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道無所得,實為體道,知孝道-正知、正見,修入世法兼出世法,能善終及庇蔭子孫之得無所得而已矣!
知北遊:「黃帝曰:無思無慮始知道,無處無服始安道,無從無道始得道」、駢拇篇:「駢拇枝指,出乎性哉!而侈於德。附贅縣疣,出乎形哉!而侈於性。多方乎仁義而用之者,列於五臟哉!而非道德之正也…。此皆多駢旁枝之道,非天下之至正也!」、道德經第24章不處章:「其在道也,曰餘食贅形。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第56章道貴章:「不可得而親、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亦不可得而賤」。清靜經:「既入真道,雖名得道,實無所得,為化眾生,名為得道」。所以修道只是修個如何孝順父母、公婆?盡為人子女、媳婦之天職而已-正知、正見,至於說要怎麼修?都是假的-邪知、邪見,能盡到孝與順才是真的,修道、學佛是要學正道、正法,不能掛羊頭而在賣狗肉,正道、正法不學,父母、公婆不顧,跑去修道、學佛來欺騙社會,雖可獲得美名、賺取鈔票,但是侈於德,侈:過也、多也。超過了性德,在修邪道、邪法,變成為惡,故善惡謹此一線之隔,必須能分辨,才不致為了修道、學佛,反而修成邪道、邪法,著火入魔而不自知,變成神棍、佛棍,越修越大洞,那就可悲了!。莊子知道世人積習已久的毛病難改,但也不忍心說出重話來,但世人至少也要能體悟出其所說的話之意思來,把自己的毛病改過來,才不會到老時百病纏身,問題一大堆,無法解決,縱然錢是賺了很多,但躺在病床上或失智,不省人事,有看護或瑪莉亞專人在照顧,躺在床上享福,那就可憐哉!有關知北遊、駢拇篇之文章,於痞客邦部落格中已闡述過,在此不再贅述,未讀到之讀者可自行上網閱讀,本文從有教無類之角度切入,老子察政章:「人之迷,其日固久也」、莊子齊物論所說之人生是一場大夢,均在提醒眾生要早一點醒醒,不要再執迷了。觀之公司法第一條、民法第45條至第65條規定,以營利為目的之社團稱為公司,與以公益為目的之社團或財團法人,性質及目的完全不同,公益社團法人須有社員及出資,董、監事由社員選舉之,任期屆滿須行改選,如寺、廟…之組織;公益財團之設立有其特殊目的,章程須明定法人目的及所捐財產或遺囑捐助,且不得有會員,捐助人自己不得擔任董監事,捐助人於捐助後即不得過問法人之事物,與財產信託類似,以營利為目的之公司要繳稅,公益社團或財團法人大多免稅,讀者自行參考所得稅法、地價稅法、房屋稅法之相關法令規定自可瞭解,故設立公司同時又設立財團法人基金會,捐助人自己又擔任負責人並指定自己人擔任董、監事,捐助後自己操控該基金會之事務,如為此類型之基金會,即有掛羊頭賣狗肉之嫌,為宣揚宗教信仰還要成立公司及基金會,不就是以信仰之名從事營利之實乎?是否想將所收入的錢由左口袋轉右口袋,再由右口袋轉回左口袋?其設立目的不言自明!但道家學說並非宗教信仰,與儒家、釋家學說相同,僅在闡述其中心思想,無涉宗教信仰,並無會員,亦不須捐助、供養,有教無類,故與是否有營利行為無涉,眾生不可執迷,被人賣了還在為人數鈔票而不自知,還為人辯解。老子、莊子均曰:「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宇宙中無形物是看不到、摸不到的,只有人死後其自己之靈魂才看得到,但人死了已不會說話了(知者不言),活人是看不到的,但就是有些人會標榜其有特殊功法或信仰,可看到無形事物,講得活靈活現,要眾生拜他為師,他所教的,是真?是假?你知道嗎?是否在鬼扯(言者不知)?是在騙人或在騙鬼?裝神弄得,有無藉此從事營利,而變成宗教商業化,以傳教、說法為其職業乎?是否言者不知?離道以善,險德以行,眾生有自己之智慧可去判斷。
自從去年年初起老天揮動拂塵,清淨人心之結果,以前所有隱藏於暗處不能見光之妖魔鬼怪一一現出原形來,一切社會之黑暗面表露無遺,也就是壞到極點了,依老子反復章:「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及柔弱章: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亦即動極必靜,靜極必動之原理,壞到極點,就會回返回來漸漸變好;好到極點,就會漸漸變壞,此為無極之原理,俗話所說貧、富不會超過三代,就是此原理,第四代就會開始轉變。從強徵民地從事與徵收目的不同之使用、竊占國有地、特權貸款不必還、山坡地蓋別墅、民宿,毒澱粉、黑心食品、混油、混米、排放毒廢水、發行TDR給權貴子弟在搞大錢、以大型聯合開發之名行五鬼搬運之實、…表面看起來都是合法,但處處是黨、政、大財團之政治獻金、預做選舉經費準備、商業政治化投資之痕跡;與宗教商業化之方式相同。信教信到打死人、攻擊別的宗教,群魔亂舞,此走(著)火入魔者,均屬於有妄心,而於今年都會通通攤在陽光下,將無所遁形,也唯有無形之道,才具有此威力,以達殺雞儆猴之效果,並非老天看不到凡人在幹何好事。
