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是非、平等-凡事不能只看一面,也要看另一面;不要名、利,以網路道場(等同道德學院)之方式來護法兼弘揚道學,觀念才不會被鈔票、塵埃污染、障礙而看不清楚真相;不幹壞事,保持最後一口氣,才能逍遙、瀟灑、自在。
齊物論:「是亦一無窮,非亦ㄧ無窮也。故曰莫若以明。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則莫若以明。聖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鈞,是之謂兩行。」大宗師篇:「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與,皆物之情也。」、「夫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天地篇:「萬物ㄧ府,死生同狀」、至樂篇:「萬物職職,皆從無為殖。萬物皆出於機,皆入於機。」、老子反復章:「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欲懂得道德經之真意,非懂得南華經不可,欲懂得無邊際又摸不到邊之南華經真義,並非易事,不懂得南華經之真意而要去悟道德經,則似懂非懂,且各人解釋各人之理論,且都解釋得頭頭是道,但其真意為何?每句話之意境及故事內容是在比喻些什麼?在形容些什麼?已經很難了,如要能聽出其玄外之音又更難,及解釋是否走了樣?則沒人知道,只有老莊自己知道。莊子一書(南華經)其意境是在闡述人生、老、病、苦、死之一部大經典,也是道家修道之最高指導指南,也是在闡述道德經之真意,但有史以來,所有有關老子、莊子二書之著作,都從事於理論或學術研究,並未見過有關進入其意境之著作。作者自前年10月接獲指令,自去年2月14日起即連續發表有關莊子一書意境之文章50餘篇,以現代之語文,參雜ㄧ些俚語,典故,不譴是非,上雲端,已將該部經典講活了起來,讀者或多或少會自己去悟其每句話之真意了,讀作者之文章免學費,免買門票進場(等同道德學院,老子的道德經是為體,歸類為道院、莊子的南華經為用,歸類為德院,合稱:道德學院)聽講,為免落入為善無近名之框架,所以不必會員、不設道場、不收供養金,也不必樂捐或布施,以網路道場方式護法兼弘揚道學,有教無類,可免費吃到飽,能不受外在環境之污染,一樣可達到弘法之效果,因到道場聽講的必竟是凡人,意見特別多,因須涉及會費、費用收取、添香油錢、捐獻,就會牽連到鈔票、名、貪的問題,也不好搞的,對於想修道而家境不好,沒錢捐獻而愛面子之道親、道友來說,偶爾也會在道場吃個便飯,又沒錢添油香、捐獻,也不好說出口,面對事事向錢看之功利社會,心裡感覺跟不上人,乾脆就不去道場,如此又會失去修道之機會。為不得罪人,能讓人人都有修道之機會而又不涉及錢的問題,改採寫文章上網存雲端方式弘法,事實上就是老莊所要推廣之道德學院,可人人上雲端自學道德經、南華經,不要名、也不要利,那就皆大歡喜,如此就很逍遙、瀟灑、自在,亦可省掉閒言閒語,以此方式來體悟莊子所闡述真正之人生及免禍之道,看透死生,此書(經)講得很透徹,講到人內心深處,對將來於面對死亡時也就不會畏懼,也將世人一些藏在心坎深處不敢說出來,怕被人知道的話(事),全部都給抖了出來,這就是真正之人生,天下事沒有人不知鬼不覺的事,老天都清楚的很,所以壞事是幹不得的!。
