違背自然法則,才可逍遙自在,遠離變種毒之災難,如不信邪(鐵齒)、不相信老死不相往來之自然法則,那就好好與變種病毒對抗,這次一再變異之病毒,西方較民主開放,主張同婚之國家,一再遭受到變種病毒之侵襲,不得不謂慘重,似為已吃足了違背天地自然、無陰無陽、不男不女絕後之因,引發大自然反撲之苦頭(果)了!能遵守自然法則,一切福、智、寶、藏自然而至,至少也可避開災禍,這就是玄、也是妙。任何人都拿老天沒辦法的,知道此道理,則什麼事也沒有!世人如認為人能勝過自然法則(老天、天道、天律),可與老天(天道、天律)對抗,那就只得好好享受因違背自然法則所帶來的極端氣候、地震、颱風、颶風、傳染病…等等災難、苦頭了!願與讀者共勉,人人能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