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運篇:「夫鵠不日浴而白,烏不日黔而黑。名譽之觀不足以為廣;黑白之朴不足以為辯。」、在宥篇:「黃帝問廣成子:敢問至道之精。吾欲取天地之精,以佐五穀,以養民人;吾又欲官陰陽,以遂群生,為之奈何?廣成子曰:而所欲問者,物之質也;而所欲官者,物之殘也。自而治天下,雲氣不待族而雨,草木不待黃而落,日月之光益以荒矣;而佞人之心翦翦者,又奚足以語至道!」、寓言篇:「年先矣,而無經緯本末以期年耆者,是非先也。人而無以先人,無人道也。人而無人道,是之謂陳人」、老子第39章:「至譽無譽」。此三則立言及寓言故事,於年輕人視之,可能一笑置之,不笑不足以為道(老子第41章);於上了年紀的人視之,必感慨萬千,是經驗之累積,沒有吃過善於偽裝、戴假面具之虧的人,不知道此話之可貴,有吃過虧的人則視為至寶、圭臬,也就是寓言故事所言之: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而老人之言須具有耆艾之條件,講話才有份量,不然也等於是老賊(陳人),讀者可參考之。
讀莊子一書有進入其意境,讀出味道來(弦外之音)時,會讓你笑到流眼淚,也能讓你痛哭流涕,使你樂莫樂於此書,悲莫悲於此書。看得懂就看得懂,看不懂,一樣還是看不懂。只要看得懂內篇或秋水篇之人,便非世上俗人矣,人生會無窮的快活。莊子說名譽之觀,不足以為廣。文義是名譽僅是外貌之裝飾品供觀美之用,但不能增廣其本性之德,時間久了,妝飾品就會退色,退色時就沒有人會認識你,也就會漸漸的失去名譽。其意境是在說人有化妝、戴假面具、假髮時很漂亮,於卸妝、卸下假髮、面具後就現出原貌。是在比喻人有錢有勢,如善於偽裝,戴假面具、假髮,就不能見到真我,別人也認不清楚其真面目,於當權、得勢時很風光,於出事被抓去關時,就現出原形,狐狸尾巴就會被看到,偽裝之裝飾品退色,失勢時就沒有人認識你,也就顯現出真我(於父母未生出來的我)之意。鵠不日浴而白,烏不日黔而黑。黑白之朴,不足以為辯。文義是白鶴不必每天洗澡,羽毛都是白色;烏鴨不必每天跟他染黑羽毛,他的羽毛就是黑的,這是他們的本色。不必去分辯誰美誰醜?其意境是在說明黑白素朴,是其本質,不足於分,而來論勝負。是在比喻抹黑別人,自己不會變白。也是比喻人心善與不善,白就是白,黑就是黑,這是他的本性,再怎麼漂白、掩飾自己,本質不變,時間久了或利害關係衝突時,就會現出原形或狐狸尾巴之本質。人有錢沒人知道就不會出名,所以於有錢後就想選民意代表來得權,有權了,就會得到名聲,一有名聲就響叮噹,如此就會傷身失性,所以老子才會說:最高的榮譽是沒有名譽,不會去追逐名譽,就不會傷身失性。
人沒有修道,雖然是當上了皇帝,死後也無法上天堂或極樂世界去,如無法照顧百姓,肅殺氣太重,排除異己,只謀自己人的福利,事事想操捷徑,急於收割,法令說改就改,說變就變,老百姓怎麼抗爭,照常強勢表決通過,過了沒多久又要改,政策反反復復,沒有誠信,百姓日子難過因而自殺輕生,雖然是當了人間皇帝,如太可惡,死後一樣打入十八層地獄,不會因為是當過皇帝而有不同待遇(詳天運篇第1節)。所以故事中黃帝(是寓言,不是古時之嗤尤黃帝,此處之黃帝是比喻國家領導人、政治人物、藩鎮、諸候)問廣成子(老子)說他想知道最高大道的精髓,他想得到其精氣,以佐五穀、養民。他又想管陰陽二氣,以成就天下萬物,要怎麼樣才能辦得到?老子回答他說:你所要問的是道的精髓,你所要管理的是陰陽二氣(物之質,指道之精髓;物之殘,指陰陽二氣),自你有心治天下開始,雲氣不待族而雨,草木不待黃而落,日月之光益以荒矣;而佞人之心翦翦者,又奚足以語至道!