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日 星期五

水能載舟,也能覆舟(迴光反照-善人者,不善人之師)-富貴、壽命之福報,靠自己創造,痠疼、病痛是自己惹來的。

水能載舟,也能覆舟(迴光返照-善人者,不善人之師)-富貴、壽命之福報,靠自己創造,痠疼、病痛是自己惹來的。
        大宗師:「泉涸,魚相處於陸,相呴以溼,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老子第27章:「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第36章: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第70章: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則我者貴。」、胠篋篇:「聖人生而大盜起。夫川竭而谷虛,丘夷而淵實。聖人已死,則大盜不起,天下平而無故矣。聖人不死,大盜不止。…彼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諸侯之門,仁義存焉。…故曰: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故絕聖棄知,大盜乃止;擿玉毀珠,小盜不起。」、盜跖篇:「小盜者拘,大盜者為諸侯,諸侯之門,仁義存焉。堯殺長子,舜流母弟,疎戚有倫乎?湯放桀,武王殺紂,貴賤有義乎?王季為適,周公殺兄,長幼有序乎?」。此三則爭鬥,就如同別人在照鏡子,鏡子的光反射回來所顯現出來的善,我們有沒有將此善事之榜樣學起來?所反射回來所出來的光顯現出來的惡行,我們就要以此為戒,有沒有警惕,不能學習為惡?到年老時才會顯現好果報,不會顯現壞果報之立言,語重心長,足為世人之借鏡。
        老莊之醒世文中於盜跖篇中道出:人上壽百歲,中壽八十,下壽六十。人有活到六十歲,有活了一甲子,就不算夭壽;未滿六十歲才算夭壽。依世俗,訃聞之顏色為白色;七十歲,為粉紅色;八十歲至九十歲為紅色;百歲以上之人瑞為深紅色;故當接到親友之訃聞時,一看到訃聞之顏色,就知道是幾歲回老家。但人生不在於歲數之長短(知北遊篇中道出:雖有壽夭,相去幾何?須臾之說也),人生短暫。不要如齊物論篇中所道出之:終身役役而不見其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歸,可不哀邪!人謂之不死,奚益!人雖長壽,但如久病,想要死也沒力氣自我了斷;想活著,又活得很痛苦,也死不了,拖累子孫,變成久病床前無孝子,雖然是活著不會死,但又有什麼用呢?知道了就太遲了。不如命該絕時,該死就死,睡個覺就醒不來了,就嗚呼!哀哉了!也就一了百了,唯有如此,才不會托累子孫,也不會托垮健保,而浪費社會資源(大宗師篇:道,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有修道者,才能享有此種要死時不會連累子孫之福氣);其關鍵則於駢拇篇中所道出之:多方夫仁義而用之者,列於五臟哉!非道德之正也。故聰明人,於活過五十歲以後,行事都會修道,為來生著想,不會去相爭,才不會有病痛或痠疼,以求延年益壽、富貴之福報,老年時不致去拖累子孫。
        人一生之所作所為,如有違反自然,為鈔票、權力,則須由老天所制定無法改變之人生遊戲規則,由自己的五臟來承擔罪孽,於年紀大的時候,身體就會顯現出病痛、痠疼出來,讓自己受苦(自作自受),世人可能有所不知,但莊子已於幾千年前就已偷偷洩題(以說故事之方式間接洩漏天機),給世人自己去領悟,觀之人之死亡,除意外或橫死於家門外者外,因病而死者,都與五臟(體內器官)有關,這是老天所制定無法改變之人生遊戲規則所使然,所以病痛、痠疼之原因,世人不可不知。故世人不可偽善、行假仁義,講一套,作又一套,來欺騙社會,於福份享受完時,就會泉涸:未修道積德,幸福、快樂的泉源乾涸、枯竭了,問題及毛病即接踵而至。此時就如同:魚相處於陸,相呴以溼,相濡以沫。但已來不及了,閻羅王要開始點名了,要回去報到了。早知如此,不如相忘於江湖:早一點修道,化解災難於無形。古代,皇帝殺人無罪,君要我死,臣不得不死;大盜作亂,叛變成功,就成諸侯,此時諸侯之門,仁義存焉。賀客迎門,諸侯所說的話就是仁義、道德,但水能載舟,也能覆舟。當在位時,不知修身,等到不在其位時,就跑到土城看守所受訓,則諸侯原來所說的話也就變成沒有仁義、道德了。聖人(指假聖人、政客)所制定的法律,原本是要約束大盜之用,沒想到變成反效果(夫川竭而谷虛,丘夷而淵實。世人討厭特權,但碰到有事時,卻到處找特權來關說、施壓)。卻被大盜(變成諸侯)所利用,拿來箝制老百姓之法寶(公權力)。公權力就是那麼好用,所以社會上就有許多假冒檢察官,以法院之名來監管財產,既可行騙,又可享受公權力之滋味,先過過癮,有被抓到再說,沒被抓到,就可變為富豪,操捷徑而致富。所以說: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社會所以會亂,就是貧富差距所引起,所以要絕聖棄知:要拋棄假聖人,並摒棄智巧,大盜才會停止;擿玉毀珠:擿,拋棄也。即世人拋棄穿金戴銀、開超跑、住豪宅,回歸樸實,小盜就不起,社會才會平靜。否則事事向錢看,引起他人眼紅,就會有妄想,先幹一票再說,社會怎麼會平靜呢?
        金錢並非萬能,但沒錢萬事不能。錢夠用就好,沒錢,可以精神生活來彌補物質欲望之不足,水(指錢與權力)能載舟,也能覆舟。為政者不論是政治人物也好、政客也好;不管你多有錢,雖然有錢至富可敵國,關係很好,行船行得很順利,如不知修道、積德,就會覆舟,像身體健康出問題;或官司纏身,要用錢來換取緩刑,沒關係就變成有關係,後悔也就太遲了。於政治路很順利,十平八穩,民調顯示一定會選上,但萬萬沒想到,快跑到終點時,突然跌了一跤,換成被別人選上了,則人算不如天算,此乃天地一指也在作怪。所以老子會說: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講話有綱領、根柢、根據的),事有君(為萬事之主、萬法之尊-都以大道為依歸、為依據、有原則)。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則我者貴。原來就知道道,但是不會作,要做也做不到,或不想知道,只想錢,還想要修道,豈不怪哉!值得世人深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