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6日 星期三

真正修道者,處世不會對特定族群、事物特別行善、行仁(萬物平等)。

    真正修道者,處世不會對特定族群、事物特別行善、行仁(萬物平等)
    養生主篇:「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齊物論:「道行之而成,物謂之而然。」、「夫大道不稱,大辯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道昭而不道,言辯而不及,仁常而不成,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五者圓而幾向方矣。」、讓王篇:「道之真以治身,其餘緒以為國家,其土苴以治天下。由此觀之,帝王之功,聖人之餘事也,非所以完身養生()也。今世俗之君子,多危身棄生以殉物,豈不悲哉!」;此三則立言是在闡述真善(陰功德)與非真善(陽福德)容易混淆,迷惑人心。
     為善無近名:為善,沒有不是接近求名的。為善與求名,剛好處於灰色地帶,不易分辨,你說他為善是在求名,但他自以為是真正在行善,可是行善後又在敲鑼打鼓,廣告、公告週知,此種有心為善,雖善不彰(不會顯現出陰功德),故此類如救助.賑災.發獎學金等之善行,先設定條件、資格,欲人見,可是有的人看得到,吃不到而乾瞪眼,所以不是真善,而是屬於沽名釣譽、求名型態之陽善(陽福德);行善不為人知,世人感覺到自己有受到別人的幫助,但是不知道是誰在幫助他,因為該種善行是看不到,不會去宣傳,也就沒有人會知道(但老天知道),行這種救助.賑災.發獎學金等,不設定族群、條件、資格的善,才是真善(陰功德)。行陽善者,享功名、福德,只能開花,無法結果;有陰德者,饗()其樂以及子孫(即可享食之樂、並可庇蔭子孫),可開花結果。為惡無近刑:為惡沒有不接近刑罰之追訴的,為惡恐人知,便是真惡;但必要之惡,社會是可容忍的,因無心為惡,雖惡不忌(不怕),屬於檢察官微罪不舉之職權範圍,檢察官自會衡量情節作處分。道行之而成:學理上解釋為路是人走出來的。於實務之意境為:道非讀書能得、非說法能得、非聞理能得;道者,理也。行者:親自去領悟。而成:才能得到。物謂之而然:萬物的名字是老祖先們叫出來的,後世子孫就依此名字傳襲。所以要修道就要自己去領悟其道理,才可得。不是唸經,聽別人說法,輕而易得,雖然知道很多道理,如沒自己親自去領悟,是無法得知其所以然的,所以沒多久就會忘記,有修等於沒有修。
    由莊子天下篇對當時研究道術之墨翟、禽滑釐、宋鈃、尹文、彭蒙、田駢、慎到、關尹、老聃、莊周自己、名家惠施等各學派之優、缺點均給予評論,用之於現代,即是對各教派之評論,讀者可自行參考其評論內容,應證齊物論之:大道不稱,大辯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即可得知修道者與世俗之人,價值、觀念烱異。因道昭而不道:道可道,非常道。道一經說明,便不是真道了(要大道不稱 )。言辯而不及:言語過於辯察,便不能達到真理(要大辯不言)。仁常而不成:滯於一偏之愛,便不能週遍(要大仁不仁,觀之天運篇莊子曰:虎狼,仁也…至仁無親。要一視同仁,萬物平等才算大仁,僅對特定族群行仁、行善、行慈悲,就無法表現仁心出來,則非大仁或至仁,不然梁武帝造橋、建廟、印經書無數,那怎麼達摩祖師會對他說,連一點功德(陰德)也沒有,使梁武帝氣得要死?道理在此 )。廉清而不信:過分表示自己的清廉,便不真實了(要大廉不嗛)。勇忮而不成:血氣之勇,並非大勇(要大勇不忮)。而各學派及世俗之人將道、辯、仁、廉、勇五者,予以特別強調與對特定族群強調要吃素、只可吃牛肉不可吃豬肉、只可吃豬肉不可吃牛肉、只可吃雞蛋不可吃鴨蛋,因特別強調之結果,原來道體是混沌之圓體,就會將圓的道體幾乎快被搞成四方形,變為有菱有角了(五者圓而幾向方矣),就不像是真正的道了。莊子之學說超然於關、老之上,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完全是先天之道(天道自然)的體現。後世之學者、教派,最多僅止於論人道(吃素、只可吃牛肉不可吃豬肉、只可吃豬肉不可吃牛肉、只可吃雞蛋不可吃鴨蛋;都說自己是正統之教派),尚無法達到天道圓體之層次,故有秋水篇:公孫龍之邯鄲學步的故事產生,人道都還沒學好,就要想學莊子之天道,還想要與莊子辯論,未得國能,又失其故行矣(邯鄲步沒學會,連自己原來走路的方式也忘記了),直葡匐而歸耳(最後只能用狗爬式爬回家)之笑話。

    道之真以治身:道之本真,大事在於修身(才可齊家)。其餘緒以為國家:剩餘的小事,有空閒時才用來治理國家。其土苴以治天下:如製酒粹鍊過程最後所剩下無用之糟粕一樣,最後有閒工夫時才用來平天下之最小事。由此觀之,帝王之功,聖人之餘事也,非所以完身養生()也:如此看來,帝王的功業,是聖人修身後所剩餘的小事,不能用來修身養性。今世俗之君子,多危身棄生以殉物,豈不悲哉:現在世俗之君子,多半是危害形體、不顧生命(錢最好,年青為錢拼命,年老以錢換藥來顧性命,最後還是回到原點,什麼也沒帶走),去追逐身外物(名、利),豈不是很可悲的事嗎!與儒家之先修身齊家、次治國、最後才用來平天下之理論相同。綜上,莊子能修至無為(無心)自然、積陰德(北冥有魚),天道自然之無極境界,其心靈可化為大鵬鳥,飛上天堂。化其身為樗樹,庇蔭子孫。為神仙級走雲端之高人,真叫人羨慕不已。世人不知道要修幾輩子,才有此能耐修至此層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