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無用之大樹(無三小路用為大用)於無何有之鄉(未受污染之塵俗-修道積陰德),以庇蔭子孫。
逍遙遊:「惠子謂莊子曰:吾有大樹,人謂之樗…今子之言,大而無用,眾所同去也。莊子曰:今子有大樹,患其無用,何不樹之於無何有之鄉,廣莫之野,彷徨乎無為其側,逍遙乎寢臥其下,不夭斤斧,物無害者,無所可用,安所困苦哉!」、應帝王:「無名人曰:予方將與造物者為人,厭,則又乘夫莽眇之鳥,以出六極之外,而遊無何有之鄉,以處壙埌之野。」、列禦寇:「小夫之知,不離苞苴竿牘…彼至人者,歸精神乎無始而甘冥乎無何有之鄉」。此三則立言,都是在闡述冥冥中人眼所無法看見,但卻是為大用之無何有之鄉。此境界相當高,非有相當修為者,常不解其真意的。無何有,即什麼也沒有,沒有俗塵干擾,寂靜至虛(一心清淨,一塵不染)之地。是在比喻人要修持、積陰德,修道、學佛,有如種不中用之大樹,別人看不起眼,沒有人會去理會無用之大樹,表面上看起來樗樹是無用,因是種在無人之地,未受到俗塵污染,故可收到庇蔭子孫之大用之意。
老子第59章僅概括式提醒世人要重積德,但並未指明是重積陽德(善)或積陰德,但莊子明指世人要重積陰德(北冥),更於養生主篇中明指:為善無近名。有心為善,但是為善在接近或兼具求名之實,就不是陰善(陰德),而是屬於世人眼睛所看得到的陽善(陽德),真正之陰德是無心(無為),而為世人眼睛所看不到的,也是本文所要談的無何有之鄉。較顯而易見的是為什麼有人的子弟於世路上一帆風順,無多大波折?有人的家庭問題不斷,殺人、放火、販毒、吸毒、買賣槍械、性侵、不倫戀、養小三、自殺、意外致死、車禍橫死於異鄉、久病纏身…,凡此種種,都與上一代有無積陰德(北冥)有關,只是世人不知而已!世人之知如同:小夫之知,不離苞苴竿牘。只知道要如何交際應酬,以獲取利益。錢最好,有錢才是老大之觀念深藏於人心。有修為之人就如同
:彼至人者,歸精神乎無始而甘冥乎無何有之鄉。與:予方將與造物者為人,厭,則又乘夫莽眇之鳥,以出六極之外,而遊無何有之鄉,以處壙埌之野。豫:快樂也。厭:滿足也。莽渺:清虛之氣也。莽渺之鳥:謂以清虛之元氣為鳥,御之以遨遊於大虛之中。喻靈魂可化而為鳥,與老天(造物者)同遊於廣闊之原野,很舒適,不必辛苦坐長程飛機出國旅遊。吃飽飯,心靈化而為鳥,修心養性,體悟大道之真諦,專心於人眼所看不見之修道積德,跳脫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以庇蔭子孫。兩者觀念大不同所致。
前文已提及歹竹出好筍,好竹出龜崙之俚語。人不必擔心自己是無用之才(材),正因無用,所以要修道積德,化無用為大用,正如惠子自喻自己懷才不遇,有如無用之樗樹,莊子安慰惠子說:既然知道自己無用,為什麼不修心養性,將自己的心靈轉換為樗樹,把它種在無何有之鄉(看不到,什麼也沒有之地方。比喻積陰德是人眼所看不到,什麼也沒有,但實際之效用是在庇蔭子孫),既可讓世人及後世子孫乘涼,也可造福子孫,不必擔心被伐木工人砍掉,人就不會早死(不夭斤斧,比喻有修心養性,心性寂然者,子孫於世路上會一帆風順,不會有大波浪之發生,也不會殃及子孫)。無何有之鄉者:即眼睛所看不見之冥冥世界、未受污染之塵俗,淡泊名志,能與大自然為伍者也。有修道心境寂然者,才知有此故鄉。是在比喻要世人積陰德,此為無何有之妙用,也是大用。也是佛家所說的:空空如也。比金錢、財富還管用。自己這一代為無用之材,下一代子孫能出人頭地,就出好筍了;自己這一代為有用之材,如未能修道積德,下一代子孫不能出人頭地,就出不好筍(龜崙)了。修到最後,什麼也沒有,得無所得,變成一個無三小路用(槌槌、憨憨)之老人,就達到最高境界了,唯一大用為造福子孫,傳智慧給子孫而已。
世界公約要節能減碳,減少碳排放量,台灣已步入非核家園,須減少碳排放量之火力發電,開發綠能源,又要很長的一段時間,想要不缺電,又不漲電價,夏季供電必吃緊,萬一來個限電,人民冷氣吹習慣了,住得越高越有氣派,大樓沒電的場景很難想像,工廠停工、爬樓梯登高樓,無電梯可乘、夏天要搧扇子,減少開車子,改用走路,貨物不用車子運輸,改用人工來挑,回復古代社會鑽木取火之原始生活,如有此場景發生時,有幾人能受得了?要怎麼辦呢?今年是猴年,猴性善變,反復無常,什麼怪事及以前從未發生的新鮮事,都有可能發生,會是很熱鬧之一年,故須及早因應心靜自然涼之道理。莊子要世人不要因自己之不才無用而失志,如能將不才轉化來修道積陰德,就可讓後世子孫乘涼,庇蔭子孫,讓無用化為大用,不要因自己懷才有用,卻用在爭名利權勢,胡搞瞎搞,不但年老時會百病叢生,而且也會禍及子孫的,應該是真理,不知讀者之看法如何?
世界公約要節能減碳,減少碳排放量,台灣已步入非核家園,須減少碳排放量之火力發電,開發綠能源,又要很長的一段時間,想要不缺電,又不漲電價,夏季供電必吃緊,萬一來個限電,人民冷氣吹習慣了,住得越高越有氣派,大樓沒電的場景很難想像,工廠停工、爬樓梯登高樓,無電梯可乘、夏天要搧扇子,減少開車子,改用走路,貨物不用車子運輸,改用人工來挑,回復古代社會鑽木取火之原始生活,如有此場景發生時,有幾人能受得了?要怎麼辦呢?今年是猴年,猴性善變,反復無常,什麼怪事及以前從未發生的新鮮事,都有可能發生,會是很熱鬧之一年,故須及早因應心靜自然涼之道理。莊子要世人不要因自己之不才無用而失志,如能將不才轉化來修道積陰德,就可讓後世子孫乘涼,庇蔭子孫,讓無用化為大用,不要因自己懷才有用,卻用在爭名利權勢,胡搞瞎搞,不但年老時會百病叢生,而且也會禍及子孫的,應該是真理,不知讀者之看法如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