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我們所修的道是什麼道—如何做才算孝順(知恩、報恩,有力行、行得正-正己,才能修成道)?
太上老君清靜經曰:「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為有妄心。」、駢拇篇:「駢拇枝指,出乎性哉!而侈於德。附贅縣疣,出乎形哉!而侈於性。多方乎仁義而用之者,列於五臟哉!而非道德之正也。」、在宥篇:「何謂道?有天道,有人道。無為而尊者,天道也;有為而累者,人道也。主者,天道也;臣者,人道也。天道之與人道也,相去遠矣,不可不察也」。修道須無心(無為),順其自然,才能修得真道,才算天道;有心修道,想將來能到極樂或神仙世界,為有妄心(得了妄想症、有目的之修道),亦即修給人看,屬於人道。天大,還須效法道;道大,還須效法自然,故宇宙中,自然最大。我國固有倫理道德以百善孝為先,其餘之善為次。天地為萬物之父母,父母生育子女,與天地之美,萬物之理之法則相同,均為無為自然。父母生育子女,扶養子女長大,不求反饋,亦為自然,而羊有跪乳之恩,羊的智慧不會高於人,已知感謝母親給他奶吃,況於人!父母於年老體力衰退,行動不便、智力退化時,為人子女者須學羊之跪乳之恩,服侍父母,此為自然。故服侍老父母就是修天道,無須往外求。老父母未服侍,而跑去修道,修給別人看,來欺騙社會,即是不知恩,不知自己哇哇落地出生來當人時是誰替我們把屎、把尿,把我們養大成人,已先有私心,當然就不知道報恩,忘記替老父母、公婆把屎、把尿之責任,而寧願往外跑求有目的之修道來為自己,最高亦僅能修至人道最高階,無法進入天道(真道)。能服侍老父母者,已無妄心,能知恩,符合自然,不待教,自己就知道報恩,不必刻意有心去修道,也已自然的修成真道了,因能尊敬老父母者亦能尊天,相對的亦能得到世人之尊重,故天道無為而尊。人道有為而累,老父母未能服侍,而跑去修道,道也修不好,兩頭空,亦無法得到世人之尊重之故也。故同樣是修道,天道與人道之差別及差距是相當的大,不可不知此道理。
修道是要打基礎的,要由基礎的ABC修起,而且要有真誠之心,此真誠之心是要用之於服侍老父母之基礎做起,未先服侍老父母打基礎即想蓋大樓(修道),大樓是會垮下來的,因社會進步之結果,年輕一輩扭曲了固有之倫理道德,將孝順之觀念予以本末倒置(天地反覆),扭曲為孝順兒女、孫子、寵物為孝順,對兒女、孫子百依百順,無限逆愛,寧願將老人家送去養老院、看護中心,花錢請人照顧,以求清靜,以為是金錢萬能,自己卻在家裡孝順兒女、孫子或飼養寵物,出國旅遊,對兒女、孫子及寵物之孝順、關懷,遠高於自己之老父母,就已先違反道家之自然之理論了,先違反自然,再有心去修道,用以彌補未盡孝道之遺憾,來欺騙社會,等到老父母過世,才哭天喚地,哭[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告別式場面擺得很盛大,再次瞞(觀) 眾人之耳目,將自己塑造成很孝順,喪事辦完後就開始吵財產分配不公,又來打官司,現在為人父母者,如有此爭家產情事,就表示眼睛太明亮了,但眼睛之明亮用錯了地方,應該用在(看看)自己有沒有服侍父母、公婆,如用錯地方,用於孝順老人家之遺產而卻不服侍老人家,則就要注意自己或子孫之眼睛疾病問題,因老天是不會被世人欺騙的,如有此情事存在,道再怎麼修都沒有用,而且會變為遺傳,等到自己年老時,換自己兒女以同樣方式孝順、爭家產,此時老淚縱橫,是要怪兒女不孝,或是自己沒有孝順父母在先?還是要怪政府沒做好老人照顧呢?則為時已晚矣。
駢拇篇之駢拇(大腳指相連成四指)枝指(11指手指),附贅縣疣(體外長出之肉瘤),四趾與六指與天生的五根腳趾、手指相比,不是多出來就是缺少,而是天生的,但非本性所應具有,此沒有用之肉、手指,只是增家困擾而已,不如割掉,免得礙手礙腳(土話稱:鍋鍋纏)。侈於德、侈於性,侈:過也、多也。德:體容也。性:性德、自性也。仁義代表五臟,非道德之正。是比喻人失去了真性,所產生不自然之矯揉造作,及失真性去追逐身外物,是多餘無用的,也是礙手礙腳。上段之白話文意思即在闡述本節文言文之真意,文言文之意境看不懂時,看上段白話文就知道是在講些什麼,故修道有天道與人道之分,依自然法則,父母生育子女,子女於父母年老,要反饋服侍父母,親自為老父母把屎把尿,與羊跪乳之恩道理相同,這就是自然,也就是修道,亦即修天道,其餘之修道都是假像;不能親自為老父母把屎把尿,將老人家送去養老院或請外勞照顧,而自己跑去修道,修如何才能賺大錢,或去作義工、志工,是修給人看,做給人看,以彌補其未盡孝道之遺憾,也是修道,但僅是修人道。同樣是在修道,一個是修無心而自然,已跳脫三界外;一個是修有心而不自然,仍在五行中,兩者相差十萬八千里遠,不可不知此道理,想想我們剛出生時,是誰為我們把屎把尿?吃誰的奶?父母除了養我們以外,要不要賺錢?辛不辛苦?還是我們一出生,自己就會賺錢 ,不必靠父母?我們當小孩時,有感冒或身體不舒服的時候,是誰照顧我們?父母年老行動不便時的情境就跟我們小時候還不會走路,須父母照顧的情境相同,想通了,道理就自明矣,只要能行得正-正己,又肯盡孝道,必能修成道,以此檢視自己是修那一種道!看看目前的社會狀況五花八門,為什麼有那麼多中老年人,有家歸不得?寧願在外當流浪漢?多少老年人忘了自己於年輕為人子女、媳婦時,有沒有服侍自己父母、公婆?而於自己年老行動不便時,老淚縱橫,感嘆兒女、媳婦不孝。為什麼會不孝?要知道原因是否出自自己年輕時有沒有孝順?答案就出在於此!上樑正了,下樑就不會歪;上樑歪了,下樑就跟著歪。所以現在是四十~六十歲之人,自己要有勇氣,也要有先見之明,如有讀到此篇文章,可下載下來鎖在鐵匱或保險箱內,等到自己年老行動不便,需要子女照顧時,將文章拿出來再看一次,應證一下,回想我們自己有沒有孝順父母、公婆(齊物論第7節所說的:道行之而成。自己親自去體悟,親自力行去服侍老父母,不是光說不練,只嘴巴會說要孝順,但要力行孝順時又辦不到)?自己的子女有無責任、義務照顧老人家?就知道答案了,到時不要老淚縱橫就好,當知道答案,後悔時就已來不及了,所以從現在起,知道了年輕時需要服侍自己的父母、公婆,這是老天所規定的自然律,永遠不會改變,會世代相傳,而且一定會遺傳的,也不必懷疑,玄得很。於自己年老時就知道要不要孝順父母了,現在自己所做的決定,於自己年老時,就自己看著辦,此天律 ,並沒有強制力,只要世人高興就好。願人人老有所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