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生篇:「達生之情者,不務生之所無以為;達命之情者,不務命之所無奈何。養形必先之以物,物有餘而形不養者有之矣;有生必先無離形,形不離而生亡者有之矣。」、列御寇篇:「緣循、偃佒、困畏不若人,三者俱通達。知慧外通,勇動多怨,仁義多責。達生之情者傀,達於知者肖;達大命者隨,達小命者遭」。此二則立言在闡述心量狹窄是為病根,修道修至能看得開、想得通、拿得起、放得下,心胸廣大,就能通達人生-明瞭道理、事理,但可是不簡單的,讀者可供叁。
緣循、偃佒、困畏不若人與六府相刑,皆由人心所造一文(2016、11、23)中有闡述過緣循、偃佒、困畏不若人。有興趣的讀者可自行點閱,本文是配合達生篇做更進一步的說明。緣循,即一切順著自然;偃佒,即俯仰隨人而不得罪於人;困畏不若人,即濡弱謙下。此三條件都具備就算通達-明理。而要通達更須知達生、達命之情,達生、達命也就是性命雙修之學。前文已多次提及五行管理人的五臟六腑,而知慧外通,勇動多怨,仁義多責則在管理五臟六腑以外之病,不知者不怕,知者就不敢胡搞瞎搞,會有所警惕,即老子第20章所說的:人之所畏,不可不畏也。要去修才會知道此道理的。
達生之情者,不務生之所無以為。達,通達、了悟、明白也;生,同古字性字,即本性、真性也。務,追求、追逐也。了悟本性的真實情形的人,只是求享受性分內天倫(大自然)之快樂,而不會去追逐本性所無之身外物(形、名、聲、色),享受身外物之樂,是違背性德,等同是在吸毒、打嗎啡,只是享受一時之興奮、快樂,是要付出多少代價啊?還禍害遺千年。達命之情者,不務命之所無奈何。命,即生命、命運也。了悟四柱、八字命運實情的人,不會去追求命運所無或達不到的事,不會去強求。列禦寇篇所訓示之達生之情者傀;傀:大也。喻:心胸豁達、開朗;心量廣大也。心量廣大自然可去除病根。了悟本性實情的人,心胸就會豁達;達命:有達大命、小命之分。達大命者隨,達小命者遭。大命,指天命;小命,指命運。隨:順隨自然也。了悟本性、天命的人,就會凡事順其自然;了悟命運的人,對於人生的遭遇就會隨遇而安。因任天則大,任智則小。達小命者遭,達於知者肖;遭:遇也。肖:心胸狹窄、心量狹小也。心量狹窄者是為病根,不能開智慧,也享不到福,即使能享福,也只能享很小,所以有錢人就不必省吃節用。只知形名聲色之情之人,就須依人世間之遭遇去求神、問卜、算命,以求心安。養形必先之以物,物有餘而形不養者有之矣。養形體必須先有衣食財貨之物,但錢是賺了很多,形體不能保養好,身體、健康就是不行,整身都是病,也有這種人啊!有生必先無離形,形不離而生亡者有之矣。此句有二種意境,一為:有了本性必須先不離開形體,但徒具形體而喪失了本性,胡搞瞎搞,最後不是住進醫院就是看守所,也有這種人啊!一為:有了本性必須先不離開形體,但形體還在而生命已失落成為植物人或失智、痴呆症,也有這種人啊!這就是受知慧外通,勇動多怨,仁義多責的支配,所產生的結果。所以說修道是在修性命之學,修看得開、想得通、拿得起、放得下,如此而已矣。並不是修聰明,因為達於知者肖,耍聰明、智巧的人氣量就會狹小之故也。
這二、三年來一些大官、大企業家、銀行家、當紅藝人、名嘴、無良企業主,紛紛住進看守所、醫院,有的出得來,有的出不來,或直接回去報到了,如果早知道這性命之學的道理,應可避開此禍患,所以千金難買早知道,可是此自然律,莊子於幾千年前就以寓言講了很多,只是故事意境沒人懂,只懂得錢(鈔票)而已,那要怪誰呢?修到能看得開、想得通、拿得起、放得下,就能松柏冬夏青青,差別僅在此而已,這就是人生!很多人把世間之假相誤認為是真的,硬要把身外物據為己有,所以放不下,也不願意放下,那就很可悲了!莊子一書是為最高智慧之玄學,能有智慧的去悟出其道理來,就知道生、老、病、苦、死之原理,才知道天(自然)律之可貴及違反自然法則之後果(業報),就能拿得起、放得下、看得開、想得通,不然人生就有苦頭可吃的(尤其此果報於庚子年、辛丑年會很明顯),此道理看似簡單,但可是不容易辦得到的,至於放得下,是指「心」要能放下,放下就想通了。放不下,想也是妄想,沒有用的,但是事情還是一樣要做,才能養活自己,不是說一放下,什麼事都不必做,只靠人來供養之謂也。提出此想能享受到通達人生之為人處世之道之文章與讀者共勉,願人人平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