先說佞人,諂佞之人。心翦翦,心胸褊狹也。此種人怎麼可以配得上講至道呢?去挖苦黃帝(意謂你沒有修道基礎,講了你也聽不懂,聽得懂也聽不進去,有講等於沒有講而浪費了我的口舌)。再來說雲氣不待族而雨,文義上是雲氣還沒完全聚集就下雨,雨當然下不大。意境是說領導人少恩澤給百姓,所以就無法風調雨順。又是在比喻領導人沒有恩澤於民,人心變了,就會違反自然,氣候就會反常,人民需要用水時,老天偏偏不下雨而乾旱,不需要那麼多雨水時,偏偏又下大雨,淹大水,極端二極氣候,熱時熱到人受不了高溫,冷時冷到發抖,國家之民心就不能安定。草木不待黃而落,文義是樹葉青青還未變黃就落葉了(同天運篇第1節)。意境是領導人、有權勢之政治人物肅殺氣太重;又是在比喻如以抄家滅族的方式去整肅反對黨,法令僅供參考之用,自毀誠信,悖離為國家支柱的軍公教人員,那一天那條筋不對勁就要急速修法,百姓抗爭你的,我在國會強勢表決通常過,通過沒多久又要再修改,只顧選票,不顧人民,如致軍公教不願意效忠或表面效忠,實質在擺爛或施政消極,帶頭漲物價,並伺機在扯後腿,放任民生物價上漲不管,完全無誠信可言時,政府就會形同詐騙集團,與義和團並無二樣,如不能讓族群融和,反而分裂或分化族群,於人民不信任政府所講的話時,政治人物就等同在自找死路,恐將步入慈禧太后相同之路。日月之光益以荒,文義是日月之光一天比一天昏暗無光,意境是政治人物、大官員如躲在陽光照不到之暗處幹見不得人的勾當,做見不到陽光的事,一方面冷血大砍退休金、休假日,避免財政破產,一方面又搞特權詐貸,百姓的日子漸漸不好過,政府就會被人民看破手腳,當人民對政府失去信心時,國家就會漸漸在往衰小運走,連小國也會斷交而去,人民的抗爭就會如影隨形。又是在比喻有權有勢的領導人、政治人物、諸侯,命中帶有剪刀柄、鐵掃帚(國語稱為煞星,外省話為掃把星)時,就如同歷代朝代結束時之皇帝一樣,把國家搞成四分五裂、割地又賠款,朝代久遠的不說,明朝的崇禎皇帝自縊涼山、清朝的慈禧太后搞義和團,引發被八國聯軍攻打,將台灣割讓給日本,讓台灣人去反抗日軍,不知死了多少人,使台籍同胞過著水深火熱的日子,國家漸漸走衰運,最後滿清王朝結束。家中有人命中帶剪刀柄,鐵掃帚時,就會把好好的一個家搞得雞飛狗跳,媳婦娶進門就剋死夫,公司也會倒閉,兒女整天吵著要分家產,財產分完就吸毒、吃喝嫖賭樣樣來,把家產敗光,很可怕。
莊子以寓言引用德高望重耆艾的話來提醒世人,不會去引用老不修或老番顛長者的話,因為耆艾長者懂得敬老尊賢,能維繫倫理、道德,世人才聽得進去,不聽老人言,滿腦筋都只在講利害關係,無誠信、廉恥心可言,損害到人性之本根,吃虧就在眼前,這一、二年那麼多的大官、股票上市公司的大老闆通通住進土城看守所深造,最近又有世紀最大詐貸案,可能難以收拾,這些問題莊子老早就說過:「雲氣不待族而雨,草木不待黃而落,日月之光日以荒!」這句話是在闡述倫理道德之、因果循環(自作自受)之重要性,只是世人不解其真意而已,知道了此道理及命理之剪刀柄、鐵掃帚的比喻,就知道世界各地為什麼亂哄哄,災難不斷?是人心出了問題,不講倫理道德、誠信、廉恥,只講利害關係,違反人性之本根、自然法則太嚴重所造成的,信與不信?或僅供參考都可以,但最終答案就是如此!莊子如是說,庚子年到來時,以前眾生違反倫理、道德,逆天行事所產生之因果循環,果報(天刑之)就會顯現於世人眼前。會很麻煩的,不能以為我有錢有勢,想怎麼搞就怎麼搞,怎麼騙才對自己有利,你又能奈我何?等到果報現前,後悔就來不及了。願大家共勉,才能避開禍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