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有關係就沒關係(黑金政治),沒關係就有關係-竊鈎者誅,竊國者為諸侯之興、廢、與、奪之因果報應原理。
老子微明章:「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示人。」、莊子胠篋篇:「聖人不死,大盜不止。為之斗斛以量之,則并斗斛而竊之;…為之仁義以矯之,則并仁義而竊之。何以知其然邪?彼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諸侯之門而仁義存焉。…故曰: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示人」。依說文解字法:老子微明章,以天地自然之觀點闡述:自然界萬物、事理將要收合之前,本來就應該是張開的,一縮一張,如同心臟;將要衰弱之前,本來就應該是強壯的,由盛而衰;將要毀壞前,本來就應該是興盛的,樓起樓垮,由富變窮。牛鬼蛇神本來是隱而未現,不容易發現,如果想要讓這些妖魔鬼怪現形,老天必定會先給他們當選國會議員、當上政府首長,讓他們嚐嚐甜頭,知道權力之可貴,才能讓他們得意忘形,得到甜頭,就會與黑道、詐騙首腦掛勾(俗語稱為:黑金政治)來詐騙百姓,於食髓知味後,就會越陷越深,就能引蛇出洞,到最後就會不能自拔,忘了我是誰?狐狸尾巴就會露出來,讓百姓看出政治人物醜陋的一面,會讓其子孫見不得人,而遺臭萬年,到癸卯年時,以前善於利用包裝,行銷自己,外表打扮的人模人樣,形塑的像聖人般之政治人物,暗中在從事見不得人之妖魔鬼怪,牛鬼蛇神事業(政客、黑心商人-賺不該賺的錢,俗話稱:黑底),就會一一現形,海水一退去,誰有穿?誰沒穿褲子?就會一一現出原形來(老天爺先給他們權力,讓政客眼睛長在頭上,瞧不起老百姓,到達想要怎麼搞就怎麼搞的階段時,老天爺就可順勢收拾掉他們-這就是將欲廢之,必故興之。將欲奪之,必故與之之理論、原理);想要得到的事物,本來就應該是要付出,有耕耘才有收穫;這是自然之道,政治亦然,很奧妙,仔細去體察,就可明瞭,這種興、廢、與、奪(禍、福相生-高樓起,高樓垮)之原理,叫微明。柔弱勝過剛強,身段軟一點,就可制伏橫行霸道者;魚不可脫離深淵,以免被人抓去煮;國家有利的武器不可顯示給人看。莊子胠篋篇:聖人不死,大盜就不會停止偷竊。政府製造度量衡器要量東西,大盜一并將度量衡器偷走;…制定仁義來矯正百姓,大盜連仁義也偷走了。怎麼知道是如此呢?因為聖人將偷走小鉤環的人捉去殺掉,竊取國家的人變為諸侯,竊國者家庭就變成仁義之人了。所以說:魚不可以脫離深淵,以免被人抓去煮;國家有利的武器不可顯示給人看,意思大概如此。
接下來以進入其意境來悟,依天地自然之法則,老子之微明章是闡述自然界之法則,以比喻人世間之自然法則;而莊子胠篋篇、盜跖篇則直接在闡述為什麼會有大盜、壞人存在?孔子與盜跖是好人?壞人?沒一定標準。以及好人與壞人,老天與世人之評價不同。孔子被圍於陳、蔡間之故事 ,是在比喻好人不一定有好報,好人品性好,但沒有如盜跖一樣的霸氣在,所以能力不一定行,故無法治國及指揮部屬;壞人,能力強,有霸氣在,可以治國,部屬會乖乖的接受其領導,但品德不一定行。故有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及人之君子,天之小人;人之小人,天之君子之說。所以機關首長、公司負責人要任用一級主管時是要考慮血統、裙帶關係,任用自己的人比較信任得過,也比較放心,但能力不一定行;還是要任用別人推薦能力強的人來當主管,但品德不一定靠得住,也無一定標準 ,這是很有學問之領導統御哲學。好人沒好報的原因在於德行好,但還未修到避害解禍之道,所以還有禍患在,有修就可消災解禍。並諷刺人世間眾生違反自然而認為理所當然之無奈。