有參加過主管培訓之學員都知道,上領導統御之實務課程時,老師都有發給學員一張黑白之女人素描,先叫學員以正面欣賞該女人長得好不好看?學員都同聲說難看極了,很醜,醜得像巫婆。老師接下來叫學員將素描轉為45度角再欣賞一下,學員齊聲說怎麼長得這麼漂亮?老師說正面看與側面看不是同一張素描嗎?同一個女人嗎?老師解釋說以後當人主管時,不能片面看待部屬,要由不同之角度去觀察判斷,瞭解其不同之性向,做權變領導,不可一層不變,於社會上也是一樣,同樣是同一人,有人說他很好,也有人說他很壞,這就是你以自己之角度只看到其一面,而沒看到另一面所致,最好是能多看幾面,面面俱到,就圓滿不會起爭執。例如哥哥上夜班,早上在睡覺,小弟弟才2、3歲,天真無邪,在家看見媽媽煮好中飯時就很高興,怕哥哥睡太晚起床,飯菜冷了不好吃,就興奮的跑去叫哥哥起床吃飯,不醒叫到醒,起來吃飯為止,弟弟是好意,怕哥哥太晚起床吃飯,菜冷了不好吃,並沒有錯啊;但哥哥認為弟弟調皮搗蛋,每當我正好睡時,弟弟偏偏就是不讓我睡,硬要把我吵醒起來吃飯,晚一點吃飯又不會怎麼樣,為什麼要一再吵我,也沒有錯?兩人經常吵得不可開交,那兄弟兩人的看法,到底是誰才對呢?其原理可見逍遙遊第2節:野馬也,塵塵也,生物以息相吹也。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野馬:形容水氣。比喻:凡人之觀念。塵:飄揚在空中之土叫塵,細碎的塵粒叫埃。形容:水氣(觀念)被污染了。一般凡夫看事情猶如水氣,被野馬奔馳所捲起之塵埃污染、障礙住,只能單向看事情,容易迷惑而執著,看不清楚事實真相;要修道,才有能力雙向或多方向的去看事情,才不會被障礙住。莊子齊物論說:是,也是一無窮盡,要講一個人好,都會朝好的面向去講,講也講不完;非,也是ㄧ無窮盡,要講一個人壞,都會朝壞的面向去講,講也講不完;所以說要化解是與非,莫若以明(不如明白自己之真性,拋開是非,用空明若鏡的心靈、真宰來觀照萬物)。要消除因各自立場、觀點之不同,講話不得體,利害衝突所引起之意氣或是非之爭,是要以莫若以明,去看待事情。不能只看一面,沒有看到另一面,就無法發現真實,當然有是非之爭。不論是夫妻、學生、親戚、朋友、同事,雙方會吵架,是每人之見解不同所致,會吵起來就是表示雙方水準差不多;一方大聲,一方讓一讓,不回嘴,怎麼可能吵得起來呢?所以學生只要是吵架,老師都會將兩人一起罰跪,因為表示兩人都不對,雙方都對就不會吵架。看見不喜歡見到的人,也是一樣,離開他就好,就不會受氣。社會之通病都說自己對,都說別人不對(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都只看到自己所看到的的一面,未看到別人之另一面(自彼則不見),故均有所偏。如看見別人的另一面,就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是對或不對(自是則知之)。這樣說也許仍有讀者還是看不懂,乾脆講更白一點,就是:說是也是,說不是也是;說是也不是,說不是也不是;是與不是,皆是(和之以是非,不評論是非,以自然的方式讓是非平息,也就不會得罪另一方)。也就是:是與不是,兩者都對(兩行)。話是如此說沒有錯,但是不是人人都可辦得到的,沒有相當之修持的人是辦不到的。故要修道,修肚量,修到肚量、心靈意境之廣大,大到如鯤之大、鵬之背之大,不知幾千里之大;人生逍遙、瀟灑、自在,來去走一回,而無任何遺憾,此為逍遙遊篇修道者之意境也。所以作者一再說明莊子一書(南華經)是修道者心靈之最高指導指南,答案就在此!有興趣者不仿参考、参考,有利而無害。
齊物論說:死與生,是命中所註定。就像由白天變為晚上,由晚上變為白天一樣平常自然,這是自然之變化,人是無法參與或知道其中之原因的,沒有人會知道自己會於那一天出生,也不知道那一天會死。就因為死生是自然變化之結果,故生男生女本來就是自然,而現代人比較聰明,有錢就會作怪,會找醫生做性別選擇,要生男生女可由自己作主,要於那一天出生也可自己選擇吉日、吉時做剖腹生產,將來小孩長大可做總統、做大企業家董事長,人雖然很聰明,但老天比人更聰明,凡以人為方式決定性別或出生時辰,老天就不給你知道小孩真正之生辰八字,給你算不出小孩的命,本來要生女的,而以人為方式做性別選擇而變為生男的,老天給了一個不對之時辰,長大後不乖,做壞事,一天到晚出狀況給父母承擔,享受性別選擇之成果,看人是要自然生育或人為生育。老天給我們自然生產,賦給我們正常之形體而未殘缺,就是好生,出生後繼續修道,活得當人的時候就要勞苦,老年時才能享清福,不會多病或臥病在床,拖累子孫或橫死在外,該回去時就會在自己所睡之床上壽終正寢,死了是給我們休息,不必再繼續勞累了,這叫好死,修道只是修個好死,不會拖累或殃及子孫而已,子孫於辦完喪事後即可分財產,如久病在床,拖累子孫,所存之老本被醫院,養老院.外勞賺走了,未留財產給子孫不打緊,甚至讓子孫借錢來替我們醫病而負債,這叫殃及子孫.故修道只是修個好死,不致殃及子孫而已,莊子如是說。所以說莊子一書是在闡述生、老、病、苦、死之過程中如何趨吉避禍之道,為修道者之最高指南。世人一天到晚為不公不義而吵吵鬧鬧,要爭公平,基層