儒家主張忠恕、仁義,為入世法,釋家主張布施、慈悲,為出世法,道家主張無為(自然)、逍遙,入世、出世兼具;各有其中心思想,為我國固有之傳統及倫理,且各有其風味,猶如柤、梨、橘、柚也,其味相反而皆可於口。只要世人喜歡,能精進,不論是修道、學儒、學佛,都是專一,也沒什麼不可以的。如同有人比較小心,選擇走單行道,比教安全,不會與人、車對撞;有人喜歡方便,選擇走雙向道,來去自如;有人喜歡走林蔭大道,有人行道、慢車道,也有快車道,比較夠癮;隨人所好,三者都對,用不著去批評不同宗教之信仰,才不致走(著)火入魔而不自知。
修道僅是在修身、養性,盡孝道,以盡為人子女、媳婦之天職而已,其他說要怎麼修都是假的,故並無所得,雖言所得,是不得已而說,是個假設之語,實質上並無所得,其所得是為體道(見清靜經:既入真道,名為得道。為化眾生,強名得道,實無所得,是為體道)。其所得者為得無所得,無得而得-不可得而親,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亦不可得而賤(親疏、利害、貴賤之不可得,等同佛家所稱得無所得之所得為:明心見性,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之三心不可得),無知而無所不知,無得而無所不得,這才是頂尖之修道者。如真的要講眼睛能看得到之所得,應該是只得到一甕骨灰而已,其他都歸零。而世間上有一些人就是存有私心,想藉修行將來能到極樂世界,為有妄心,我國之傳統倫理道德,以百善孝為先,儒家之孝道、佛家之菩提心不也都是在教人如何孝順父母、公婆,盡為人子女之天職,如此而已。此名訓人人都知道,但就是有些人只會說不會做,而另存私心,不服侍父母,將父母送往養老院、看護中心,自己往外求道或當志工去,修行或行善、布施給人看,只顧自己將來可至極樂世界或天堂,但此修行法已違反自然在先,故最多僅能修至人道,無法修至天道,因服侍自己父母是無為、自然之法則,是做兒女之本分,在家服侍老人家,外人是看不到的,但老天看得很清楚;反之,為求表現於外,特別與同好一同修行或當志工,有人可證明她有在修,但此行為為有心,非道德之正,不是老天所要的。大宗師篇有云:魚相造乎水,人相造乎道。魚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術。天之小人,人之君子;天之君子,人之小人之故也。故人人能盡自己反哺之本分,就是自然無為(無心),就是在修天地自然之道,也就是已修了天道,以後自然能回到極樂世界或天堂去,繼續在天然之大修道場修道,不必刻意往外求道(見逍遙遊第1節、第6節:修道可借海運之力量脫離人生苦海,而其靈魂將來能到冥海-即天池,宗教所稱之天堂、極樂世界、天國、天園,當神仙去,也可老死不相往來-老子第80章,來世、下輩子,不必再出生來當人而受苦,真正脫離生死,佛家稱:不必参加六道輪迴);反之,有心刻意往外求道,將來不一定能回到極樂世界或天堂去,天道與人道都是道,但兩者相去甚遠矣;至於是要無心或有心去求道,就由眾生自己去選擇,作者可偷偷的洩題,此兩種道,均為行不言之教(小孩子學習力很強,不必大人刻意教他要如何孝順,他自己會觀察父母親有無孝順阿公、阿嬤,將父母親之所作所為ㄧㄧ學起來,等到我們老的時候,他也ㄧ樣以我們養父母親之方式養我們,我們如果沒有養父母,而將父母親送往養老院或安養中心請別人照顧,他也ㄧ樣不養我們,將我們也送往養老院或安養中心請別人照顧,誰也沒欠誰,到時老淚縱橫也沒有用,一切為時已晚矣),將來是會遺傳給子女的,此不言之教就是由自己作個好榜樣給別人學習,即白話文之身教重於言教,大人在做,小孩在學,上行下效也,於醫學上稱為基因、於宗教上稱為因果報應或因果循環、學名稱為品種,且玄得很,不必求神、問卜。人人能盡反哺之心,就不會為欲望所迷失,天下無奇不有,恢詭譎怪之現象就會減少,就能國泰民安,世界大同。