天地事物係相對存在之相對論,前文之談是非平等篇已述及,自然界之現像,其事理是將要收合之前,本來就應該是張開的;將要衰弱之前,本來就應該是強壯的;將要毀壞前,本來就應該是興盛的;想要得到的事物,本來就應該是要付出,這是自然之道,很奧妙,仔細去體察,就可明瞭,這叫微明。這是自然法則,也是在比喻人世間優勝劣敗之自然法則。莊子一書是在闡述老子一書之真意,則更直接了當以聖人與大盜來當主角,隱喻批判人間社會之亂像,以聖人(凡人自認自己是聖人,以凡濫聖)比喻政客、民意代表;以大盜來比喻民選首長、大財閥、有權制定法令之人,以白話來說是指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下位者知特權之好用,也學會盜用特權、關說、施壓,產生有關係就沒關係,沒關係就有關係之現像。就發生有關係就沒關係為是,或沒關係就有關係為非?或有關係就沒關係為非,沒關係就有關係為是之問題。即為莊子所說之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諸侯之門而仁義存焉也。竊鉤者誅,文義上雖為偷了小皮帶環之人要捉去殺(關),實則比喻對小老百姓犯微罪,當權者就小案大辦,竊國者為諸侯,即是在諷刺當權者遇到特權就會轉彎,就大案小辦,有錢判生,沒錢判死之意也。諸侯之門而仁義存焉,是表示於拿到權力之諸侯、財閥、惡勢力,就變成滿口仁義道德,且門庭生風,且是金言玉語。你明明是被活活氣死,他說你是畏罪自殺,不相信你可以去問他,可是他已死了,不會出來說話反駁了,那就變成為代表你是畏罪自殺,反而使你的子孫背負自殺之罪名。所以說魚不可脫離深淵,一脫離深淵被人發現,是會被人抓去煮、烤的。此處之魚是指修道人而言,淵是指道。說明修道人不能離開道。國之利器不可示人,利器文義是指法令、特權,是在比喻修道者之精氣神而言,道之在我,宜隱藏,不宜炫露,如炫露,猶國之利器示於人,利器在國,豈可炫露,猶魚之在淵,尚且不可炫露,利器在國,豈可炫露?有名氣之修道高人的修道方法不可輕易洩漏,以免被政客、壞人、大盜所盜用,反而成為奪權、為惡、逃稅者之工具。權勢被盜用後,壞人也學會冒用檢察官之身分來騙財,因上行下效之結果,就可過過特權之癮,享受權力之滋味。故居高位者須提防,不可將自身之權力為別人所盜用,藉其權力成為惡之工具而不自知,反受其害,把大官搞得灰頭土臉。此為老莊之真意。
武功不高之修道者,將老莊所說的話解釋偏了、走樣了,是會使老莊背黑鍋的,如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解釋歪了,走樣了而不自知,成為鬥爭之法則,而走火入魔,如解釋歪為如果想要把某人之官位拔除,先把他升為高級幕僚,以代表杯酒釋兵權;將要搶人錢財前,就先要給人一點甜頭,給你食髓知味,當他於得意忘形時,找他蓋章做連帶保證人,才來喊倒閉,由保證人來賠償,雖然是壞透了,但又與盜亦有道之歪理略同,使人啼笑皆非。有權、有錢、有勢的人與無權、無權、無勢之人對權勢之看法也不同,由權貴子弟當政時,其政策則偏向於照顧財團;由窮人子弟當政時,其政策則偏向於照顧窮老百姓,那到底誰對?難怪選舉時會拼得你死我活,是要維持既得利益,或換人做做看?一方說我做得很好,為什麼要換人?一方說根本不知民間疾苦,早就應該下台,換人做做看。問題是一邊為富人,一邊為窮人,各有其基本觀眾,到底是有錢人對或窮人對?窮人認為景氣那麼差,就不要放煙火,將放煙火的錢拿來幫助弱勢;富人就會抗議不放煙火,不能促進經濟,反而造成更多人沒生意可做,經濟會越壞。你說他不對,他說你才不對,那到底誰對?今日社會之氛圍,整個內閣這樣做也不對,那樣做也不對;做也被罵,不做也被罵,是整個社會之共業所致,不是現在才有此現像,用不著大驚小怪,因人之年歲有限,頂多能活一百多歲,即一百多年前所發生之亂像,現在存活的人沒有看過而已,如人能長生不老,不會死,所有古代的亂像當然也都能看得到,故不足為奇,不然老莊怎麼於幾千年前就會說出幾千年後所會發生之亂像呢?老莊同拜鴻鈞修道德,其道德之高,還謙虛得於駢拇篇說:「余愧乎道德,是以上不敢為仁義之操,而下不敢為淫僻之行也」。更何況世俗之人,亦更應懂得自謙,社會才會更和諧,才不會像現在整天吵吵鬧鬧,把國家都吵衰了,讀者認為如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