中階、高階、領導人,都要領一樣薪水才符合公平正義,天下事務之公平,就如同五支指頭,長短不一,每支指頭各有其功能,這是自然法則,代表社會各種不同之階層,是個人努力之結果,各有不同之付出,所領的錢當然不一樣,如果為了錢之平等而吵,就如同將五支手指切平,五支都一樣長,表面上看來是平等了,但實質上人已變成殘廢了,整個社會也就垮掉了,社會也沒有成長之動力了,故人不可違反自然。依齊物論是非兩平之原理,同理;說平等也平等,說不平等也平等;說平等也不平等,說不平等也不平等;平等與不平等,皆平等。天下事平等與不平等,也是自然法則,如事事都講人為平等,就違反自然了。萬物ㄧ府:天府與地府合為一府,人死了,都須往地府找閻羅王報到,判定一生功過後,好的分發至天堂,壞的分發至地獄。死生同狀:每人出生時都光著身體來人間報到,死的時候都須回歸自然,不分阿狗、阿貓、大官、小兵,貧、富、貴、賤,一律平等,每個人都躺著直直的回去,也沒有人坐著死,或站著死,這才算自然之平等,經過獻花、獻菓、奏哀樂、捻香之過程,送往火葬場化成灰,一切就回歸自然了,也就沒有是非、平等之爭了。要理論可去找閻羅王理論,但當一看到閻羅王,就如同老鼠看到貓,腳都發軟了,尿都流出來,屁也放不出來,這才是真平等。人死了,化成灰,就從有變為無,再由無轉世化為萬物,又由無化為有,故老莊說天下萬物,有生於無,無生於有。萬物皆出於機,皆入於機(機,無變為有,有變為無,人所吸吐陰陽之氣也。亦即自然、造化也。出,生也;入,死也。嬰兒出生來當人時,當吸到這口氣,嬰兒就會哇哇的哭叫著:糟糕了,怎麼又轉世來來當人,又要來受苦,表示已能活了;於人要死的時候,原來所吸的這口氣也要吐出來還給老天,二腳一蹬,就嗚呼!哀哉!再見了,回老家去了,由有再變為無,回歸自然,才是真平等)。一生、一死之自然律,但沒有說轉世會轉成什麼動物,只給眾生生、死之概念,此為萬物平等理論。
目前鬧著沸沸揚揚的大埔違法徵收土地,鬧出多條人命,主其事者仍然照幹,最後是無所逃於天地之間,須接受如影隨形之考驗的,會如此蠻幹,問題出自於商業政治化、政治財團化,魚幫水,水幫魚,才有政治獻金及檯面下之運作,觀之為什麼會有那麼多免稅而不受國會監督之財團法人、社團法人?道理自明。法律是由人定出來的,問題不是出在法律,而是出在於人心,出在都市計畫法第十九條第三項之偷渡條款之不願修改,土地雖是私有財產,但因官員之心態,為了其目的,可用偷渡方式為之,先變更一小塊土地,上級機關再予以擴大,將私有財產(土地所有權人)須受政府之支配(太上土地所有權人)之方式,先斬後奏,管你人民同意不同意,照常公告發布實施,也都說是依法行政,就是不修改法令,一修改就要喝西北風了,也沒戲唱了,財源就斷了,這也是營建署寧願以行政解釋之方式便宜行政而不修法之原因,但夜路走多了總會碰到鬼,至於依法行政是要如何解釋才對?是否合法.違法,二個都是法,合稱依法行政?行政機關解釋行政機關的,法院解釋法院的,但最後是以法院解釋的才算,現在碰到行政機關不依法徵收土地,被法院撤銷了,後遺症就難善了了,說不定會換成主其事者自殺?逃亡?坐牢,面壁思過?話說太多會顧人怨,點到就好,必竟菜蟲吃菜最後須死於菜下,人生就是須受如影隨形之規範,否則老天要如何管理眾生呢?人生就是這麼一回事,來空空、去也空空,到最後什麼東西也帶不走,沒有一樣東西是真正世人永久所有,要怎麼抉擇,就看各人自己之修持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